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文兄弟,你就没觉得他像你家亲戚?”知青小心翼翼向陆德文求证。
  “我看是你家亲戚吧…”他们家亲戚,除了不走动的,哪个亲戚他不认识啊,就眼前这个裹着破布看不面目的男人……陆德文正诽谤着,对方猛地抬起头来,眼神对上的那秒,双方立即受了惊吓似的尖叫起来,同时,男人踉跄了下,掉头转身就跑,活像大白天见了鬼,连箩筐掉在地里都不要了。
  知青们:“……”瞧瞧这狼狈样,除了赵彩芝娘家人谁干得出这么丢脸的事儿来啊。
  陆德文啊啊叫了几声,正欲喘口气,扭头看薛花花板着脸,目光阴恻恻地盯着自己,又是连声尖叫,连带着陆明文和几个知青都跳了起来,薛花花是比陆建国还恐怖的人,当下几人啥心思都没了,拿锄头的拿锄头,找镰刀的找镰刀,该干什么干什么,半点不敢耽误。
  几秒的功夫,地里的人就跑得剩下陆德文和陆明文了,陆明文在旁边挖地,他想跑来着,但不敢,只得把锄头扛在肩头,心虚的低下头。
  “杵着干什么,杵着天上就能掉粮食下来是不是,我看你们吃了几顿饱饭又了不起了是不是?”
  陆德文悻悻然,“不,不是,妈…”怕薛花花动怒,陆德文大着胆子往前走了两步,“李知青说看见个贼眉鼠眼的人进村,我们这不怕是间谍,聚在一起甄别甄别吗?”说到这,陆德文就没个好气,哪怕来个小偷也比赵成刚强啊,等等,不对,赵成刚来干什么,年前趁着他们不在偷偷让赵彩芝借钱借粮给他们,才多久的时间,死猪不怕开水烫又来了,看薛花花要说什么,陆德文急忙打断她,顺势抓起地上的锄头,“等等啊妈,等我逮到赵成刚那个龟儿子再说。”
  说着,急急朝赵成刚跑的方向追了去,“赵成刚,把老子的话当耳边风了是不是,老子说过,下回再敢过来,看着你一回揍你一回。”赵家都是些吸血鬼,赵彩莲她们都不管赵家人死活了,也就薛花花心软,过年啥的会让赵彩芝背粮食回去,他们不感激就算了,年前趁着他们赶集不在家,兄弟两又是背背篓又是挑箩筐的来借粮借钱,赵彩芝不借给他们,他们就在院坝里打滚,要不是他和陆明文先回来,保不准兄弟两会动手抢呢。
  他是真气了,拿起墙边竖着的棍棒毫不迟疑就朝赵成刚打了去,赵家兄弟当场被吓得尿了裤子,跪地求饶说再不敢来了…
  才多久,又打他们主意了,今个不劈死他,赵成刚还以为自己是吓唬他呢。
  听到他的声音,前边的赵成刚索性连扁担也不要了,扔了就往前狂奔,很快就翻山不见了影儿,地里干活的人看得忍俊不禁,冲薛花花喊,“花花啊,你家德文是越来越能干了,赵家人以后估计都不敢再来了。”
  他们生产队的条件比周围好多生产队都要好,这条件一好,家里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就都来了,除了借粮就是借钱,好像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借人家还不高兴,在外到处说你的坏话,可以说,村里就没有哪户人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性格硬气些的还好,性格软的简直被欺负得不成样子,借了粮食不说,还得像龟孙子似的伺候人家。
  所以,看到陆德文摆出这副杀人的架势,很多人觉得羡慕。
  陆德文追过山头,看赵成刚打了鸡血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自己也不追了,杵着锄头站在那,对着赵成刚方向破口大骂,隔壁地里干活的人也听得清清楚楚,纷纷抬头看了过来,直到赵成刚的身影消失,陆德文才停下来,想到他妈还在地里等着,扛起锄头,蹭蹭蹭往回跑。
  薛花花没骂人,盯着兄弟两看了几眼就走了,薛花花前脚走,后脚就有知青贴过来,“德文同志,婶子没骂你们呢,待会我看到可疑的人再跟你汇报啊。”
  陆德文急忙摇头,“别,别,千万别叫我了。”
  陆明文附和,“对对对,我们得干活呢,家里开销大,我们不能偷懒的。”
  明明薛花花什么都没说,两人却怕极了,知青们不禁奇怪,“婶子不是没骂人吗?”
