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与决策-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现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含有更多的成长性,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工作报酬会更高。在流程执行小组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个人的前途发展不在于在层级上往上爬,而是要横向发展,拓展知识,学习更多的东西,以便能胜任业务流程中更多的内容。改革后,“掌握”一门职业或行当之类的事就不再存在。一名工作人员随着专门知识和经验的日益丰富的发展,他的职务工作也再日益发展。

  人的作用发生变化棗从受控制转变为授权。下面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授权的性质和结果。一名旅客走到一家大宾馆的门卫跟前,述说他的汽车停在这家宾馆的车库内,车内的雷达探测器被偷了。那名门卫是得到授权给宾馆旅客提供服务的。他便问那个雷达探测器值多少钱,并带这位旅客到服务台,指示接待员说:“给这位先生150美元。”在场其余人员个个都纳闷,不吭声,但那位旅客满意了。两个星期后,宾馆的总经理收到了那位旅客的来信,信中说,他已从他的行李箱内找到了雷达探测器。信封内还附了一张150美元的支票。信后还添了俯笔,说:“顺便讲讲,在我今后的余生中,永远也不会再进入任何别的集团的连锁宾馆住宿。”

  业务流程改革后,工作的人员势必要得到授权。他们作为流程执行小组的工作人员,既得到许可又要求他们去思考分析、相互交往、独立判断、作出决定。好管闲事的监工和管理人员便无用武之地了。

  改革后的流程中工作职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是循规蹈矩,而是要自己作出判断,以便做该做的事,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受充分的教育,才能认清该干什么。

  衡量业绩和报酬的重点发生变化棗从按照活动转变为按照成果。改革迫使公司重新考虑有关雇员工作报酬的某些基本假定。比如说,在改革后的公司内,一名雇员今年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成绩,这丝毫也不能保证他或她在今后的岁月中也会作出成绩。正因如此,在改革后的公司内,雇员的基本工资在剔除了因通货膨胀而予以调整这个因素外,变动往往是很小的。对于突出工作成绩给以重大的报酬,采取发奖金的方式,而不是提高工资。工作业绩以所创造的价值来衡量,工作报酬也就应该根据工作创造的价值来确定。

  工作完成很好,发给适当的奖金。但晋升到新的职位却不是这样。晋升和成绩二者之间应严格分开。提成工作人员担任企业内另一种职务,不应该根据工作成绩,而应该是工作能力起作用这是变动职务,不是工作报酬。

  改革要求雇员深信自己是为顾客工作,而不是头头工作。只有当公司在实际上,在支付工作报酬时贯彻这种精神,雇员才会相信这一点。

  改革后的企业内,雇员必须具有如下信念:

  棗我们的工资全都是顾客付给的;我们必须做到令顾客感到满意的事。

  棗本企业内的每一种工作都是重要的:我确实在起作用。

  棗单是出勤不能算是工作成绩:我创造了价值,我得到了报酬。

  棗当任不让,遇事不推:我决不回避问题,一定要使问题得到解决。

  棗我是小组的一名成员:我们大家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要么一起失败,要么一起成功。

  棗我们人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工作怎么干:我的职务的一部分是不断学习。

  一个公司内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和信念必须有助于实现业务流程设计的业绩。例如,一种订货单的执行流程尽管设计得能又快又准确地运行,但除非实际工作人员认为速度和准确性很重要,否则订单的执行流程是不会又快又准确的。

  7、大多数主管和管理人员知道用演绎法去思考问题,那就是说他们擅长于先确定问题和问题的评估,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评估。但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改革则需要用归纳思维棗即首先要物色到一种强有力的解决方法,然后再去寻找它能解决哪些问题,而有些问题公司企业甚至是茫然无知的。

  大多数公司对技术的看法犯有一个根本的错误,那就是它们是通过它们目前的工作流程的透镜来看待技术的。它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潜力来加强、革新或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其实,它们提出的问题因该是“我们怎样才能利用技术,使我们能做过去所未曾做的事?”改革跟自动化不一样,改革是创新。改革是发掘利用技术的最新能力来争取达到崭新的目标。改革的最艰巨任务之一,不是认识 已经熟悉的技术,而是认识新技术具有的人们尚未熟悉的新的潜力。

