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你当外婆的人怎么能这样小气。”

  林蕊立刻识相地拿刀切胡萝卜,老郑家惯孩子果然是传统。

  外婆嗔了外孙女儿一眼,没好气道“你给我歇歇,你再不歇着,家里头的锅都不够用。”

  她哪是怕浪费柴火,她是怕东西吃不完白糟蹋了。

  新稻米下锅煮的时候,芬妮抱着小宝生过来窜门。

  现在弟弟对家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天都必须得出来逛逛。

  “多出来走走没坏处。”老太笑眯眯的,“小孩子要多晒太阳才不生病。你们看以前大家大户的少爷小姐为什么动不动就生病啊,林黛玉要是天天晒太阳,保准不咳嗽。”

  鹏鹏立刻纠正老太“林妹妹那是肺痨,晒太阳也没有用的。”

  老太自有一番道理“她要是身体好,哪里会得肺痨”

  林蕊夹了个鸡爪送到芬妮嘴边,手兜在下面招呼她吃“尝尝,绝对好吃。”

  芬妮还没来得及张嘴,小宝生像是被香味吸引了,先伸过头来。

  外婆赶紧放下手里头的箩筐,一把抱过小宝生“哎哟,我的小乖乖,你可不能吃,辣死个人呢。”

  刚才厨房里头全是辣味,走进去都要打喷嚏的。

  林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辣味儿才够劲,能下饭。”

  芬妮自己接过筷子啃卤鸡爪,连连点头“三奶奶,好吃呢,特别鲜。”

  林蕊骄傲地挺起胸膛,那当然。

  当初她后爸第一锅卤凤爪端上桌的时候,林主席就被美食给彻底征服了。哎哟,她们母女俩吃得打嘴巴子都停不下。

  厨房窗户开着,外头伸进脑袋来,道真嬢嬢笑着吸了下鼻子“哎哟,这又做什么好吃的”

  她是来郑家买冻水饺的。

  虽然现在过了农忙,家里头人手没那么紧张。可小女儿突然间说想吃饺子了,她又没托去镇上的人帮忙带肉,索性还是到郑家来买。

  外婆带着道真嬢嬢进去拿水饺时,林蕊跟老太咬耳朵“看到没有,消费习惯都是被培养出来的。”

  现在大家知道郑家有速冻饺子,又充分感受到了速冻水饺的方便,想吃的时候自然就懒得自己再去和面剁肉馅儿。

  更何况她家的水饺馅里头还有汤呢。

  道真嬢嬢拎着水饺出门,看到林蕊正在啃油亮的鸡爪,开玩笑道“蕊蕊开发啥新品种了什么时候摆出来卖啊”

  “现在就行。”林蕊赶紧拿抹布擦手,笑着拿碗给道真嬢嬢盛鸡爪,“嬢嬢你是第一个客人,请您品尝。”

  道真嬢嬢笑得合不拢嘴“哎哟,那我可得好好给你宣传出去,不能白吃了那你的鸡爪。”

  她回过头跟外婆打招呼,“三婶婶,碗我先拿走了啊。”

  外婆哭笑不得“赶紧的,好好宣扬出去。我就进去舀米的功夫,她给我一筐子鸡爪全煮了。”

  道真嬢嬢笑得停不下来,半晌才说出话“我跟我们家一模一样。她爸爸不是买了个擦子嘛,我家的好了,直接擦了半脸盆土豆丝。真是土豆当饭了。”

  客人走后,外婆看着一锅卤鸡爪直摇头。

  她唯一庆幸的是今儿礼拜天,村里头到镇上读书的学生还有上班的人基本上都会回来。她送卤鸡爪给人尝鲜,大家也不会奇怪。

  林蕊张手挡在灶台前头“鸡爪不是送的,是卖的”

  外婆愣了下,连连摆手“哎哟,家里头卖一个冻水饺已经很够了,怎么连鸡爪都要卖啦。”

  这搞得以后人家烧了啥好菜往他们家送,她都要不好意思了。

  “就是因为卖了冻水饺,所以再添一样卤凤爪一点儿都不奇怪。”

  林蕊坚持将家里头的小黑板拿出来,那是鹏鹏跟小伙伴玩过家家扮老师时的道具。

  她在上头用粉笔写着“香辣卤鸡爪,一只三毛。”

  本来她还想写一斤的价钱,不过外婆家没有小秤,不方面称。

  外婆立刻反对“这也太贵了,鸡爪又不是肉。”

  “不贵的。”鹏鹏兴致勃勃地踮脚看,“昨天爸爸给我买的虎皮凤爪就是三毛钱一个,鸡爪还没这个大呢。”

  而且冷冰冰的,味道根本没有二姐做的好。

  外婆瞪眼“我还没说你爸呢,中午才吃的红烧肉,下午又给你买什么凤爪啊。还有你们,今儿不是烧了红焖羊肉嘛,非得卤鸡爪。”

  一直在灶膛门口烧火的苏木默默开了腔“卤鸡爪是拿出来卖的啊。”

  外婆这下子觉得三个小孩没一个顺眼的,看来看去还是芬妮跟小宝生最像话

  正文 教授再登门

  可惜芬妮这个小叛徒也没多暖着外婆的心; 因为她已经双眼亮晶晶地盯着林蕊“跟卖串串香一样吗”

