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激发无限的潜力美安东尼罗宾斯-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契合的要诀为何呢?要有弹性。你得记得,建立契合最大的障碍,就是要别人跟你的看法一致,观点相同。一流的沟通者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他们知道要达成目标,就得改变自己的语气、遣词用字、神情举止,以迄发现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跟某人沟通不良,可别认为他无药可救、拒纳善言。你应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态度,以能跟他的看法相合,否则你会无功而退的。 
    NLP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你沟通时所传送的信息在于你表达的技巧,所以沟通的责任是在你,而不在于对方。如果你无法说服某人做某事,那是你的错,因为你并未找到一个方法把信息有效地传送出去。 
    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要切记这一点。让我们看看今天教育制度最大的悲哀,那就是大部份的教师都熟悉自己所要教的课程,可是他们却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他们不知道学生吸收知识的方式,他们不知道学生储忆系统的运作,他们不知道学生心智的运用。 
    一流的教师知道如何伴随如何引导,他们能激发学生的共鸣,有效地传递知识。对于所有的教师,我们都期望他们能成为一流的,知道如何伴随学生,知道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若能如此,整个教育界便会有革命性的改变。 
    有许多教师认为他们熟悉自己所教的,如果教学失败;那是学生没好好去学。不过信息传送的意义在于回应,不在于传送的内容。就算你学富五车,如果你不能让学生产生契合,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送给别人,那么你腹里的知识便毫无意义。NLP的发现者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来说明何为真正的教育。有一位学工程的年轻人,他的储忆系统是偏重触觉型的。一开始他对电路图很头疼,由于图面密密麻麻,得有好的视觉感才能辨识,因而他对这种电路图深感厌烦。有一天他突发异想,把自己想像成是一个电子,在那些电路中游动,当经过某些电子元件时,就假想成自己受到影响而有相对的反应。几乎在刹那间,电路图对他产生了意义,每一张都是他漫长的冒险旅程,从此他便喜爱上电路图了,最后也如愿成为一位工程师。他的成功乃是他能善用主要的储忆系统,以帮助他的学习。被今日教育制度刷下来的孩子,大部份都有学习的能力,只不过是我们不知如何教育他们。我们未曾和他们建立契合,也未曾配合他们的学习心略。 
    教育十分重要,不论是在家管教孩子或是与部属共事,它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如果在教室里有用的技巧,相信在会议室及起居里也一定有效。 
    要想达成契合,你不需要教科书,不需要上课,不需要拜师,不需要学位,你只要好好利用你的双眼、双耳,好好地去嗅、去尝、去触,这将帮助你达成与他人契合。 
    你可以从现在开始,便训练自己如何建立契合的技巧。我们的一生不断地在传送信息和相互影响,透过契合可以表达得更有效。你可以在等飞机时摹仿别人,建立契合。你可以在工作中或家庭里,建立契合。如果你在面谈应聘工作时,你也可以借助摹仿和配合的技巧,相信主考者必能很快地喜欢上你。在你的工作中运用契合,你可以和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沟通者,你只要学习如何进人对方的内心世界,而现在你已拥有应有的一切知识。 
    另外还有一种建立契合的方法,那是决定人们选择取向的差别模式,我们称之为…… 





第十四章 卓越的特点:性格模式

 “诉求得当,无利不利,诉求不当,寸步难行。微妙之处就在于诉法语是否中的。” 
                                     ——萧伯纳  
    如果想知道人类反应的差异,有一种很好的测试方法,那就是面对一群人讲话,此时你会十分惊讶,为何众人对同一话题的反应竟如此悬殊。当你说个动人故事,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感动欲泣;当你讲个笑话,有人捧腹大笑,有人却面无表情。见了此种情形,你不由得不信,人们是用不同的情感在听外来的话语。 
    为何人们对同一话题的反应,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为何在看半杯水时,有人认为半满,有人认为半空呢?又为何对同一信息,有人欣喜雀跃,有人却毫无反应?萧翁说得好,如果诉求得当,便无往不利;如果诉求不当,便寸步难行。哪怕是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最具远见的计划,最无懈可击的辩词,除非于情于理能让对方了解,否则都毫无任何意义。所以你若想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精于沟通、善于说服,那就得知道如何诉求。 
