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天无痕-第8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事情还不知道,经过了五年的磨合,吴之洞对于燕台关的匠工司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刚刚决定要我兼领匠工司,还要将匠工司迁入北陵塞。你过来之前,我正打量去燕台关见镇守将军,商议匠工司北迁之事……姜晋、姜震从天营城抽调人手,应该不会影响到对燕台关的军械供应,而姜晋之所借用这么多人,估计也是想加强姜族本宗对重膛弩等战械的铸造,却也不能完全算什么坏事……”
  见陈海这边没有什么担忧,姜雨薇心里的焦虑也稍少些。
  陈海继续说道:“北陵塞的匠工营,不在燕台关的编制序列,现在吴之洞要将匠工司迁入北陵塞,为免彼此混淆,那匠工营要么拆散,要么就只能随你一起迁去天营城——往后,北陵塞这边,或许也没有必要继续保持黑风军的名号了……”
  北陵塞的成立极为特殊,最初驻兵完全是以北陵谷山庄的弟子组成,之后也是在姜明传的默许之下大肆扩编,使得北陵塞驻军拥有私兵的性质,在公私文函上,大家也都习惯以黑风军称之。
  吴之洞到燕台关坐镇之后,除了匠工营、扈卫营,依旧是陈海的亲兵私卫外,北陵塞的其他将卒都编册入籍,而现在三千人规模的匠工营都要随姜雨薇迁往天营城——姜泽被姜晋收为亲传弟子,北陵塞驻军的中低层武官将更多从万仙山、元阳宗内外门弟子里中推荐选拔,陈海身边完全受他掌控的亲兵私卫,实际剩下一千人规模的扈卫营。
  黑风军在北陵塞确实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主体都已经迁入天营城了。
  沙天河猜测或许过不了多久,陈海说不定会让他也去天营城。
  沙天河他自己也想着去天营城,心想他在那里或许能真正找到“老巢”的感觉,北陵塞一方面太接近战场,另一方面随时有可能被一纸调令将这里交出去,总不能有踏实经营的感觉。
  而天营城那里,陈海让姜雨薇去掌控,一方面是姜雨薇能够信任,同时也是因为姜雨薇是东都姜氏的最为重要的一分子,能迷惑住姜震,但实际上天营城内部具体任事的,在姜雨薇这些年的安排下,主要都是陈海这几年所招揽、培养的嫡系,姜晋、姜震一下子抽调四分之一的匠师、匠工,甚至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现在将匠工营迁往天营城,东都山北麓的工造实力只会更强。
  ……
  姜雨薇在北陵塞留了半个多月,陈海将最新所感悟到的一些心得传授给她,让她秘密安排最为核心的匠师试制六膛弩以及最新型的风焰动力匣。
  姜雨薇率匠工营离开之后,很快就到建兴二十三年的年关。
  北陵塞在原匠工营的基础上,又在东城外扩建出一座堡垒,修建两千余间屋舍以及大小工坊二十余座,匠工司终于是正式迁入北陵塞,接受陈海的执掌。
  匠工司除了一万余匠工外,大大小小的家产不少,大小炼炉就六七十座。
  虽说之前炼炉、匠工什么的,都陆陆续续的迁过来了,但匠工司的本署却是到建兴二十三年的最后一天,才在秦谦的陪同下,赶到北陵塞或者说北陵城更合适,跟陈海汇合。
  除了普通匠工、匠师外,匠工司还有大作匠、少作匠、主事等杂佐官吏二十余人。
  只是这些人多为玉皇峰炼器院的弟子,之前秦谦身为长史都指挥不动,现在吴之洞将他们扔到北陵塞来,听陈海的调遣,陈海也不知道他们内心想着怎么折腾他,所以在他正式兼领匠工司丞之前,虽然回过一趟燕台关,跟吴之洞见了一面,却也没有去匠工司找不愉快。
  然而这次由秦谦陪着过来的匠工司杂佐官吏,为首的中年人一袭黑袍,却是陈海之前所未曾见过的。
  陈海颇为疑惑的看了秦谦一眼,难道在他即将接手匠工司之前,谁又往匠工司塞了一个重要人物?
  那人见到陈海的困惑,却笑道:“小师弟,想不到我这个做师兄的最终还要在你手下做事,你可不要为难我。”
  陈海听到“小师弟”这个称呼愣了一愣。
  秦谦笑道:“真是有趣,你们同在姜寅真君门下修行,竟然此前都不认得。陈大人,卢少商乃是姜寅真君刚推荐进匠工司的大作匠!”
