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70年代极品婆婆-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啊,他以后的政绩全靠仁安村生产队的养猪场了……不对,全靠薛花花养猪的技术了。
  队长们再次表示膜拜,而且听干部们的口气,似乎很关注仁安村的情况,看来啊,人家把猪养得好的确费了很多心血,他们回到生产队,再次就猪场的活计重新分配,割猪草的事情由猪场干活的人自己完成。
  这么一来,又要干活又要养猪,铁打的身体都禁不住折腾了,当初挤得头破血流的进猪场就是看猪场的活轻松,工分好挣,突然要扫盲要割猪草,哪儿还愿意待在猪场,好些人找队长要求换个工作,猪场的活不要了。
  把队长们给气的,难怪猪长不好,冲着她们知难而退的性格,猪能受到感化才是有鬼了,又去生产队找人,其他社员们听说要干活要学习,没人愿意进猪场,无论队长们如何威逼利诱都不行,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把自家人安排进去,本以为有自己压着不会出问题,结果问题更大,猪场吵完了回家吵,抱怨他不懂体谅,好端端的扫什么盲,又不是人人都是读书的料,读书是要看天赋的,没有天赋的人,怎么努力都没用。
  事已至此,队长们便不抱啥希望了,像往年养猪,能养多肥算多肥。
  消息传到仁安村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冬天了,罗梦莹在暑假,陆德文他们的数学和地理学完了高二课程,而高三课程,罗梦莹说等她明年暑假的时候回生产队再说,陆德文他们的语文和历史落下很多,李雪梅天天给他们讲课。
  学习的地点在猪场,薛花花要去猪场干活,走得早,恰逢下雪了,西西和东东要跟着她出门,薛花花没办法,只得把他们带上,陆德文他们在家看会儿书,估计着时间自己去猪场,少了罗梦莹,猪场又进了两个女知青,是社员们投票进猪场的,刘群英和张雯雯,两人干活还算勤快,偶尔拎不清事做,孙桂仙会在旁边提醒她们,进猪场后没出过什么差错。
  天空飘着雪花,纷纷扬扬的洒在薛花花脸上,西西提着小篮子,走在最前边,东东揉着惺忪的眼,张嘴舔空中的雪吃,薛花花擦了擦他脸上的雪花,“冷不?”
  “不冷,好吃,奶奶也吃。”
  “奶奶不吃。”薛花花抱着西西,到猪场时,陆建国站在猪圈外,望着圆滚滚的几头猪,笑得花枝乱颤,听到脚步声,他转头,笑得两排牙齿在光线昏暗的猪场亮了起来,“花花啊,昨天去县城回来得晚,你要的本子和笔我给你买回来了,对了,罗知青来信了,我一并给你带过来了。”
  罗梦莹八月份离开的生产队,走之前把带来的书啊笔啊全给了薛花花,工分也转到了薛花花的名下,送罗梦莹她们离开生产队的时候,孙桂仙还抹了两把泪,劝薛花花把罗梦莹收作儿媳妇,这么好的女孩,提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陆建国也有心撮合陆明文和罗梦莹,私底下问过罗梦莹的意思,她似乎对陆明文没有意思,陆建国觉得还是陆明文离婚的事情影响大,要是没离过婚,以陆明文的性格,多少人抢着要啊,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抢着要,只是她们和罗梦莹比,差远了。
  要不是自家几个儿子结了婚,他非厚着脸皮撮合他们和罗梦莹不可。
  薛花花放下东东,“好呢,次次都麻烦你,我都不知道说啥感谢的话了。”
  陆建国摆手,“咱两说什么感谢的话啊,你的名字城里人都在说呢,我昨天进城遇到县里领导,特意把我叫到边上问猪场的情况,听他们的意思,明年好像要给咱多分配几头猪,真要那样,猪场还得扩建呢。”
  受领导器重是好事,然而养猪是要粮食的,七头猪对生产队来说不算负担,然而再多几头,农忙再遇着今年的情况就麻烦了,他有点拿不定主意,“花花啊,你说再养几头猪咱忙得过来吗?”别到时候猪养得不好,多的都亏了。
  “看天气吧,天气要是好,养十多头都没问题,天气不好,几头猪都难。”薛花花看檐廊上放着小背篓,问陆建国,“里边全是我的东西?”
  “对啊,罗知青给你邮寄了东西,沉甸甸的,估计是书,你拆开看看。”陆建国走向檐廊,看孙桂仙哈欠连天的从外边进来,打了声招呼,“咋滴了,你大哥大嫂还赖在你家啊。”不知是不是雨水多的缘故,好多生产队的水稻长了虫,根部开始坏,他们生产队也是如此,不过庆幸的是,他们生产队的水稻黄得早,他叫几个有经验的老把式天天守着稻田,发现哪儿水稻长虫立马叫人把稻穗割了,稻谷没咋遭殃。
  其他生产队晚熟的水稻就惨了,好几个生产队的公粮都比去年减少了一半。
  忘记说了,他是今年先进生产队的队长,公社干部奖励的两个搪瓷缸,搪瓷缸多了,他都没最初捧着搪瓷缸的兴奋了,就两喝水的杯子,没什么好炫耀的,用久了还掉漆,哎,难过。
  扯远了,继续说孙永昌家里的事儿,孙家村生产队庄稼不好,分到的粮食没去年多,而孙永昌家里挣工分的少,分到的粮食更少,他到处借粮食借不到,索性又把主意打到孙桂仙身上,带着媳妇上门借粮食,来了就不走了,他媳妇也是个厚颜无耻的,住在人家家里半点不见外,跟在自己家里自在,气得孙桂仙跟她吵架,怎么吵人家就是不走,孙桂仙又不敢动手打架,她大哥大嫂就想机会赖在家里呢,她要动手,两口子还不得借此赖上她们?
