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进听了,却摇了摇头,道:“这个,本初啊,有些事情,你……你不太了解,你毕竟是世家出身,这个嘛……李勤不见得会因为这个感激咱们的!”
    何进和袁绍是两种出身,何进是屠夫之子,何皇后连人选后富的资格都没有,是他们的父亲用贿赂官员的方法,这才让何皇后进的宫,又因为生了儿子,才被立为皇后的,何进以前无所事事,一步登天当上的大官,所以他虽对门第很看重,但当初封他父亲当午阳宣德侯时,他也没怎么感激,认为妹妹生了皇子,对皇室有大功,封什么都是应该的,而正因祖上没什么门第,另人都知道,所以就算封了,他也不会有多感谢,因为本来就是假的呀!
    可袁绍就不同了,他是出身四世三公的顶级豪门,对于门第有种近乎偏执的观念,其实他的情况和李勤差不多,他的家世是真的,认为李勤的就算也是真的吧,能恢复祖上的声誉,这可是天大的恩赐,怎么能不感激呢。他和何进可不同,他的家世可是真的,情况不同,如不换位思考,非得各人想备人的,那得出的结论当然不同。
    袁绍不赞同何进的说法,想了想,他道:
    “未将近来留意过李勤的出身,.闻得他母亲姓何,年纪不小了。如果侍中大人真心想要拉拢李勤,不如和他母亲叙亲,族谱上添一笔,认了他母亲为姑母,这样李勤就成了侍中大人的弟弟,那时称兄道弟……没等他说完,何进就生气了,摇头道:
    “这怎么可以,绝对不行!”
    袁绍赶紧道:“侍中大人,你要想拉拢住李勤,就得折节下交才行,只能和他平辈,如是你认他母亲为姐,比他高一辈,那李勤就得叫你一声舅父大人,我看他是绝对不会肯的,反而认为你有意侮辱,占他的便宜,不但不能结交,反而威仇啊!”
    何进怒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如果李勤威了我的亲戚,那以后皇长子继位称帝,岂不是得叫他一声舅父,他成了什么,皇舅吗?怎么可以和我一样!”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次扩军
    见何进不答应,袁绍心想:“屠夫之子,果然是小家子气严重,为了个称呼竟然还要发怒,既想拉拢人家李勤,又不想给好处,连口头上的好处都不给,那人家凭什么投靠你呢?”
    袁绍拱手道:“侍中大人三思,或许可以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下,听听皇后娘娘的意思。;”他内心深处是瞧不起何进的,也不多劝,只一拱手,便告辞走了。
    何进在原地待了半晌,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只好回了家,把事情和夫人说了,夫人也劝他去和皇后娘娘商量商量,1切听皇后娘娘的安排。
    何进夫人劝他道:“就让咱们家闺女替你进宫走一遭,问问娘娘的意思,说不定娘娘想给皇长子找个舅父大人呢!”
    “这个,不太可能吧,娘娘怎么会让李勤这种武夫,给皇长子当舅父昵!”何进感觉挺不可思义的。
    何进夫人却道:“你又不是娘娘,你怎知道她不愿意呢?让咱们闺女替你问问吧!”
    何进思来想去,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好派自己的女儿进宫,把事情去向何皇后说明,问何皇后是什么意思。
    白天派去的,晚上何家小姐就回来了,带回来了消息,让何进大吃一惊,何皇后竟然同意了,决定认李勤这个兄弟,让李勤给皇长子当舅父大人,并且还说服了皇帝,让袁绍去给李勤宣旨,袁绍这个钦差算是当土了。
    原来,富里的人和宫外的人看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何进在宫外,和大臣们都对李勤的看法不好,所以并不认为李勤有多了不起,要想贬低一个人,首先就得真把这个人看得很低,要不然怎么贬低?所以何进认为李勤给皇长子当舅父,实在是让他们何家很掉价的一件事。
    可宫里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了,富里的嫔妃都是看皇帝刘宏的脸色过日子的,刘宏有多看重李勤,宫里的人都知道,刘宏几乎就要认为李勤是天下第一武将了,还把他当成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良将,是保卫他皇座坐得稳的有功之臣。皇帝都这么认为了,这么看重李勤了,那宫里的嫔妃自然也认为李勤很了不起!
    所以何皇后一听要和李勤拉裙带关系,马上就同意了,愿意认李勤这个兄弟,还认为以后皇长子继位,京里有何进这个亲舅父做为倚靠,而京外有李勤这个假舅父做外援,皇位必可坐得稳。
    何进听了闺女的话,对夫人道:“真是难以想象,皇后竟然同意了,她就不怕掉价,认李勤这种人当兄弟,有什么好的,有辱咱们皇亲国戚的身份啊!”
    何夫人却道:“听我的话,准没错,我让你问问娘娘的意思,怎么样,这算是问对了吧!你不能光自己想,得知道娘娘怎么想啊!
    不管你愿不愿意,娘娘的话总归是要听的,咱们何家可就指望着她呢!”
