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和辛湖歇了一路,这时候就要求下来走,想让谢三伯骑会儿马,多歇口气。

    谢三伯哪里肯,阿信和阿志也不肯,没办法,辛湖就让谢三伯给了一把椅子,让她背着坐在马上。反正她只是坐着,不用自己走路,背点东西也不算太累。大郎也觉得这个办法好,又说:“你先背着,累了就和我换。”

    大郎坐在前面控制着马时,辛湖就在他后面背着椅子。反过了,辛湖在前面控制马时,大郎就坐在她后面背着椅子。这样也算是减轻了些谢三伯的负重。本来以辛湖的力气背两把椅子完全没问题,但是,椅子那么大,实在是不好拿,背一把还勉强可行,再来一把,她就没办法了。毕竟那椅子比她人还大,太占地方了。

    其实这样背着椅子,人很难受,没多一会儿,辛湖就觉得背上硌得慌,她扭动了换了几个姿势,还是觉得难受。

    还是得多搞几匹马才行,辛湖边极力忽略椅子硌着自己的痛感,一边想着以后一定要多养马,只要出门,绝对不能有一个人得背东西还步行。要让大家都有马骑,别这么累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我周五吐槽,明明阳光明媚,天气预报却天天说有雨。

    结果,周五晚上就下雨了,昨天今天都在下雨,还降温了,穿了件较厚的风衣居然还觉得冷。

    这天气,我也是服了。

 第98章 竹马

    这天傍晚; 大家终于猎到了三只野兔子,谢三伯当场就弄好了一只,说:“阿湖,这只炖一锅野菜汤吧。再加点面进去一起煮煮。”虽然还有两只; 完全可以烤的吃; 但他怕回去的路上再难得弄到兔子,家里人没得吃,就留下了。

    “好咧。”辛湖应了一声,和阿信阿志去找野菜。这只兔子肥,净肉也有两斤多; 炖个汤油水还是比较足的,所以得多加些野菜进去。

    有了肉的野菜糊糊果然好吃多了; 就连辛湖也吃了两碗,这边的野菜居然比他们村子那边的要嫩,可能是因为这片地方不向阳; 它们生长的季节慢一点儿。特别是那野韭菜; 不象芦苇村那边的都已经要绝迹了; 这边的还绿油油的。辛湖就想弄些回去腌制慢慢吃。特别是胡家; 肯定还没来得及弄什么菜; 也得告诉他们弄一些; 存到冬天吃。

    “阿志哥,我们挖一些野韭菜回去,腌起来慢慢吃。”

    “怎么腌?”阿志感兴趣的问。

    他们家一贫如洗,一点存货也没有; 眼下吃菜都是现挖现吃的,前不久他俩还想着搞些野菜晒干了留着冬天吃,一直也还没有弄。一是没多少时间,二是后来又种了块菜园子,再加上野菜也就吃个鲜嫩味儿,晒干了就象草一样,也没什么吃头。所以,一听到可以存起来慢慢吃,就立马追问起来。

    “那下面的小蒜头腌了,很好吃的呢。”大郎说,谢三伯也在一边点头。

    最早大家跟着辛湖做的一坛子野韭菜根已经吃得差不多了,谢五他们还带了一些走了。后来,大家又各自腌制了一些存着,留着到冬天没菜吃时吃。

    阿信与阿志一听大喜,连忙去挖。这山野里,野韭菜多的很,五个人一直忙活到天黑的完全看不见了,已经挖了一大篮子,才停了手。

    反正是要晒秧了,才能腌制,后面赶路时,大家就直接让篮子里的野韭菜被太阳晒着,打算直接拿晒好的小蒜头回家就好。不过,想到这一趟出来带弄了些蛋,最后一天他们还是挖了些新鲜的带回去了,可以炒蛋,可以摊面饼子子吃。要不然,先前的一大篮子野韭菜等到家里,已经晒得快枯了,就剩那小蒜头还有用,韭菜可没得吃了。

    五人个一路走一路也没放松找野兔子,最后回到家时,还是弄到了十几只野兔子,虽然不算多,但四家也可以各分三只,够吃几天了。

    见到他们回来,大家都很兴奋,可是只有少少的粮食和几只野兔子,大家就明白了外面的世道越发艰难了。

    阿信和阿志不在家,胡大嫂胡大哥自己煮饭吃,养了近两个月了,俩人除了断骨还没完长好之外,身体已经养得很不错了。胡大嫂脸上甚至有了些红润,连原本干枯的头发都有了些油水。

    见到阿信和阿志回来,两人更是开心的不行。这几天,他们夫妻两也开始和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胡大嫂折的是左手腕,下地干活不用手的地方,她已经跑得很利索了。天天还出去摘野菜,只不过是一只手干活,慢一些罢了。

    胡大哥还不能走,但可以坐着干活,天天还能帮着大家割芦苇嫩茎叶,他拿凳子坐在地里,把身边一圈割完了,再挪动凳子,一天下来,割的居然比刘大娘还割得多。果然是干过活的人,干起活来就是麻利,也不怕累。

    听说野韭菜的小蒜仔儿可以腌制起来慢慢吃,胡大嫂忙讨问制作方法,其实她很会做咸菜,大家稍稍一提,她就明白了。末了,她还感激的说:“以前我们也挖了吃,都是直接炒的,吃过了季节就没有了。”

