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预防早,组织细,措施硬,检查严,蒙牛抗非保持两项“零记录”:总部6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国20家分公司的生产员工及销售大军,无一诊断病例,无一疑似病例。
但人们对来自疫灾区物品的天然恐惧,还是增加了物流的难度。
在工业园区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同时,远离厂区的呼市办事处则成为全面对外的“窗口”。高层领导走出楼宇,在并不安全的环境中,往来奔波,并一直靠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指挥着全国的经营。全国各地,一会儿原料车被堵,一会儿产品车受阻。一个个疙瘩需要解开。一个疙瘩一个疙瘩地解开。
天道酬勤。“非典”期间,蒙牛生产保持三位数增长(126%)。其中,5月份销售额是上年同期的253%。
结论:营销的根,在“后方”——“根据地法则”。
5。朝花夕拾:“非典”时期“备忘录”
“非典”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些是一次性的,有些是间歇性的,有些会从此延伸下去。这里聊以记述,以资“备忘”。
备忘一:只有一家新闻单位参加的新闻发布会
2003年4月21日清晨,一辆黑色轿车一路穿街过巷,急停在国家卫生部门前。此时,距离国家机关上班时间还有20分钟。
当蒙牛乳业驻京代表王建邦在第一时间将100万元现金支票送达国家卫生部的时候,有关人员甚至有点犯难。虽然之前沟通过,洽谈过,但这第一笔“抗非”捐款说到就到,多少还是有点突然,究竟由哪个部门收,怎么收,走什么程序,都还无例可循。现联系,现请示,最终办公厅指定由规财司受理。
既然是第一笔捐款,发轫之举,总该有个仪式。卫生部新闻发布办公室紧急主持。没有预定地点,就在卫生部贵宾会议室举行;没有预约记者,临时打电话请来中央电视台四套“中国新闻”的记者……当然,也没有预请的领导,预备的讲稿。一切匆促而简单。这也许是有史以来中国最简单的新闻发布会,一个只有一家新闻单位参加的新闻发布会。
但这看似微弱的一丝声音,却如黄钟大吕,在企业界引起强烈震撼。一石激起千层浪,拉开了企业捐款抗击“非典”的序幕。从第二天开始,众多企业慷慨解囊,为国分忧,为民解愁。
备忘二:物流的智慧
尽管国家对保证“非典”时期的物流畅通作出种种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细节性困难”。尤其一听说是从重灾区来的货车,困难更甚。
针对“细节性困难”,蒙牛作出“细节性调整”。
公路改铁路。例如运往华东的产品,过去相当一部分是汽车运输,“非典”时期大量改为铁路运输。
货车接力。甲方给乙方送货,车到甲乙交界地,甲方止步,改由乙方将货接走,或直接将车开走。甲乙两地只交流货,不交流人。
送货到“门”。货送到小区门口,打电话告知订户,然后作“向后转走”,货由门卫中转。
备忘三:商超冷,小店热
“非典”时期,商业重心从商超向便民店迁移,从轴心向边缘跳跃,从主动脉向微血管挤压。
大商超牛奶销量大幅度下滑,酒店、饭店之类的通道几乎完全瘫痪,便民店销量则大幅度攀升。
备忘四:牛奶保质期长胜于短
“非典”时期,人们为尽量减少接触机会,喜欢一次性批量购买。因此,短保质期的巴氏杀菌奶受到冷落,长保质期的UHT灭菌奶凸显优势。
备忘五:果粒杯酸受宠
“非典”时期,水果进京受阻,作为替代消费,蒙牛果粒杯酸供不应求。在供量不足的情况下,实际增长290%。
又有消息说酸奶可以提高免疫力,各家杯酸都空前受宠。
备忘六:公交车内广告一度“结冰”
公交车没人坐,车体内广告也没人做。
5月中旬,蒙牛北京分公司从经营者手中购得公交车内广告发布权。对方只收制作费,不收发布费,总费用不及平时的十分之一。谁知形势“急转直下”,下旬刚刚开始履行合同,公交车上就突然热闹起来……
3。“非常营销”的启示
“非典”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观念。这种改变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规则,改变我们的未来,只有时间会成为最权威的论证师。
从营销角度看,“非典”让我们再次明晰地看到两点:
第一点,营销的全系统性。营销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还是社会的;既是终端的,也是中端的,还是开端的……这种全系统性,同样启发我们两点:一是企业一把手要管营销,否则这种系统性很容易受到“结构性缺位”的伤害;二是与其讲“决胜终端”,不如讲“决胜开端”,或者说“制胜三端”:营销乃如常山之蛇,理想的状态是“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第二点,营销要“营心”。不管你财力多么强大,不管你工厂多么雄壮,不管你产品多么优质,“非典”面前,统统不管用,管用的只是消费者对你的感受。
第三战:空战,航天员专用牛奶告知行动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让人们记住了“神舟”五号,记住了“杨利伟”,同时也记住了“蒙牛”。
