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战败-[日]吉川元忠-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5 年4 月,美国由于对外技资收益的增加终于实现了贸易外收支的顺差,日本则如同前面提到过的〃维多利亚循环〃达到了由贸易收支顺差、经常收支顺差带来的对外资产进入自行增值阶段的状态。而在〃维多利亚循环〃中,英国通过债券投资得到的平均利率不过是5% ,可是日本对美投资的收益却享受了高达10% 的利率,对自行增殖速度的预测也是惊人的乐观。这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健全的经济关系。笔者于1985 年上半年,曾作过如下评论:
〃日本快速的大债权国化孕育了极大的问题,这种状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国际社会所接纳。纵观英国、美国的先例,核心的资本输出国同时还应该是世界货币国,在数十年中成为世界政治、军事的核心。在缺少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日本一味扩大对外资产,到底能否被国际社会接纳?如果有人批评日本固守‘利息元成本我看是不幸而言中。”
笔者在这篇论文中还曾假设,美国的异常的高利率政策,正是考虑了美元汇率风险的,这也被我言中了。不过,超出笔者预测的是,事态发展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发达国家首脑会议〃及其后的〃国际政策协调〃究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政策协调中的病理分析 1985…1990


贸易顺差的本来面目

也许日本的机构投资家是被日美间鲜明的利率效益深深吸引,也许是美国为吸引日本的资金而故做手脚使日本取联邦德国而代之。这似乎无需吉尔平教授的分析,事实更接近于后者。
进人80 年代以后,日本资金大规模进军美国国债,由此形成的日美间的新的金融关系基本上成为贸易关系的另一面。外国民间持有的美国国债, 1981…1985 年净增加了620 亿美元(美国商业部统计)。由于联邦德国已经抽身,可以说这一金额是来自日本的投资。同时,这期间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在5 年里累计约达1200 亿美元。就是说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的约半数,是以获取美国长期国债的形式稳定地还流到了美国。
这一时期的美国,靠着以日本为主的外国资金填补了经常收支的赤字,并将剩余部分用作了自己的海外投资。这一点我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并使用了〃帝国循环〃这一说法。
然而,令人感兴趣的,是日本资金收支显示出的与此相符的态势。1984 年,日本贸易收支顺差的扩大使得当年的经常收支顺差达到近350 亿美元。可是长期资本收支方面的赤字,却总是高于经常收支的顺差(美国的对外投资额高于对日投资额的话,就形成资本收支赤字)。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机制下,经常收支的顺差就是对外投资的资金来源。可是日本加入到了美国的经常收支中,并且亲手筹集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采取了比提供〃资金来源〃更为积极的投资行动。
1984 年底,日本的对外净资产为740 亿美元,较1980年末增加了约600 亿美元,与同期的经常收支累积顺差670 亿美元规模相当。但是,这期间日本包括债务在内的总资产却增加了1800 亿美元,这就不难看出债务是随之迅速增加的。这些总资产增加部分的构成为:以长期资产(1 400 亿美元)为主,与长期资产并存的长期债务仅增加了600 亿美元多一点,其他为短期债务,其中金融资产的增加幅度最为突出,为)00 亿美元。
就是说,在日本这一超出自身实力的〃转贷国家〃中,扮演主角的不是人寿保险公司,而是银行。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伴随日本民间银行国际化潮流的快速的银行分支机构网的扩张,日本的银行显示出了大量吸收美元存款的态势。
〃短期借入、长期贷出〃效益就出自差额。一般地说,短期利率低一些,而长期利率由于伴随着更大的风险自然会高一些。这些,在日本国内原本是银行的稳定的日常业务内容。而同样是日本的银行,他们在美国等国家的行为却仅仅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过度涉足美元世界的懊悔。
10年后的1995 年,日本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竟被冠以〃日本?高息〃之号,泡沫经济留下的遗产一一不良债权带来的严重的信用紧缩,特别是日本的银行在被指责为〃长、短倒挂〃的资产、负债比例中,终于看清了自己过度依赖美元资金的弱点。
将短期储蓄资金用于长期贷款,的确是有利可图的。不过,假如三个月期短期储蓄存款到期时,已被用做长期贷款的资金要到六七年以后才能回来,因此日本的银行总是疲于筹集短期的美元资金,即使利息多少高些也是出于无奈。欧美的金融机构恰恰抓住了这点。
在平成危机的最盛期,正是债权大国的大金融机构一…日本的银行,竟要忍受着几许嘲讽听任如下说明。债务国有发展中国家巴西等。但是在1984 年时,谁也想像不到日后要忍受如此评价。日本的银行被坚挺的美元和欧美各国的高利率所诱惑,只是一味地扩大交易份额。
80 年代前半期的日美贸易、金融关系,可以说是建立在不自然的居高不下的美元坚挺之上的。尽管货币经济是国际性的潮流,但仍应该说造成美元坚挺的是急风暴雨般涌进美国的日本资金。日本将自己贸易顺差产生的剩余资金注入到美国,美国则利用这些资金维持了市场繁荣和日本商品的进口,这些反过来又剌激了日本贸易顺差的膨胀。说得极端一些的话,日本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产品,并把这种现象当成了贸易顺差。


