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山野怪谈-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想看,如果你得罪了这么一个人,他背后诅咒你一句,你根本就防不甚防,所以凡是知道谁会鲁班术,一般都没有人敢去得罪,甚至远离他,生怕与他打交道。爷爷就曾说过,鲁班法“精奥奇异,惜乎邪恶”,认为鲁班法总体来说是“恶法”。

如今听闻柳家竟然就是鲁班门的人,我也就明白了为何陈贤懿会说柳家不能惹了。

陈贤懿对我为何会问起柳家,很是好奇,一直追问我,最后我便将在玄堂遇到张如锟的事情讲了出来,包括张如锟离开时用柳家来威胁我的话。

陈贤懿是认识张如锟的,还记得当初他还凑过张如锟,所以当我一说起张如锟用鲁班邪术祸害杨晴时,顿时也就怒了,说下次见到那个畜生,非得好好教训他一顿不可。

费三娘问我们张如锟是谁,陈贤懿便向她解释了几句,最后费三娘也双眼涌起了敌意,我敢保证,今晚如果费三娘跟我一起去了玄堂,按照费三娘的性格,张如锟一定会被她下蛊。

他们夫妻二人为我愤愤不平了一会儿,随后陈贤懿就说:“如果柳家真为了这种无耻小人来找你的不是,那么咱们也让他明白,咱们也不是好惹的。”

费三娘却还在为张如锟调戏杨晴的事情愤愤不平,说如果张如锟还找柳家的人来帮他找事,那么她非得让张如锟体会一下蛊术的厉害。

我和陈贤懿看了一眼费三娘,心里都感觉到了一丝寒意,这蛊术我和陈贤懿当初在湘西都尝过,上回就是因为中了蛊,我们差点连命都丢在了湘西苗寨里。

不过,我也没有说话,因为如果张如锟真的还不罢休的话,费三娘对他下蛊,我绝对不会阻止。

话说当晚因为已经时间不早了,我们随便聊了聊便各自回房睡觉了,次日一早,我和陈贤懿再次出了门,前往白石乡去寻找昨天打听到的阴阳张家。

白石乡离赣州一百多里,我们来到车站坐上班车,在将近晌午之时便来到了白石乡。

白石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下面有十几个村子,我们原本来在担心要在这十几个村子里去打听一户人家会挺难的,就算一个村一个村的找下去,那也得好几天功夫。不过,事情却出乎我们想像的顺利。

我们起初是在镇子里向几位年轻人打听了一下姓张的阴阳先生,他们都不理我,或者说不知道。

后来我一想,年轻人都不了解这行,自然不会知道几个阴阳先生。于是便一直朝镇里走,不久见到了一位大概六七十岁的老头。满头穿着一身粗布衣裳,也不知道是身体好,还是儿女不孝,一把年纪了还在往家里弄柴火,驼着个背满头大汗的站在路边休息,旁边是一大捆柴火。

见这老头上了些年纪,所以我就走了过去,对老人问道:“老伯,晚辈向你打听个人行么?”

老头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汗,点了点头,说我想打听谁?

我就说:“您认识这个地方有位姓张的阴阳先生么?”

“你是说张正林吧?”老头笑了笑,一口的黄牙。

虽然我不认识张正林,但是隐隐觉得他们说的那张正林或许就是我们要找的张家。不过,为了确定张正林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于是我就对他说:“我们是听闻白石乡有一户姓张的阴阳世家,所以我们才寻过来的。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口中所说的张正林?只知道在以前,张家有一位先生叫张真人。”

老头一听,笑了笑说:“对,没错,就是他们老张家了。张正林他爹就叫张真人,不过已经不在世上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路人

这下我和陈贤懿都兴奋了起来,知道这回真是找对人了。于是就忙问老头张家怎么走,老头倒是热心肠,告诉我们,这老张家在离这镇里二十里外的一个村子里,然后还给我们指路,叫我们顺着他所指的那条路一直走下去,就能到张家住的那个村。

我们点点头,表示感谢。陈贤懿这个人倒是心肠极善,问老头家远不远,要不要帮他将柴火背回去。

老头摇了摇头,说不必,朝身后的一条老路一指,说他的家就在不远处。

陈贤懿见老人推迟,也就算了,掏出香烟递了一支过去,替他点上。

话说这位老人的确让人同情,一把年纪了还砍柴火回家,而且驼着个背,历经沧桑的脸上累得大汗淋漓,看着让人心疼。我就问他:“老伯,您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去砍柴火啊?”

白石山附近就是山,这柴火显然就是山里砍来的,虽说这山离得也不远,但是对于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来说,却也是不容易的。

老人叹了口气,似乎很是无奈的说了一句:“没办法啊,得要柴火做饭嘛。”

陈贤懿就说,您难道没有儿女在身边吗,还需要您老跑到山里去?