    何进无可奈何,只好答应,找人去修改何氏族谱了,把李勤母亲何氏加了进去。他自己安慰自己,李勤好歹也是李广的后人,和自己家攀上关系,也不算辱没了何家的门庭。叫人按着袁绍出的主意,准备了不少的礼物,用来拉拢李勤。.袁绍得知何进为他求来了钦差一职,心里也挺高兴,此时他还不是以后的大军阀,正值壮年,很想干一番事业,而现在天下最有名的武将,便算是李勤了,比他年纪小不说,已然当上了护羌校尉,执掌一州兵权,大汉武官除了司隶校尉之外,能盖过李勤的没有几个,就算是袁绍这种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也得给李勤几分面子,他很想看看李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李郎最仗义这句话,到底是虚闻,还是事实!
    朝廷里办事,向来拖拉,今天能办的事,肯定不会今天办,非得拖到明天不可,能拖到明天的,那么就非得拖到后天不可,拖拉是常态,雷厉风行才是非常态,尤其是在袁绍当了钦差,而十常侍拼命拖后腿的情况下,事情更是拖得不象话,再加上又得了并州的告急文书,关于派李勤去越境镇压的事,又耽误了一段时间,这才敲定。
    等到袁绍终于可以上路时,竟然已经到了第二年开春时节,路上如走得慢,估计到达凉州时,地里都能长出草来了!
    京里办事拖拉,袁绍无可奈何,可一旦出京,他立即加快速度,督促车队日夜兼程,赶往凉州,去扶角堡。
    扶角堡。
    朝廷升李勤当护羌校尉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凉州官场上上下下,都知道李勤就是护羌校尉了,也如此的看待他,可是正式任命的圣旨却还没有送到,所以李勤没法去陇县就职,只能还在扶角堡待着,但再次扩军他却可以做了,而且也没有人会找他的茬儿。
    就算有人找茬儿也没关系,自认是扶角保护神的张芹,可以摆平一切反对势力,谁敢找李勤的茬儿,他张大神就会去找谁的茬儿,绝对不带拖拉的,肯定雷厉风行。
    这一次,李勤决定把军队扩充到一万人,事实上做为护羌校尉不是非得有直辖军队的,出征作战时,护羌校尉往往征招备郡士兵,组成护羌军对叛羌进行镇压,不过由于历任护羌校尉对羌部的镇压太过残忍,血腥屠杀之下,不但没有缓解羌人的叛乱,反而加巨,叛乱连年不绝。
    战事一多,出兵的次数自然增多,每次都集结备郡兵马是不行的,把备郡兵马招集了来,刚打完一仗,没等解散呢,下一仗又要开打,集来散去的备郡开销太大受不了。所以,护羌校尉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直属部队,由凉州刺史调拨粮饷,在陇县附近屯田,人数是有上限的,不得超过一万人。
    冷徵战败身亡,他手下的护羌兵损失惨重,李勤没有全盘接收,而是挑出精壮的护羌兵,大概三千多人,编入了扶角军,加上原有的两千多扶角兵,这就有五千多将近六千人了。李勤又把一千辅兵转为扶角军战兵,如此一来,扶角兵就有了将近七千人。
    余下三干来人的名额,李勤一分为二,一千人的名额分给备郡,郡守们为了能让他们的势力进入扶角军,自然会把亲族子弟送来,这样便会加强李勤对各郡的控制,剩下的名额从羌氐部落中招收。
    别看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带着大批的羌氏胡人造反,事实上凉州的羌氏备部并不团结,尤其是被他们出卖的各羌人小部,正好趁李勤招兵的机会,借机拨乱反正,洗去叛羌之名成为官军,而李勤也借机拉拢住凉州的羌人,使之在他的旗帜下统一作战,加强团结。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李勤就把士兵招齐了,并且进行整编,开始训练,.现在离黄巾之乱越来越近了,他不敢耽误时间,能赶紧把军队训练出来,那就尽快,凡事宜早不宜迟。
    又过了两个月,虽北地郡春天来得晚,可却也已经春暖花开了,扶角堡的堡民下地耕种,如果不出意外,那么今年估计又是一个丰收年,就算堡中人口猛增,积不下多少的粮草,可够一年的嚼襄,却也不是难事。
    这日,李勤正在校军场上看士兵操演,有人来报,说朝廷的钦差到了,离扶角堡不过五十里,打前站的羽林军已经到了。
    李勤听了,当即叫人把报信的羽林军叫过来,问道:“钦差大人来我扶角堡,是直接来的?怎地陇县没有派人来通知我呢?”
    羽林军见了大名鼎鼎的李勤,自然十分恭敬,答道:“回李将军的话,钦差大人为了赶时间,怕耽误了大事,所以是直接来的,并没有去陇县。”.“是哪位大人前来颁旨?”李勤有点纳闷,如果是宦官来宣旨,那张芹提前好久就得叨咕,可这次张芹什么动静也没有,莫非不是宦官?
    羽林军道:“是袁将军,袁将军讳绍,表字本初,官拜中郎将之职!”
    李勤啊了声,笑道:“是袁绍?怎么会是他,还真瞧得起我啊!”他来汉末,见了不少的名人,可却没想到袁绍竟然能给自己当钦差。
    羽林军忙道:”李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