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挑着箩筐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个姑娘都会脸红,低着头不敢张望,生怕地里干活的人笑话。”陆建国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和女孩子对视眼就脸红心跳,哪儿敢说话?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自己追上门抢人,阵仗恐怖得呀……
  薛花花拿着衣服给西西比划了下,看东东撕糖的包装,及时制止他,“等小明弟弟来了一起吃,东东和哥哥学习去。”
  西西学习的态度很端正,薛花花给他规定了任务,每天都会完成,倒是东东,学习吊儿郎当的,静下心学习的时候比谁都乖,要蹦哒起来,闹得人想打他顿好的。
  西西拿出篮子里的木头片,木头片用水洗过,写上去的是很多陌生的字,不过标注了拼音,西西指着拼音,小大人似的教东东念,东东斜着眼,瞟着背篓里的糖,心不在焉跟着西西念,看得孙桂仙好笑不已,“东东就是个人精,花花,拆开给他吃个吧,不然静不下心来。”


第五十五章  极品婆婆
  东东手舞足蹈的站起身,薛花花冲他摇头,“不行,先跟着哥哥学习,等小明弟弟来一块吃。”
  东东满怀希冀的看向孙桂仙,孙桂仙无奈摊手,“你奶奶说的,我也没办法,跟着哥哥学习吧,糖我给你守着,不让耗子偷。”孙桂仙作势把糖搁在桌上,东东舔了舔嘴唇,乖乖的坐下跟着西西念书,看薛花花没把糖拿出来,童声童气的说道,“孙奶奶守着,不让耗子偷。”
  孙桂仙失笑,拍了拍背篓,“好,孙奶奶守着。”
  东东会数数,会背古诗,不过许多话说不明白,不认识他的人压根听不明白他在念什么,然而猪场的人对他极为熟悉了,听他口齿不清的背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为他拍手鼓掌,“东东厉害。”
  没多久,李雪梅背着小明来了,见到西西和东东,小明表现得特别兴奋,在李雪梅后背上东摇西晃,蹬着腿要下地,害得李雪梅差点摔跤,反手在他屁股上拍了两下,“老实点,如果不听话,我把你送回家挨着你爸去。”
  庄稼地的事情忙完了,陆明在家编箩筐和背篓,小明不喜欢关在家里,早早的就醒了,嚷着要去猪场玩,天下雪,李雪梅怕他感冒不想带他,结果走的时候小明抱着她的腿不肯送,遇着刘云芳过来喊她,见小明这样,当即叫李雪梅把小明带上,丢在檐廊上跟西西学字,学的字越多,以后才越有出息。
  李雪梅没办法才背着他来的。
  全神贯注认字的东东听到小明喊哥哥,乐得眼睛柔成了汪水,指着背篓喊,“糖,小明吃糖,罗孃孃买的。”生产队上,小孩喊高一辈分没有结婚的女孩都喊孃孃,结婚后,跟着夫家关系喊婶子或者婶婶,东东丢了手里的木头片,兴冲冲拉过背篓,弯腰就往里边伸,薛花花拉住他,“和哥哥认字,认五个字了才能吃。”
  贪吃是小孩子的通病,薛花花不想顺着他,把他推到西西面前,“西西,教弟弟认字,认五个汉字才能吃糖。”
  东东心慌得不行,扁着嘴巴就欲嚎啕大哭,薛花花不为所动,“不认字不能吃糖,待会哥哥先学会就把糖给哥哥吃。”
  西西拉了拉东东小手,专门挑了几个看上去简单的字教东东认,东东擦了擦眼角的泪,循规蹈矩坐下,小明下地后,也跟着要拿背篓里的糖,李雪梅提着他坐在东东身边,“认字,认了字才能吃,西西哥哥和东东哥哥都是这么做的。”
  小明咧着嘴巴要哭,身子后仰,躺在地上就打滚,把刘云芳给心疼的,“他才多大点,想吃给他吃就是了,吃了再学多好。”刘云芳意有责备的意思,抱起小明拍着他后背不住的哄,“小明想吃糖啊,行,明天奶奶就去公社买啊,小明要吃多少?”
  她并不清楚背篓里的糖是罗梦莹送的,以为薛花花托陆建国买的,不好拿薛花花的糖,朝陆建国道,“明天去公社不,去的话帮忙买两包糖回来。”看包装,是薄荷糖,长条长条的,一包大概有二十根,薛花花家是队上的劳强户了,不差这点钱,想着她和老头子过得不差,买包糖没问题。
  陆建国摇头,看小明张开手指,眼睛通过手指缝隙瞄自己,陆建国好笑,“不去,这几天都不去,等公社要开会的时候再说吧,李云芳,不是我说,孩子不能惯,你觉得为他好,以后他长大你就知道厉害了。”
  十个娃儿,八个德行不好全是家里给惯的,尤其女孩多男孩少的家庭,养出来的男孩比女孩还娇贵,堂堂男子汉,性格柔弱不说,还担不起责任,遇着事就只想躲避,他当生产队队长以来,看见的例子不在少数,不说远的,就说陆永树,活着的时候多风光啊,家里就他个男孩,爷爷奶奶娇惯,爸爸妈妈宠着,什么活全给姐姐妹妹看,结婚后有个薛花花任劳任怨的媳妇,更是不管柴米油盐怎么来的,顿顿有饭吃就行。
  后来又怎么样了嘛?饥荒刚开始就熬不住了,瘦得厉害,甚至想跳河自杀。
  不是他说什么,熬过大饥荒活下来的人们,多数是以前就经历过风浪的,过过苦日子,求生欲强烈,懂得以什么样的心态度过大饥荒,啃树皮,吃泥巴,什么苦都难不住他们,看刘云芳不以为然,陆建国又说,“你活着的时候能对他好,你死后呢?”
