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迟。’”这里,乾隆皇帝以突然发问,将纪晓岚摆在“尽忠就要去死,不
死就是不忠”的两难境地,并言出行随,要他去实践;纪晓岚随机应变,“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将乾隆皇帝摆在“杀纪晓岚就是昏君,做明君就不能
杀纪晓岚”的两难境地,既抵制了皇上的“圣旨”,又开导了皇上的思想,
还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环境的突变,对于交际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纪晓岚
如果语言不当,就有丧命的危险。当然,日常生活中的环境突变,自然不可
能都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但也需要善于应付,否则,小而言之,交际就会
失败。
下面,刘茂华同学的例子,是应付日常坏境突变的一个成功的事例:
演讲会的第一个题目是《含笑的时代》,(会议的主持者)
准备的报幕词是“我今天很高兴,我看到大家也都很高兴,我们
都在笑!但是,一笑之后,我不禁要问:“这笑包含着什么?作
为今天演讲会的开始,我们就请某某同学分析一下我们笑的内容
吧。他演讲的题目就是:《含笑的时代》!
都在笑!但是,一笑之后,我不禁要问:“这笑包含着什么?作
为今天演讲会的开始,我们就请某某同学分析一下我们笑的内容
吧。他演讲的题目就是:《含笑的时代》!
上
222教室进行。这一意外的情况,
打断了原来的计划,应该如何重新上台开头呢?我看了一下会
场,听众仍然很多,于是,灵机一动,说道:“现在,我仍然很
高兴!”又是“哄”的一声——大家都笑了,整个会场的气氛一
下活跃起来。“好事多磨,在经过一场意外的事故之后,还有这
么多热情的听众,我怎么不高兴?!”我亮着嗓门接着说:“我
首先代表今天参加演讲的几位同学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哗
——”大家都高兴地鼓掌。然后,我照原计划讲了下去。
(《演讲与口才》)
刘茂华同学事前准备得再好也只限于听众和讲演者的联系,怎么会料到突然
停电、中途转移会场呢?这个突变环境是对他的智力和应变力的严峻挑战。
但他能临变不慌,镇定自若,适应变化的环境及时修改了讲演内容,相机引
导听众的思维,活跃会场气氛,使讲演获得了成功。
总结环境突变的原因,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是周围的事物突然发生变化。如上例中停电了,不得不临时改换会场,
重新组织会场秩序等等。二是对方突然转换话题。三是情况不实,临交际时
才发现环境不像预先知道的那样。四是自己方面出了麻烦。或者迟到了,或
丢了两页发言稿,或临时形象不佳等等。既然是“突发”,就是人们所说“不
怕一万,就怕万一”中的“万一”。这种时候,对交际者是最大的考验。应
变力强的人能够自圆其说,补救自己的失误;能够找出对方破绽,施行有效
的攻击;能够成功地反击对方,显出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之效;能够就地取
材,显出左右逢源,妙语浑成之功。更重要的,应变力不但能够迅速恰当地
完成补救抵挡的仕务,而且它显示了一个人的才能与智慧,使其在人际交往
中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所以,要加强口才训练,就应该包括提高应变
力的内容。
那么,能否创造条件,增强应付“突变环境”的能力呢?当然可以。也
可以说,学习语言交际学,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交际者应从这
几方面努力:
(一)广泛涉猎,博闻强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应变的资本。
(二)加强修养,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乱。
(三)善于联想,善于发挥,借助当场可利用的景物予以补救。
(四)避实就虚,借题作文,用不应答来应答,用迂回方法来适应变化
了的环境。
第四章口语交际艺术(一)
第四章口语交际艺术(一)
口语与书面语相比,前看简短、灵活、便利,后者完整、严密,并需要
其他的条件(会写、会认、书写工具等)配合。不过,二者又是密切关联的,
它们先后出现以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好的口语,
应该是出口成章;好的文章,应该是流利的口语,能够朗朗成诵。
第一节口语交际概说
一、口语及口语交际的含义
什么是口语呢?根据《辞海》的解释,口语是口头上交际的语言,与书
面语相对。这就是说,口语是指一种语言形态。是口头使用的主要诉诸人们
听觉的有声音的语言形态。这里包含以下几点意思:(一)语言有外部语言
和内部语言之分,口语是指发出声音来的外部语言。(二)口语既然是“说
