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帮助薛花花全家扫盲大家有目共睹,她不教书就太可惜了,薛花花也是如此。
  所以,他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陆建国,务必让李雪梅和薛花花来趟小学,老师的工资不高,好在不用日晒雨淋,不用下苦力,比不上工厂的福利,比生产队的生活却是好多了。
  随着队上越来越多的孩子上学,老师在人们心中神圣而受人尊敬,听说李雪梅能做老师,刘云芳笑得合不拢嘴,很快她就有个领工资的儿媳妇,这在生产队还是头一份,送走陆建国她脸上的笑就没消过,“花花,陆建国没说假话吧,你和陆明媳妇真的有机会当老师?”
  陆建国的话说得不算隐晦,李雪梅她们去了十之八。九能成。
  太好了。
  薛花花没刘云芳高兴,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数,教教西西和东东还成,要她教几十个小学生,她应付不来,实话说,“明天我就不去凑热闹了,雪梅年轻有能力,她可以去试试,我还是喜欢养猪的生活。”
  教书对她来说责任太大,她还是喜欢养猪,轻松自在些。
  “你不去?”刘云芳震惊,“当老师每个月领工资,寒假暑假还能在生产队挣工分,你为啥不去啊?”
  能进小学当老师都得靠关系,没有关系也是非农业户口才能上,千载难逢的机会,刘云芳不懂薛花花的想法。
  孙桂仙也纳闷,“当老师多体面啊,你要当了老师,明文他们以后处对象也更容易,运气好的话,还能给红英找个镇上的婆家,换成我,巴不得今天就去小学问问情况呢。”重要的是,薛花花成了老师,找机会可以把赵彩芝她们弄进去,将来全家都在小学教书多好?
  “我习惯生产队的生活,要我天天站在讲台上教书,我静不下心来,况且我大嗓门惯了,有事没事就爱扯着喉咙跟你们东拉西扯聊几句,去了小学都是群年轻人,连个痛痛快快聊天的人都没有,我才不去。”薛花花说的实话,她喜欢生产队的大环境,学校不适合她。
  对此,孙桂仙表示理解,“你说的也对,咱没读过多少书,老师们随便说本书的名字咱都说不上来,多尴尬啊。”没有同龄人的世界是很寂寞的。
  刘云芳蹙了蹙眉,“你不去的话,陆明媳妇的事会不会成不了啊。”李雪梅家里成分不好,要不是薛花花干什么都带着她,外人哪儿知道李雪梅的名字,薛花花不去,公社小学的校长不会卖李雪梅面子,想到这,刘云芳劝薛花花,“当老师多好啊,刮风下雨都不用担心,你教书的话,还能和西西一块上下学,多轻松啊。”
  “轻松啥啊,花花家里啥情况别人不清楚咱还不清楚?明文他们离不得人守着,花花要去了小学,家里早晚得出事。”孙桂仙不是无的放矢,德文已经结婚了,明文和红英还没处对象,薛花花不在家,喜欢陆明文的不成群结队上门啊,以陆明文摇摆不定的态度,不出事才怪。
  老实说,孙桂仙舍不得薛花花去小学教书,薛花花看似凶巴巴的,心很好,什么话都能和她说,她已经习惯跟薛花花抱怨家里的事情了,薛花花如果走了,以她和刘云芳的性格肯定会打起来,更重要的是,猪场的猪全靠薛花花,她走了猪长不好,年底杀猪分猪肉,肯定会遭到其他人埋怨。
  无论从哪方面想,薛花花都不要去小学才行。
  “你以为明文他们还是小孩子呢,远的不说,就说刘知青的事情,刘知青的条件追求明文,明文都没答应,可见他心里是有数的,你总要花花看着,花花能看着他们一辈子不成?”刘云芳不赞同孙桂仙的话,明明有好的工作,为什么要选又脏又累的活干。
  “明文不答应还不是花花没点头,花花要是不在,你看明文答不答应。”
  “去小学教书又不是不回来了,你别大惊小怪说得好像很严重似的,花花要去小学教书的话,家里做主的还是她。”
  刘云芳和孙桂仙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弄得薛花花哭笑不得,“就是个工作的事情,用不着吵架,你们没听陆建国说吗,小学是面向生产队招老师,总共招6名老师,我是这么想的,我就在猪场养猪,教书的话,让彩芝和红英去试试,选上了最好,选不上就算了,把机会给她们。”
  孙桂仙想了想,只要薛花花留下来就成。
  但刘云芳有些迟疑,“他们不知道彩芝是你儿媳妇红英是你闺女怎么办?”没有薛花花的名字,谁认识赵彩芝和陆红英啊。
  “不知道就不知道啊,她们凭自己的本事跟我有什么关系。”薛花花不以为意,老师是个责任重大的岗位,她真心希望小学挑的都是优秀教师,赵彩芝和陆红英没选上的话,只能说明有比她们更优秀的人,对孩子们来说,是好事,对彩芝和红英来说也是好事,告诉她们自己还有很大努力的空间。
  她和刘云芳说自己的想法,刘云芳摇头,“你是当妈的,哪儿有帮着外人说话的道理,要我说,你找陆建国说说,以他先进生产队队长的身份,去小学找校长,校长多少会卖他点面子,把彩芝和红英弄进去再说。”
  薛花花笑了笑,没有答应。
  赵彩芝和陆红英的观点和薛花花一样,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儿,别逞强害了孩子。
  陆明文跃跃欲试的也想去试试,被陆建勋拦住了,“二哥,你要去教书,以后咱家的活儿谁干啊?”明年他是要去当兵的人,他走了,家里就剩下陆德文,会把陆德文累死的,再者,小学里女老师多,有几个还单着,陆明文进去了,不得天天跟她们打得火热啊?
