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什么,开春后,我们就去买盐。”大郎嘴里安慰着,心里却也是担心家里的盐不够吃。

    他们家现在是吃两顿正餐,再加一顿莲藕汤。

    早上喝稀一点的菜粥,大约中下午时喝碗莲藕汤垫下肚子,晚上再吃干点的粥,干饭自然是没有的。但就算这样,在平儿看来,都是很奢侈的了。因为以前他家,就是两顿稀菜粥,清得看得见人影,更别谈有肉有汤,有鱼了。

    这样的饭食,是辛湖安排的。现在四个人都属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营养跟不上,对身体会有极大的损伤,并且本来就已经吃得不好了,怎么着也得弄饱肚子才行啊。对于辛湖的安排,大郎也没意见。只是家里的粮食就那么一点儿,想要把饭食安排的合理,让大家尽量吃好一点,大郎和辛湖可没少操心。

    “明天先去砍柴,刘大娘家的柴实在是差太多了。明天我们就帮他们家砍吧。”辛湖见大郎愁得眉毛都皱起来了,连忙转移了话题。

    这个家四口人的生活,说来还是大郎这个小男子汉在担着。虽然饭菜是辛湖在安排,但其实每天吃多少粮食,大郎都是早早就给她说好了的。一想到这些,辛湖就很内疚。要是按照她的做法,那点子粮食,一个月都过不了。

    但她除了动动嘴皮子,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给这个家,弄些食物回来。就连干活也是大郎干得更多更好些。好在,这些不要钱的莲藕,鱼,白菜萝卜管够,要不然,这日子真不知该如何过下去了?

    “恩。先帮他们家砍几天柴吧。我们家,差不多够用了。”大郎点点头,说,心里却还在琢磨着如何多弄点吃的回来。

    第二天早上,辛湖煮的粥要比往常格外稠一些,因为今天可是要外出干体力活呢。

    他们刚开吃,小石头就过来了。

    “你们吃过了吗?”辛湖问。

    “吃过了。”小石头答。其实他们家早早就吃过了,刘妈妈都收拾碗筷了,见大郎和辛湖还没动静,才让小石头过来看看的。

    “好咧,我们马上吃完,就可以出发了。平儿,你洗碗筷,我们出去砍柴了。”大郎说着,几口喝干碗里的粥,放下了筷子。

    接着,辛湖也吃完了。两人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戴上手套和斗笠,就牵了马和刘大娘一起出了门。

    路上,三人五马都小心意意的,怕滑倒,怕摔交。

    五匹马天天关在马圈里,其实也很无聊,这会儿外面虽然冷,但它们兴致却很不错,一路走,还一路想在雪下面翻些草出来吃。不过,大郎可没让它们这么干。因为不出村子,哪里还能找得到草啊,这条路上,早就被大家清理干净了。

    “阿湖,这手套还真管用。这会儿,牵着马也不怕手冻了。”刘大娘乐呵呵的说。

    “就是。”大郎也在一边附和。

    辛湖有些自得的笑了笑,心想,自己总算为大家出了点力气。

    三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池塘边,大郎随意在一块浅水边打破冰面,让马儿饮水。这个池塘相当大,完全可以称为大湖。眼下,大家还不清楚,大湖的来源去处。但因为太大,他们一向只看到了一半,另一半几乎全长满了芦苇。这个时候,不管远处也好,近处也罢,全是一片白。但雪还没大到,把芦苇全淹没的地步,所以,大家试着往芦苇丛走过去,连马儿也牵过去了。

    这种天气出去打柴,真心不易,冷就不说了,因为雪太厚了,完全不能走快,先得由刘大娘在前头开路,踩出一条路来,要不然,大郎与辛湖两个站在快要超过他俩膝盖的雪里,光顾着保持平衡了,还砍什么柴。

    其实光是这大片大片的芦苇,就足够他们两人家烧了,但是大家来的太迟,没来得及早早砍着堆放在家里备烧,也只好这大冷的天,来砍柴了。辛湖心想,明年一定要早早就把家里的柴备好。也不用这种天气出来受罪了。

    因为结了冰,原本应当是湿地的芦苇丛边,就没了水,而且冰也结实,几个人试过后,就放心的开始割芦苇了。连马儿也各自找了芦苇杆放开大吃起来。

    这几匹马跟着他们,过的日子也不好,家里除了草,没有一点儿好马料,最好的东西,要算是老白菜叶,萝卜叶与萝卜皮了。因为新鲜,马儿也不挑食,两家人不要的菜叶菜皮居然全进了它们的肚里。就算这样,真正要让几匹马吃饱,还是永远不够的,每天,大家都给它们定了量,能让它们吃个小半饱吧。所以这会儿,马儿见到了吃食,都放开大吃起来。

    三人各砍了两捆芦苇后,刘大娘牵了马,说:“我们换个地方吧,怕呆久了,这冰化了。”

    大郎和辛湖连忙也跟着牵了马,分散开来,各人又找了块地方重新开始干活。

    三人埋头苦干,五马也埋头苦吃,时间过得很快。等辛湖觉得累了,放下砍刀,撑着腰歇气的时候,刘大娘已经砍了好几捆芦苇,堆在一边呢。辛湖转头看了看大郎,发现他砍的也不少了,就自己砍得最少。

