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野蛮生长+-冯仑-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进步。几大资产管理公司接管了它,把它的资产分开,然后由这些大的经营机构把债务还掉,同时进行业务重
组。 

现在民营企业如果出问题或者说遇到危机,应该怎么来管?一个办法还是像德隆这样由政府管;第二种办法
是政府道义上管,实际靠法律去管,比如顾雏军被查出假账问题、挪用问题、虚假出资问题之后被抓起来,有人
试图救他,工商联也在道义上帮他声张,不断地为他奔走、说明、解释、呼吁,但是进入了司法程序,政府也管
不了,目前科龙被海信收购了。结果是用商业的方法管了一部分,工商联在道义上管了一部分,然后法律管了一
部分,使这个企业改换门庭,重新走上一条复活的道路。 

第三种办法是一些民间机构、工商联自己想出来的互助救援方法。工商联下边一些会员和领导曾经想过一个
办法:成立一个基金,专门来帮助那些濒危的民营企业。在德隆出事以后,工商联系统对这些商业救援有很多研
究和提议,但目前还未成功。但在“中城联盟”机构内部却有一些成功的尝试,联盟成员享有一种“救援机制”,
即当一个成员企业出现商业危机的时候,联盟启动它的基金、管理力量或其他成员的财务能力,把这个公司接管,
或者购买它的一部分资产,或者托管企业本身,然后把它恢复、发展,等该企业家回到企业的时候,再把这个公
司完整地交还给他。 

比如云南有一家企业,当年出现了危机,王石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他就派了一个经理人,管了3年,把这个


企业管得很好,赚了很多钱;在当事人恢复自由后,他把企业又还给当事人,这家公司现已成为云南最大的地产
企业。最近联盟成员内部的一家企业出现了问题,我们就签署了一个托管协议,托管他这个企业,然后实施救援、
抢救,保证对企业的员工负责,对财产负责,对社会的稳定负责。这样,即使当事人面临法律诉讼,面临其他的
困境,也由他本人去面对,而企业的资产、员工和业务却被保护起来,企业也能保证正常运营。当民营企业在困
难和死亡边界的时候,能有很好的救援机制来避免死亡,这既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进步的象征。 

我看到,在国外,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这个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商业机构、商
业竞争,完全可以用商业的办法来处理。假定说你一个人面对司法的诉讼,那么你的企业可能就被人买了,这就
是商业问题。卖了以后,将来有钱了,你再把它买回去。所以如果国内在并购资产管理、信托等方面越来越成熟,
实际上必将形成一种用商业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救援机制。救援最终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也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
只是一个商业问题—它也许是战略上的失误,也许是管理上的失误,也许是财务上的失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商
业的方法来解决将要死的企业,把它救活。 

所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领导人,你每天都要有危机意识,要清楚地知道你快不行的时候谁会来救你。只有每
天不断把这个问题想好,才能够给自己的企业架设一个安全的未来通途。 

生命钻石 

我曾读到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有两个孩子,其中小女儿特别可爱。有一天,8岁的小女儿给她讲了一个
故事,她说:“妈妈,我做了一个梦,我变成了一颗钻石,在手上不断发光,而且很漂亮。”不幸的是,一年后小
女儿得了一场病,10岁就离开了人间。母亲因此非常抑郁和痛苦,她总是想起女儿讲的这个梦,于是她就想:我
要把我的女儿变成钻石。她坚持不让火化,但后来没办法还是火化了。但是,她说火化了我也要想办法。之后她
就开始在互联网上找,居然找到了一个小公司,正在做一个实验,用人的骨灰做成“钻石”。于是她就找到了这家
公司,把女儿的故事讲给公司职员听。这个公司的员工被这位母亲的执著和爱心所感动,答应帮助她。结果他们
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研发成功,用女儿的骨灰做成了两颗“钻石”,一颗挂在母亲的脖子上,让她永远跟她女儿在一
起;另外一颗放在她女儿的画像前面,让女儿挂着。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叫《生命钻石》。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一个民营企业即使死了,它也有价值,就
像这个女孩子,她的生命光芒会永远被铭记和发光。我们后来的人要像这位母亲一样,把这些死了的民营企业标
本和骨灰搜集起来,把它做成钻石,让它永恒闪烁,成为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要让这个钻石能研制成功。改革开放已经快30年了,找到这些还健在或失败了的
民营企业家,让他们口述历史。一定要非常详细地口述。将这些民营企业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写成案例,拿到MBA
课堂上去研究,让后来的创业者学习借鉴。我去哈佛看到他们已经写了中国的几家企业的案例,但写的都是成功
的案例,我觉得还应该写几个中国民营企业失败的案例,用这些案例来推动不断深入的研究,让我们牢牢记住民
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些健康的基因和失败的根源吧。 

第二件事是给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撰写传记,这样加上口述历史,再加上案例,实际上我们对整个民营企业的
发展就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最近已经有人注意这件事情,财经作家吴晓波写了一本书《大败局》,记载了中
国几个典型的失败的民营企业的历史。他还写了另外一本书,是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我看了一下,跨度较大,
由于时间很短,采取新闻记者的一些写法,在1991年、1992年这段将万通也写了进去。从写万通这部分来看,
我认为他写的东西还不够贴近历史过程的真实,我觉得他应该再组织更多的人,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不要停顿,
为当代人写好当代史,把民营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记录下来。 


第三件事是应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民营企业的门户或博物馆,让大家很容易看,想了解民营企业所有的事情
都可以通过这个网上博物馆把它看清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对历史负责任,也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未来负责
任,把这些工作做完,就相当于那位母亲把她的孩子变成了钻石,挂在了脖子上。我希望能有很多人来做这样的
工作,如果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我也愿意出力、出钱,最终使中国这一代的民营企业像一枚钻石,在中国的
历史上有一个璀璨的、发光的和永恒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