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乐在工作-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赢得转机。
  化危机为转机,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信念,它来自强烈的自信心、过人的勇气和胆识。没有哪家保险公司能为你事业成功提供保险,更没有谁能为你家庭的幸福提供保障。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境况中,危机难以避免。所以,如果你能掌握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和方法,相信你的路“即使有惊也会无险”。


  第四章 良好习惯,正确方法

  好的习惯和方法是实践快乐的关键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良好的习惯,工作的时候尤其如此。一个人工作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3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没想到,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人意料。
  在我们身边,这种事例不胜枚举。那些优秀的同事之所以卓越,就是因为他们具备平凡人所不具备的好习惯和好细节。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总是抱怨无聊?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该工作的时候不工作,一到单位,就打开电脑,但不是工作,而是浏览花边新闻,或是和网友聊天。而一旦你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你的工作就会开展得很顺利,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情将会非常愉快。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你就不会总是向你的朋友抱怨工作不快乐了。
  良好的习惯可以大大地提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效率。根据对几百位成功人士的调查显示,当问及失败的可能原因时,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坏习惯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说你也许觉得自己轻而易举地就能克服坏习惯,但是事实上根本办不到。坏习惯像铁索一样紧紧地束缚住了你的一切,只有通过痛苦地、仔细地、精心地反复从事正确的行为才能加以纠正,而且要用无比坚定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每一次行为。这样,你才有可能快乐。
  你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处理自己的电子邮件比较合适,哪些该回,哪些不该回,哪些需要下载,哪些可以直接删除,哪些需要转给老板等等。
  你在下班之前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
  你做事没有计划性。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把它们理顺了,有轻重缓急、分主次繁简,实施起来就会轻松很多。虽然人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但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绝对要比随兴所至地去处理事情好得多。
  你总是犹豫不决、不能及时采取行动。
  其实,好习惯并不难养成,过程虽然痛苦,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我们终生的财富。一个养成了良好工作习惯的人,对工作有一种亲和心理,会从心底里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第一需要,使它变成一种乐趣。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工作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把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工作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享受快乐的过程。

  第一节:双视角思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在我们追求成功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模式,凡事都多换几个角度去思考,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双视角,是指即关注战略,也做好细节;既从战略层面出发考虑宏观问题,也要兼顾执行上的细节问题。
  在每个公司里,总有些人习惯从大处着眼,而另一些人则更关注细节。这两种人都是公司所需要的。要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你就要学会新思维:善于把日常工作与公司的宗旨联系起来。你要培养自己的双视角思维,看到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果一个行政助理认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就会感到不满、消沉并且工作草率。如果不理解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很容易引起对关键工作的忽视。并不是只有最基层的员工要培养双视角思维方式,最高层也同样需要。如果高层主管只顾大局,完全不顾及支撑他们主动性所需要的细节,他们就会使自己的下属疲于奔命,而且根本无法完成自己所要求的工作。
  采用双视角思维,可以让我们发现工作的全新世界。比如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传统上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而采用“双视角思维”来思考,你的成功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克服弱点。这并不等于无视你的弱点。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设法控制弱点,继而腾出手来把优势磨砺得更加犀利,用你的超强优势来盖过你的弱点。
  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要做到:发挥你的优势,无论什么优势;控制你的弱点,无论什么弱点。
  再比如说,对待枯燥乏味的工作的态度,在聪明人的眼里,哪怕现在的工作艰辛琐碎待遇菲薄,也勤恳敬业,全力以赴地去做,并且做到最好,以此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完美的人生。不大起眼的职业,或者在一些人眼里还有一点卑贱的职业,有的人就能把它干得十分的出色。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也有类似的经历。早年,他在一家汽水厂当杂工,除了洗瓶子外,老板还要他抹地板,搞卫生,他喜欢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认认真真地去做事。一次,有人在搬运产品中,打碎了许多汽水瓶,弄得车间里到处是玻璃碎片,到处是汽水泡沫。本来应该是谁打碎了瓶子谁打扫,但老板为了节省人工,还是让干活麻利快捷的鲍威尔去打扫。想到自己是清洁工,是份内的活,鲍威尔很快将满地脏物打扫得干干净净。几天后,他晋升为装瓶部主管。自此,他悟到一条真理:喜欢自己做的事,全力以赴,总会被人注意到。
  事物都有它的多面性,换个角度思考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庐山不同的景致。
  采取双视角思维,不仅能给工作带来平和的心态和充满乐趣的过程,有时还会在不经意间打开一片新天地,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采取双视角思考的结果。据说最开始没有负压过滤吸尘器时,人们要打扫灰尘使用的是相反的一种方法——吹,但是当人们发现吹的方法除尘有许多弊端,它不但不能收集灰尘反而会让灰尘飞扬,于是就有一位英国人采取双视角思维,发明了现在的吸尘器。因为声音产生震动,换个角度思考,让震动还原成声音,发明了留声机。就工作上的收获而言,我们也可以采取双视角思维,在林老师看来,事情没有成功和失败这两个泾渭分明的区别,而是一个得到与学到的过程。当你成功了,你就是得到;但你失败了,就是学到,绝不会一无所获。

  第二节:集中能量

  “集中优势兵力,首先在点上突破”是最朴素的取胜原则。许多人总是想同一个时段做许多事,骨子里想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殊不知,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往往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但是,一直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当成多面手:上班的时间想着下班的事,白天的时候想着晚上的时,吃饭的时候看去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又想去睡觉,……殊不知,就因为这样,我们才工作做不好,饭吃的不香,觉睡的也不深,结果弄的自己很不开心。
  一个想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的年轻人把自己的苦恼告诉昆虫学家法布尔:“我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在我爱好的事业上,可是至今却毫无成就。”
  法布尔安慰并赞赏他说:“我相信你是一个想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
  这个年轻人说:“是啊!我爱科学,不过也爱文学,而且对音乐和美术,我也非常有兴趣,为了这些兴趣我把全部的时间都用上了。”
  法布尔听后,皱了皱眉头,从口袋里拿出个放大镜,说:“朋友,你必须像这把放大镜一样,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否则,你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所以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曾经犯了一个错误。我一直以为这很聪明,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但后来我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就像寓言故事里掰西瓜的猴子一样,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我觉得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在实践家的这一年半里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只做产品,终于实现了业绩的突破。我认为任何一个人在三年里只做一件事,都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事实上,任何成就非凡的学者、科学家,无一不是聚焦成功的最佳例证。法布尔就常常为了观察昆虫的习性而废寝忘食,他可以趴在石头旁一动不动,花一整天的时间来观察一只小昆虫的一个小动作。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以勤奋写作著称,他每天都坚持写作,有时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曾说:“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经常带桌铅笔和纸张。一个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幅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写一个思想,一个特点,那很不好。”他还说:“必须每天写作,如果一天没写,咱们样呢?”他自己回答:“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我没写’这句话,一遍一遍地写,等你写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有一次,果戈里请一位朋友到饭馆用餐。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立即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抄写。饭菜上齐了,他还在埋头抄写,朋友见他如此冷淡,心里很不是滋味,很不耐烦地对他说:“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呢?”说着,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