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者强占一些平民为奴等。因此,他也在是等机会,再拥用新的户帖。

    何潜山看了他几眼,心里不是不怀疑他故意装的,毕竟大郎这孩子给他的印象,可不是个什么也不懂的乡下小子呢。怎么说到这些事,却什么也不知道了呢?难道,他们这个村子的人家是避祸而来的,结集在此,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小村子?

    这样的事情也不算什么稀奇。有些山里,就生活着不少的山民,他们基本自给自足,偶尔与山下的村庄交换粮食与日用品,间或到附近的集镇上换取一些日用品,都是属于官府管不到的,也没有户帖的人。

    但官府每到一定时间,都会清理逃户,并且会严加看管。毕竟多一户人家,多几个丁口,就可以多收点税啊。因此,官府会严厉打击逃民。不过,象大郎他们这一家子都是孩子,就算是被官府查到,也不怕,反正他们没有成年。

    何潜山自以为自己搞明白了,大郎这一家和刘大娘这一家子,都是逃户,心里就盘算起来了。他目前的真实身份很显然是不可能再用了,必需得搞个新的身份才行。而这里两户人家,都是没有户帖的,自己住在这里,自然也会被外人当成同类。到时,等官府查到这里时,再重新落户,就有了新的身份。当然了,想要顺利办到正常的户帖,还需要上下打点,但这点银钱,他又不缺。

    打定了这个主意,何潜山就开始盘算自己和阿毛的新户帖了,最好是和大郎他们扯上关系,一来可以互相为证,二来也可以互为帮手,三来可以在这个地方慢慢经营出一些势力来,不管以后如何,都极有便利。如此,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大郎,和你商量个事情。你也知道,我现在的身份是不能再用了,而且阿毛也需要个新身份。我打算和他父子相称,就说他母亲染病去世了。我以后就落户在你们这个村子了。你们也没什么亲人,不如我们认个亲?”何潜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大郎愣了片刻,心里一阵狂喜。他本来就发愁,现在这个村子人口太少,自保能力太差。虽然一出去就能捡到难民,但也不能随便带些人回来,怕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他们也养不活。但长此以往,就他们这两户人家,力量也太单薄。现在多了何潜山和阿毛,他们这个村子就有了一个青壮男人,况且何潜山武艺高强,还大有来头,只要熬过眼下的难关,还怕往后没有好日子过吗?

    “好啊。”大郎语气中带了些急迫,又说:“你也知道,我们这里就两户人了,还都是些妇孺,多几个人也是好事。”

    何潜山见他同意了,微笑着说:“不如你就叫我舅舅吧。我以后改为名江大山,阿毛,就叫江阿毛。”

    “舅舅。”大郎连忙恭敬的行了个礼,口呼舅舅。

    “你行这么大礼做什么?我这还得靠着你们照顾呢。阿毛的父亲蒋大人是位好官,为了灾民,却惨遭毒手,我们几个护卫下属,拼尽全力也只把阿毛带出来了。蒋家的其他人全被杀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为他的家人和我的同袍们讨回公道。他的身世,你们就当不知道,等以后有机会我再慢慢告诉他。现在,他就是你们的小表弟了。”何潜山半遮半掩的说出了自己和阿毛的身份,并且明确表示让大郎他们保守这个秘密。

    搞妥当了身份问题,何潜山松了口气,又和大郎商量了一下,去把刘大娘请过来了。顺便把银子也分了。

    现在算是三家人在一起开了个小会,得先把自己的来历弄清楚,三户人都得先对好说辞,等以后真的有官府查上门来,好自报家门,弄到新的户帖。

    刘大娘原本就是个稳妥人,张婶婶的娘家已经没人了,夫家又并不如意,俩人早就打定主意在这里定居了。她自然很是赞同何潜山与大郎他们一家认亲的事情。

    三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就编造了一个新的来历,反正现今,若大的国土已经乱了一大半了。他们寻摸着偏僻不好考据的地方,编造了一个新的身份,就说他们三家都是亲戚,一路结伴而来,找到这个废弃的小村子,就安顿下来了。而家里的其他人,在路上都死了。

    如此,何潜山也就是江大山是大郎他们的舅舅,而张婶婶的表妹又是江大山的妻子,因此小石头也称江大山为表姨父。刘大娘就成了张婶婶的婶母。

 第39章 温情

    三家认了亲,日子过得就更加亲热了。绿豆大点的事情大家也要在一起商量商量。好象就多了江大山父子俩人而已,整个村子就好似多了很多人气似的。就连刘大娘内心的担扰就减少了不少。大郎脸上也少有的露出了轻松。

    又过了两日,眼见着江大山的精神气越来越好,不需要大郎贴身照顾了。

    刘大娘就过来说:“我明天要出去砍柴,家里柴草不多了。你们要去吗?”

