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万别成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出身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父亲曾出任内阁官员。他上学时成绩不好,他的一个老师断定他考不上哈罗公学(一所贵族中学),在哈罗公学又是最差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后来,因为从小就收集玩具锡兵,有近1500个之多,所以父亲几经周折,把他送进了海军学院,毕业后曾到印度服役。这段时间他默默无闻。
  1899年,南非暴发了布尔战争,他作为战地记者前去采访。因为他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又有极强的冒险精神,这使他不顾死亡的危险,常常到前线去采访。此时,作为通讯员,他获得了英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巨大荣誉。
  一次,他深入到敌军腹地,不幸被布尔人俘虏,把他投进战俘营。而他却冒险逃了出来。他历尽艰险,走遍了大半个非洲原野,才回到自己的营地。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文字,刊登在各家报纸上。于是,他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回国后,有11个选区的选民要求他代表他们参加议会竞选。1900年,26岁的丘吉尔成为国会议员,并在32岁时成为内阁大臣。
  在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曾担任过6种内阁职务,包括商务大臣、内务大臣、财政大臣、海军大臣等。也两次倒阁,从一个政党跳到另一个政党。为此,他不断地引起政界的谴责和震动。
  二战初期,英国首相张伯伦向希特勒妥协,采取绥靖政策,使当时的形势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希特勒不可一世。就在这时,丘吉尔呼之欲出,成了战时的伟大英雄。
  反对法西斯的战争胜利了,丘吉尔代表英国出席了结束二战的、由苏美英首脑参加的波茨坦会议,他于1945年7月25日赶回英国。然而,在战后的首次大选中,英国人就把他抛弃了,所代表的保守党败北。不过,在他76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当上了首相。
  他给人的印象是,粗鲁,不老练,在需要朋友的地方却往往树敌。他的一位最好的朋友说:“第一次与温斯顿见面你就能看到他的所有缺点,然后你用一生中所剩的岁月来发现他的美德。”
  马孔·斯蒂文森·福布斯继承了父亲编写刊物的天赋,但不想继承父业,他想当美国总统。但是,从大学毕业后第二天就开始的政治活动连遭惨败。一怒之下,他决定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那是1957年。
  此时,他的哥哥布鲁斯在《福布斯》杂志任董事长。在马孔最后一次竞选州长失败的当天,《福布斯》正在举行庆祝杂志创刊40周年的酒会。马孔突然宣布:“鉴于我这次选举失败,我决定重返《福布斯》。”然后,他走到哥哥面前,掏出一块金表相赠:“感谢你对《福布斯》所做的贡献,预祝你退休愉快!”
  上天似乎有意成全马孔。1964年6月,48岁的布鲁斯去世,马孔自然继任。马孔要把自己塑造成资本主义的传奇代表人物,他认为这对提高《福布斯》的声望大有帮助。
  他网罗杰出人才,并为他们制造一个可以各展所长的环境。这使《福布斯》迅速成长起来,还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但是,马孔除了赚钱,还要引人注目,要把记者和他们的摄像机吸引过来,以扩大《福布斯》的知名度。什么东西能帮助他呢?
  从1968年开始,马孔有了收藏的爱好,这纯粹是为了知名度。真正的收藏家,不愿意引人注意,但马孔每一次购进收藏品,都是四处宣传,以让人们进行炒作。他会在购买现场等着记者来问。所以,马孔的收藏品成为了宣传《福布斯》的载体。
  他有两大收藏爱好:摩托车和金蛋。摩托车是展现男子汉气概的收藏,进而他成立了摩托车俱乐部;他会花巨资购买收藏价值不高的金蛋,只要在《纽约时报》来段“马孔买蛋新闻”就达到目的了。
  1972年7月,马孔注意到了广告上的热气球。他马上在第二天早上跑到热气球俱乐部。由于雾大,无法立即升空,马孔就坐上拴在树上的热气球过了一把瘾。
  3个月后,马孔和司机丹尼都拿到了热气球的驾驶执照。他订购了一个黄绿相间的大气球,上面印着几个大字:《福布斯》———资本家利器。下面一行小字:商场大将必备兵器。
  一年后,马孔发起了一个“热气球横跨美国之旅”,从而引来了大批《福布斯》读者。他首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对记者们说:“这趟旅行纯粹是为了好玩,和我的商业杂志毫无关系。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这只大气球,你们这些人今天是绝对不会跑到这里来的,更不会专门来为福布斯的老板做广告。”
  1973年11月,马孔乘着这只热气球创下了热气球横跨美国的记录,在21天内完成了旅行。在回程往美国东海岸时,气球撞上了高压线,掉进了比克海湾。更危险的是,当地一名农夫把他们当成了来自太空的火星人,差一点对他们开枪。幸好地勤人员及时赶到,才避免了灾难。
  


所有的成功都在极端上(2)