话”,就包括一切说出来的语音,零散的、粗糙的语言以及连贯的规范的语
言。同别人“说话”包括在内,自言自语也应该包括在内。口语同书面语一
样,也是思维成果的记录,包括声音和语义两部分。而且以能理解为前提。
如果像猴子一样哇哇乱叫,不用词组句,不能明确达意,那就不是口语。
什么是口语交际呢?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出于某种社交需要,运用连贯标
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理解这个内涵,应该把握这
样几个要点:(一)它是一种包括信息发出与接收两个方面的社交活动。虽
然发生有声音语言,但不发生在交际双方之间的口语活动,不在口语交际的
范围之内。如自己朗诵作品,在海边、山坡练习说话,关在房子里对着镜子
练习演讲,都不算口语交际。(二)它是一种有明显社交目的的口语活动。
如果不是为了交际目的,虽然是两方参与,如两人在动物园逗狗熊玩,那些
口语活动也不在口语交际研究的范围之内。(三)口语交际要使用连贯的标
准的语言。所谓连贯的,就是用词组成的语言系列,而不是断续、零碎难以
达意的语言。它要使用社会公认的约定俗成的标准口语,而不是只有少数人
能懂得的特殊有声信息符号。它还要遵守语法造句规则,力求接近书面语。
二、口语文际的特点
口语交际运用的是口语形式,以面对面交际为典型方式,它要仔细斟酌
和选择简短贴切的语言材料,又必须考虑对方的情况和反映,而且还受环境
的制约,当然它也还可以采用其它手段(如体态语等)相配合,正是这些决
定了它有不同于书面语的许多特点:
(一)及时性
口语交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及时”。这从三方面体现出来:
1。同步性。口语交际一开始,“思想”就必须紧紧跟上,现想现说的。
“照本宣科”,事前写好了稿子,只照着念一遍,如大会报告、书面发言等,
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情况。所谓同步性,即是指内部语言的思维和外部语言
的口语几乎同步,说话人积极思维——快速选同造句——口头表达,几乎是
同时发生,“间不容发”(当然,从绝对意义上说,也还是有“时差”。思
维在前,口语在后)。如果思维慢了,讲完上句,还没想好下句,就造成口
语的间断,有时就发生“等待”现象,如“嗯,嗯”,“让我想想”,“以
后,以后”这类“口头禅”,就是在用多余的口语“等待”思维;言语慢了,
语言就跟不上思想,造成了“词不达意”的现象,如“这个意思嘛”,“比
方说,比方说”,或者在急切的情况下,临时借助手势。口语交际的训练,
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准。”
的口语几乎同步,说话人积极思维——快速选同造句——口头表达,几乎是
同时发生,“间不容发”(当然,从绝对意义上说,也还是有“时差”。思
维在前,口语在后)。如果思维慢了,讲完上句,还没想好下句,就造成口
语的间断,有时就发生“等待”现象,如“嗯,嗯”,“让我想想”,“以
后,以后”这类“口头禅”,就是在用多余的口语“等待”思维;言语慢了,
语言就跟不上思想,造成了“词不达意”的现象,如“这个意思嘛”,“比
方说,比方说”,或者在急切的情况下,临时借助手势。口语交际的训练,
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准。”
突发性。口语文际的发生,并不都是预先约好的。有很大的突发性。
这个突发性,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都没有准备,没有料到,如两人不
期而遇发生的交谈;一种是一方没有准备、没有料到有这场交谈,如突然被
提问,突然被叫去口试,或者知道有交谈,但又不知道谈话的内容与进展,
如约好的会谈与规定了日期的口试等。这种口语交际日常中也很普遍。比如
你正在办公或复习功课,领导本人来叫“来我办公室一下,有事跟你商量”。
这对你来说”这次发生的口语交际就是突然的,具有突发性。
3.连续性。所谓连续性,就是口语交际的话必须一句接一句,中间不允
许有长时间的停顿,这与书面语不一样。书面语交际时,这篇文章没有写完
可以过段时间再接着写;这封信没看完可以放着,下次再看。口语交际一旦
发生,就要连续进行,不能说说停停或中间“卡壳”、“愣神”。为了适应
这个特点,就要求交际主体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表达迅速,即古人所说的
“长于思而敏于言”。
(二)暂留性
所谓暂留性,是指一句话讲出来,能清晰地留在记忆里的时间很短,因
为口语是靠声波传送出去的,这种声波传送的时间很短,距离也不很长,这
就决定了口语留驻时间很短暂。据科学试验,一般人听连续的讲话,能精确
地记住的时间不过七、八秒钟。懂得了这一特点,说话者就要语速适中,不
可太快或太慢。机关枪似地表达使人受不了;太慢了,又使受话人连贯不起
来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