  夏天时解放公园门口的盛况; 芬妮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成语“络绎不绝”。

  来买串串香的客人络绎不绝。

  偶尔她也会偷偷想; 如果她家也像那样做生意; 会不会很快就能跟三奶奶家一样盖小洋楼了

  可惜这个念头她只能压在心底; 她爸妈是绝对不会再做生意的。

  过年前那次毛蚶的事情,到现在她妈提起来还脸色发白。就差一点儿; 她爸便要被抓去蹲大牢了。

  林蕊只恨没有尾巴黏在屁股后头,不方便她翘上天“那当然; 我的卤凤爪在刘叔叔那儿可受欢迎了。”

  外婆在边上悠悠地笑“嗯; 可惜咱们郑家村啊,估计是卖不出价钱来的。”

  她话音刚落,道真嬢嬢的妯娌招娣婶婶就过来了,笑着道“我听我们家老三讲三婶婶你又有新东西卖啦刚好; 卖鱼的过去我没赶上,来称点儿鸡爪下饭。”

  林蕊立刻麻利地夹出卤干子让招娣婶婶品尝; 笑嘻嘻道“开业大酬宾; 每买一根鸡爪就赠送卤干子一块。”

  卤干吸收了鸡爪的鲜味跟卤水的香辣; 放进嘴里头一嚼; 真跟吃了肉一样。

  外婆倒是听笑了“可不是; 素肉都是用豆干做的。”

  “你这卤干单卖多少钱啊”招娣婶婶放下筷子; 笑着问。

  林蕊不假思索“还是一毛; 跟大根爷爷一样。”

  郑家村偶尔也有人挑着担子卖卤干子,是隔壁镇上专门做豆腐的一个老头。

  他豆腐只在自家店面上卖,平常隔三差五也会挑上担子到附近村镇上卖五香干跟卤豆干。

  大人小孩最欢迎的是他的卤豆干; 因为镇上卤菜店不卖,而他家的卤干子又很有味道,还不贵,非常适合打牙祭。

  可惜大根爷爷夏天那次下暴雨跌了跤,腰摔坏了,挑不了担子。他儿子打死不肯做豆腐,带着媳妇出去打工了。

  郑家村的卤干子就这样断了来源。

  招娣婶婶也是有阵子没吃到卤豆干了,立刻豪爽地掏出一块钱“好,那我要两根卤鸡爪跟四块卤干。”

  林蕊麻利地往搪瓷缸子里头挑了两根大鸡爪,然后快速夹了八块卤干子,笑嘻嘻道“我请小凤跟小景的,我还是嬢嬢呢。”

  小凤跟小景是招娣婶婶的孙子孙女儿,刚上小学。

  说着,她又舀了两勺卤汤,推荐道,“这个泡饭吃,特别香。”

  招娣婶婶愣了下,放声大笑“哎哟,对哦,我们蕊蕊也是嬢嬢哎。”

  第一单生意开了张,后面接二连三就有客人找上门。

  郑家院子修的位置好,恰好像个小十字路口。门前是村里头的大道,从东到西基本上都往这边走。

  厨房连着的小道虽然人流量小,可禁不住刚出锅的卤鸡爪卤干子浓郁的香辣味随风飘荡啊。

  人们走过郑家门前,基本上都会循着香味去厨房窗户跟外婆打声招呼“哟,三婶婶奶奶烧了什么好吃的”

  再看到吊在窗户边上的小黑板写着卤鸡爪、卤干,泰半会摸出身上的角币回味一下卤干的鲜美。要是手上钱再宽裕些,还会顺手再买根鸡爪尝尝。

  林蕊连着做几单生意,心中就有了数,转过头来跟外婆强调“鸡爪得跟卤干搭着卖。”

  村中人跟常去刘师傅卤菜店消费的客人又不一样。

  比起三毛钱一根的卤鸡爪,他们更青睐于一毛钱一块的卤干子。

  可是买一根鸡爪送一块卤干的优惠,他们错过了又觉得可惜,所以才会挣扎着添上两毛钱,买根鸡爪叫小孩子馋馋嘴。

  “三毛钱一根卤鸡爪,要是客人不要送卤干子,那就一块钱四根卤鸡爪,再饶一块干子。”林蕊肚子里头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反正尽可能的不要找回钱去。

  顾客形成购买习惯后,就会下意识地继续消费。

  五毛钱一根鸡爪三块卤干,可比五毛钱几小片的猪头肉有吸引力多了。

  而这点钱,在镇上的卤菜店只能买花生米或者兰花豆。

  芬妮在边上听得眼睛发直,蕊蕊做起生意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原本她还在担忧,村上不比城里头,个个口袋里头都揣着钱,掏出来痛快得很。

  万一蕊蕊卤了这么多鸡爪跟干子,结果却卖不出去,那可怎么办

  这么一大锅鸡爪跟卤干呢,卖不完可不得坏掉。

  林蕊真想叹气,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看看挑着担子到村上卖豆腐跟拎着篮子兜售鱼虾的小贩,哪个走的时候,担子跟篮子不是基本上都卖光了

  还有人追了大半个村子,就是为了捞一块豆腐称两条鱼。

  这说明什么说明广大村民同志蓬勃的购买根本得不到满足。他们迫切需要商品市场面向他们开放。

  郑家村距离镇子远,走上五六里路或者坐车、骑车上街,那必须得是大事才能够让村民下定决心如此大费周章。

  可是寻常时候,他们就不想买点儿吃的打打牙祭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是商业服务的根本。

  芙蓉镇白看了啊,要说穷,刚解放那会儿不是更穷可人家豆腐西施照样靠着卖米豆腐盖上了新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