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啊!”
  事已至此,陆德文只有退而求其次。
  薛花花站在院坝沿,往箩筐道了半桶水后,双手抓着箩筐左右摇晃,陆德文大步走向前,提起水桶,“妈,我帮你。”
  红薯大个大个的,不过都有裂口,是挖红薯时不小心挖烂的,陆建国主张把烂红薯煮来喂猪,猪长得肥,过年才有肉吃,生产队的人没意见,陆建国派人把烂红薯挑出来送到猪场,薛花花眼下就是在洗红薯,红薯多,一个个洗的话费时,直接装箩筐,一人灌水,一人使劲抖使劲摇,红薯上的泥自然而然会被冲刷摩擦干净。
  薛花花嗯了声,摇了十几秒,示意陆德文倒水,水哗哗的倒进箩筐,顺着箩筐底部汩汩流出,倒进去的是清水,流出来的全是浑水,倒了五六次,箩筐里的红薯洗得干干净净,露出鲜嫩的红色,陆德文往檐廊瞄了眼,见没人注意又小声说了遍,“妈,明天下午我和彩芝没回来的话记得来找我们啊。”
  “知道了,快去干活吧。”什么年代了,赵家人哪儿敢对上门的亲戚做出这种事,陆德文怕是有被害妄想症。
  得了薛花花应承,陆德文轻松不好,赵家人真对他做点什么,他只需要想尽办法拖延时间等薛花花赶到就成。
  去地里跟着陆明文和陆建勋一块割草,不再提明天的事儿,陆建勋忍不住好奇,“大哥,明天我们真的要去?”
  “不去,妈说你们得干活,我和你大嫂去就成。”陆德文语调微扬,没了之前的低声下气,陆建勋听着顺耳不少。
  还是这样的大哥让他心里踏实些。
  看在赵彩芝的面子上,薛花花给他们装了很多红薯,倒不是薛花花舍不得米麦子玉米,而是红薯管饱,对赵家人来说太需要了,除了红薯,还有小袋子玉米,薛花花让他们把孩子带上,陆德文说什么都不肯,理由是他和赵彩芝又背背篓又挑箩筐的,压根照顾不到娃儿。
  没有人壮胆,陆德文走着走着又心虚了,赵彩芝觉得无聊,提议背课文,陆德文心不在焉的,哪儿有心思背课文,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赵彩芝吃完饭就回来,别逗留,弄得赵彩芝以为陆德文下午还要干活,不断地点头说好。
  快到赵家村时,远远的看到乡间小路的岔口站着四个人,两男两女,女的手里提着个篮子,嘀嘀咕咕在说着什么,吓得陆德文心口紧了紧,心跳砰砰砰加快,“彩芝,你看前边的人不是大哥他们吧?”
  不怪他风声鹤唳,自从知道要来给赵东良过生他就绷着情绪呢,这会儿看谁都觉得像赵家人。
  赵彩芝抬头望了眼,随即笑容从脸颊蔓延开来,“是七妹和八妹,估计等着我们一块进村呢。”
  三姐妹结婚后少有团聚的时候,这会儿看见她们,赵彩芝觉得亲切不已,喊了声七妹八妹,快速的跑了起来,相对而言陆德文对赵彩萍熟点,和赵彩莲没怎么说过话,至于赵彩莲男人,除了在赵家饭桌上说上几句话,几乎没怎么交流。
  听到赵彩芝声音,赵彩萍和赵彩莲闻声望了过去,心底不自主的松了口气,“六姐,你们可来了,我们就说等着你们一起呢。”见赵彩芝背着背篓挑着箩筐,很是隆重的样子,赵彩萍不禁开口,“六姐,你们会不会送太多了。”
  这么多粮食,还不得把她爸妈高兴疯了?
  赵彩萍身侧的两个男人脸色就有点不太好看了,陆德文两口子这么大的阵仗岂不会显得他们太寒碜?包括赵彩莲都惊住了,三姐妹里,她嫁的算是最好的,结果亲爸过生送的礼还比不上最穷的赵彩芝,传出去还不得让人指指点点笑话?不仅如此,上次娘家人上门要粮食,婆家人伙同队上的亲戚把娘家人给打了,这事传到赵家村肯定有人背后戳她脊梁骨,今天再让慷慨大方的赵彩芝一衬托,更显得她小气抠门不孝顺,戳脊梁骨的声音恐怕会更大。
  不等她喊人,赵彩芝就晃着轻飘飘的箩筐回,“是上回大哥来家里落下的,趁着今天顺便挑过来。”
  她的箩筐是空的,背篓也是空的,就陆德文的背篓有东西。
  人近了,赵彩萍和赵彩莲检查了番箩筐和背篓才放了心。
  赵彩芝没想那么多,主动解释,“家里没盐没糖,我婆婆装了些红薯和玉米,你们呢?”赵彩芝不觉得自己送的礼寒碜,多大的本事吃多大的饭,送礼这种事依着条件来就够了,况且娘家缺粮食,赵彩芝觉得薛花花送的礼好。
  赵彩萍送的是盐巴,赵彩莲的是半包糖,依着她们的想法也是送点粮食就可以了,然而之前和娘家闹得不愉快,难得亲爸过生日,不送点好的,闹起来不好看,所以两家才咬咬牙借钱买了盐巴和糖。
  陆德文和李伟姚光明打招呼,看见两人,紧张的情绪缓解不少,因为他想起件事儿来,赵家人去李家和姚家要粮食时遭两家人打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多两个朋友陪着,他胆子大了不少。
  李伟和姚光明的想法跟陆德文一样,都是抱着组队的心情在路上等着的,赵家是虎狼之地,没个伴儿不敢往那儿去,要不是农闲躲不过,两人都不太想来,此时看见陆德文,仿佛有了主心骨,薛花花的名声他们是听过的,丰谷乡公社最厉害的人物,没有之一。任赵家人再横再无理绝对不敢和薛花花对着干,跟着陆德文,不怕赵家硬来。
  因为有共同的敌人,三个男人感情急速升温,革命友谊快速升华,李伟接过赵彩芝的箩筐,姚光明接过赵彩芝的背篓,几人说说笑笑的往赵家走,赵家村的人看见的是赵东良三个女婿挑箩筐的挑箩筐,背背篓的背背篓,想来给赵家送粮食来的,哪儿像赵东良编排的一毛不拔?不是送粮食来了吗?