    “唉哟,干活还是不如他们啊。”辛湖心里暗叹,不得不又拿起了砍刀。

    大家越来越往里进军,身边砍下的芦苇已经堆了好大几堆了,辛湖边干活还边想着:“这么大的芦苇林子,里面肯定会有野鸭子类的野生动,要是能搞到几只,又或者捡些蛋回去,也可以给大有添两道菜啊。”

    可回头四周一看,全是冰雪,又好笑的骂自己:“只可惜,这个时候冰天雪地的,哪里还能找得到野鸭白鹭等水鸟啊。不过,到春天后,应该就有不少野水鸟了,到时候,就可以捡到不少的蛋,也可以弄些肉吃了。”

    这么一想,辛湖觉得自己居然又充满了干劲,不知不觉竟然砍了好大一片芦苇了,更是与其他二人分隔的很远了。

    突然,辛湖觉得脚下踩到了什么,吓得惊叫出来,连连往后退。

    “阿湖,怎么啦?”不远处的大郎大声问道。

    没一会儿,人就到了身边,接着刘大娘也过来了,辛湖指着不远处的薄冰,对他俩说:“那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大郎大着胆子往那边探过去,手里拿了根粗点的芦苇杆直往水里捣,很快就弄破了薄冰层,冰层破开,就听到了水响声。

    “哎哟,原来是鱼群。”大郎松了口气,大笑起来。

    “那赶快弄起来啊。”辛湖一听,立马叫道。

    大郎直接拿手去捉鱼,这里本来就是个浅浅的水洼,范围并不大,也不知道这些鱼怎么会汇聚在这里?反正,里面挨挨挤挤的好多鱼。

    三人看水这么浅,鱼这么多,又没带什么工具,干脆集体直接用手去捉鱼,或者拿粗壮尖锐的芦苇杆去扎鱼。也不知道是鱼太多,还是它们太傻,反正他们一手捉一条,手伸进去,就能抓住一条鱼,花了好一会儿,才把这群鱼弄起来了。捉上来的鱼,在冰面上没来得及蹦达多久,就冻住了。

    “哎哟,真不错啊。这么多鱼,今天早上我们还说要去打点鱼了,没想到这回得来全不费功夫啊。”辛湖笑眯眯的看着鱼,说。

    “就是,我们家里的鱼也差不多吃完,这回又有新鲜的吃了。”刘大娘也很开心。

    捕鱼这事,象辛湖那样直接扔个篓子的作法,完全是凭运气,捕多捕少没有定数,而且现在天气这么冷,深水的地方,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打破冰层,没想到,现在却凭空就得到了这么多鱼,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好。

    大郎把原本准备去挖白菜的筐子拿过来,把鱼全捡起来,和辛湖抬到他们平时洗刷的水边,然后返回家去拿菜刀和干净的篮子。辛湖和刘大娘又砍了几捆芦苇,等大郎回来了,两人才收手不砍柴了,把芦苇捆好,扔在一边,开始收拾鱼。

    和上次一样,大郎依旧在湖边点了火堆,三个人围在火堆边杀鱼。这些鱼要全部杀好,洗干净了带回家,就可以直接下锅了,又或者腌制起来,慢慢吃也行。反正,大家不会只杀一两条,下回再吃再来杀,这样也太麻烦了。反正现在天气冷,收拾干净的鱼就这么直接放着也不会坏。

 第32章 再秀了一把厨艺

    这堆鱼大约有七十来斤,半数是大头鱼,鱼头正好适合煮汤,一般都有三四斤重呢,小些的有鲤鱼,鲫鱼,也有一斤来重了。更小些的鱼,他们根本就懒得捡起来了。

    一开始,大家都选大鱼来杀,辛湖剖开鱼肚子,把里面的鱼肠子鱼膘等内脏拉出来,说:“别都扔了,好生清洗干净,等下拿回去炖萝卜,有油水呢。”

    听了她的话,刘大娘和大郎也学着她的样子,把有用的鱼内脏放进了干净的小篮子里。其实上次杀鱼时,辛湖已经这样做了,但大郎和刘大娘都不太适应,而且上次多半是鲤鱼,大家留下来的是鱼籽儿,这次是大头鱼,根本就没有鱼籽儿,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唉,要是有鱼籽儿就好了。”刘大娘有些婉惜的说。她觉得学着辛湖做的鱼籽儿锅仔很好吃。一家人都爱吃。

    大郎也在一边附和:“就是,我还指望着再炖一锅鱼籽儿呢。”

    辛湖却有不同的想法,大头鱼,吃的就是鱼头,但眼下家里什么也没有,也只好可惜的说:“要是有豆腐就好了,鱼头豆腐汤可是一道美味又有营养的好汤啊。”

    大郎和刘大娘还没来得及问她鱼头豆腐汤如何好,她又说:“其实,蒸个剁辣鱼头也很不错啊,太可惜了。”

    大郎和刘大娘被她说的直咽口水,虽然现在条件过于简陋,辛湖的厨艺无法得到施展,但大家对她的厨艺却抱有极大的认可,实在是最普通的东西,她弄出来的味道也格外好。所以这鱼头豆腐汤,和剁椒鱼头,就勾起了两人极大的兴趣。

    刘大娘边干活边问:“阿湖,这鱼头豆腐汤也算不上什么,不过是豆腐鱼头一起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