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国“收购三角”
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转变,很难说是会计师的“疏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香港企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以开曼或英属海外群岛注册的公司进行并购,是香港上市公司中一种常见的做法。
事实上,这种做法除了利用这些地区的税率优惠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对该区域内的银行存款或资金流动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并购方泄露自己的资金动态。“一般大股东或并购者会在不同地区注册多个公司,一方面利用不同地区的制度差异,另一方面则有效地防止了对其资金流向的追踪。 ”该人士说。
他认为,香港格林柯尔2004年对冰熊设备的收购方式,即香港资本市场上常说的大股东将某资产“装入”上市公司的过程,其中许多操作手法已为香港企业界所熟悉,“但内地市场和监管部门可能还不太了解。”
而按照香港格林柯尔年报中所引用的会计准则,格林柯尔“下属公司”所持有的资金全属公司所有,以此而论,其海外控股公司如果持有公司资金,在会计计算中依然可以计入公司银行存款,而此类公司如果以此资金进行抵押借贷或融资活动,根据当地银行法例,会计师将很难进行全面审计。
2003年8月,有记者就格林柯尔盈利的大幅降低而追问顾雏军的看法,顾雏军自信地表示,“相信三五年后,格林柯尔还会大赢利。”
仅仅一年后,顾雏军便开始实现其“大赢利”的诺言,但不是通过制冷剂销售,而是并购——在2004年年报中,香港格林柯尔宣布,在对冰熊设备的购并中,公司除收购一间企业外,并“获得”价值21370万元的不动产,仅以此项,公司在收购过程中的“净利”即达2970万元(收购价为18400万元),远远超过其制冷剂业务。
倘若香港格林柯尔在未来“三五年内”以同样方式将顾雏军购自内地的企业一一“装入”,在精巧的架构控制下,“大幅盈利”并非遥不可期。
更加“巧合”的是,通过对冰熊设备的收购,格林柯尔的业务范畴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将过去的“替换”与“分销”制冷剂两项业务合并为“提供工程服务及销售”一项,同时新增“制造及销售冷藏汽车”一项。尽管据管理层解释,收购冰熊设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制冷剂销售,但联系到顾雏军今年以来在国内汽车业的一系列并购,其中的变化耐人寻味。
至此,对于“格林柯尔系”上市以来的资金运作手法已经可以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通过上市利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然后利用开曼及英属群岛的银行体系,一方面“制造”适当的收益,另一方面则在适当的时候以“外资”方式进入内地进行收购,随后将以顾雏军名义控股的收购公司“装入”香港上市公司,并由上市公司分享低价位收购时带来的“收购溢价”。
在这一由“资本市场”、“银行体系”和“收购目标”共同构成的国际化“收购三角”里,由于各地区法例与监管制度的不同,使得任何一方的内部监管都将面临着来自外部信息缺失的巨大困难。(记者 王晨波/中国新闻周刊)
顾雏军败局之资本玩家的秘密
发布时间: 2005…08…05 17:47 字体: 放大 缩小 还原
发展中的中国总有那么一批人:他们曾经有着救世主般的神气,常被人们,尤其是那些期待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政绩的官员们,奉为座上宾;他们也的确曾经给这些期待他们的人,带来过不少现实的“奇迹”和“满足感”。
但有一天,当这些“奇迹”和“满足感”渐渐消退,而此时还被“揭露”出:一切都不过是谎言和骗局时,他们和期待他们的人都突然间“人间蒸发”了……
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玩家”。中国这几年似乎不缺这样的人,比如杨斌、比如唐氏兄弟、再比如最近的顾雏军。
“我不是资本玩家。”尽管顾雏军一再如此强调。但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本刊的实地调查,逐渐显露出来的事实却似乎仍在隐喻着其“资本玩家”的本性。
有报道称,顾雏军的资本运作方式大抵如下:以香港资本市场为融资终端,以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为资本运作平台,以退出中的国有企业为并购对象,再利用离岸公司的信息不明特性,以及中国市场监管的缺失和地方政府官员的短视“大做文章”。
“离岸公司”的“原罪”
顾雏军发家于海外。其格林柯尔公司是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的海外公司,也就是所谓的离岸公司。
“离岸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且财务操纵(乃至十足的财务造假)成本很低。‘吹牛不上税’,这正是某些资本运作高手看重的‘优点’。”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顾雏军在其财务操纵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了离岸公司的这一特点。“这种不透明,也导致了其向外界披露的一切行为在形式上都是合法的。”梅新育认为这正是离岸公司最可怕的地方,“因为一旦他利用这个进行违法行为,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社会公众即使对此有疑问,在事情败露之前也只能接受他的解释。”