  用演绎法去思考技术,不仅会导致人们忽视有关技术的真正的重要 ,还会使他们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对技术的无足轻重的、无意义的应用感到兴奋。 在许多情况下,供给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只有在人们能够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需要这种东西;然后他们才会感到没有这种东西就无照常生活,“一项重要的技术先是制造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

  消费者是无法想象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随身听”不是去适应而是改变了人们关于在什么地方听音乐和如何听音乐的观念。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是受到人们可能性的了解制约的。突破性的技术是使人们未曾想到的事务和活动成为可能的技术。大多数公司未能克服 挑战是它们没有认识到技术中蕴涵的商业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缺点是可以理解并情有可原的。

  技术的真正力量并不是使原有的工作流程发挥更好的作用,而是能帮助公司打破陈规,创造新的工作方法,这就是改革。

  数据库技术改变了层层传递文件的规则,它能让许多人同时使用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同时获得集权和分权的好处。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便携式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得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随处收发信息。

  自动识别技术(或全球定位系统)同无线数据通信结合,可以让事物棗例如载货汽车棗不断地通报车辆现在在什么地方,使你不必去寻找它们。

  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使得随时修改计划得到可能。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不断打破我们知道事业的规则。今天看来似乎不容违反的规则有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变成过时的东西。

  所以说,发掘技术的潜力来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并明显地超过竞争对手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十年一回的事。相反,应站在新技术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技术、认识技术并将其融入企业之中,研究与开发是这样,开拓市场也是这样。公司如果要在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就需要把技术开发作为看家本领的核心之一。那些能更好地认识、理解新技术潜力的公司,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具有持续增长的优势。

  如果你能够购买到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就不是新的。

  公司不可能今天听说有一项新技术,明天就付诸实施。必须花时间去研究它,了解它的价值,使该项技术的潜在使用价值形成概念,在公司内部推广这些价值并指定应用计划。一家公司如果能先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再把先进技术付诸实际应用,就必然会在竞争中明显地占据领先优势。

  作为改革地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企业业务流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是夸张之词。但是,公司要谨慎,不要以为技术是企业改革的唯一要素。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六辑
  以流程为中心的改革和管理 第二部分 

  1、改革要靠一批人员发挥作用,站在最前列的是改革的领导者,这应该是一位有权力同时又有志于发动这样一场巨大运动的资深人员。假如缺乏坚定有力的领导,进行如此激烈的变革的努力将会迅夭折。改革需要对整个流程有一种全局性理解。而这种全局性眼光不是处在靠近第一线的人通常具备的只有领导者才会具备这种眼光,不过但靠领导者也无法完成改革。 

  改革某一特定的流程,这是该流程主持人的职责,这是一位由领导者指定、为流程及其绩效担负全部责任的资深人员。为了改革某一流程,流程主持人建立一个包括两类人员,即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班子。内部人员指工作于目前流程、为这一班子贡献知识、经验和可靠性的那些人;与之相对并起着补充作用的外部人员,则指那些完全不了解现有流程,但凭借其新鲜与客观的视角而能提供创新思维的人。 一个立志于改革的组织机构很可能同时会有一批这样的班子在运作,如何协调、推进和支持其工作便是改革领导者的任务。领导者为各个流程主持人提供指导,并且保证所各项工作不仅从单项角度而且从整体角度看都是成功的。

  具体有如下角色:

  领导人 有权批准和发动整个改革的高级主管人员 

  流程主持人 负责一个特定流程及其改革工作的管理人员 

  改革小组 由若干名致力于某个特定流程改革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他们调查研究现行流程存在的问题并监督流程的重新设计及贯彻实施。 

  在理想的环境中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领导人任命流程主持人,流程主持人在领导人的支持下召集流程改革小组进行流程的改革。

  2、改革领导人通常是一名高级主管人员,他足以使一个单位从里到外来一个兜底翻。通常的情况是,并不指定某个高级主管人员担任改革领导人。这种角色往往是通过毛遂自荐、自我任命的方式产生的。某个人如果充满了激情要改革公司,要使它成为本行业的最佳企业,最终还要使它渐入佳境,这样的人如果又有力量胜任领导人的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