    “那是,我们以前也不知道,都是阿湖教我们的。你别看阿湖年纪小,会的东西可不少。不管什么东西,到了她手上弄出来就是格外好吃。”刘大娘笑道。

    “是啊,她教我们做会了好多菜,可厉害了。要不是她这么会聪明,我们的日子哪能过得这么好。”张婶婶也说。

    几个女人七嘴八舌的讲起辛湖的事迹,令胡大哥胡大嫂两人听得目瞪口呆。虽然,阿信和阿志也会说一些,辛湖的事情给他俩听,但他们没亲眼见过,自然也没太放在心上。况且,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胡大嫂象辛湖这么大的时候,也一样天天洗衣煮饭,带弟弟妹妹,农忙时也一样下地干活。

    “哟,阿糊这么厉害啊。”胡大嫂不由的多打量了辛湖几眼。

    她现在也知道陈家没有大人,就几个孩子,自己过日子。江大山这个舅舅一走,就又只剩下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了。她只以为陈家在村子里应该是最难过的,哪里想到,阿湖小小年纪居然还本领大着呢。难怪,几个孩子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了。

    实际上,以前他们家也不可能在太多的盐来制咸菜,一般都是采用晒干的方式来保证冬天能多一些菜吃。但是很多菜晒干了,就跟枯草一样,很难吃。但腌制后装在坛子里密封起来,到吃的时候再打开,比晒干了再煮要好吃的多,又不是会枯得象柴一样,都水灵灵的,好吃的多。现在他们家也分了两斤盐,还有上次分的五斤盐没吃完,腌一小坛子小蒜仔儿的盐也不要多少,她才肯腌呢。

    辛湖对大家的夸奖已经免疫了,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又开始张落着分东西。

    带回来的粮食,基本采取平分的方式,只是陈家全是孩子吃的稍微少一些,就多分了几斤给谢家,谢家人口多啊。两只母鸡自然是归谢家了。蛋是四家平分的,本来大家要多分点给谢大嫂吃。

    谢老夫人不好意思要,说:“不用了,我们得了两只下蛋的母鸡,以后天天都有蛋吃了。哪能还占便宜。”

    几只小鸡小鸭直接分给胡家了,其他人家里都已经养了。喜得胡大嫂直说:“等以后我们家的鸡鸭下蛋了,就分给大家吃。”她只打算留一些蛋,明年孵新的小鸡小鸭,蛋可没想着自己家人吃。以前在老家也一样,蛋都是留下来去换盐的。

    “家家都养了,你们自己吃吧。”大家笑道。

    两只小猪仔,还是让辛湖去养了,他们家孩子多,平儿又是个会干活的,可以去割猪菜。

    柿子树正好分给大家,每家两棵,陈家上次已经栽了两棵,这回全村四家,每家都有两棵了。

    那些竹器,也都一一分了,农用类的,四家平分,日用类的,胡家多得了一点,总之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些象样的桌椅板凳了。至于那五只小竹马,可把孩子们兴奋坏了。没一会儿,五个孩子就全骑着小竹马,在门口玩乐起来。

    “这个玩意儿好,又新奇又结实。”刘大娘夸道。

    “是啊,小孩子们骑着玩,虽然不能象真马那样能跑,但摇着也很有趣,在这里难得找到个可心的玩物给孩子们玩,这马算是精贵物品了。”谢老夫人说。

    要是以前这竹扎的小马儿,阿土也不至于喜成这样,上去就不肯下来了。以前家里也木制的小木马,说起来和这个竹马样子也差不多,只不过是一个是木制的,一个是竹扎的,竹扎显得更加可爱一些。阿土自打出了家门,就再也没有得过新鲜玩具了,这回难得有个好玩的,兴奋的两眼发亮。

    “果然还是阿湖知道小孩子的心事。这五只竹马就是她要的。”谢三伯说。他们眼里只有吃的和用的,就没想过要给孩子们弄些玩意儿。

    “我就说呢,这回怎么还特特的带了玩具回来,搞了半天,是阿湖的主意。”刘大娘大笑道,其他诸如张婶婶,谢老夫人,谢大嫂也都笑起来了。

    大家纷纷给辛湖道谢,说:“这可多亏了阿湖,要不然,孩子们就只能玩泥巴了。”

    几个孩子简直玩疯了。就是小石头与平儿两个大孩子,都兴趣极高,骑着竹马,拿着木制的大刀,在一边挥舞着玩儿打战游戏呢。

    平儿正好歇下来,听到大家的谈话,还以为辛湖也想玩,很乖的说:“大姐,我不玩了,你来玩吧。”

    辛湖汗颜,她又不想玩这小竹马,不过是想着孩子们没得玩,而且又是顺手的事儿,就带回来了。以前她见过各种各样的玩具马,木制的也好,竹制的也好,橡胶的也有。小马儿,孩子们都喜欢玩。果然就算年代不同,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还是相同的,这小马儿个个小朋友都喜欢。

    “我不玩,就是给你们带的。”辛湖连忙说。

    众人还以为她不好意思,纷纷劝道:“你也是个孩子,想玩就上去玩两把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