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发无限的潜力美安东尼罗宾斯-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许多问题的产生,就在于等待别人先表示。有一对夫妇不久之前来找我,先生指责太太不温柔,太太指责先生不体贴。你知道他们之间问题的症结何在?原来他们都在等对方先表示对自己的感情。我得告诉你,要想维系良好的关系,你就得先付出,并且继续地付出,千万别停下来光等待对方的付出。如果你只想等待,那么这场戏就唱不下去了。 
    感情的维系犹如种植果树。如果你光会跟土壤说:“给我水果吧!”土壤一定会说:“抱歉,你不是昏了头吧?要水果可不是这种要法。”这时土壤可能会告诉你先播下种子,然后浇水、施肥、除虫、细心照顾,迟早有一天会有水果的。你看就是这样不断地付出,不断地施肥浇水,土壤最后终必结出果实来。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管你有多少钱、多大的公司、多广的土地,如果你只为了自己,那根本就算不上成功,算不上能干,也算不上富足。就算是你攀上了“成功之巅”,那也只会梗你高处不胜寒的。 
    成功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你想美梦成真,那就得把成功看成是一个人生的过程、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心灵的嗜好、一种生存的策略。在前面我已经告诉了你快乐富足的五个要则,如果你能力行实践,那么你在本书中所学的一切才能充份发挥。 
    现在让我们把改变的层面从个人提升到群体,乃至国家吧! 





第二十章 创造趋势:说服的力量

  “世人若没有同舟共济的共识,地球这艘太空船就不能长久顺利地航行。”                             ——富勒  
    在本章之前所谈的多为个人层次的改变,但我们不可忘记,今天整个世界都息息相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信息,终日不歇地影响着我们,要我们喝可口可乐,穿李牌牛仔裤,听摇滚歌曲,似乎整个世界都随着打转。在本章里就让我们来看看群体的改变及其中的意义,并且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位有说服力的人。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因,刻意引导我们的行动。那可能是买一部轿车的诉求,或支持某位候选人的海报,或救助饥童的呼吁,或买糕饼的宣传,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怎么做是好的,怎么做是不好的。几乎全世界的每个人,都活在这种不断地说服我们采取行动的环境里。 
    就以抽香烟的习惯来说,早期的人们可能因无知而上瘾,但今天我们早已从各种资料中得知吸烟有害健康,能致癌症及心脏病,可是依然有太多太多的人无视那种警告。此种情形于今愈演愈烈,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从抽烟当中获得吞云吐雾的乐趣,难道他们一开始便是如此吗?想想看当第一次抽烟时,被烟呛得猛咳嗽,从身体的自然反应便知道那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为什么人们还是要抽?为什么要抽到身体适应了烟味,甚至一日不可无它的地步?    
    人们抽烟是因为受了广告的诱惑,以为借由抽烟可以享受到一段愉快美好的片刻。殊不知那些诱人早死的广告,是烟草商花了上百万的金钱,用以说服人们吸烟所能得到的意境。这种广告不断透过我们的眼睛、耳朵,进而造成我们心里的需求。难道说香烟真的具有天然价值或社会意义,值得我们为它冒险,值得我们把癌症吸进肺内?这完全都是广告的效果。 
    为什么可口可乐要请天才老爹比尔·考斯比,百事可乐请迈克尔·杰克逊,为他们拍广告片呢?因为他们两位已被我们的社会肯定,所以广告界把他们与产品结合,以向我们发出强烈的诉求,让我们接受他们的产品。为什么里根的电视竞选广告上要有一只狰狞的野熊呢?因为熊代表苏联,是凶猛的象征,暗示美国需要有一位强而有力的领导者,而里根便是合适的人选。然而你所见过森林的熊真是那么可怕吗?为什么这个广告会给你害怕的感觉?这完全是由广告借着画面、声音、音乐所造成的骇人效果。 
    其实你若分析每一个能打动人心的广告,不论是商业的或政治的,你都会发现它是循着本书所说的架构去发展的。首先它是利用画面及声音,把你带到跟某样产品或某个行动有关的状态。继而让这个广告密集出现以刺激你的神经系统,使你的心与那样产品或行动连在一起。一个好的广告就得能刺激三个储忆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而电视因为能充份发挥这三种所长,所以是最具说服力的媒体。你可以想想有哪个记忆深刻的广告不是综合了强烈的视、听、触三种感元,以吸引每个人的注意。 
    在这充满说服方式的世界里,你可以去说服别人,也可以为人所说服,你可以引导别人,也可以被别人引导,至于你要做哪一种人,就全看你有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能说动别人跟着你走,没有能力的人只能听命于人。 
    在今天要有能力,你就得懂得信息的传送和说服的技巧。就算你断了双腿,若你能说服别人,他就能背着你走;就算你一文不名,若你能说服别人,他就能借钱给你。的确,说服的技巧是创造改变所不可或缺的。 