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教授罗培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认为,这些离岸公司基本上都是“壳”公司,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资本,是用来圈钱的一种工具。“在维京群岛等地注册一个公司非常容易,注册资本只有1000美元。”罗培新说。
正是这种海外注册的随意性导致了许多中国民营企业纷纷赴这些地方进行公司注册。梅新育博士的调研就发现,在赴香港和其他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中,这类海外注册公司占大多数。2001年末以来,一些海外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相继遭受财务造假质疑,而遭到质疑的民营企业全部是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其中就包括格林柯尔(8056,HK)、欧亚农业、超大农业、中国稀土等公司。
这种离岸公司又以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居多。梅新育曾经计算过,截至2003年9月初,香港股市上市公司合计1019家,其中在百慕大和开曼群岛注册者分别为455家、276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71。7%;全部在中国大陆、香港以外注册的上市公司市值总额3208。97亿美元,占香港股市市值总额6374。25亿美元的50。3%,其中除了4家公司之外,都是在百慕大和开曼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
在海外注册、然后在海外上市、接着回到中国内地兴办或收购企业,这已经成为那些“资本玩家”进行资本运作的常见路径。而这种路径的运用却给内地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梅新育看来,这些风险包括:为腐败分子、不良商人提供侵吞国有资产和公众财产的途径;便利企业欺诈;造成潜在投资争议;转嫁金融风险等等。
梅新育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仅就企业利用离岸金融中心的便利条件进行的欺诈行为而言,又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虚增资产。典型案例是2003年12月败露的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欺诈案,该公司账面上存放在美洲银行的40亿欧元纯属虚构,在开曼群岛的一家离岸公司也不存在。帕玛拉特公司的欺诈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是利用了离岸金融中心信息不透明的特点,总共设立了10家离岸公司。
二是虚增经营业绩。企业虚增经营业绩往往是为了上市恶意“圈钱”,但虚增经营业绩通常需要支付相应的较高税收成本,企业如果利用离岸金融中心对离岸公司的免税待遇,就可以低成本虚增经营业绩。这种财务造假行为相当普遍,以至于香港形成了一条龙的财务造假“上市包工队”。
地方政府的“妥协”
离岸公司的内地“圈钱”运动得益于中国环境的宽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地方政府在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奉行的短期目标,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顾雏军的收购计划中,其“低价收购国有企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质疑。
“在‘国退民进’的趋势下,地方政府在产权改革时可能更看重短期目标。”华东政法学院教授罗培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为地方政府官员是任期制的,他们在这种口号的指引下会产生一种短视的心态。
为什么地方政府会青睐这种离岸公司及“资本玩家”?“主要是因为这种离岸公司的性质为企业利润的转移提供了空间,而作为海外公司的离岸公司是不受中国法律法规的监控的。重要的是,在这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里面还存在着许多交易,各利益团体在这些收购行为中能获得各自的利益。”罗培新分析道。
而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则认为,大多数规模庞大的现代企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者或者完全没有企业股权(如完全的国有企业或由外部职业经理管理的私人企业),或者并不占有全部股份(股权多元化企业),因此存在代理风险,掌握经营权的经理人可能侵占股东资产,掌握控股权的大股东也有可能侵犯其他股东的权益。
由于当前的中国商业法规不够健全,这种代理风险相当高,而离岸金融中心恰恰为这种侵占行为提供了便利的资产转移渠道。比如:通过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以及隐蔽公司股权收购方的真实身份,低成本侵占公有股权。
造“系”运动
在顾雏军的资本王国里,人们发现,他一手缔造的“格林柯尔系”很容易让人陷入迷局。
按照郎咸平的分析,这场造“系”运动中有这样的特点: “顾氏通过格林柯尔收购的企业多数是上市公司,但是在每一类产业的上端都是一家顾雏军 100%控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