    “我们也要去。”大郎连忙说,自打救回了江大山这个舅舅后,家里柴草的消耗增加了不少,家里的柴草当然就不够了。

    救回江大山的那个半夜,就真的如江大山所说的下了雪,下得还不小,这场雪沸沸扬扬一连下了三天。这场雪,让大家都非常开心,雪掩没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就不用担心会有人寻着足迹找上门来了。

    但这天就越发冷了,家里又添了人口,吃饭烧炕的柴草也多用了不少。大郎早就想着要去砍柴了,只因舅舅身边实在离不得人,只得等着他身体好些再说。

    “给你们添负担了。这些粗活原本就该我做的。”江大山不好意思的说。

    “不怕的,往后有的是活儿给你干。我们这就你一个大男人,出力气的活还不得都指望着你啊。”刘大娘笑着打趣道。

    这村子里有个青壮男人之后,她忽然间觉得村子更象个村子了,而他们这三家人也更象一家人了。她实在见识过太多,家里没有男人的惨样。特别是,这年头,女人孩子再能干,也抵不上家里有个青壮男人,令人安心啊。

    “那是。等开春后,也该下地种田了,到时候自便有的忙了。别说舅舅了,我们大家都得下田了啊。”大郎笑道。

    “是啊,是啊,等到秋收后,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了。”刘大娘乐呵呵的说。她想的很美好,觉得只要种了,就一定有好的收成,却没想过,自己家连粮种都没有呢。

    结果,江大山果真来了一句:“你们备有粮种吗?”瞬间令刘大娘尴尬起来。

    刘大娘脸有点热,看了大郎几眼,本来当天商量新的身份时,她是想把真实身份说出来的,但一来还得先和大郎通气,二来,小石头的父亲家也勉强算是个有点头脸的家族,怕说出来会惹到麻烦。所以就默认了,她家和大郎家是一直在这里定居的。

    大郎当时没有点出来,也是因为怕麻烦,他并不太想知道小石头的父亲家是干什么的,只是从张婶婶和刘大娘偶尔流露出来的话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小石头的父亲对他娘并不好。他最恨对妻子不好的男人,特别是当初还借了妻子娘家势力的男人,就和他父亲一个德行,一听就令他生气。

    这种说来就话长的故事,却往往能令人一猜立中的结快要,他也赖得再听一遍和再说一遍。更何况他觉得哪个人能没一点秘密呢,就是他自己也一样啊,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啊。更没告诉大家,他其实也不是这里的原住民,只不过比大家先占了这个好地方而已,甚至连辛湖,平儿和大宝都是他捡回来的。

    接受到刘大娘的眼神,大郎若无其事的笑道:“我们家还是有点粮种的。刘大娘她们怕是没留多少种子。”他这话是告诉刘大娘,等会送点粮种给她们充数。

    江大山也并没有追究粮种的事情,只是顺口问问而已。刘大娘家没留多少粮种,他更是理解成了,家里收成少,把种子都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他又来了一句:“粮种少也不怕。等明年再去买点吧。拿着银子,总不至于一点儿都买不到的。不过是贵些罢了。”

    他很明白,这里虽然偏僻,却其实离之不过百多里,就是湖春县了。湖州向来是富庶之地,下面所辖的各个县都不差。所以灾民才会大量涌往湖州。他相信,官府不会明目张胆的把逃往湖州的灾民全杀光了。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不可能轻易拿下湖州这个重州。湖州的知州大人,算是一位不错的好官了,在他的管辖下,湖州百姓安家乐业,是远近闻名的好地方呢。而湖春县,依山傍水,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不差。

    只可惜了,他没来得及带着阿毛他们跑到湖春县去,就被追兵赶上了。要不是遇上大郎他们,说不定他们连命都得丢在这个地方了呢。

    “就是。反正我们现在有银子。到时不止要买种子,还能添些油盐等物呢。”刘大娘有些尴尬的转移了话题。

    江大山听得差点笑出声来,说:“就那二百两银子,能可劲着花吗?”说实话,他也好,大郎也罢,再算上刘大娘,大家都没过过穷苦老百姓的生活,种田更不可做到象真正在土地里刨食的农人那样精通,所会的不过是都是些纸上谈兵,又或者一些最粗浅的活计。

    辛湖在一边听得好笑,对于种田,她估计还会算是这群人当中的最权威人士,不过,她并不打算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开口说:“别的我不管,至少要给我买几斤油来炒菜,春天时,漫山遍野是野菜,弄点香麻油,拌个鲜嫩野菜,也好过天天白菜萝卜啊。又或者能找点野鸟蛋,摊个野韭菜蛋饼,改善下生活也好啊。”说着,说着,她的口水就泛滥起来了。

    这见天儿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再加上莲藕,真把她吃得没脾气了。每每想到自己满肚子的菜谱,却只能在白菜萝卜与莲藕三样中翻来覆去做,心情就郁闷的不行。最重要的,还连油盐也奇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