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钤记中华(一)--书 法 -李刚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有一个故事,它说隶书的生成是谁呢?创造隶书的也有一个故事,是程邈这个人创造了隶书,就好像传说是李斯造小篆一样,实际上隶书不可能是程邈一个人造的,它也是在文字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集中了很多人的智慧逐渐形成了隶书。那么对程邈有一段记载,说程邈得罪了秦始皇,得罪了秦始皇,秦始皇把他关在云阳狱中,就是“系云阳狱中”,把他关在监狱里,程邈就苦思冥想,在狱中十年,创造了隶书,就把这种隶书归在一个人头上,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记载或者传说,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早在程邈之前,隶书在战国时代已经有了,那么咱们知道,纸张的发明要晚,或者纸张的普遍使用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从两汉一直到三国,人们怎么写字呢?就写在竹简木牍上,当时写字就是把一个竹片削光了,大概有一尺长,叫做“竹简”,咱们现在谁给谁写信,写一封书简还从这儿来,简牍也从这儿来,尺牍都是从这儿来,它这个竹子为简,木头的叫“牍”,这叫“简牍书法”,当时叫“简牍”,当时没有纸张,人们就在竹片上和木简上写字,说这个人“学富五车”,“学富五车”这个意思呢?当时这个人非常有学问,能读五车书,五车书现在什么概念呢?它是写在这个竹简上的,不过一本新华字典而已,它没多少东西,它含量很小,它写在这个竹简上,单个的为简,简用绳子串起来,上面一条绳子,下边一条绳子,串起来之后,它叫“册”,现在一册书两册书还是从这儿来,把册卷起来叫“卷”,一卷书两卷书也从这儿来,这么一卷一卷,咱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么一卷一卷的书,它容纳的文字量很小。 
  正是为了使每只简,每片牍上容纳的文字多一点,所以这个书体修长的篆书到了汉简里面,到了隶书,就越写越扁,越写越扁,这样它一个简上容纳的字比较多,篆书的体态是修长的,隶书就是左右开阔,竖向它就越写越扁了,就是左右波拂分展,书法上叫“波拂分展”,竖的方向就是纵向比较收敛,形成特殊的隶书样式,这是两汉中,尤其是东汉,东汉有很多碑刻,著名的汉碑,大概现在能见到拓片的有五十几种,这就是汉代的书法艺术,汉代是一种雄浑博大的艺术,它崇尚质朴,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这种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家的审美是什么呢?它讲究不激不励,风规自远,讲究中正冲和,讲究和平,雍容博大,它是这种艺术,所以汉代的书法呢,它是以简朴以质朴,包括汉代的印章叫汉印,都是以简朴为崇尚的,好像汉代的隶书里面并不丰富,比后世的行草书要简单多了,它靠一种很简单的又不断重复的这种节奏产生一种深邃感,往往是简单的东西,它有深刻性,往往是妍的东西,它是表面化的,汉代的艺术雄浑博大,具有深刻性,它恰恰代表了中华民族对美的一种追寻,所以汉代艺术是中国艺术一种代表性,高境界的艺术。 
  但是汉代以后,它就是以书家流派为代表,咱们看的“颜体”,一提“颜体”就是以颜真卿个人为代表,以他的风格为代表,那么“颜体”,我们想的不是他的哪件作品,而是颜真卿他的整个的风格。 
  书法不单单是一种技法、不单单是技巧,书法除了它的技巧,除了表面层的技巧之外,它的笔法、墨法、章法、字法等等之外,它有它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的一种美,除了形式之外,它还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一种文化,咱们说书法是每个人的字就是每个人的名片,每个人的字拿出来,就是不搞书法的人,你写出字,带着自己的性情,带着自己对美的理解,这是一种本能的,但是这种层次是比较低的,到了书法的时候,就是受制于书法艺术它自己的规范,形成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创作,那么书法艺术呢,它同书体上有真、草、隶、篆,但是这个不能概括,你比如草书里边它有狂草,有今草,有小草,还有章草,那么隶书它有西汉隶书、东汉隶书、简书、碑刻文字,那么楷书它有颜、柳、欧、赵,还有魏碑,魏碑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石刻的文字,还有后来的很多书家。 
  古代的书法家,都是文化人,都是文化名人,颜柳欧赵都是做大官的,官做得都非常大,苏东坡是苏大学士,风流的苏大学士,他不但是高官,而且是大文人,诗词书画都是相当精绝的,古代的特殊形式它构成了古代书法家的队伍是这样的,因为古代书法家拿书法作为副业,书法是“翰墨小道,壮夫不为”。就是翰墨它是小道,有一本《孙过庭书谱》,它就把书法和钓鱼和下棋并列起来,实际上它是一种对书法的蔑视,它认为经国大业,治国平天下这是大事,“翰墨小道,壮夫不为”。写字只是玩玩而已,古代的书法定位它没摆在一种固定的位置,要么它作为游于艺,它是玩的,要么它作为一种进仕途的敲门砖,它是用的,它惟独没有把书法作为庄严的、独立的、自完自足的,这种内在品质的艺术提出来。 
