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个子最高的男孩,甜甜的喊哥哥。
  片刻功夫,四周的房间走出许多人,有老人,有年轻人,笑着和陆明李雪梅打招呼,陆明皆笑眯眯的回应,其中有两个老人手里还握着圆形的木头,上边刻着字,眼神落在陆明身后的三兄弟身上,显得颇为激动,“陆明啊,后边三小子是你家的亲戚吧,就是全家扫盲的那家人?”
  “是啊,家里没啥事,他们过来探望探望,好好感谢你们出的考题,说是对他们帮助很大。”
  陆建勋心里又忍不住诽谤了,感谢是真,对他们帮助很大是客套话吧,自从做他们出的题,稍微不用功就上不了70,要有选择的话,他还是更喜欢李雪梅和薛花花出的题目,简单直观,目的性强,哪儿像农场这边的题目复杂。
  孙桂仙说知识分子花花肠子多,从题目上就看得出来,他对此深以为然。
  不过,该有的表面功夫还是要的,听陆明介绍对方后,立马毕恭毕敬的喊,“张爷爷啊,你好,我叫陆建勋……”
  陆德文和陆明文也做了自我介绍,李雪梅爷爷是最后出来的,长相和陆建勋想的不太一样,陆建勋眼中的老知识分子,多是面向柔和,气质儒雅,哪怕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浑身上下挥不散读书人的气息,而眼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容严肃就算了,板着张脸,杵着拐杖站在门口,不苟言笑的望着他们,莫名叫人遍体生寒,陆建勋扯了扯陆明衣袖,不甘心的问道,“陆明,陆明,那不是嫂子爷爷吧,不是吧?”
  事与愿违的是,陆明露出个笑脸,喊对方,“爷爷,我和雪梅来看你了,你精神看上去不错啊,是不是知道我们要来。”话完,朝加入打雪仗队伍的小明道,“小明,小明,快来喊祖祖,待会再玩啊。”
  小明身上被砸了两个雪球,衣服上扑着雪奔跑过来,“祖祖,祖祖,小明看你来了,小明陪祖祖过年。”
  死板的脸上总算有了丝笑容,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划过小明衣服上的雪,声若洪钟道,“祖祖看见小明了,小明自己走路来的吗?”
  小明摇头,转身指着陆明文,“二叔背着来的。”
  陆建勋发现,老人脸上的笑又消失了,他有点的害怕挪到陆明文身侧,听到陆德文上前打招呼他才不情不愿的和陆明文并肩上前,僵硬着嘴角喊了声爷爷,喊过人,他就不说话了,安静得不像话。
  “你们来了,正好,前几天出了几张期末考试题,你们去做,做完了咱再好好聊天,小明,你和哥哥们玩,祖祖给你弄吃的去。”
  陆建勋还没见过走亲戚也要考试的,瞬间苦了脸,陆明放下背篓,接过陆明文的背篓放进老爷子住的房间,朝陆德文道,“正好,你们做题,我给你们准备午饭去。”以前陆明不会做饭,是分家后才自己琢磨的,李雪梅要带孩子,要洗衣服,总不能什么都丢给她,所以他学了煮饭,刚开始煮得不好吃,一锅稀饭落他手里能煮成半边稀半边干,现在算是不错了。
  陆建勋不想答题,“陆明哥,要不我帮你吧,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老爷子立即板起了脸,“你们做题去,知道你们今天来,桌椅都准备好了,在张爷爷家,雪梅也去,加上张顺几兄弟,看看谁的分数高点。”
  陆建勋脸上的表情绷不住了,陆德文不好拂了老人家的意思,没有多想,“成,听李爷爷的,考试就先考试吧,陆明兄弟,煮饭的事情就劳烦你了啊。”
  比起李老爷子的一间屋子,张家人多,地方宽敞得多,堂屋里摆放了几张桌子,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抱着叠纸靠墙站着,听李雪梅介绍他就是张顺,上边有两个哥哥,陆德文善意的打了声招呼,落座后,门口传来李老爷子的声音,“好好考试,时间是三个半小时,我用钟表给你们计时,时不时的会提醒两句,坐下吧。”
  陆建勋紧紧挨着陆明文,他完全没有准备,突然考试考得好才有鬼了,他担心的看向陆明文,“二哥,咋办呢?”