  “啊,三师兄!”陈海赶紧给卢少商揖礼,他都没想到师父会将卢少商派给他用。
  卢少商也是出身寒门,以师门叙过礼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给陈海,说道:“我这次过来比较仓促,也没有提前过来见你,师尊让我将这封信捎给你。”
  接过那蕴含着姜寅天地山河剑意气息的信笺,陈海心中也是一股暖流滋生了出来;
  姜晋拉拢姜震撬天营城的墙解,姜寅那边实在没有理由直接阻拦,但姜寅派卢少商过来给陈海当副手,当燕台关匠工司的大作匠,也就是首席匠师,也是对陈海的坚定支持。
  卢少商乃寒门出身,道胎中期修为,于炼器极有造诣,而得入姜寅门下修为,乃玉皇峰炼器院七大宗师级炼器师之一,他原本都有资格到柱国将军府所辖的匠工司担任要职。
  姜寅信里只是唠了一些家常,但陈海还是能知道师父将卢少商派过来,多少还是希望他少些保留,能将更多的天机战械造法传下来惠及西北边军,增强御魔的实力,或许师父也察觉到魔族的动态有些蹊跷了……


第861章 异变
  陈海也曾经想过在星衡域中建立在类似天机学宫的机构,可惜的是这片疆域远比燕州情况复杂的多。
  一方面是他此时的影响力、实力还太弱小,弱小到根本就没有资格在崇国顶尖势力之间玩平衡,一方面在星衡域,天地间灵气充盈,法宝法阵的使用更为普遍,陈海之前能接连斩获大捷,主要还是他之前所遭遇的敌人,还不适应规模化使用重膛弩的战事,猝然之间才吃了大亏。
  在天罗谷魔族足够重视之后,雁行塞、犄牛岭批量装备重膛弩所斩获的战绩,就远没有黑风军在曲岩谷以及天罗谷北翼两次大捷那么耀眼了。
  不过重膛弩等天机战械,与法阵法宝配合,在加强边军将卒野战实力方面,确实也有相当明显的提升。
  姜寅治军,也素来注重加强普通将卒的武备、培养寒门弟子,因此更重视天机战械在军中的推广,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事实上,星衡域要比燕州的层次更高,机关傀儡术即便没有达到造玄金傀儡的程度,但也要比燕州完善、先进得多;万仙山不以机关傀儡擅长,但繁如星海的道藏里,犹有很多关于机关傀儡的典藏。
  只是跟燕州早初的弊端一样,星衡域的机关傀儡宗门或者说机关傀儡师们,几乎所有精力都在为自己、为子孙后代打造一两具能传世的机关傀儡兽,哪里有想法为那些修为低微弟子甚至没有修为的平民,大规模的打造天机战械?
  当然,一旦天机战械的作用在大规模的战事突现出来,星衡域的炼器宗门、机关傀儡宗门,想要弥补这一环却非难事,毕竟星衡域的层次,比燕州高太多了。
  其他不说,燕州天榜道胎境的强者,也就三五十人,而在星衡域,不要说崇国、越国这样的帝国了,就是万仙山,道胎境的炼器师就不止三五十人。
  所以,姜寅在信里希望陈海能少些保留,陈海也觉得没有必要有什么保留,只要卢少商是姜寅所认可、信任的人,便将他此时所掌握、参悟出来的天机傀儡术倾囊相授。
  也就是说,卢少商到北陵塞,从陈海这里所得到的,是目前为止最完本整的天机卷,其中不仅有膛线的切削造法,还抄有膛线缠距的计算公式……
  寻常人刚接触到重膛弩,会将箭阵匣视为核心,但膛管才是重膛弩真正的灵魂。重膛弩的发展经历开式槽膛到闭式槽膛的两个阶段,更清楚膛管,特别是膛线使得重锋箭高速旋转起来的重要性。
  就是膛管内缠绕如丝的膛线,使得重锋箭高速旋转起来,从而大幅提高重锋箭的射程、稳定性、精准度以及钻透性,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进行衡量,就是重膛弩从开式槽膛到闭式槽膛的跨越,威力提升七八倍。
  闭式槽膛最大的缺点,就是磨损太厉害,所以在魔獐岭御魔战事频繁的这五年,重膛弩损毁才八九百具,但更换的膛管差不多有七八万根了。
  北陵塞、天营城对外出售膛管很便宜,相当于万仙山三点宗门功绩,就可以换一根,然而卢少商真正了解到膛线造法,核算匠工、材料,才知道北陵塞、天营城在背后少说有四五倍的暴利。
  有了造法,不仅能更廉价、快速造出膛管,但掌握膛线缠距的计算公式,则能造出不同尺寸、口径的重膛弩来。
  箭阵匣的发射速度不是无法提高到更快,但最终稳定在每息十二箭的速度,主要是受重膛箭填装速度限制,卢少商在最新版的天机卷中看到每息六箭到六十箭可调节射速的六膛重装弩。
  六膛重装弩相比较普通重膛弩,并非简单的叠加,除了更强大的天机箭阵禁制外,箭弹填装系统、膛管转轴系统都是翻天覆地的革新,此外膛管还采用燕州所独的渗炼法,将微量精玄金炼入膛管,使得六膛重装弩仅比当前的重膛弩沉重一倍而已,依旧可以由三到四名精锐战卒扛着进出战场,更能装备到重型天机战车之上。
  考虑到天罗谷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陈海也考虑在天营城及北陵塞先小批量试制三五十具六膛重装弩出来。
  匠工司的积弊甚重,仅靠卢少商难以短时间将匠工司的事务理顺过来,陈海接下来也是重点整顿匠工司,经过半年的整治,淘汰掉逾一半的冗员、从万仙山引进一批寒门弟子出身的炼器师、匠师,吸纳被万仙山所淘汰的寒门弟子充当匠工,最终匠工司的人员规模控制在一万以下,但半年之后就焕然一新,每月天机战械以及玄兵战甲的修造规模都提高三倍以上;而玄阳重锋箭的铸造,更是有多少玄阳精铁运过来,就能造出多少玄阳重锋箭来,每个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