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香港最权威的投资评论家之一,财经专栏作家。现任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董事,主管信报投资分析部。三十多年来每周一至周六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事智慧,形成独特的“曹氏风格”,是最受欢迎的作者之一。
曹先生曾出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学生会“投资学会”咨询委员、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学系学生会”咨询委员、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咨询委员等。
鉴于曹仁超先生在投资方面的卓越表现和多年来通过《信报》对广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对内地教育和慈善事业的持续贡献,宁波大学于2009年3月向曹先生授予“客座教授”名衔。
正文 本书简介
本书简介
香港最有权威的投资评论家、趋势投资大师曹仁超首次将自己40年投资心得与内地读者分享,讲述如何在投资的惊涛骇浪中审时度势、顺势而动,从而将个人财富提升到无忧退休、享受人生的状态。
本书以如何利用趋势创富为纲领,从宏观的全球世态、中国的经济前景,谈到对行业的微观分析,以及如何了解自己作为投资者的优势与短处,从而合理规划投资策略。全书九个章节层层抽丝剥茧,分析角度毒辣而叙述又不失“曹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曹先生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此次金融海啸后“西方日落,东方日出”,他相信从2010年10月开始,中国股市将踏入牛市30年的大升势!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40年见识过股票市场四次大动荡),指导投资者如何持有一份对财富的理性态度,认识到财富是为了拥有快乐人生的道理。
在本书中,曹先生还介绍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动力指标、波动指数和ARMS指数),令读者洞悉先机,掌握经济周期和规律。
本书在编排上力图给读者轻松的阅读体验。行文中将曹先生谈其投资人生的体会和总结的隽永警句另行标示,方便读者领略回味。
正文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势之为重
五百年河东五百年河西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价值难定趋势易明
时间旅行鉴古知今
未来赚钱机会在中国
第二章势在东方
美国衰落之路
金融海啸第二波
东边日出西边雨
重新出发还看金砖四国
第三章纵观中国大时势
A股稳定还需时日
后奥运效应
重踏升势还看消费
经济转型的障碍
中产阶级冒升时
民企成功难
第四章行业随势起伏
百业之母挤身国际
房地产“钱景”较远
命苦行业前路不好走
内需股明日之星
将火热概念化为赚钱机遇
第五章留意形势定买卖策略
游戏规则改变滚雪球不合时宜
长期持有未必赢
止损不止赚加涨不加跌
炒二线股小小注大大声
只应买三至六只股票
三种方法避免自我毁灭
第六章选股还看中长期趋势
投资三
行业低潮期买龙头股
优质股份五大特征
发掘明日之星
巧用KISS理论
向大师偷师
第七章图表走势决定买卖时机
技术与基础分析互补长短
随机指数捕捉短期方向
平均线捕捉趋势转变
多空角力投资情绪定升跌
第八章投资须自问身“势”
致富之道不在储蓄在理财
三十岁前学会投资策略
中年有所为有所不为
退休智者专心投资
老来不玩危险游戏
不依恋大城市
后记人生在“势”富在心
有限时间赚无限财富
财富与人也讲缘分
十个妨碍你发达的理由
富爸爸也要当笑爸爸
致富勿忘慈善
正文 胡舒立序
序一
像多数人一样,我和仁超先生相识,始于读他的《信报》专栏文章。当时,我在香港工作,不懂广东话,学习方法便是每天读先生官白专栏,凡有方言僻字一概标出,有如学习外文。后来,因为香港人普通话日益精进,我的广东话进步极有限,虽然渐次有了机会与仁超先生常谋面,却始终不能痛畅交流,引为憾事,但先生的文章我总是可以读了,而且,读后总是获益匪浅。
仁超先生写专栏不同于一般新闻人,持的是“投资人身份”。不过,这个投资人又大异于一般投资人,因为他重在以散户身份着文、投资。自1973年至今,近四十载而不断,着文心诚意实,有谋有思,始终以普通人的心思作文章,赢得读者的信任与认可。
据信,仁超先生每日工作十二小时以上,沉浸在浩如烟海的财经信息、数据报表之中。投资与投机之辨,数十年来业界聚讼纷纭,其实,证以仁超先生之文、之行,便可了然。其对经济基本面所下愿力,岂是一般摇笔鼓舌之股评家、骤多骤空之投机客所能望其项背?