不止一次的口头干预

下面,我要回顾一下1985 年9 月发达国家首脑会议(译注19) 以后的形势,但这一时期的情况一两句话很难说清。对日本而言,无论是贸易关系还是资本关系,都是一个使人切实认识到只有摆脱美元才能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1985 年9 月,五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就降低居高不下的美元汇率达成协议,并发表了名垂史册的声明。这个协议即著名的〃广场协议〃(译注20) 。
一般说来,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决策当局的人们大致可分为两大势力…一一通商派和重视资本市场派。前者代表美国产业界的利益,主张扩大出口;后者则重视金融资本市场,更多地关注外国资金向美国的流人。
里根政府自成立时起就将汇率放给了市场,允许美元的高汇率。这种背景保证了外资顺利流人美国,也说明重视资本市场派的态度在决策当局占上风。
但是这期间,美国产业界希望美元转低的呼声日益高涨,来自其代言人美国国会的压力最终搬动了里根政府。
事实上,美元居高不下导致的美国经常收支赤字的急剧扩大,使得无论什么样的重视资本市场派也无法坐视不管了。
80年代初美国的世界最大对外净资产…一〃储蓄〃到1984 年已经不复存在。之后便是人们预测的每年超过1000 亿美元的对外净债务的积累。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对外债务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对这种由美元坚挺带来的国际收支和财政的双重赤字所预示的危险性,并不是没有人敲响警钟。但是里根政府面对美苏冷战局面,自然需要一时的经济繁荣,于是警钟之声也就没有上达到里根政府的中枢机关。至少〃强大的美元〃的信奉者、里根政府财政部长里甘是不会考虑180 度地转变美国政策的。
转机出现了。1984 年11 月,里根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也具备了改变政策的较好的环境。1985 年2 月,里甘从政府财政部长调任总统首席助理,原总统首席助理詹姆斯?贝克(' zeimz Baker) 出任第二届里根政府财政部长。贝克寻找机会对美元汇率进行了协调性的人市干预。这无疑是对重视资本市场机制的前经济政策的否定。
〃广场协议〃也就是美国财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 、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 、英国财长奈杰尔?劳森(Nigel Lawson) 等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间达成一致的下调美元汇率的协议。这些被称为〃货币交易团伙〃的人们,一致将这一协议自诩为〃美元的有秩序下调〃的协议。事实确实如此吗?货币的管理与运作,目的并不在货币本身,货币政策充其量不过是手段。就〃广场协议〃而言,我们必须验证一下〃非美元货币令人渴望的上升〃的结果。
协调入市干预在汇率控制方面确实产生了效果。〃广场协议〃后各有关国家通过入市干预,使得美元汇率很快跌了下来。从协议前的1 美元兑换240 日元左右下跌到近200 日元。这是急剧的下跌,整个过程不足三个月。拥有巨额经常收支赤字的那些国家的货币,终于弄清了因资本的流动而被高估了的部分。但是问题还在后面。以贝克部长为首的美国政策当局和弗莱德?巴古斯登(Fred Bergsten,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专家〃们的再三的美元汇率口头下调干预,说明当时的汇率水平并不是终点。美元汇率下跌直到1987 年2 月七国财长会议后, 1 美元达到兑换150 日元水平时,才算告一段落。
这一阶段的日美经济关系中关于美元汇率的调整带来了什么呢?我们需要从实体经济即贸易问题与金融关系两个方面来探讨。


稳坐进口之安

这里人们应该问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是日美间的贸易不均衡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就美国的立场而言该是否定的。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虽然大幅度地下跌了约40% ,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贸易收支以美元计并未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反应。
究其原因,已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见解,笔者在此论及的仅为一己之见。
尽管五国财长会议明确了美元下跌的方向,但美国的贸易赤字仍继续扩大。1986 年达1550 亿美元, 1987 年则创造了1700 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这是美国根深蒂固的进口增势,而不能说是出口不振造成的。被根深蒂固的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