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北京大学“华商名人堂”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演讲嘉宾——从北大走出的草原汉子牛根生。因为担心礼堂容不下,这次演讲专门选择了一个开放式大会场,但还是有许多学生未吃晚饭就前来占位子,最后仍然座无虚席供不应求。
蒙牛类似唐僧取经的创业历程,深深打动了莘莘学子,掌声一阵接一阵,仅开场白就赢得五次掌声;问题一个接一个,友好而尖锐。原定两个小时的演讲与互动,被延长为三个小时。演讲结束了,学子们久久不愿离去,交谈、签名、留言、合影……这次演讲,创造了“华商名人堂”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现场气氛最热烈三项纪录。
在北大,主持人何志毅先生曾问:“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那么,蒙牛什么大?”牛根生回答:“蒙牛草原大,草原胸怀大。”接着,他动情地回忆了20世纪60年代,草原人民接收上海3000孤儿的故事:有好吃的,自己的孩子靠后,孤儿优先;有受教育的机会,自己的孩子靠后,孤儿优先……
牛根生说,他也是一个孤儿。过去,工业不发达,为了牛奶,需要把上海的孤儿送到内蒙古来,现在,“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我们要把牛奶送到全国的餐桌上”!
2。她身上一直挂着“吊甁”
2003年7月,卢俊书记应邀到大连讲“草产业”。治国随行。
讲完学,在去机场的车上,无意间发现,卢书记从衣内掏出一个小瓶子按了按。令治国惊讶的是,这个小瓶子居然连着一根管子,显然处于“工作状态”。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卢书记患有重度糖尿病,这是一个随时打点滳的“泵”,终日“泵不离身,身不离泵”。
卢还有一个秘密鲜为人知,我们是在2005年与总裁办主任王永红交谈时才得知的。以下是王的讲述:
卢书记一只眼睛原来看不见。受糖尿病综合症影响。
公司上市前,做了复明手术。当时上市事务多,下了手术台就开始工作。任何人不知道,给她汇报工作时,她戴着墨镜。
她为什么恢复得不太好?做完手术,本应保持平静,但她做不到。
实在瞞不住了,才给牛总讲了。
她每天戴着泵,带着药,吃着药。
有时,我们一起出差,我说咱们住一屋吧。她不让……她经常腿疼得睡不着觉,怕影响别人,半夜折腾吃药……永远想着他人。
卢俊就是这样,挂着吊瓶,揣着药瓶,作为牛根生的战友,与蒙牛一起“跑”着:从53平方米的民宅里跑起,一直跑到香港联交所,跑到美国华尔街。
3。她们的业绩是用“脚”做出来的——两双“美丽的大脚”
倪萍演过一个电影叫《美丽的大脚》。在蒙牛,也有两个与“脚”有关的故事。
2002年摩根、英联、鼎晖等三家外资股东投资蒙牛时,总裁办主任王永红负责办理注册手续。当时事情非常急,如果不能在某个期限内拿到相关部门的批文,蒙牛的上市计划就得推后两年。然而,蒙牛与摩根的合作是个新课题,之前这种模式国内从来没见过,以致需要有关部门出台法律根据。按规定,相关几项工作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是正常的,但那样一来,蒙牛的上市计划就得推后了。办了快一个月了,天天到有关部门去“上班”,王心急火燎,有一天“下班”时,犯了“撒夫人之误”,一脚踢在台阶上,把左脚大脚趾的趾盖给掀掉了。第二天,她缠了纱布,坚持跳着过去办事。有关部门的人看了,被蒙牛人的执著所感动:“你明天不用来了,×天后就给你办好!”
