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公-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明白了,十分的功劳里,哪有这一分啊,这是足尺加三,硬加出来的,可要是不加这一分,裘盛哪能多分功劳?他为了多分,就得让勤哥多得……原来如此,这就是官场啊i李勤和裘盛手拉手进城,说说笑笑,互相恭喜,互相吹捧!许小泥在原地呆站半晌,这才跟了上去!
    数日之后,富平县令汤介赶到,李勤和裘盛亲自出迎,许小泥自然也在队中。就见汤介远远地骑马而来,人还没下马,汤县令就叫道:“李郎,听说你以一部战兵之力,击溃了五万匈奴铁骑,可有此事?人数我说少了没?”
    许小泥又在队中呆住,喃喃地道:“怎么变成了五万?那两万人是从哪里多出来的?”
    众人见面,自有一番寒暄,又是手拉手地进城,又是互相恭喜,又是互相吹捧!
    又是数日之后,李勤正和两位县令在城外安排百姓们返回的事宜,远处却飞奔而来一骑,到了城外众人的跟前,马上汉兵叫道:
    “护羌校尉引兵来援,敢问哪位是李勤李校尉?”
    李勤快步迎上,道:“我便是?敢问护羌校尉今在何处?”
    这传令兵立即跳下马,满脸笑容地道:
    “您便是以一部兵力,击溃八万匈奴铁骑,打得匈奴王刘九狼狈逃窜的李校尉?”
    人群里的许小泥又呆住了,他道:“怎么又多出三万,五万就够多了,怎么变成了八万?”
    他身边正好站着贾诩,贾诩听了他的话,笑道:“才八万啊,这也说得太少些了,凉州再加点,长安再加点,传到洛阳时,怎么着也能变成二十万吧!”
    许小泥惊骇地看向贾诩,道:“九帐部有那么多人吗?”
    贾诩道:“你怎么知道没有,你去查过啊?你这么了解匈奴人的事,难不成你是个奸细?”
    “我……”许小泥总算是知道,什么叫足尺加三了,这哪是加三,都快翻三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战报连载
    那传令兵巴结了李勤好半晌,这才道:
    “回李校尉的话,我家冷校尉带领五千大军,离此不过十里,请你随末将去迎接他吧!”
    李勤笑道:“自当如此,咱们一起去吧!”他回头叫上裘盛和汤介,也叫上了张甭。;
    张甭前几日便回来了,也是个有功之臣,现在凉州最有实权的武将到了,他当然要跟着去,笑呵呵地让人牵马过来,服持几位长富上马,他跟在后面,一起去迎接护羌校尉。
    汉朝的校尉很多,比如袁绍做过司隶校尉,曹操做过典军校尉,孙策做过折冲校尉,还有各地方校尉,比如护乌桓校尉和护羌校尉,等等,品阶各不相同,而管着李勤的校尉,正好便是护羌校尉。
    众人一起上马,顺着大路下去,去迎接护羌校尉。
    护羌校尉姓冷名徵,世家贵族出身,算是大汉帝国里顶级的豪门之一了,冷徵年过五旬,比裘盛大着几岁,但官做的可比裘盛大太多,裘盛属于小官僚,而他属于大官僚,就算是到了京师洛阳,他也是有资格进朝堂,和一众重臣大员们吹胡子瞪眼的。
    冷徵在陇县时,接到廉县的求援文书,和剌史商量之后,头疼无比。要说匈奴兵南下,如是单于亲自领兵,集草原备部军队来攻,他们还真的不怕,这就属于国战了,非地方官守备不力之责,两国交兵,那是要从长安和洛阳派军队来的,他们凉州的军队只能算是协助作战。
    可怕就怕是象刘九这样的匈奴王领兵来攻,要说规模,也不能算大,有个三五万的兵力,那也就顶天了。然而,这不算是国战,只能算是某个不服天朝管的部落,跑过来揩大汉的油,占占便宜,所以朝廷是不会调集中央军队过来的,只能让凉州自己解决。
    可冷徵和剌史怎么解决?不还得带兵去打么,三五万的匈奴兵,对于朝堂上的重臣们来讲,是不算多,不值得调动大军,可对于冷徵来讲,那就是不少了,集结凉州所有的军队去打,能不能打得过,还在两说之间昵!
    冷徵得到求援文书后,立即点起一万汉兵,赶往廉县,可无奈军队集结得仓促,诸多准备没有做好,走到半路又遏上雨天,无奈之下,行军速度大减。正担心匈奴兵的事呢,却忽然又接到消息,说北地郡的校尉李勤,带着几百个士兵,把好几万的匈奴兵给打败了,打得刘九落荒而逃!
    这种战报,冷徵哪会相信,纯属扯淡一样,要是几百个士兵就能打败几万的匈奴兵,那母鸡都能打鸣,公鸡都能下蛋了!可一路走去,却不断有人来告诉他,廉县那边真的发生了大战,而且匈奴兵也真的被打败了,每次的消息都不一样,最近一条消息,竟然说李勤打败了八万匈奴大军,还把刘九打得献上妹妹求和,可那王妹只因长得太丑,在两军交战之际,突然出现,把扶角兵都给吓得呆了,所以这才让刘九逃脱,真可谓是天下奇闻!