    要想诉求中的,就得了解性格模式,如此方能掌握住对方处理事情的方式。性格模式是一个人内在储忆及行为规范的主宰方式,让我们得以决定处事的态度。所以对于许多事物,我们之所以会曲解、忽略或断章取义,全是这种意识心理使我们不时地只看见那些事物的片段。 
    我们人脑处理事情的方式颇像电脑,每日接收惊人数量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使我们能够理解。然而电脑要做任何特定的工作,必得借助特定架构的程式,否则就无法运作。同理,性格模式之于人脑,犹如电脑程式之于电脑,提供某种架构,使我们得以关切、理解周遭有关的事物并付诸相对的行动。这种模式的基础,是本着我们的偏好及趋吉避凶的自然心理。如果你想与电脑沟通,就得了解它的程式;若想与人沟通,就得了解他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一些行为模式,借以形成其个人的经验及行为。惟有认识这些心理模式,你才能与人顺利沟通,不论是推销汽车或倾吐情衷。就算我们的环境经常在变,但这种模式却始终如一地主宰我们的认知和思考。 
    第一种性格模式就是追求型对逃避型。人类一切的行为都是绕着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渴求打转。例如你把手抽离点燃的火柴,乃是为了免于被灼伤;你之坐观夕阳美景,乃是因白昼渐没于黑夜时的壮丽天演能带来快乐。 
    至于对可多种解释的行为,此种性格的分类依然适用。例如甲之所以徒步一英里,是因为爱好运动;至于乙也这么做,是因为极其厌恶乘车,丙之所以阅读福克纳、海明威的文章,是因为欣赏他们的文采和洞察力;而丁虽也看他们的作品,目的只是不想让别人觉得他太粗俗,但并非真有兴趣。从此四人的行为上,可以看出甲、丙二人是在追求能让他们快乐的事物,而乙、丁却是在避开会令他们痛苦的事物。 
    这种性格模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极端的。固然人人都在追求与逃避某些事物,但对同一事物反应不尽相同,且都有一种强烈的倾向。例如甲倾向好动好奇,喜欢冒险,追求刺激使他快乐,可是乙却倾向谨慎小心,注意安全,因而视世界是危险之境,对于会造成威胁和伤害行为的逃避,尤过于对刺激的追求。如果你想知道别人是哪种类型的倾向,不妨可从他们想要的东西上,不管是汽车、洋房或工作,便能有脉络可寻。 
    当别人告诉你,他想要的以及不想要的,请问这其中含有什么信息吗?有很多。假设你是个销售人员,促销方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尽量说它拥有的优点,一种是尽量说它没有的缺点。例如你在推销汽车时,可强调它跑得快、造型拉风,你也可以强调它耗油“不”多、保养“不”贵、碰撞“不”易出事。你到底要采用何种促销策略,那就完全得看顾客当时的想法。如果你对他的性格判断错误,那不如待在家里别出来。虽然你尝试要他“追求”买这部车,可是他却找许多理由“逃避”买这部车。 
    想一想,一部车子在马路上到底是前进还是后退,全看它当时所面对的方向。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人。譬如当你想叫孩子好好用功,你可能会这么说:“努力一点,不然你就进不了理想的大学。”或者你也会这么说:“看看佛瑞德,他就是不用功的原故,所以退了学,现在只能在加油站做个加油工,你是不是也要跟他一样呢?”你可知这么说有多大效果?那可得看孩子的了。如果他是逃避型的,也许会有效,可是他要是追求型的,倾向于追求能令他兴奋、刺激的事物,又当如何?告诉你,如果他是追求型的,你用这种逃避式的举例,对他是产生不了作用的。由于你的诉求不对,就好像孩子只懂希腊语,你却跟他讲拉丁语,说得口干唇焦,依然不见效果,不仅浪费了自己也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往往这类逃避型的规劝,对于那些追求型的人,产生弄巧成拙的结果,造成对方不悦或动怒。假使你想劝这型的孩子,还不如这么说:“如果你能好好用功,便能考上你想念的学校。” 
    第二种性格模式便是自我判定型与外界判定型。你找个人问问,看他如何得知自己表现不错。对某些人而言,他不能肯定,全看外界评语。例如主管拍拍他的背,夸他干得好;被提升了;得了一笔可观的奖金,受同事注目及赞誉等。像这类的人,就属于外界判定型的人。 
    对另外一些人而言,这个答案来自自我。当他们表现得不错时,自己会知道。如果你是个自我判定型的人,不管你的建筑设计得了多少奖,若自己不觉得它有特殊之处,任何外来的赞誉都不足以使你肯定自我。相反地,即使你所做的只得到主管和同仁的些许注意,但是你认为已克尽全力,这种肯定将远过他人的肯定。 
    假使你想说服某甲去参加一个研讨会,而你这么说:“这个研讨会棒极了,你一定得参加。我和许多朋友都去过,大家都认为收获很大,整个人生观都变了。”如果说某甲是个外界判定型的人,你可能会说动他,因为他会认为既然大家都如此说,八成是假不了的。 
    如果不巧某甲是个自我判定型的人呢?想借别人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