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的少。妇人生了孩子就下地干活的都有。陈大嫂也要多动动,不能整天躺着。”程先生显然也是个懂行的,虽然不是妇科的大夫,但这些常识也懂。

    自打发现怀孕后,辛湖就觉得自己活得象个老祖宗似的。那待遇已经直逼国宝了,大郎紧张得都快成手脚无措了。生生把她这种女汉子看成了脆弱的美人灯,生怕有个什么事。家里啥活都不让她动手,洗衣煮饭搞卫生这些活儿他全包了,只要看到她想来做点什么,就立即大惊小怪的说:“放下,放下,你老实去歇着吧。”

    现在有了程大夫的话,辛湖冲他说:“你听听吧,光是吃了什么也不干也是不行的。而且我身体好,又也没什么难受的。你就是瞎紧张。”其实想想以前在现代,多少孕妇还不是坚持上班到生产的前几天啊。人家还挤公交挤地铁,工作强度也不低。

    虽然不排除也有怀孕之后,非常难受还得住院的女生,但那毕竟是少部分。所以她对大郎这种紧张情况完全不能适应,再说了,她不过是怀个孕嘛,有必要搞得她好象生了重病似的吗?而且真要有什么不舒服,她也不会强撑着啊。这种时候,当然是能撒娇就撒娇啊。

    “行吧,你以后吃了饭就叫白薇陪着在外面转转,走几圈。”大郎想了半天,才说。

    他是相信大夫的话,但是也不敢让辛湖去做什么活,他也就能接受辛湖散散步,随便走动一下这个程度了。

    程大夫和张老先生听了他俩的话,心里暗笑不已,不过年轻夫妻恩爱才好呢。

    “那些白菜萝卜,得收拾了些草席子盖住,过段日子下雪了,怕冻坏。再者,我得弄些泡菜,晒些萝卜干了。”辛湖说。

    因为他俩原本是打算回凉平去的,这些活她都没干,园子里的菜也是打算分给大家的。但现在不能走了,这些菜,显然是不可能完全分给别人了。自己家也要吃的啊,所以,该晒的要晒该腌制的要腌制,活儿还不少呢。而且还要去编一些草席子,给菜地搭保暖的草棚子,这活儿肯定不会费多大力气,她觉得自己完全能胜任,并且还有白薇在一边当帮手呢。

    “我和你们一起。”大郎不放心的说。

    辛湖没法子反对,只得和他一起干,其实他们家的菜地并不太大,毕竟他们家只有两口人,再加上这段时间又多了几口人吃,白菜萝卜早就吃了小一半去了。辛湖爱吃新鲜蔬菜,整天冬天就指望着这些白菜萝卜了,能不好好的保护着吗?再加上,她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呢。更加要多吃新鲜蔬菜。

    阿志他们几家虽然种的多,但后来又来了这么多人要吃菜,也一家分了些出去给大家吃。现在幸福村的新鲜蔬菜反而成了紧俏货,辛湖也不好意思去别人家里讨,所以自己家的就要格外精心养护着,一点儿也不能浪费了。

    幸好他们俩都是勤快人,闲不住,家里的柴草贮存量还不少,不需要现去打柴。要编草席子的茅草有好多捆,都整整齐齐的码在后院里。辛湖和白薇,大郎开始编草席子,他们编得很粗糙,不过是把干草大股大股的编在一起,编得厚厚的,在菜地上搭起了低矮的草棚子,用这些草席子厚厚的盖两层,再拿草绳固定起来。与现代的大棚似类。阿信与阿志几户人家,原先在芦苇村就跟着辛湖学会了这一招。

    其他人没见过,他们大多数是直接把白菜萝卜拔回家,下地窖贮存的。一样也能存一个冬天不会坏。见到他们几家搭草棚子,还都笑话他们没事儿干呢。有这个闲功夫还不如去开田去打柴,又或者去捕鱼什么的。但是也有人学着他们这样做。毕竟地窖再好也赶不这样贮存的好。

    草棚子拾好了,大郎又拔了一些白菜与萝卜,自己拿到河边去清洗干净,再挑回来,摆放在院子里,让辛湖去弄酸菜。这个活儿就不能指望他了。而且这活儿也不会累到人,人是坐在的。

    白薇在一边跟着辛湖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白菜萝卜。

    “我们先来切萝卜,切成差不多大小的条就行了。”辛湖说着,拿起一个大萝卜做示范动作。

    白薇本来就自己煮饭,当然会切菜,况且这个活也很简单,两人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把两大篮子萝卜全切好了,放在大木盆里腌制起来了。

    其实不止他们家,其他几户人家也在做腌菜,萝卜干是家家必备的。然后泡白菜,辣白菜这些也都会弄一些。

    白薇跟着学得很认真,两人整整忙碌了一天,才把所有的白菜萝卜全部弄完,剩下的重活就是大郎的了,他们把坛坛罐罐洗干净,沥干水份,还得准备大包袱,明天会把腌制过的萝卜装起来拿大石头压着,压干了水份,更加容易晒干。

