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堂前燕归来-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使看到曾凡的脸色好了很多,也松了一口气,他觉得这位伯爵大人似乎并不难说话,笑着拉起近乎来,“阁下,听说令公子在伊顿公学读书?”

第115章 狐假虎威的最高境界

第二更
    “是,原本他们是想报考个大学的,不过贵国的女王陛下并没有同意,认为他们应该打好基础,这点我也十分认同,看他们近期的信件,倒是觉得女王陛下真知卓见。”曾凡点点头,脸色更温和了。
    近期小猴子写信回来,对于学习的思考多了很多,学着他们的课业,发现自己差了很多,他觉得自己所学,好像有点像是在空中楼阁里。他们学习的在西方看来是哲学范筹里的东西。一般在西方体系里,这是在所有世界观形成之后才会学习的东西。而在中国,会一开始填进每一个学子的心里。他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对的,但是会引发很多思考。
    曾凡回信也十分的慎重,他弄清楚儿子说的什么叫哲学和科学体系之后,才动笔写回信,他不觉得西方的体系就一定是对的,而中国也不是真的没有科学体系,只是中国的各各学科在一个体系里。
    历史、文化、科学都是这些文人自己自发的创造着,所以我们是在哲学的体系里,衍生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而非像西方那样,所谓的各有体系,其实也是一种对各种能力的禁固。
    比如我们大文学家,也可能是著名的史学家,更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比如欧阳修、王安石。还有我们的法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魏征,也没有按着西方的体系读书。至于说自己,自己从小苦读,除了教书育人,别无所长。而他们的母亲甚至没有受过你们所谓系统的教育,她却是了不起的商人,更是了不起的工艺大师。所以什么体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有没有心去学习,去探索。像他们的母亲常说的就是,那就试试看,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她也没学过什么,但是就凭着试试的心态,就一直在进步着。并且很可能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庞然大物。
    信已经寄出,他十分期待儿子的回信,他觉得儿子正在经历着打击后遗症。不过,他不担心儿子,他非常相信,只要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就能破茧成蝶。
    公使张大了嘴,没想到这位开口竟然就是女王陛下,虽说也知道伊顿公学是贵族学校,没有大贵族的同意,这所学校根本不可能接受这几个中国学生。但他真的没想,促成此事的竟然是女王陛下,这会儿,福建公使真的对曾凡再一次肃然起敬来。
    而边上听的两个工程师已经傻了,他们都是出身平凡的平民,对所有上流社会来说,他们跟技术工人差不了多少。能到中国来工作,几乎是走了狗屎运的。不然,他们其实只能买张船票去印度找找机会罢了。他们真的没想到,他们接触的那位伯爵夫人竟然背景如此强大,而这位年轻优雅的大人,连女王都说得上话。此时他们真有点吓破胆的感觉了,互视一眼,此时两人想的一样,将来工程完结,他们还怎么回国。就算拿到工钱,回到公司,只怕也得被公司狠狠的处罚的。
    终于公使回过神来,看到通译对自己使眼色,才意识到自己失礼了,忙弓身抱歉,“正想跟您说,在下曾经也伊顿公学里读过一年,算起来也是令公子的校友。”
    “为什么只读一年?”曾凡有点不懂,从儿子的信里看得出,他们学校这么讲究系统的话,那么这位为何只读一年?
    “哦,因为那时家父调职,我们全家只能离开驻地,让我不得不离开学校。”公使笑了一下,他当然不好意思说,他们家也是有贵族头衔的,只不过是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父亲为了家族的重新振兴,于是带着他们举家迁去了印度。总算他们的头衔还有点用,到印度找了个差事,总算把该有的体面给圆了回来。
    “是,犬子在信中也说那个学校很好,这回与他们公司的谈判,都是学校的老师帮忙做的,听说,那家公司的几位董事也都是伊顿的校友。”曾凡点头,同窗、同师门的朋友,就算是在中国也是十分牢不可破的关系。从女儿的信中也能看出,她们在英吉利混得还不错,女儿反正打进了贵妇的圈子,特别是她绣花的绝艺,还得到了某位公主的赏识,请她去公主的别院喝过茶。有了这些资源,儿子和女婿的生活是没什么可发愁的,他们是作为遥远东方国度的贵族被介绍进的社交圈,是非常受到尊重的。
    “是,是!”公使开始抹汗了,原来不用自己出面,他们的儿子已经跟那家公司牵上线了,而且能让公学的老师帮忙,联络公司的董事,可见他们在学校有多么受欢迎了,自己回本土,其实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伊顿公学的学生的,没有毕业证书,没有毕业的戒指,算什么毕业生。怎么能跟那些人扯上关系。
    两个工程师有点腿软了,他们的儿子跟董事是校友,顿时觉得天昏地暗起来,此时他们心里开始痛恨让他们欺压东主的同乡了,若不是他们的挑唆,他们怎么会落到如此的境地?
    “哦,对了,问一下,我女儿写信来说她受邀去了一位安妮公主的别庄做客,有幸一块去打了猎,说你们的猎犬非常英勇,那个,你们的猎犬是什么品种?”曾凡想想忙问道,京城也流行打猎的,连宫中也会有秋狩这个重大的活动。他们也有猎犬,小溪儿也是跟着京里的贵女们一块去玩过。但是女儿写信来说的狩猎跟他们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猎犬,感觉是又小又凶,她还特意画了一张小像给他们看,在曾凡他们看来,这算是很丑的狗了,让他十分困惑,觉得既然是闲聊,那正好问问这个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公使觉得聊不下去了,越聊越觉得跟这位大人的差距是巨大的,就算他如此的平易近人,但是贵人们不都是这样吗?越是高贵的人,越是这般谦逊。公使现在相信,这位阁下的确是这个庞大帝国里最不能着惹的一位。
    他哪里知道,曾凡所说的一切真的只是好奇,并非炫耀。不过正是他询问的口吻显得太正常了,于是才让人真的觉得害怕。若是他一付炫耀的口气,公使也就不会这么害怕了。儿子是众贵族之家的校友,只怕里面还有王子。而女儿已经和公主交上了朋友,能一块去打猎!这还让他们这些人怎么活?
    此时两个工程师已经淡定了,不是说他们不怕了,而是他们也想通了,既然已经得罪不起了,就好好巴结,争取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说不定膀紧这家人,他们以后还有雄起的一天。