  从技法上它也是不断在变化,不断的演变,咱们说这毛笔,这个毛笔呢,它就跟着很多变化,根据人的使用在变化,由于汉代人,刚才谈到汉简的时候,汉代没有这么高的桌子,它是矮几,很矮的茶几,我在有些看到电视剧上汉代人写字用很高的桌子,也写纸,它是一种编故事,和历史事实不符的,有时候汉代的大将军还拿着大印在纸上盖,那个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汉代人用印章,当时没有印泥,它是盖在泥上,刚才说这一卷,串简为册,卷册为卷,把卷上缠上一条绳子,在绳结上放上一块泥,然后把这图章打到这泥上,“使物转徙而不可发也”,就是这件东西,这叫文书,一站一站地传递,不能打开,就是快马扬鞭,一站一站地送到北京,送到京城这个文件送去,送去以后这块封泥不能打碎,如果这块封泥碎了,就是什么呢?就是你泄露国家机密罪,或者是偷看了,这个就要杀头了,所以那个时候它用印是那样用的,它并不是盖在纸上去印的,所以汉代人他有许多特殊的,现代人不可想象的一种书写习惯,他的用印习惯,因为汉代人没有桌子,写字一手拿一个竹简,一手拿一个毛笔,简笔俱动这样去写,写一个横,这样两个都动,写一个竖呢,它因为竖着不容易,竖越写越短,这个隶书它就越写越宽。 
  当时用笔,最开始用枣核笔,枣核笔是什么意思呢?笔里头有一个硬芯,笔毛披在外边,它像咱们沾水笔一样,笔头用秃了可以去掉,再套上一个笔头去用,古代长沙出土的那些笔,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那些笔就是这样的。说王羲之写字他笔成冢,墨成池,他练字练得很勤奋,笔就埋了几个坟头,都是他写坏的笔,就是退笔冢,什么叫退笔冢呢?就是把笔头退下来,用大筐装着,越装越多,最后把它埋起来,成坟头,称笔冢,埋成坟头那么勤奋。 
  咱们有时候旅游,到曲阜看到旅游景点销售部里边挂着王羲之的对联,那肯定是假的,因为王羲之那时候没有大纸,就不可能写对联,当时也没有对联形式,对联形式一直到了明代中叶,人们才开始用对联作为书法创作出现,当时最早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大纸,也没有对联形式,那肯定是假的。纸张出现以后,就是开始出现了后人总结王羲之的笔法,叫做“古法用笔”,咱们现在谈到的书法的最基本的技法,就是笔法。实际上它不是金石文字的笔法,不是隶书的笔法,隶书时代还没有笔法,笔法是职业书法家出现之后,纸张出现以后,文人对写字用笔的一种总结,总结出一种规律,叫做笔法,那么随着这种笔法工具在逐渐改进。 
  刚才说到清代的碑学兴起,它开始写金石文字,开始写隶书、篆书。隶书、篆书追求什么呢?它追求一种金石效果,就是苍茫效果,除了写得很清爽的效果,它追求一种朦胧效果,模模糊糊的效果,它追求一种书法审美上和声效应,这个词我这么说,比如乐器,咱们在弹奏乐器的时候,这个乐器咱们弹钢琴的时候,这个手弹的是旋律,那么这个手弹的是和声,伴奏是和声,那么在碑派兴起以后,在大幅作品的时候,这种和声作用要出现,所以单靠一种短锋的硬毫毛笔它就完成不了这种大作品,金石文字,所以就出现了长锋羊毫,长锋羊毫笔在清代中叶普遍使用,实际上从明代开始,到了清代中叶普遍开始使用长锋羊毫,这个就是说,它用笔的方法,根据材料它紧随着时代在变化,当代书法变化是更为丰富多彩。 
  近二十几年,书法在我们全国兴起了一个书法热,爱好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书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这是像我们是非常欢欣鼓舞的事,像我们从事书法专业的人来说,可以说如鱼得水,但是,早些年,像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我学书法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那时候很小,“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书法就作为“四旧”,作为封建糟粕都给清除了,当时就是谁要是写,你比如写颜真卿的字,有人说你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你就不能写。历史上这些书家的东西,都作为封建糟粕,我那时候写字就是比如我偷偷地借人家一本字帖,承诺人家天亮要还,晚上借天亮要还,这时候我晚上回家连夜通宵不睡,就把这个帖描啊,用薄纸附在上,当时也没有复印机,什么都没有,就在那儿描,通夜不睡把这贴描完,天亮偷偷还给人家,也不是别人吝啬,就是他这个东西,还不能暴露,暴露了就要被抄家,就会有这种危险,当时文化大革命学书法是相当艰难的。但是后来,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就是1979年之后,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社会开放,书法艺术在这个春天的大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了。 
  1981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