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霸美国经济十大巨头(下)-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最终对国家有害的谬见,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力陈建立空中打击力量的
重要性。事实上,米歇尔将军是极富战略眼光的。他不仅提出陆军必须建立
独立的航空队,而且要求制造重型轰炸机作为未来主要的战略武器。


他提出了大量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他举例说,在一战的两次重要战役
——1918 年8 月英国人发动的索姆河反攻和1918 年9 月美国向圣米耶尔的
进攻中,由于首次使用大规模轰炸机和强击机进行进攻火力准备,给据守各
战线的德国军队造成了重大伤亡,并彻底打乱了德国人的战略部署,从而有
力地支持了地面部队的进攻。米歇尔将军认为军用飞机的使用对这两次战役
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米歇尔将军认为尽快建立新型的轰炸机群,以及进行地面攻击试
验,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在米歇尔将军的强烈坚持下,陆军方面开始着手航空队的建设。

这个消息对于战后一蹶不振的航空业来说,简直就是最美妙的福音。各
航空业主闻风而动,立即四下活动,争夺这份有如甘霖的订单。

当时的马丁公司、寇尔提斯公司,波音公司等等都加入了这一战团,那
情形完全不亚于一场战争。无奈僧多粥少,只得以投标的方式来进行争夺。
陆军方面面临着两种抉择;一种是由陆军方面自行设计飞机再交由民间生产
厂家来竞标承制;另一种就是采用民间设计,再另外招标承制,比如马丁公
司设计的飞机较为合理,而波音公司的投标价最低,便由波音公司负责制造
该种飞机。

值得指出的是,就飞机设计的资历而言,波音公司当时并不占有利地位。
如若陆军方面采用第二种方案,那么这份合约极可能不会落到波音公司手
中。原因很简单,在同等条件下陆军当然更愿意让设计厂家来承制。

所幸陆军方面执行的是第一种方案。他们拿出了地面攻击机的设计方
案,然后由各家公司投标竞价。这种地面攻击机,也就是今天一般所称的强
击机,它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协助地面部队作战,为进攻或防守的军队摧毁、
杀伤敌人及其武器。

波音从听到这一消息起,就不停顿地在为此而奔走。他深知能够获得这
样一份合约。对自己的公司来说就可以赢得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他决定不
惜代价达到这个目的。

竞价的结果,波音公司如愿以偿,以最低的制造价格中标。合约到手了,
它涉及20 架地面攻击机的制造。

波音人终于盼来了转机,立即停止了傢俱生产,从那些五斗柜,床头柜
中走出来,投入到飞机制造激动人心的繁忙之中。许多人感到在过去的时间
里,就像做了一场恶梦。

但是,这项合约只执行了一半就被取消了,原因在于陆军方面的设计有
问题。

这种地面攻击机是一种三翼机,装配了两个自由引擎,配有口径为37
厘米的大炮,另外还有8 挺机枪。在一些关键部位,安装了极为厚实的防地
面攻击的钢板。

在波音公司按照设计要求造出飞机进行试飞检验时,陆军方面很快就发
现这种飞机太过笨重,速度极慢,而且摇摇晃晃,抖摆不停,一副随时都会
坠落的样子。显然,这样的飞机是无法用于实战的。中止合约,陆军方面着
手对这种飞机进行重新设计,并把这种称为GA—2 型的地面攻击机继续交给
波音公司制造,以作为对前面违约的补偿,波音当然无话可说。

在这种早期竞争中,波音的低价竞争策略屡显奇效。不久,他又获得了
生产200 架MB—3 型驱逐机的合约。与前一份合约比,这份合约来得更为不


易,也更为重要。MB—3 型机的设计者是托马斯·摩尔,并非波音公司的机
械设计工程师,但这份制造合同却被波音公司以低价竞得:它是一份总额为
140 万美元的订单,并且是一份赚钱的订单。

波音低价竞标的秘密在哪里呢?难道他真是放弃利润,在做亏本的买卖
吗?

显然,这不是事实。

波音的秘密就在他的那一大片森林里。前面已经说过,当时的飞机主要
是用针枞木制成的,而波音拥有的森林里恰好就生长着大量这样的树木。由
于这种木材既坚硬又耐久,所以成为制造飞机的首选原料,价格当然也不菲。
波音既然拥有这种木材,成本自然比其它厂家大为降低,加之波音目光又较
为远大,注重长远发展,与军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只把价位维持在一定的
赢利水准上,所以他又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军方的合约。

这么多的飞机造出来当然得找地方存放,而波音公司的“红色仓库”正
被一些杂七杂八的像俱堆满。于是,波音决定以极低的价格,把那些高档傢
俱卖给公司职工,作为给公司职工的一种福利。