第116章 战争

第一更
    两个工程师老实了,工程进度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俩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真的教起一些想学洋文的小伙子们学起洋文来了,李萍也透过工头说了,会送学得好的人去英国学习,回来就拿工头的薪水,一个个听起课来都眼睛都瞪得跟铜铃一样大了。
    而仲羡也顺利拿到了各方的签字,迅速带着自己训练过的水师赶赴了两广,而曾凡其实这会也已经隐藏不住了,每天他的小屋门口都是川流不息的驿马来送急报,送来了,人家还不走,等着收了回函再往回奔。福建总督总算知道,这位不是来避政的,他是来重整水师,并且为两广一战做准备。
    这位一下子也兴奋了,马上奔到曾凡小屋,调用了水师,万一那些反贼从陆路突围呢?积极的求战。曾凡也猜到这位一定会坐不住,他其实也等着这位在。但他还是抻了他几天,毕竟,福建不是那位的重点,当然,这一世有了自己,很多事都不同了。
    当然,从这些日子的战报来看,那位也成长了。在曾凡的记忆中,这位就是屡试不第,然后愤而造反。等着他真的成功了,于是开始排队异己,各种阴谋诡计,血腥屠杀。后来他曾总结过,那位的失败,在于他自己。
    他们建国之后,除了大量的积累财富,他都没看到他们做了什么事。百姓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造反更加幸福。他一开始所承诺的所有愿景,从来就没有实现。不然,曾凡上一世也不可能带着自己的湘军一点点收复旧河山了。敌人总是从内部瓦解的!
    而现在,那位算是官逼民反的。先皇比上一世死的晚,他在去世之前,在曾凡的潜移默化之下,对两广有很多新的政策,当然,这些先皇自己都不知道,以为自己想出来的。决定让曾凡管两广其实也是这种潜移默化之后的结果。
    曾凡一直暗示着先皇两广是有大危机的。然后慢慢的先皇在朝上朝下一直在这么说,弄得没人敢去两广了。老头无人可派下,最终自然只会想到最听话的曾凡了。这是之前曾凡自己都没想过的,但是真的政令下来了,他那时也没有畏惧,和老头一直在讨论两广万一有民变怎么办的问题,而这些,老头是留下资料的。
    于是两广的政策有所改变,而周边几省都做了准备,曾凡自己若去两广,其实真的不可能打得起来,他只要以剿灭邪||教为由,就能很轻而易举的把事情慢慢的掐灭于萌芽状态。这些年,朝廷对这个一直控制极严,那位做的那些事,早就记录在案,曾凡去剿灭,再安抚百姓,两广事不能说就此高枕无忧,但一定不会这么糟糕。
    而让陈阁老替自己去了两广,带上几个愣头青。一个老而心不甘,下面的是怕功劳小,于是这几个人一拍即合,挑着那位真的反了。原本,人家就准备了几年了,只是下不了决心罢了,上一世也是等着正阳帝去世了,各地还乱哄哄的时候高举义旗的。而这次正阳帝对他们防范加倍,而对百姓放宽了政策,让他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而换了主事之人,放宽的政策被收回,百姓怨声载道时,他自然也就顺势而为了。
    曾凡觉得惟一让他安心一点的是,周边省份都是之前被再三嘱咐过的,此时那位还只能在两广之内闹腾。虽说此时气势逼人,但各省其实都已经动了起来。而六王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