  小孩子,要教他们怎么吃苦,随后才是享福。
  这点薛花花就做得很好,从不娇生惯养西西和东东,西西的礼貌是整个生产队的人都夸奖的,逢人就喊,说话不怯场,还懂帮忙照顾弟弟,这种人,长大了才是有出息的。
  “我死后把房子钱留给他娶媳妇不行啊,我说队长,你不帮忙就算了,用不着说话呛我吧。”刘云芳哪儿舍得乖孙将来吃苦,她都想好了,以后死了,把现在的房子留给小明,手里的钱财全交给李雪梅,叫她将来给小明娶个好点的媳妇。
  陆建国嗤鼻,“陆明爸会同意?你啊,真要为小明好就好好教他怎么做人,无论富贵或者贫穷,性格是好的,就有女孩肯嫁给他,你别因为自己私心闹得陆明跟几个哥哥撕破脸。”刘云芳偏袒小孙子的事儿惹得其余几个儿媳不怎么痛快,这种现象很常见不假,然而该有的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全,老人死后,剩下的房子粮食钱财都是由几个儿子分的,哪儿有全给小儿子的。
  刘云芳没有说话,抱着小明轻轻摇摆,“小明先和东东哥哥认字啊,奶去灶房煮猪食,待会给你弄烤红薯吃。”
  见她听进去了,陆建国松了口气,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事情不归他队长管,不过善意的提醒两句罢了,何况陆明几个哥哥都是好的,对刘云芳两口子也孝顺,刘云芳多多少少该顾及他们的感情才是,人与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父母也是如此。
  这种道理,他以前看不明白,总觉得把儿女抚养成人他们孝顺自己是应该的,去县城的次数多了,见的世面广了,他才悟出些以前不懂的道理来,就说县里的有钱人家,他们教育孩子是很严格的,礼仪礼貌都很好,是其他孩子比不上的。
  见小明擦干泪,规规矩矩挨着东东坐下,欣慰道,“小明啊,好好跟着你东东哥哥读书,以后啊,肯定有出息。”
  不是说三岁看八十吗,他觉得三个娃儿将来会有大作为,尤其是西西,做事严谨认真,态度端正,长大了了不得啊。
  小明撅着嘴,不高兴的双手环胸,陆建国咧着嘴大笑,转头和薛花花说起猪的事情来,听县里领导的意思,腊月初二把猪拖到县里,生产队留一头,公社留一头,其余的全拖到县里,县里领导要安排运送到市里,仁安村生产队养猪的名声很响亮,市里领导大多等着呢。
  “腊月是不是晚了点,我记得去年是冬月中旬拖走的吧。”
  陆建国挑眉,“县里领导心眼多着呢,整个丰谷乡公社,咱生产队是最后交猪的,领导说冬月底县城就安排杀猪卖猪肉,未免咱生产队的猪肉跟其他混淆,分开处理。”说到底,就是怕太多人哄抢猪肉,有些领导速度慢最后买不到,先将其他生产队的猪杀了,县里急着灌香肠做腊肉的人们等不及会买,轮到卖他们生产队的猪肉时,好多人的肉票都用光了,猪肉自然而然就到领导们手里了。
  孙桂仙诧异,“咱生产队的猪红到这种程度了啊,领导人都耍心机了。”
  陆建国回以个‘你以为’的神情,脸上满是自豪,“咱生产队在领导心里是有排名的,好货沉底,懂不?”他在领导们眼中的地位都不一样了,无论办什么事,他自我介绍过后,无论多严肃的领导脸上就会露出丝温和来,他厉害着呢。
  有些话他就不和孙桂仙说了,反正说了也没用,要不是他年纪大,去县里做个领导都是可能的。
  “懂,咋不懂,队长不是忘记我在扫盲吧?”孙桂仙说话底气比以前足多了,怎么说养猪的功劳都有她的份儿,加之扫盲,信心大增,跟外村人说话的调调都变高昂了很多,尤其在她大嫂面前,以往是她舔着笑巴结她,如今反过来了,她大嫂低声下气和她说话她都不带搭理的那种。
  “那公社的猪啥时候交?”薛花花又问,她还想着早点交猪好休息呢,这么来看,又得等到腊月了。
  “冬月下旬吧,我再问问。”
  陆建国在猪场闲聊了会儿,等陆德文他们来学习他就走了,免得不小心说话打扰到他们。
  陆德文他们的目标是要把高二的课程全部学完,而数学和地理,天天复习练题即可,几兄妹来,猪场热闹了很多,李雪梅在外边教课,薛花花和刘云芳她们在灶房弄猪食,热气腾腾的房间萦绕着烟雾,与外边冰冻的天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东东总算认识五个汉字了,嚷着吃糖,薛花花给他们每人拿了长条,又让他们分给其他人,而陆建国的那份,他离开前薛花花已经给他了,倒是不用考虑,三个孩子捏着糖,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小明看薛花花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