  孙桂仙头都大了,“队长啊,你是队长这件事你不能不管啊,世界上脸皮怎么有这么厚的人,我又不是他儿子闺女,我有大家子人要养呢,早先他来借粮食,老头子看他们可怜也借了,还说不让他们还,他们咋这样啊。”
  兄妹的情分,被孙永昌两口子的所作所为全耗光了,让孙桂仙气愤的是,孙家还屯着有粮食呢,孙永昌两口子做什么赖在她家啊。
  陆建国皱眉,“这种事我出面恐怕不好,他们走亲戚,我如果插手的话会落下话柄,你家老头子咋说的?”
  “还能咋说,打呗……”老头子本就不喜欢孙永昌两口子,被孙永昌这么闹,更加讨厌了,要不是她拦着,老头子早就动手了,哪儿会等到现在。
  “打不行,如果伤着他们,更是要赖在你们头上,要真想把他们撵走,不是没有办法。”陆建国心思动了动,瞄了眼拆包装的薛花花,“花花啊,你也来听听,听听我的办法好不好。”
  办法很简单,等两口子睡着了抬着手脚把他们扔出村,此后刘家人关在家里不出门,连续几天孙永昌见不到人就没辙了。
  孙桂仙拍手,“这个办法管用,但我要来干活啊,关了门我咋出来?”
  “你把口粮带上,就在猪场的锅里煮来吃,晚上和守夜的人将就几晚上就行了。”陆建国问停下动作听他说话的薛花花,“花花,你觉得咋样?”
  薛花花沉吟,“可以试试,不过要我说啊,孙桂仙真不想跟他们来往的话就断绝关系吧,所谓救急不救穷,他儿子女儿都不管,你嫁出去几十年的妹子能帮到他多少?人要是勤快的,绝对饿不死。”孙永昌不是懒惰问题,是人品有问题,赵武斌去农场后,孙永昌不懂反省自己,还盼着日后能跟赵武斌进城享福,时不时的往农场寄吃的,要不然家里咋会穷成这样呢,都是把吃的给女婿的原因。
  孙桂仙叹气,“我也想啊,两口子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要断绝关系,恐怕人家不认啊。”孙永昌就是认定她有粮食,巴不得多从她手里弄点粮食,哪儿会断绝关系,此刻想想,两个侄子跟孙永昌断绝关系真的是太明智的选择了,否则现在被烦的就是孙成功他们了。
  薛花花想说实在不行就提刀干一架,大不了赔点粮食,以后让他们不敢再来家里,又怕薛花花真听她的话打人没控制好力道,想了想,以后再说吧。
  她继续拆罗梦莹的包裹,出乎意料的不是书,而是三包糖和肉干,说是用自己的肉票买的,点名给西西东东还有小明的,孙桂仙看得双眼发亮,“哎呀呀,罗知青还真是个好人了,走了这么久都还惦记着三个孩子呢,西西他们的眼泪没白流啊。”
  罗梦莹走的那天晴空万里,西西他们送罗梦莹出村,三个娃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尤其是东东,抱着罗梦莹的腿不撒手,嚷着要跟罗梦莹一块走,无论薛花花怎么用力都拉不开他,最后没办法,硬是让陆德文三兄弟抱着他送罗梦莹去县城才好了。
  在生产队是好了,然而到了县城车站又开始哭,不知道的人以为罗梦莹是她亲妈呢,弄得车站的人员出来询问发生何事,担心是男人拐卖孩子的,弄得陆德文好一通解释,罗梦莹依依不舍的上车,坐在位置上朝东东挥手,哭得比东东还厉害。
  “哎,大宝他们跟罗知青就没这么好的关系。”孙桂仙略有遗憾,尤其看到罗梦莹还给西西和东东准备了两套衣服,更是羡慕了,“罗知青多好的姑娘啊,咱生产队咋就没小伙子追求她呢?”
  说到底,还是队上的人觉得自卑,高攀不起罗梦莹,甭管嘴巴里说着怎么鄙视城里人,心头还是盼着能进城的。
  “花花啊……”
  薛花花知道她又要老生常谈了,及时打断她,“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明文对象的事儿你就别提了,不管是谁,暂时都不考虑。”陆明文摇摆不定的性格,真不适合处对象,况且结婚的话要分心,会耽误很多学习,以后再说吧。
  谈及陆明文,灶房煮猪食的两个女知青脸不由自主的红了,好在没人发现她们的异样。
  “要说啊,明文的事情早处理了有好处,你们没看见天天来猪场转悠的姑娘啊,天寒地冻的,也不怕感冒了,现在的年轻人,胆子越来越大了,哪儿像我们那时候,我年轻的时候,挑着箩筐走在路上迎面过来个姑娘都会脸红,低着头不敢张望,生怕地里干活的人笑话。”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