    冷徵更不相信了,这种鬼话,骗骗无知之徒还凑合,怎么可能骗得过他,但他也知道,肯定是打了胜仗了,但到底如何,还要他见了李勤才能知道。
    离廉县不过数里之遥,就见远远地奔来一队人马,头前带路的,正是他派去的那个传令兵,队中有文有武,估计李勤就在其中。
    冷徵停下马来,等着李勤过来见礼,他知道李勤这个人,上次刺史大人让他调拨军备,还是经他的手呢,当时他还不明白,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军侯这么多的装备,现在他算是明白了,这有可能是洛阳那边,有意要栽培提拔此人,没准这人在京里有大靠山呢!
    李勤远远见到护羌校尉的大旗,立即加快马速,奔到冷徵的跟前,翻身下马,上前大声道:“恩师,学生李勤照着您的嘱咐,打败刘九了!”他不认得冷徵,可一看旗下那人年纪不小,盔甲鲜明,也只能这个人是冷徵了,不可能是别人。
    冷徵一愣,心想:“他就是李勤?我什么时候成他的恩师了?啊,这是在套交情!很好,这个交情套得我喜欢,尤其是在他立了大功之后,这个交情套得就更好了!“官场嘛,人家挟着战功而来,见面就叫恩师,见面就叫是照着自己的嘱咐才打的胜仗,这就是明摆着给自己送礼来了,别的可以不收,礼却是一定要收的!
    冷徵的脸上瞬间就露出了笑容,点头道:
    “李勤,你很好,果然不负我的重望,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战报写没,如果没写,由为师亲自给你写!”
    众人一听,无不惊叹,这李勤只叫了声恩师,冷徵就连战功都不核实了,直接要亲自写战报,还真痛快啊!
    就如同认识了许多年,真的是师生关系一样,李勤对冷徵行了师生之礼,冷徵则下马搀扶,“师生”二人见面,互相问着家人的情况,一点看不出是头回见面,两人的感情完全“发自肺腑”,真真的半点都不作伪!
    后面的汤介看了,心中惊疑不定,难不成李勤真是冷徵的学生?不可能啊,从没听说过;而裘盛见了此情此景,竟然也信以为真,怪不得李勤打仗这么厉害,怪不得提前能得到消息,弄了半天,有这么个大靠山在州里,他是冷徵的学生啊!
    汤介和裘盛等人纷纷上前见礼,冷徽含笑和他们打招呼,却并没有问什么,他拉着李勤的手,道:“李勤,咱们师生许久未见,这便一起去廉县吧,路上你把此次的战况,好好和为师说一说!”他说话的声音很大,明显是在提醒别人,我们师生要说悄悄话了,你们都离得远一点。
    众人都是识趣之人,当然不会往跟前凑合,冷徵和李勤在前面并骑而行,他们则远远地在后面跟着。
    冷徵回头看了眼众人,这才小声道:“李勤,怪不得魏刺史看重你,你果然有过人之处。会打仗这不算啥大本事,会做人才叫大本事,你年纪不大,却老于世故,这很好,我很喜欢,就真的收了你做学生吧!”
    李勤忙道:“多谢恩师的栽培,其实在学生心中,早就将您当成是恩师一样看待了!”
    冷微笑了笑,心想:“有多少人想拜在我的门下,我部不收,你第一次见面,无人引见,上来就叫我恩师,我便收了,这可是给足了你面子,要不是看在你送来一份天大的功劳,就算是你跪在我的马前哭求,我也是不会答应的!”
    李勤则心想:”我送你功劳,主要是看你岁数不小了,不知哪天就要解甲回家,那时你还得多照顾照顾我这个学生,要是能让我当上护羌校尉,那也不枉我叫了你一声恩师!”
    几句客套话说完,冷徵立即问起战况。李勤并没有夸大,而是实话实说,没掺什么水份,反正这种事情,冷徵会问别人的,看他的样子又是个谎报战功的老手,怎么吹嘘战功,由他来办就好,没准比自己吹,还要吹得更大。
    冷徵听完之后,又问了几个关键问题,一一弄明白之后,他才道:“李勤,你的校尉之职,我听刺史大人说过,这事既然京中已有定论,那为师自然要让你稳稳当当地做校尉。不过呢,打仗和写战报,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战报之事,便由我来作主,由我来写吧!”
    “有劳恩师了!”李勤忙道。
    一路话说不停,进入了县城。果然如李勤所料,冷徵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话,而是又找了裘盛和张甭,单独问话,直到天快黑时,才算问完,又让人打着火把,他出城四下查看,看看曾经的阵地,又去士兵那里询问,直到后半夜,才算忙乎完。
    第二天一早,冷徵把李勤叫去,道:“我已写好了几份战报,是交给刺史大人由他转呈长安的,再由司隶校尉呈送京城,你看看吧,有什么想法,现在就提出来!”
    李勤坐到案边,拿起战报来看,他道:
    “恩师,为何写了几份战报,学生一直以为,战报只写一份就成呢!”
    冷徵嘿嘿笑了两声,道:“这你就不懂了,写战报可是有讲究的,要第一份战报,让朝中大臣们感觉战情是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