读仁超先生之文,不难品出“此中有真意”,既可感受到他的细致、敏锐,更可感受到一种眼界的阔大。他密切关注资料,巨细无遗,却并未“见木不见林”;他也谈技术、谈投资理论,却并不胶柱鼓瑟;他常将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却未流于玄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
当前,金融危机还在恶化,真应了巴菲特名言:“退潮之后,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市场是公正而严酷的,甘苦心得与欺世大言高下立判。
本书作为《论势》、《论战》、《论性》三部曲之一,可视为作者多年观察与思考之沉淀、结晶。对于多年喜读仁超先生专栏文章的读者来说,更可系统了解作者的见解,潜心阅读,可取得认知上的升华。亲切有味、幽默浅白,也许在仁超先生为文章余事,但是,对财经媒体同仁来说,却足资借鉴,在专业与通俗上求得平衡。
此书为适应内地读者阅读需要,内容上有所调整。同理,内地读者也应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书中的经验之谈,毕竟香港与内地市场的成熟程度、法治环境、投资文化是极不相同的。在萧条经济下,内地股市却常冒“虚火”,令人诧异。马上,创业板又要推出。读者诸君须时时牢记仁超先生警示:切莫“想也不想就信我”。
胡舒立
《财经》杂志总编辑
正文 张志雄序(1)
序二
(1)
一位1990年代中后期就投资港股的朋友告诉我,他之所以订阅香港《信报》就是买两个人的专栏——林行止和“老曹”(曹仁超)的。我也是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订阅《信报》,喜欢林行止是不用说的(我2000年从台湾远流出版社买回了他的全集),当年却没法细读老曹的文章,因为他用广东话书写,比如“木宰羊”啦,“唔识”啦,“以便地”啦,让人头疼。除了广东话的文字难懂之外,我当年的投资理念与老曹的路数不一样。1991年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又去《上海证券报》做记者编辑,深受总经理尉文渊的影响,对股民的追涨杀跌和股评文章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倡导长期和理性投资,研究公司基本面。1990年代中期,我按着这个路子从教科书和文章中找到了巴菲特等人的价值投资法,广为宣传,自己也按此投资。而老曹似乎更偏爱市场的波动,是趋势投资。
不过,当时我有一点极佩服老曹,那就是他每天在《信报》长篇大论,至少有5000字,一周六天,几十年下来,真是“疯狂”。我自认为挺能写的,精力旺盛,可一直琢磨不透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我猜也许有助手每天为他收集资料,但哪怕是“剪刀加糨糊”,你也得组织这么多文字啊。我曾尝试模仿,不行。所以我觉得林行止和老曹都是神人,他们的敬业精神是晚辈我所钦佩的。
2007年,老曹的文章已渗入到内地一般投资人中,如在我们杂志的博客圈中,每天都有人把他的专栏贴上来。2007年9月,香港天窗出版社终于用普通话整理出了老曹的文章,集结成《论势》(香港繁体版)。我马上让香港的朋友买了快递到上海,并在当夜读毕。看完后,我的第一感受是老曹有街头智慧,应该重新认识他。
也就在这时,世界金融危机悄然爆发。一般来说,我对25%左右的大调整并没什么恐惧感,像港股和A股份别在2004年和2005年就拿在手上,中间几乎没做过什么仓位与品种的变化。但我在2008年1月中旬的某一天,终于承认市场出现的不仅仅是心理层面上的恐慌,而是系统性危机的爆发,便在半小时内不管价位将港股和A股全部出清。我告诉朋友,这是大级别的金融危机,并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明确表示应该“七成而退”,也就是说,哪怕是从最高市值计算损失了30%,也要离场,因为有一天我们会觉得这个价位也是高不可及的。
正文 张志雄序(2)
可惜朋友和读者认同我观点的甚少,他们还沉醉在大牛市的美梦中。而道琼斯指数还装模作样地在12000点上徘徊,恒生指数在暴跌到20000点后展开强有力的大反弹,世界舆论则全力唱多,“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V形反转就在眼前”,“该是别人恐惧我们贪婪的时候了”,“抄底吧”,“股价已跌无可跌”,等等。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论调至今还在唱,只要地球不毁灭,股市还存在,他们一定有说对的一天,可是我们的钱呢?我们还有勇气投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