1。本世纪初最大的一笔垄断性营销资源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对于营销来说,一次千载难逢的搭载机会从天而降。这是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笔垄断性资源,谁占有它,谁就拥有了制高点。
在“神舟”五号升空之前,世界上发射过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两个:前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在冷战年代,用载人飞船震撼了世人。现在,中国,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开始踏足载人航天,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数不清的宣传机器将关注它,中国的,外国的。数不清的人群将谈论它,中国的,外国的。有什么事件,会调动这么多的媒体?有什么信息,会牵动这么多的人心?用营销的眼光来看,拿广告的尺度来量,这是花几百个亿、几千个亿都没法达到的规模和效力。要是有企业能够“搭上”这趟飞船,脱颖而出的高度何止一千米、一万米?
这将是SARS之后,炸开中国上空沉闷阴云的一声惊雷!
这将是WTO之后,展示中华民族综合国力的一面旗帜!
2。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
我国首批航天员候选者共14人,全部是万里挑一的空军精英,现役歼击机飞行员。在中国,数百名军人中,才选拔一名空军;数百名空军中,才选拔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数百名战斗机飞行员中,才选拔一名航天员候选人。航天员的身体无比金贵,专门的食谱规定就达8页之多!其保健之严格,不亚于一国总统。
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层层选拔,并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学的多次检验,最终,蒙牛牛奶从众多品牌的牛奶中脱颖而出,2003年4月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严格筛选、检验、认证,认定蒙牛牛奶符合航天员专用标准,被确定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然而,一个限制性条件,使这一认证成为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在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顺利返回地面之前,不得对外宣传。
自此,“航天员专用牛奶”隐姓埋名,开始了默默的“服役”。
3。一切竞争从设计时开始
飞天成功后的“航天员专用牛奶告知行动”是个巨型策划。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蒙牛决定一鼓作气,打一套漂亮的组合拳:“神舟”五号甫一落地,四十家核心城市的路牌广告齐刷刷推出,一万家超市惊暴航天人形象,数十家电视台播出30秒长幅广告,数百家报纸自发报道,此外,还要给若干座大楼包上红绸!街上有画,报上有文,店里有像,家里有声……海陆空“三军”齐动,制造它一个万马奔腾的大场面,打一场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
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为什么要养三千?因为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外有人。
蒙牛向全国广告界借“眼睛”。
6月下旬到7月上旬,向全国知名广告公司及知名策划人分别发出《方案征集书》。征集书阐明,“航天员专用牛奶”告知方案共分四个单元:1电视广告创意方案;2。户外广告推广方案及终端POP创意方案;3。大型活动策划方案;4。新闻报道推广方案。每个单元都将选择一家优胜者作为合作伙伴。不排斥一个合作伙伴同时执行两个单元的情况,也不排斥两个合作伙伴一起执行同一单元的情况。
到7月中旬,应征公司已达31家。根据应征公司的实力及提案质量,最终选定15家公司入围比稿。
为了确保公正、确保质量、确保不漏掉“千里马”,“伯乐”的选择也颇费心思:12位评委中,公司领导及市场负责人占了6席,其余6席全部为外聘专家——IBM品牌咨询专家3位,仁慧特乳业专家1位,内蒙古广告专家2位。
7月下旬,连续3天的比稿开始了。
上海人,北京人,四川人,台湾人……南腔北调,奇思妙想……各路英雄齐聚“乳都”,果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意见很高明,但太高了,例如主题为“太空奶”,载体是“嫦娥奔月”。大家欣赏创意者的想像力,但是担心这一诉求的亲和力。牛奶就是牛奶,地球牛产的,地球人用的,“太空奶”是个空概念,弄不好,吃不着羊肉还惹一身骚:媒体说你是“概念炒作”。
有的意见很直白,但太白了,广告画面只有“航天员专用牛奶”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