    辛湖一般还会留一些晒得大半干的萝卜条,与自己家制的辣椒酱拌一坛子酱萝卜干,密封起来让它慢慢发酸,这样做的酱萝卜干,脆中带微酸,比萝卜干更加好吃。

    他俩忙了两三天,这些活儿全部干完了。家里的药材也全部整理出来了,分门别类的各自拿竹编带盖子的小篓子装好了,上面贴上写了名称的纸条子。一排排的整齐的摆放在竹架上了。

    先暂时这样放着,因为现在药材的种类还不多,而且也没来得及准备好专门放中药的那些木制的小柜子。

    “哎哟,现在象样子多了。”程大夫满意的说。

    “可不是,等明年再正经盖个房子,你们两师徒弟就有了正经的医馆了。”大郎说。

    几个人正谈着如何盖医馆的事,阿信和阿志过来,说:“大郎,我们明天去打猎吧,赶着天气还好,去弄些肉回来吃,再冷怕就不好出去了。”

    “行啊,多叫几个人去,多弄点,一家也能多分个三五斤。”大郎同意了。

    他想着出门一趟也得几天时间,就想一次多弄些东西回来。他不是很放心辛湖一个人在家。好在可以让白薇在家里陪着辛湖,同时也可以让张氏等人帮着照顾一下。因为他们没打算在幸福村过冬,家里很多东西都准备得不多,不出门也不行。

    特别是他家买回来的肉并不多了,这几天都给他一锅乱炖的做菜,用掉了不少。虽然好几户家里有养鸡鸭,但他们家是象征性的养了几只而已,就是为了吃个蛋。如果要是炖鸡汤什么的,根本就吃不了几顿呢。

    阿信他们几家最早来的,倒是养了不少家禽牲畜,但是,他们也一样舍不得随便吃掉。钱家的,已经在阿信家与阿志家各买了几只鸡回去养着,也是专门下蛋吃的。眼下,也就剩阿信家与阿志家还各养了两头猪,总共四头猪,肯定是得留在年根前杀了,在村子里分卖的。

    村子里人口多了,阿信也阿志家养的猪,也是要收银子的,所以一听到去打猎弄野猪回来吃,一些青壮年就纷纷要跟着去。

    大郎只得说:“这样好了,今天去几个,等下回再带另外几个人去。总不能把全村的青壮年都带走吧。”

    众人点点头,都同意了这个办法,而且大家自由组合,分成了两群。一群人随着大郎与阿信出发了。另一群人由阿志负责管着,大家保护村子的老幼妇人们。其实这些人也有得是活儿要干,比如打柴草是最重要的,冬天很冷,得不少柴烧炕。

    另外,附近有一条大河,还有几条小沟,鱼也不少,闲不住的人也会去弄些鱼回来,特别是最后来的一批人,除了带了些粮食与咸菜头之外,可是一点儿菜也没有的,全靠村子里种了菜的人分了一点儿给他们吃,很显然一个冬天是不够的。鱼就是一大贴补了。

    另外,更有闲不住的人,趁着地没完全冻住,还在努力的开荒,说的是人匀两亩多,但青壮年肯定得多分一亩半亩的,不然,以后他们拿什么娶媳妇儿呢,而且还得考虑到他们娶了媳妇儿家里会增加人口,两亩多,肯定是不够吃的。

    所以,大郎后来又和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这些青壮年未成家的男人们,各自开五亩田。一个人肯定种不完,就得互相帮忙了。但是,他们可以拥有五亩田。不然,别人家有十亩八亩,他们家就二亩田,等十年八年后,又没荒地可以开了,他们这些人家里人口多了,哪里够吃啊。

    当然了,他也不可能让大家都给自己家开个百八十亩地来,虽然这片地暂时是荒的。他已经在和燕王与安大人商量过,开年后,就会去办正经的手续。以后这一块就叫幸福村,把幸福村的地盘真正清楚的划出来。村民们能拥有些自己的地,但不能象地主一样,家家户户都好多田。否则别说官府会不满的,他自己也不想,以后这里一水儿的地主,那样可怎么管啊。

    有些人是这样的,有了钱势之后,就会闹出一些事情来。况且这些人,目前还得靠他交人丁税呢。这事他和辛湖也商量过好久,给大家多少田也是深思熟考虑后才决定的。

    其实要让辛湖来说,他们能随便就占了这么大一片地方,还真是容易呢。这片儿,在她看来起码也是现代小乡镇的大小了。这完全是因为安庆朝地广人少,多的是没有管的地方,要是搁在现代,想占有这么大一块地方,那可得用钱堆出来。可不象他们这样,完全没付出什么,就可以占有了,实在是占太大的便宜了。

    但是,一户人家有个十亩八亩正经良田的,无论在哪里,也算是个富余户了,起码家里不缺少吃的,不会饿肚子。所以,他们不可能让大家想怎样开田就怎样开田。说起来,这天下是皇帝老子的,所有的田都是他的,你随随便便占一块,也不好啊。所以,这事儿,他正在让燕王想法子快点办好呢。

    这等于是在一个荒凉的地方,建立起一个村子,时间长了,自然会给朝中带来一些收入。但建立一个村子简单,但这个村子的归属权,还得花些心事去办呢?燕王和大郎自然是希望幸福村的上级管理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