  陆明文还算放松,拉开凳子坐下,“就当平时考试,你想想,平时考试考不好的话会被扣钱,这儿谁扣你钱,平常心,能考多少是多少,哪怕0分我也不会笑你的。”
  0分是不至于的,陆建勋怕考不好丢脸,听陆明文安慰他的话后,心宽不少,是啊,最差的结果就是考不好,考不好又咋样,不会被扣钱,他有什么好害怕的,深吸两口子,慢慢的平静下来,然而刚调整好心态,看到面前发下来的笔过后,他整个人又不好了,他们全家学习用的是铅笔,张顺给他钢笔他不会用啊,家里钢笔有是有,是罗梦莹走之前留下的,还留了两瓶墨水,但被薛花花收起来了,薛花花的意思是以他们现在的状况,用钢笔是浪费,过两年再说。
  所以,他压根不会用钢笔。
  “张顺同志,能不能给只铅笔,钢笔我不会用。”陆建勋抬起头,笑眯眯问道。
  陆德文和陆明文提出同样的请求,张顺愣了愣,为了凑齐几只钢笔,他爷爷和李爷爷专门去隔壁四合院找人借的,为此还和人吵了一架,陆德文他们不用?铅笔的话是没有的,家里孩子用不着,大人不习惯用,一时之间,张顺有点为难,走向他大哥,轻声交流了两句,张天迟疑道,“德文同志,用钢笔写字和用铅笔是差不多的,你们别有啥心里负担,直接写字就可以了,铅笔的话,我们没有准备。”
  话说到这个份上,陆德文他们不好再拒绝,陆建勋心里不踏实,“张顺同志,我是个粗人,听说钢笔老贵了,我怕不小心弄坏了,实在不行,给我弄点烧焦的树枝也行。”烧焦的树枝用到削尖是能用作笔的,用钢笔太没安全感了。
  张顺以为多大不了的事儿,没想到是这个原因,解释说,“你们用的钢笔是我家和李爷爷的,用坏了换笔尖就行,没啥大不了的,写作业吧,李爷爷老早就盼着你们来跟我们比赛比赛了。”全家到了农场后,都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书籍纸笔能收的全收了起来,听说李雪梅帮人扫盲后,他爷爷受了启发叫他们重拾书本,不能忘记以往所学,这个国家,总是会慢慢好起来的,他们不能因为短暂的黑暗就自暴自弃,那是懦弱。
  陆建勋汗颜,“我哪儿比得上张顺同志,我们啊,没有多远的志向,扫盲成功就行了。”报效国家那种志向他们是没有的,心愿小得很,通过扫盲考试拿到钱买双解放鞋就够了,哪儿比得上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和他们比,简直云泥之别。
  “建勋同志别谦虚,你们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才是我们该学习的,快做题吧,三个半小时,题目做不完呢。”
  门外,其他院子的老人纷纷跑来看热闹,害怕打扰他们做题,只在外边说话,问李老爷子,“几兄弟来了?看着咋样,有那么个厉害的妈,他们很机灵吧,比你家陆明是不是还优秀?”陆明没什么文化,但做人真机灵,年年到农场都是抢着活干,谁家要是有个什么事,叫他声,他保证出手帮忙。
  农场住着很多人,有全家搬来的,更多的是家里老人,成分不好,被送到农场改造,而子女在生产队做知青,两三年来农场看他们一次就不错了,哪儿比得上李雪梅年年都来,况且陆明对老爷子跟亲爷爷似的,艳羡多少人哪,家里哪个女儿找对象,都爱拿陆明做比较,不像有些人嘴巴上说不做事,陆明是干实事的人,不仅如此,嘴巴还甜,逢人就打招呼。
  遗憾的是没读书,要读过书,以后进单位谋个工作,铁定步步高升。
  李老爷子面上波澜不惊,“陆明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老实人,他们哪儿比得上陆明,哼……你们难道怀疑我挑孙女婿的眼光?”李雪梅带陆明来农场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两人的婚事,陆明小小年纪心思细腻,说话做事面面俱到,李雪梅嫁给他,除了穷点,不会吃其他苦头,把李雪梅交给陆明,他放心。
  听李老爷子又开始吹嘘陆明多孝顺多好,他们默契的不再聊这个话题,“我偷偷瞄眼去,听说除了大的,下边两个都没结婚呢。”
  李老爷子嗤鼻,“你还是歇了这个心思吧,农村人不讲究自由恋爱,要惹着他妈,提镰刀砍你都是轻的。”李雪梅信里说薛花花打架骂人是生产队最厉害的,那种人,他们拿她没有半点办法。
  “我就随口说说,我家没有合适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几个脑袋偷偷的在门口往里张望了两眼,三兄弟握着钢笔,皱着眉头,迟迟不动笔,他们退回之前的位置,纳闷道,“题目是不是太难了,他们好像无从下笔啊,要我说啊,你们折腾什么考试,晚辈兴高采烈的来探望,你们该高高兴兴迎接才是,弄个考试把气氛全破坏了,不好不好。”
  张老爷子和李老爷子面面相觑,怼道,“你们不是也出题了吗,说得好像就我们不好似的,走吧,去刘书记家里坐会儿,他们还在下象棋呢,不知道今天谁更厉害。”
  刘书记是几个好友对他的调侃,据说刘老头以前在煤矿做过书记,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遭人陷害才落到农场这种地方的,几个人加起来几百岁的年纪,说话开玩笑最喜欢戳人心窝子,便给刘老头取了这个绰号,刘老头听着挺欢喜的,哪怕年纪比他们小二十多岁,聊天却没有任何代沟。
  他们进屋后,刘书记就没心情下象棋了,问起三兄弟的情况,“要不是局势不好,以三兄弟勤奋的程度,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可惜了啊……”
  对很多人而言,他们不缺少天赋,不缺少努力,缺少的是机会,而这种机会,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有,刘书记搁下象棋,问李老爷子,“你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你说以后会恢复高考吗?”
  李老爷子懂他的意思,一旦恢复高考,下乡知青们就有光明正大的机会回城,用他们学过的知识为社会主意添钻加瓦,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