  陆德文回以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你知道什么,不骂人才恐怖呢。”他倒是宁肯薛花花骂他们几句,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薛花花不骂,说明事情还没过,估计在哪儿等着他们兄弟呢,前两年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相处久了,他们什么性格他们了解得一清二楚。
  知青们仍不太明白,但陆德文和陆明文不肯过多解释,各自忙各自的去了,无论知青们说什么间谍两人都不敢乱来,生怕哪儿做得不好惹着薛花花了,直到陆建国要他们陪着去县里,兄弟两问过薛花花的意思,得到同意,两人才松了口气。
  薛花花肯让他们去,说明不生气了,否则的话不会让他们去的,怕他们去县里惹了事就惨了。
  陆建国是去县里拿自行车的,崭新的自行车,在光下闪闪发亮,陆建国当场哭了出来,弄得县里领导一头雾水,还是陆明文反应快,替陆建国解释,“建国叔太感动了,这辈子勤勤恳恳播种插秧,没想到这么大岁数还能受领导褒奖……”
  县里领导不禁为之动容,掏出手绢给陆建国擦眼泪,实话和他说,“建国同志啊,你为咱们县添了光啊,上个月县长和县委书记去省里开会,省里多次提到仁安村生产队呢,这啊,是国家奖励你的,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无论多大的岁数,都是功臣啊。”
  陆建国文化水平不高,但他领导的仁安村生产队,年年都是省里领导干部挂在嘴边的先进模范,就说这辆自行车,县里交上去心里也没底,不知上边能不能批,谁知几天就批下来了,可见陆建国在上边领导的地位。
  “我…”陆建国抹了抹眼泪,哭得更猛了。
  哭也哭了,陆建国没觉得丢脸,他就是陆明文说的情形,给感动着了,太感动了,崭新的自行车啊,丰谷乡公社的头份,他能不感动吗?摸着油光锃亮的自行车,他又擤了擤鼻涕,担心鼻涕刮到自行车上,忙背过身扯袖子擦得干干净净,又在墙上擦了擦袖子才转过身。
  陆德文和陆明文也想摸自行车,怕自己手脏弄脏了车,犹犹豫豫的不敢,抬头看陆建国,看他盯着自己,陆德文忙缩回手,“建国叔,咋了?”
  “你俩会骑自行车吗?”
  陆德文摊手,“不会。”
  陆明文点头附和,问陆建国,“建国叔,你也不会吗?”
  “妈的!”陆建国猛拍大腿,“光顾着把公路的草除了,都忘记抽时间学了。”
  “那咋办?”陆明文急了,他还指望陆建国骑自行车载他们回村了。
  登时,三人看着自行车犯了难。
  太阳西沉,晚霞的余晖红彤彤的笼罩着村落,田野里的庄稼染上了淡淡的霞色,宽阔的公路上,尽头出现了三道人影,随之而来的是叮铃铃的响声,声音清脆悠长,惹来人们的张望。
  夕阳下,只看两个身形高大的男人肩头扛着个反光的物件,声音便是从那物件上传来的。
  “叮铃铃铃铃,叮铃铃铃铃……”陆建国雄赳赳气昂昂的拍了拍陆德文肩膀,神采奕奕地提醒,“好多人看着,肩膀挺直了。”
  陆德文抬手擦了擦脸上的汗,听话得昂起了精疲力尽的头颅,后边,陆明文抖了抖僵硬的右肩,声音沙哑无力,“大哥,等会,换个肩膀。”
  陆德文停下,双手举着自行车横杆,喊一二三,举过头顶,从右肩换到左肩,陆建国忙跳到另外侧,抬手按着自行车上的铃铛,“叮铃铃铃铃,叮铃铃铃铃……”
  看清是陆德文他们,干活的人纷纷丢下手里的活,好奇的问他们扛的是什么,知青们见识多,替陆建国答了,他们疑惑的是另外件事,“队长,自行车有轮子,你们坐上去骑着走就行,扛在肩膀上不累啊?”看陆德文和陆明文肩膀红得都破皮了,难道从县里扛回来的?
  陆建国不高兴地抖了抖手里的烟杆,“就你懂得多是不是,我不知道自行车是骑的啊,你有能耐,你有能耐弄辆自行车来啊?”
  陆德文小声搭话,强调,“队长,新的,得是新的。”
  陆建国会意,声若洪钟道,“新的,弄辆新的来啊。”
  知青们不吭声了,这年代不是有钱就能买到自行车的,还得要工业票,工业票那玩意可比粮票难弄多了,他们哪儿弄得到那玩意,有眼力的知青岔开话,问自行车是哪儿来的?
  陆建国挺着背,下巴抬得高高的,不回答,陆德文脑袋转得快,眉飞色舞地说,“还能是哪儿来的啊?县里领导奖励的呗,这几年,咱生产队粮食产量年年是县里最高的,养的猪是最肥的,投票选举的大学生是最有出息的,县里领导说了,像建国叔这样的队长可遇而不可求,对于这样的好干部不给予奖励,怎么能带动更多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呢?就说这自行车吧,咱丰谷乡公社可是头份,就是整个县里得到此奖励的都不超过三个人。”
  “哇…”在场的人无不羡慕,伸出手,跃跃欲试的想摸摸这值钱的物件,陆建国即使咳嗽制止住他们,陆德文挺了挺脊背,又说,“自行车可不能随便摸,干了活的手有汗,汗水会腐蚀,久了光泽会黯淡,还会生锈,大家伙看归看,尽量别动手啊,这是队长呕心沥血得来的,咱得爱惜啊。”
  要不说陆建国怎么带着陆德文和陆明文呢,他们俩脑袋瓜子聪明,嘴巴会说,瞧瞧陆德文这抑扬顿挫的调调,换作他儿子,几棍子闷不出半个屁来。
  赚足了眼球,陆建国觉得脸上倍有光,不像在其他生产队长面前显摆他们的实力那样,而是觉得自己努力付出有回报,还有上升的空间,他清了清喉咙的痰,拉长音说,“这辆自行车虽说是奖励给我的,但没有大家的努力靠我自己是没法拿到的,在这,我感谢生产队的所有父老乡亲,是你们的努力让咱生产队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