  目送六人进了赵家院坝,生产队沸腾了,倒不是激动有热闹看,而是到处提醒大家,赵东良女婿送了粮食,遭过骗的人记得去赵家把粮食要回来,别拖,拖几天粮食就让赵家人吃光了,得赶紧把粮食要回来。
  不过他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赵家来客,怎么都要给赵东良点面子,傍晚,等客人们走了他们再去。
  赵东良可不知大家伙的心思,看见女婿女儿结队回来,他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是所有人都两手不空的带了东西,赵东良更是乐呵,喜笑颜开的喊赵成刚出来接客,“老大啊,老大,赶紧的,你六妹她们回来了,把你妈叫回来,还有秀菊,赶紧回来做饭。”
  和女婿家关系闹僵了,赵东良没想过今天会有人来,大清早该上工的都上工去了,他和赵成刚在家编箩筐,家里的箩筐让赵成刚不成器的落在外边了,没有箩筐背篓做什么事都不方便,趁着他过生不想上工,就砍了几根竹子回来花竹篾编箩筐,这会儿见女儿女婿来,赵东良笑得嘴都歪了,搁下手里的竹篾,大喜过望的寒暄,“来就来,这么铺张浪费干什么?”
  表面该有的虚情假意必须得有,否则以为他多惦记粮食似的。
  赵东良喜不自胜的走向六人,眼神不由自主的被箩筐背篓吸引,垂头的刹那,灿烂无比的笑猝不及防的僵在脸上,两个箩筐连片叶子都没有更别说粮食了,他不死心的转去看另外的箩筐,还是空的。
  在他僵硬着嘴角说不出话的时候,身后响起了赵成刚声若洪钟的呐喊声,“妈呢,妈哪,爸喊你回来做饭喽……”
  “秀菊啊,秀菊耶,赶紧回来哦,家里来客人了喂。”赵成刚和自家爸的心思差不多,看他们挑着箩筐,背着背篓,下意识的认为里边装了粮食,故而扯足了嗓门吼,吼一遍没有回应接着吼第二遍,“妈耶,妈耶,家里来客人了哦,赶紧回来啊……”
  赵成刚足足喊了五遍听到远方有人回应后才收了声,吼完整个喉咙火辣辣的疼,干涩得直咳嗽,他扯了扯嗓子,啊啊啊吼着奔进了灶房找水喝。
  而赵东良还有点懵,看看陆德文,又看看李伟,再看两人挑着的箩筐,定睛两秒,尖叫着冲进灶房,“老…老大,老大……”
  赵成刚拿瓜瓢舀了半瓢水,还没往嘴里灌呢,他爸就见鬼似的跑了进来,话都说不顺畅的样子,“老大,老大,快,快……”
  赵成刚瞟了眼院坝里站着不动的几人,恍然大悟,咕噜咕噜灌了几口水,风驰电掣的冲了出去,“德文啊,李伟啊,光明啊,杵着干什么,快进屋坐啊。”
  他爸想说的是没招呼客人进屋吧,怪他!
  赵东良急得嘴唇不住的翻滚着,面红耳赤的看向兴奋不已的赵成刚,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憋出句话来,“快,喊你妈千万别回来。”
  礼物都不带还想吃饭?打秋风呢。
  赵成刚一脸懵逼的转头,不敢相信他爸的话,“爸,你没事吧?”这红白相接的脸色,仓皇失措的模样看着咋这么熟悉呢?
  赵东良急得跺脚,“赶…赶紧的,喊你妈别回来,你看他们的箩筐……”赵东良有个毛病,遇着事儿容易结巴,越急越说不出话,这也是他为啥把借粮食的担子交给赵成刚的原因,借粮食是何等紧张刺激的场面,他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和别人磨嘴皮子?
  当然,他的这个毛病除了老伴几个孩子是不清楚的,故而赵成刚不太明白他爸为啥突然惊慌失措口不择言,他后知后觉的看向箩筐,愣了两秒,眨眼再看,然后,以火箭飞天的速度仰头声嘶力竭的嚎叫,“妈耶,妈耶,别回来哟,千万别回来哟。”
  他的热情让空荡荡的箩筐浇灭了彻底,怕他妈听不到,他跑到院坝沿,憋着浑身力气喊,“妈呀,别回来啊……”
  声音比刚才尖锐数倍,吓得陆德文直接捂住了耳朵,不知道的,还以为赵家杀猪呢。
  他的声音,罗秀凤听到了,只是和赵成刚要的效果相反,罗秀凤原本是走着回家,听了赵成刚的话后健步如飞跑了起来,地里干活的人和她说了,女儿女婿挑着粮食来的,她不跑快点让队上的人拿了怎么办?
  她不仅自己跑,还催促赵铁刚他们跟着跑快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