    在本书一开始,我曾说过每个人对能力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些人认为个人不管有多大能力,都不应该控制别人。但是我得告诉你,在目前的时代,说服他人的能力是你必须拥有的。如果你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你想引导你所关爱的人,那么你就得学习做个具有说服力的人。如果你要放弃这个责任,自然会有一大堆的人会填补这个空位。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在以往的数十年才有的变动,如今只要数天便可达成;在以往得几个月才能到达的地方,如今只要几个小时。这许多的变化有好有坏,像是寿命延长了,生活富裕了,但也更趋近于核子毁灭和环境恶化。 
    事实上今天人类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人类所制造的问题也倍于往昔。如果我们同意人类问题的根源是在于过去处事不当,那么当我们有了新的处事态度,过去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我们曾谈过,人们的态度行为乃是肇因于内心储忆的结果,如果我们愿意且有效地改变这储忆,我们便能产生正确的态度行为来。 
    令人兴奋的是,现代拥有能传送信息到世界各地最便捷的媒体,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印刷。今天我们在纽约和洛杉矶看到的电影,明天就可能在伦敦和巴黎上映,后天就可能在贝鲁特,大后天就可能全世界都在上映了。随着电影的放映,它里面的信息就很快地散播到世界各地。电影如此,电视、广播及书本具有相同功效。如果这些媒体能改变一国人民的内心储忆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那么它们也能改变整个世界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相信你一定从爱尔兰歌手吉多夫所发起的援非饥民音乐会中,看见电视所激起的全球各地伸出援手的媒体效果。所以我们若能善用现代传送信息的科技,就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 
    媒体的影响力大得令我们想不到,在此我可以举个例子。当你问起美国青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派兵远渡重洋到欧洲作战的看法时,差不多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肯定那一次的行动。当时美国各地都播放着“到海的那一边”的曲子,各地都张贴着山姆大叔说着:“我要你”的海报,有许多青年受此感召,以担任民主的维护者自居,去拯救受侵略的国家。然而,越战的情形又是如何呢?从每天的新闻中所得到的信息,逐日改变了他们的内心储忆。人们开始怀疑美国参加这场战争的意义,没有人愿意“到海的那一边”,而是守在电视机旁看那些对越战所做的透彻描述。结果是美国各地的反战示威风起云涌,没有人愿意美国的子弟埋尸异国,越战终于以悲剧结束。在此我想请问同样是出兵异国,为何一次世界大战获得美国人的支持,而越战却遭美国人反对?原因就在于媒体的引导,先使人的观念改变,继而带出相对的行为。 
    你一定看过“第一滴血续集”这部电影吧!在那部电影中兰博的表现,让你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是不是使你觉得在烟硝弹雨中是十分刺激和神勇的感觉呢?是不是会造成你也想跃跃一试战争的滋味呢?很明显地,一部电影要想影响全国人观念的改变是并不容易的。不过我们可以看见史泰龙多年来所拍的电影,从洛基到第一滴血,都一系列地呈现出透过刻苦坚忍的训练,可以突破层层的限制,达成想像不到的地步。。这种精神的阐扬将对世人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要特别地留意自己的心思意念,是不是全神贯注地去支持我们达成心愿。 
    想想看,如果你有能力扭转世人对战争的看法会怎么样?如果你能唤起世人致力消除歧见、促进大同又会如何?是不是有这种科技呢?我相信绝对是有的。请你别弄拧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只要拍几部片子,在世界各地放映,就可达成世界大同;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对周围乃至世界投以长期的关切。如果我们想对自己的家庭、社区、国家、世界能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就得心存这种意念。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听从外来的信息;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是每个月都在变动,如果你有说服能力,便能成为趋势的带动者而不是跟随者,你能掌握住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 
    趋势的产生绝对是由个人所带动的。例如感恩节之能成为国定假日,不是某位政治家之功,而是由一位强烈盼望全国每个家庭都有团聚机会的女士所完成的。她的名字叫莎拉·海尔,在她之前242年,感恩节并非美国的传统节日。 
    许多美国人以为感恩节成为美国的传统节日,可上溯至1621年10月清教徒的第一次感恩开始。其实是大错特错,从1621年以后,有1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