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兄弟这次的意见十分统一。他俩虽然不同母,但其实关系一向还不错,并不象有些人家因为争权夺利,而你恨不得我死,我恨不得你。安王在平衡两个儿子间的关系上做得极好,而且早前安王的权势也不大,章仪又小小年纪就封为安王世子了,那时章炎都还没有出生。所以章炎根本就没想过与他争。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来,安王其实是个很有手腕的人。

    安王沉默良久,才微微点头,说:“去吧,就按你们说的办。”

    章炎回来后,立马招集手下各位将领讨论如何出兵。

    最后,兵分三路进攻,一明两暗。明的大部队由章仪带领,直接攻城门,吸引敌军的主要火力。暗着的两队,由章炎统领,一队由赵大领着一部分武艺高强的人,从南边去偷袭。一队由谢公子领着,从北边去偷袭。

    两队人都尽挑选了些武艺高强的人,轻装上阵。大家只需要想尽法子先进到城里去,扰乱敌方的军心,不需要他们真的杀多少人。所以需要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人,并且武艺高强,能够自保。因此,这次除了大郎之外,江大山 ,谢公子等芦苇村出来的人全被选中了。

    稍事休息后,吃饱了饭,两队暗中行动的人趁着夜色出发了。而大军也全副武装的开始攻城。

    大郎等火头军们,这一刻终于有了休息时间。蒋大厨和大郎两人就着火堆靠在一起,立马就呼呼大睡起来。外面振天响的喊打喊杀,叫骂等声音不绝入耳,但睡着的众人,却一点儿也不受影响,实在是累过了头了,就算精神不想休息,身体也背不住了。况且胜利在望,又在自己军队的保护下,所以大家睡得极安稳。

    章炎带着先锋队拼杀在最前沿。北闹城作为进京的要塞重城,自然防守极其牢固。只不过,对方绝对没想到,安王的大军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得到重要的补给,所以,他们一路设伏,准备了绝地反扑。但是,还是未能阻挡安王进攻的脚步。

    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死伤无数,所有的人都上去拼杀了。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人的倒下,大郎紧紧的握着大锅铲,一铲又一铲的挥动着,他已经分不出哪里是自己人哪里是敌军了,只知道机械性的杀,杀,杀。

    其实大家都是同胞兄弟,甚至有可能还是亲朋好友,却各自为主,混杀在一起。

    直到章炎带着一众人暗杀了对方的最高将领。剩下的小兵们也因为死伤太多,心生退意了,开始各自逃窜,甚至有不少人干脆就投降了。

    安王的大军获胜,北闹城的百姓根本就不在乎谁赢谁输,他们只需要过安稳的日子。

    所以章炎他们非常顺利的接管了北闹城,接着趁势北上,直指京城。

    半个月后,安王进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杀掉了兵马司的指挥使,及其属下当年参与追杀章炎及其母与弟弟的一干人等。宫中的皇帝等人,还勉强抱着幻想,以为安王是真正来保护皇室的。在得知章炎首先就杀了这些人之后,皇帝终于明白了,安王哪里是来保护皇室的,而是冲着皇位而来的,这回只怕自己的命怕都保不住了。

    然后,皇帝十分利落的下了禅位诏书,把皇位让给安王这位王叔了。

    安王也没立刻弄死旧皇帝,而是把他软禁起来。再飞速的砍掉了他的一切势力,包括一些还在维护什么皇帝不是正统之说的老古板们。皇权更替,朝中自然经历了大振荡,不少大臣被清理,当然也有不少人得封高官厚禄。整个京城终于被安王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了。

    不出一个月,正是腊月底,安王就明正言顺的正式登基了,终于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内乱。

    开年后,安王改了年号为安庆元年。

    紧接着追封已经去世的两任安王妃为皇后。元配程王妃仍是嫡长子章仪之母,当然是元皇后。而继妃赵王妃,即章炎之母就是赵皇后。

    不久,又立元配嫡长子章仪为太子,嫡次子章炎为燕王。此时,安庆帝活着的孩子,只有两个儿子,还皆已成年。

    程后家世要好一些,随同安王一起打天下的程家人也不少,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章仪毫无悬念的成了太子。章炎被封为燕王后,很快就起程去平定边陲了。

    虽然安王继位了,但其实他也一样只收回了大半的江山。远在千里之外的几个边陲重城,早就不姓章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章家的江山都被分成了两半,皇室怎么能忍?而且就算你愿意忍,别人还不一定就老老实实的守着已得的部分江山啊?说不定,哪天别人就先打过来了。

    再说了,如果趁着现在天下乱象还没来得及平复,有人也有样学样,再随意占领一块地方,自立为王,章家的江山岂不是越来越小,到头来说不定还是一样被别人赶上台呢。

    所以,安庆帝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要燕王一路去安抚百姓,平定叛乱,收复河山。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也改了好几遍,真的不会写打仗等大场面啊。