威廉·波音到此时才得以喘了一口气。现在,公司的难关过去了,他不
仅成功地保持住了基本的生产力量,而且开始再一次扩大规模继续招工,使
公司人数扩大到了近300 人。

在职工中妇女所占的比例更大。大量使用妇女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需要
她们用什来缝合机翼和机身的麻布。

1921 年成了波音公司摆脱危机的一年。到了该年年底,公司已经有了一
笔赢利。波音和董事会决定,给每一位职工购买一份500 美元的人寿保险单,
钱由公司出。

军方的计划成了美国航空业起飞的原动力,大大刺激了各飞机公司研制
新型飞机的热情。由于主要的订单来自军方,因而军用飞机的开发呈一路领
先的形势。

威廉·波音深信他的飞机设计师们,一定能够设计出比托马斯·摩尔的
MB—3 型机更好的军用战斗机,他找来埃格维特,要他开始着手开发代号为M—l5 的新式战斗机。波音期望这种研究能够在该领域击败其它竞争对手,从
而获得更多的订单。

在美好的前景下,其它飞机制造厂也不甘落后,加快研制、开发工作,
与波音公司形成齐头并进之势的,是寇尔提斯拥有的飞机制造公司。

寇尔提斯·坎多是早期美国航空业著名的设计师,曾设计出一系列独步
一时的新机型。在波音公司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他已推出了PW—8 型机,成
为波音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此时,陆军部门已设计出了PW—8 型机与PW—9 型机,并有意交给波音
公司承制。PW—8 型与PW—9 型机使用的,都是寇尔提斯生产的引擎,两者
的设计也颇为类似,而且两者各有优劣。这不禁使陆军方西颇为犹豫。

相较之下,PW—9 型机速度稍快,配置的武器也较为厉害;PW—8 型机,
则以稳定见长,性能良好。

竞争的结果,是寇尔提斯赢得了制造25 架PW—8 型机的合约。

陆军方面在订立了合约之后,仍然对PW—9 型机念念不忘。在试飞了波
音公司承制的样机之后,陆军方面又把一份制造30 架PW—9 型机的合约下给
了波音公司。这样,两个制造厂家在一场争夺中打了个平手。


就在这期间内,威廉·波音对公司进行了一次改组。他自己升格为董事
会主席,而他的表兄艾加·戈特则升为董事长,开始实施一种新的领导模式。

自1922 年开始,波音公司开始步入平稳发展的轨道。非常重要的是·埃
格维特及他的设计小组的设计思想日趋成熟,设计风格也渐渐凸现。由埃格
维特设计的MB—1型水陆两用飞机为公司赢得了海军方面一份41架的生产订
单。

此时,波音、埃格维特已经在开始考虑,以金属来代替木材,作为未来
飞机的材料。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构想。如果这种构想能够实现,那么意味着
大大提高飞机的抗力和使用寿命,同时会给生产带来批量型生产的改变,大
大简化技术程序,迈向机械化生产。

为海军方面生产的PB—1 型巡逻轰炸机,就是波音公司在此方面作出的
一次尝试。这种飞机仅仅生产了一架,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并未带给波音公司
什么东西,但是它的机身却全部是用铝作材料制成的。这是这种轻金属材料
在飞机上的初次使用。它成了埃格维特。设计小组对飞机制造业的一个重大
贡献。

不久,埃格维特又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代号为FB—4 的海军战斗机。它
是航空史上外观最漂亮的小型飞机之一,也是波音公司第一架气冷式引擎动
力飞机。FB—4 及其以后的改良型战斗机,逐渐成为海军航空母舰上的标准
战斗机型被广泛使用。

正当各大飞机制造厂家把眼光瞄准军用飞机市场而展开争夺之时,波音
公司的领导者们已经开始在为一场悄悄到来的革命作准备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从1916 年威廉·波音创业起,到眼前的1925 年,
已经过了近10 年的时间,波音公司经历了种种考验,终于脱颖而出,在航空
业中站稳了脚跟。它已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


二、二战时期的波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柯立芝制定了陆海军长期飞机补给计划,
并同私人运输公司签订了报酬优厚的航空邮寄合同,极大地促进了民用航空
业的发展。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此时更名为波音航空运输公司,经营着旧金
山和芝加哥之间的航空邮寄业务。

波音航空运输公司积极参加了20 年代的合并浪潮,吞并了一些小的货动
公司,于1928 年组成了一个名为波音飞机制造与运输公司的控股公司。1929
年,该公司并入了一个更大的控股公司——联合飞机制造与运输公司,波音
出任董事长。然而到了30 年代,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产业合并运动遭到了
反对。1934 年,国会通过了《航空邮寄法案》,要求飞机制造商与航空运输
公司相互分离。这使得联合飞机制造与运输公司被强制分割成三个独立的企
业:联合航空公司、波音飞机公司、联合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