  马孔的目的达到了,许多从未听说过《福布斯》的人,都把马孔的冒险当成了茶余饭后的有趣话题。有报道说:“马孔·福布斯在美国已经是人人传诵的名字……虽然他的宣传目的非常明显,但是大家都爱得不得了。”
  不久,马孔决定乘着东风,继续扩大影响,这次他要横跨大西洋。这是一项新记录。
  1975年1月5日,马孔和一位伙伴坐进了吊篮,他们要飞到4万英尺的高空上,以时速200英里的速度向前推进。13只巨大的氢气球绑在填了水泥的手推车上,要把它们慢慢放开,让吊篮慢慢升空。而氢气球突然失去控制,猛然向上冲去,手推车被拉倒,放在平台上的吊篮被拖到了地上。现场的人都被惊呆了。一位工作人员清醒过来,跳到吊篮上,把连接气球的链扣解开。气球窜上天空,而马孔他们两人留在了地上。可怕的是,13只气球只有5只飞到了上空,而起码要有11只才能保证吊篮在空中飞行不坠。如果吊篮被这5只气球带上高空,势必会坠毁,里面的人绝对不可能逃生。
  马孔历险之后,决定放弃那些冒险性过强的计划。他也不再操之过急地想一下子就征服世界,而是要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打知名度。
  1979年夏天,马孔通过工业巨子哈默的关系,一行5人到了苏联莫斯科。一下飞机,5人就骑上摩托车开向市区。在送给市长夫人的女用手提袋上,醒目地写着大字:资本家利器。在冷战期间,这样的举动无疑是轰动性的新闻。
  1982年初,马孔开始在他的摩托车队和一大堆热气球的簇拥下,开始了征服世界之旅。
  马孔第一趟旅行,目标是中国。马孔在气球上写下大字:《福布斯》向中美友好关系致敬。中国有关部门特别强调,所有的热气球都要绑好,不能自由飘行。随马孔出游的四儿子一再警告父亲:“千万别违反中国人的规定,千万不能!”马孔每次都回答:“要,非要不可!”出发那天,气球是绑好了的,但是他乘坐的气球突然飘向空中,20分钟后,马孔落在一所军营附近,被扣押了起来。在离开中国的告别会上,马孔表示,他只是想告诉大家,气球本来就应该在空中漂浮,绑着就没意思了。
  马孔在中国的淘气之举,又让媒体有了一阵子的话题。之后,马孔又到了巴基斯坦、埃及、泰国、日本、德国、土耳其……《福布斯》的名字在全世界传播开了。
  马孔虽然在杂志界是个风云人物,但他认为在圈外人中他也应该有很高的知名度。
  机会来了。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需要寻找一位名声响亮、品位高雅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这样,马孔结识了泰勒。站在泰勒身边,迎着镁光灯的闪光,马孔心里得意极了:只要和泰勒在一起,还愁自己不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吗?“做这位国际巨星的护花使者,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样。”
  马孔经常表示他和泰勒无意结婚,但又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让人对他们产生“误解”。1987年5月,在一次豪华宴会上,马孔当众交给泰勒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接着又送泰勒一辆紫色的哈雷摩托车,上面刻着泰勒香水的注册品牌:紫色情怀。他还与一位半裸的摩托车迷合影,并特意对她说:“这照片可别让我的莉莎(泰勒的昵称)看到哟。”
  1989年,在马孔70大寿的庆祝晚宴上,泰勒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这是马孔的最后辉煌。
  1990年2月24日,马孔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经常被他搞得沸沸扬扬的世界。
  马孔·史蒂文森·福布斯是个极为少有的、赤膊上阵为自己企业做广告的企业家;而且,他做广告的方式也很特别。别的企业家做广告大多动口不动手,马孔却以他富有创意的方式来制造名声。他敢于冒险、敢于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为此,创造了马孔和《福布斯》这两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对此,我们想到些什么?
  美国人可以这样做,中国人可以吗?
  我们中国要不要有这样一个人?
  如果中国人也这样做,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好处吗?
  心想事成,你敢像马孔那样设想自己吗?
  其实,我们细想一下,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因为打破了既在的东西才被认可的,而打破就是向现有世界保守着的某一点冲击。冲击的点越是保守就越有创造性,也越成功。就像是爱因斯坦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观念的冲击,就像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冒险家,他们都处在事情的某个极端上。自然,这些冒险家并不都是成功者,他们是地道的走钢丝的人。由此才为我们所瞩目,才成为社会的推动者。至于马孔,我们对他的行事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他的精神和活法却有宝贵的教益。
  ☆青年人走路连跑带颠,当然容易摔跟头。成年人走路稳稳当当,当然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