 第136章 汇报

    与此同时; 芦苇村也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再也没有出过任何事。而那三个重伤的活口,经过一个冬天的粗糙休养; 居然也活下来了,只不过; 他们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经过三个月的休养; 辛湖的腿也好了,刘大娘的胳膊也好了。躺在炕上的这三个月时间,辛湖闲得快发霉; 任何事也不成做; 又不能动; 只有潜心练字; 这回一手字终于练得象样了点。

    搞得江吴两位夫子; 暗地里好笑的不行,江夫子说:“阿湖; 这也叫因祸得福呢。这手字终于不再象刚启蒙的孩子写的了。总算不枉我们大家教了她几年。”

    “就是总算看得下去了,你说你学什么都快; 怎么就这字硬是写不好呢?”吴夫子也说。

    辛湖只得低下头; 作脸红状,心道:“实在是习惯了现代的硬笔,毛笔太不好撑控了。”其实她写的水笔字也好不到哪里去啊。再加上在现代她除了上学的时候之外,其他是时间写字的机会也少,大家还不都是打字啊。

    天气一开始变暖和,雪就开始融化了,芦苇村也不再是完全封闭与世隔绝了。

    “我们马上去一趟县城; 该和安老爷说说这件事了。”谢管家说。

    江夫子点点头,说:“小心点,多带两个人出门吧。说不定就有人就等在外头呢。”

    “该防守的还是要防守,我们快去快回,希望能让安老爷派些人来,保护大家。光靠我们自己,又快到农忙时节,总不能光去搞防守,不种田了吧?”谢三伯说。

    冬天不用干活,防守有时间也有人力,可其他的三季却不可能把全部的人力都投入到防守中去。

    更何况大家也不可能永远也不出芦苇村啊,还得出门打猎,采买东西呢。这种时时刻刻处于防备状态,好似时刻准备去撕杀的感觉,真的很不好。谁乐意天天处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下生活啊。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不好过呢。

    吴夫子说:“可不是。反正这天还很冷,外面雪都没化完,也不急着下地干活,咱们依旧集中人手先防守着,可不能让人趁机再来偷袭。”

    商量好这些事后,当天谢管家就和谢三伯带着阿志与郑丰走了。本来他们想带着那三个人一起去的,但想想一路上还得照顾这三个,不能让他们死在路上,也不能让他们的同伙来救走他们,带上的难度太大,还是决定把他们先留在芦苇村,等安修远派人来提走。

    四人一走,村子的安全保卫工作,依旧交到辛湖手中了。她开始天天骑马四处巡逻,其他的人按照以前的安排,依旧分班轮流着守白天的守白天,守夜晚的守夜晚。一切都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

    谢管家等人的到来,令安修远很高兴。

    “哎哟,猫了一个冬天,可把我闷坏了。”安修远笑眯眯的说道。

    “您闷坏了,我们芦苇村的人可是吓坏了。差点儿就整个村子被人挑掉了。”谢管家说。

    “出什么事了?”安修远脸上笑容凝固,严厉的问道。

    谢管家简短的把芦苇村遭到偷袭的事情说了一遍。

    安修完一听到芦苇村竟然出了那么大的事,眉头不可自察的皱在了一起,心头的火立即熊熊燃烧起来。这明显的是拿芦苇村杀鸡儆他这只猴呢。不然,就芦苇村一个小小的村子,平时又没干过什么特别出格的事,范得着派这么多人去偷袭吗?

    这还真是准备一村端了呢,只可惜芦苇村的人不是好惹的,叫你有来无回了,折损了近百人,也算是给了主使之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就不知道那人知道这个结果时,是个什么表情?

    一个冬天他其实也没有闲着,正好趁着别人都无法轻易有什么行动,狠狠的又把清源县清理了一遍,该杀的杀,该收的收,该堵的堵了,可以他说现在对清源县的撑控力度更大了。

    但他却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伙漏网之鱼跑到芦苇村去搞事了,虽然芦苇村人凭借自身的强悍,解决了他们。但这个事实,却令他脸上火辣辣的,好比被人狠狠的煽了一耳光。

    “这件事,我会给芦苇村一个交待的。这次来,除了告诉我这件事之外,你还有什么要求?”安修远压下心中的爆怒,问道。

    “求一些治内外伤的药,最好有个医术高明点的大夫,村子里有几个人受伤颇重,都靠我们自己胡乱治的,得要大夫去看看才心里踏实。另外,想让您派几个人到村子里去,保护村子。毕竟马上就是春耕忙碌季节了,村民们不能不下地干活啊。”谢管家说。

    安修远沉吟片刻,点点头,郑度连忙去吩咐人办这些事了。

    没一会儿,郑度回来说:“已经安排妥当了。”他们一行人有五十,个个都是精锐,而且还又挖掘了一些本地的力量出来,安排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