“有!”老头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脸上的表情让我们觉得他十分的忧愁,一双浑浊的老眼竟然泛着泪花。

看到这里,我和陈贤懿对视了一眼,都感觉到这老头一定是有什么委屈,或许是儿女不孝顺吧。

或许是看见老头眼中泛着泪花,所以我就多看了他两眼,可是这一看却让我心头一惊,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仔细端详之下,却只见老头印堂隐隐现出青斑!

印堂现青斑,又称之为青头,是阴煞之气所形成的,乃为大凶之兆头!一般被恶魂厉害缠身,便会现出青斑。只见其印堂现出的青班成三炷香的形状,从眉间发出,看来惹上事情了,还真是有点麻烦哩!

陈贤懿却还没有发现这一特别之处,还在问着老头,既然您有儿女,为何儿女不去砍柴火,还得您老大把年纪跑山里去,这多危险。

老头又是叹了口气,道:“唉,真是命啊!”

“老伯,是不是你家儿女不孝顺,要不我去帮您教训他们一顿,儿女如此作为,真是连我这外人都看不下去了。”陈贤懿大有替老头出头的冲动。

老头急忙罢手说道:“不不不,我的儿子并不是不孝顺,只是……唉!”

见老头提到子女就哀声叹气说不下去,陈贤懿就更加好奇了。还想继续追问,不过却被我给拦下来了,因为我似乎已经明白了一些什么。

我直接问道:“老伯,我若没看错的话,你家里是出什么灾祸之事了吧,所以才让你这一老人上山砍柴。”

老头和陈贤懿都是一愣,陈贤懿惊讶的是我怎么突然说出这么奇怪的一句话,而老头的惊讶在我看来,多半是我这话一定是说对了。

果然,老头就好像看到了什么高人似的,先是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然后猛地点头说:“对,小兄弟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下陈贤懿也很好奇的看向我,似乎是同样有着老头一样的疑惑。我指了指老头的额头,对陈贤懿说:“你难道没发现老伯的印堂现着青斑么?”

陈贤懿猛得一惊,因为他是知道青斑意味着什么的,所以当下就转头看向老头,见到果然现着青斑,不由一愣,算是明白了过来。

话又说回来了,我们原本就是来打听一下张家的事,谁没事会去注意看人家的印堂呀,所以陈贤懿没有发现也实属正常。当然,我也没有想到问个路都能遇上这种事情,这或许就是我这灾星下凡的命吧,走到哪,哪里就有灾祸啊。

这时候的老头可被我们整糊涂了,急着问我是怎么看出他家出了事,还有青斑是什么?

我说:“不瞒老伯,我们二人也是阴阳先生。刚才观您面相,竟发现您印堂带着凶灾之祸,所以才会说出此话的。若有说错,还请勿怪。”

老头很是吃惊,又打量了我们一眼,可能是觉得我们二人年纪轻轻却是阴阳先生,所以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这吃惊的表情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很快就变成了惊恐和担忧,他忙点头道:“竟然是两位先生,老头眼浊了。不瞒先生,我家的确出了大事,唉,真是命苦啊!”

说完这话,老头就好似想到了什么悲伤之事,浑浊的老眼终于是止不住泪水的掉落,流在了那张历经了沧桑的脸上。黝黑且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泪痕,看着真的挺让人心酸的,最起码我和陈贤懿都看着心软。

陈贤懿赶紧安慰他,叫他别难过,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慢慢说,只要是我们能够帮得了的,我们会尽力相助。

听说我们愿意帮忙,老头很是感激。他抹了一把泪水,然后便将他们家的事情告诉给了我们。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老人叫李先国,今年六十岁,以前一家过得也算可以。他年轻的时候是村大队的大队长,后来改革开放后,大队改为村,他就当了十几年的村长。

按理来说,这李先国在当地应当是个有点名望的人,有点本事,能当得了当地的村长,一当就这么多年,怎么样也能混个风生水起,比别人家强。

原来事情也的确是这样的,在他四十岁之前,他一直是当地的能人。家有三个儿子,大的到如今有四十岁了,小的如今也有三十岁。

按说养育了三个儿子,旦凡只要这些儿子有些孝心,他李先国老了之年也就不会可怜了。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五十几年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十年前,他们李家却出了大事,先是大儿子突然生病,一命呜呼死了。大儿子死了,次年儿媳妇也就改嫁离开了他们李家,留下了一个六岁的孙子。

又过了两年,他的第二个儿子正准备成家之时,却又也了意外,进城的班车掉落悬崖,他这第二个儿子就坐在那趟班车里,结果没能保住性命。

为此,李先国的妻子因为连失两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岂会不伤心,结果因为伤心过度,当年年底就病死了。

说到这,老头已经是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呜呜的哭了起来,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这样哭起来,真是要多可怜有多可怜,若不是遇到了什么太过痛苦悲伤的事,是绝不会这般在外人面前流泪的。我是男人,所以我十分明白。

不过,我和陈贤懿都没有说话,想去安慰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来安慰,最后就这么等着,等着他自己情绪冷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