当王从北京赶回,在呼市下了火车时,卢俊正在站台上等着呢……
如果说上面这只是“公关脚”,那么,下面这双就是“市场脚”了。在深圳叱咤风云的经销商乌日娜,起步时却不知道“分销”为何物,但她愣是成长为蒙牛经销商中的“三大闯将”之一。关于深圳起步,前文已述,我们现在听听她本人在接受治国采访时叙述的酸甜苦辣——与自己较劲。
牛总从伊利一出来,我们就知道。我也想给自己个机会。
实际上是邓总(邓九强)给我的启发。我与爱人去深圳旅游,老邓也去旅游。
1999年4月29日或30日给杨文俊及牛总打电话,决定开始做牛奶。那时市场不太好,伊利在深圳没几天就做败了。我对牛总说,相信我吧,我一定干好。
5月8日,牛、杨、邓,拎着十几箱牛奶过来,到孙总(孙先红)先行人广告公司落脚。当时牛总睡在地上。我们一起在市场上买了各种品牌的牛奶,孙总安排盲测,结果每个人都感觉蒙牛是最好的。我们充满信心。
一个月后,我将所有的商场都走了一遍。我那时候穿的是皮鞋。所有商场都跑了,进不去。一说内蒙古的产品,都不要。说,我们老板就喝澳牛,喝保利,内蒙古的牛奶不喝。
头一年不知道要促销费,我就自己做T恤伞,登报纸广告,印DM单:“不尝,是你的错;尝了不买,是我们的错。”让白君做了十几套蒙古袍,做宣传促销。(穿)蒙古袍(促销)是我的发明。这在深圳成为亮点。
慢慢地磨。沃尔玛现在要一两万件。当时就要两件,1件小奶,1件大奶。第三次,要了3件。我们也没有送货车,就提着牛奶,坐公共汽车送。
后来找了两个小伙子,骑自行车送。
当时不懂,公司48元给我牛奶,我给他们50元,让他们卖58元。我还承担广告费。
一天走十件八件货。第一批10吨牛奶,没卖出去。但不想让牛总对我失去信心。又进了第二批货,20吨。
先拿货,后付钱。十几个分销商,有两家没给我钱,共八九万元,到现在(2005年)都没给我。
有个分销商,我让做1000件,他连100件也卖不了,我不让他做了,他就开车撞我的房门。110打了多次。我唬他说,我也是黑社会的。于是,被我免掉的分销商就联合写信向牛总告状,说我是黑社会的。
牛总说过来检查。我那时候,虚荣心作怪,不想让牛总知道(我的困境),(所以)打肿脸充胖子。实际我这头亏着呢,一部分压在经销商手里,一部分压在商场手里。我前期33万元已经花得差不多了。找老邓,担保了100万元的货。
当时我连累带气,便血。检查,说是直肠癌。听说是癌症,一天当中,想了很多,想到牛总的账也没付……
后来是误会,是息肉,马上做了手术。
但不久又动不了了。南方雨水多,跑来跑去,我的鞋里浸了水,就一直泡着呢。结果脚的二趾头盖到了大趾头的上面,变了形,到现在都是这样,类风湿。
糖尿病,输液,动不了。然后喝中药,喝了半年,好点。控制得好。
(把呼市的)伯爵花园房也卖了。招促销小姐,可难了。我不会经商,不会算账。深圳一到8∶00后,什么卡车都不让进,我就打车,雇了促销员,光业务员卷走的就不少。深圳促销员,1500元的行情,我雇的时候是800元,这比呼市高。呼市三四百元就行,但不如人家深圳的素质高,呼市好多业务员卷走货款不回来了。
住宅小区做促销,丢得更多了。
从失败中总结,找教训。逐步地,大批、二批分开层次了。
7月到8月,雨特大,箱底都开始长毛了(损失一批)。
9月份我爸去世了,刮台风,深圳机场起飞不了……说起那苦呀……
夜里,两三点了,我都不知道,还给孙总(孙先红)打电话。没时间概念。
每天回来结账。脾气也不好,心情也不顺。就在想,大家不想让我做这个市场,我硬拿下来……所以,从来没把困难告诉他们。丢钱与卷钱,从来没告诉他们。没做过市场,哪想过有人(会)卷钱……
牛总第一年与我签了300万的合同,我完成了600万元。
2000年元旦,杨总(杨文俊)过来,当时月销量是1万箱,杨总说,如果你能够每月销到3万箱,我给你10万元广告费,你自己再配10万元。这是第一次由蒙牛垫广告费。
很有压力。为这10万元广告费,拼命销……
第二年合同,订了3600万元。我说,这是“天书”,这我哪能完成呢。那里,牛、杨、孙、邓对我挺关心,“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签了3600万元的合同,骨干都走了,说根本完不成。
只留下了一个人,现在还在。(这是)患难之交。
当时,类风湿,脚变形,本来要(在呼市)泡三天药,但听了这样的消息,连一天也没泡完,就赶回(深圳)了……
这一年,我完成了3600万,把“天书”变成了“地书”。
在乌日娜的讲述中,有一句话引人注目:“牛总睡地下”。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妨参照阅读一下仁慧特智业旗下一位博士咨询师笔下的“蒙牛故事”: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蒙牛走出了先创市场、后建工厂的经营道路,早期的市场开发显然成了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在艰难困苦面前,蒙牛市场开发者却谱写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液体奶事业本部的杨文俊总经理回忆道:“记得一次我们从福州去广州,大家连火车都不舍得坐,就选择了比较便宜的中巴。当时天气火热、潮湿,车厢里乘客塞得都快溢出去了。我们就是在这满是汽油味和汗味的车里坐了整整16个小时到了广州。”
在河北张家口,冰淇淋事业本部的孙玉斌总经理为了节省开支,住宿找最便宜的小旅馆,6个人挤一间。在包头仅1个月,孙总就瘦了10斤,他还开玩笑说:“这是一个减肥的好机会。”
助理总裁孙先红说:“在深圳,为了省钱,牛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