  “打得火热不好吗?她们都是镇上的人,我要跟她们处对象,以后能接咱妈去镇上享福。”
  陆建勋嗤鼻,“去镇上算什么享福?起码得去县里或者市里才算,而且你让咱妈跟你丈母娘她们住,吵架你帮谁啊?”
  “帮咱妈啊,有啥好说的?”
  “房子是你丈母娘的,她赶咱妈滚怎么办,咱妈这把年纪的人还得看你丈母娘脸色过日子不成?我想过了,想让咱妈过好日子,咱得自己想办法分到房子才行。”别以为房子是小事,他天天在学校听八卦,好多学生家里边都在因为房子的事吵架,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房子,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以目前的条件,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陆明文泄了气,“算了,我还是在家多帮咱妈干点活吧,教书其实挺累的。”
  即使累,想去公社小学教书的人非常多,除了陆红英和赵彩芝,几乎都是知青,年年都有大批知青下乡支援建设,回城读书的却少之又少,与其抱着丁点希望,不如想方设法让日子好过点,老师的岗位镇上的非农业户口瞧不起,他们却稀罕得很,公社干部说了,哪怕在学校教书,趁着周六周天寒假暑假放假仍然可以挣工分,照样能在生产队分粮食。
  老师工资比工厂工人低,加上工分的话,不会比工人差到哪儿去,至于比农村人,更是好太多。
  于是,从早上起公社小学门口就挤满了人,校长和公社干部没料到人会这么多,为了以示公平公正,决定通过考试检验各人的文化水平,成绩优异的前十名站上讲台,每人讲节课看看,效果最好的前6人留下当老师。
  考试安排在星期天,学生们放假有空教室给他们考试,考试题目是校长托县里小学的老师出的,涉及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各个方面,题目千变万化,其中有两道分析题没有标准答案,题目是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作为老师的你批评几句后,对方嚎啕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严重影响课堂纪律,作为老师,此时你会怎么做。
  还有道题目是课堂上,学生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家庭作业没完成,但是期中考试考得很好,班上有学生说他的成绩是抄来的,作为老师的你该怎么处理这件事,说明原因。
  很多知青看了题目就骂出题人脑子有毛病,这种题目以前见都没见过,答案更是没什么好说的。
  影响课堂纪律当然是赶出教室,至于不听讲不做家庭作业但考得好更是不可能的事儿,别说同学不相信,作为老师他们也不信。
  比起同偏旁部首的字,这种题目简直小儿科。
  然而当成绩出来,很多人都傻了眼,别看他们自诩为知识分子,真正考好的没几个。
  其中,成绩最好的是陆红英,第二名是李雪梅,赵彩芝排名第十,刚好能进下一轮。


第六十六章  极品婆婆
  成绩是星期二公布的,讲课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至于讲哪个章节的内容到时候由校长随机指定,班级也临时安排。
  陆建勋跟学校里的人混熟了,有的事情比外人知道得更多,比如校长所谓随即指定的课程其实是学生们紧接着要学的章节,而班级也不是随即安排,就是刘大宝他们班,孙庆不知是不是被他气狠了,吵架的隔天就回家不来了。
  刘大宝他们班级处于没老师的状态,想要学习的同学去隔壁班级听课外,好多学生自己留在本班教室看书复习,只要不吵得太过分,根本没老师管他们。
  对贪玩的人来说,这几天比放假还轻松,不用写家庭作业,没有家长碎碎念,待在教室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睡醒了接着玩,简直不要太好,好得陆建勋都乐不思蜀了,送西西进教室后立马跑到这儿来打豆腐干,他技术高超,到目前为止赢了好多豆腐干和铅笔。
  而其中,张小雨贡献得最多,要不是他怕动静大招来麻烦让张小雨用铅笔换,张小雨恐怕要把家里的书籍课本都背来学校。
  陆建勋只想赢些铅笔没有靠此发家致富的意思,不想有人因为他倾家荡产,因此在张小雨又输得没豆腐干的时候问他打听了这件事,他觉得真实性还是挺高的,毕竟欠下的课程不抓紧时间补起来,期末考试就凉了。
  据张小雨说,期末考试成绩和老师的工资挂钩,也就说考得不好会扣工资,校长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