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咨询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传播,通过咨询,特别是通过咨询的实施,我们要手把手地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客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客户需要物流管理方案,当他拿到适合的物流方案,又没有能力实施时,以实施为导向的咨询公司便会派出一名专业人士到客户处,临时担任该企业的物流部长。这位专家将与客户的物流部长一起工作,直到全面导入咨询方案,帮客户带起一个团队,真正实现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后,他才会最终撤出。
陈海:您如何带领团队确保每一个咨询项目的成功?
黄辉: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管理咨询业起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它不再只是给客户提供一套战略改革蓝本,不再是客户有什么问题你来帮助回答什么问题,不再是你和客户之间保持的是一种较为疏远的关系。到今天,这个变化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你不但要给客户提交战略蓝本,你还要有实施方案;你不但要有实施方案,你还要有帮助客户实施下去的能力;你和客户已经成为一体;你所回答的客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你自己的问题,客户执行的过程就是你执行的过程。另外,国内咨询项目的成功关键还在于培训,要手把手地与客户进行沟通。毕博在中国没有完全照搬美国的变革模式和方法,而是采取了以培训、启发、引导为主的变革模式。我们在国内做咨询的时候,培训的比例远远大于我们在西方国家的比例。从工作量上看,在中国的咨询顾问花在培训客户上的时间可能比美国多一倍。比如,在国内我们做一个流程再造项目,要给高层干部、中层干部、员工一级一级的培训,工作量非常大。对企业来说,他们学习成本很高。但是反过来说,对现阶段的企业来说,这非常重要。
咨询·公关中国市场就像一张白纸(3)
核心价值推动业绩蹿升
陈海:作为一个本土化的咨询企业,毕博的团队如何实现业绩的提升?
黄辉:用强而有效的企业文化来凝聚员工。毕博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六大核心价值上:对客户信守承诺、对员工保证承诺、提倡团队精神、服务型领导、”有目的”地高效和诚实守信。这六大”信条”已成为全体员工遵循的规范,为实现企业顺利扩张起了极大的作用。
陈海:中国信息产业部、IDC等第三方预测认为,国内咨询业年增长率将在20~40%之间,您怎么看?咨询业的未来会怎样?
黄辉:咨询业在欧美发展很快,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中国的企业往往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我在欧美或日本与企业从第一次接触到签单只需要一个月,而在中国则需要6…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整个过程都在沟通,在告诉企业问题在哪里。咨询业是个新兴市场,企业不知道怎么与咨询公司合作,不知道合同怎么写,不知道咨询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但这个过程必须要经历,不然,中国的咨询业没法发展。
2003年,毕博在国内签了2亿元人民币的单子。这是中国咨询业史上前所未有的业绩。我在中国市场的”亲身感受”是,至少在今后10年,国内行业增长将远远超过这一数字。随着国内企业对管理咨询的认识逐步增加,需求逐步增大,所下的订单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额度也有很大提高。这一点在过去的一年中转变十分明显,并呈现出很好的势头。这直接影响了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量。
海归创业精英个性调查问卷:
1、最欣赏的人是谁:
在自己周围所有平凡的人们。
2、在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周围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
3、您认为您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优点:学习很快想得很远耐力强决策快
缺点:比较性急
4、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是:
工作上:在日本做的宣传,从以成长为主导的经营理念到以现金流为主导的经营理念;
生活上:1999年4月,打出低于标准杆的成绩(71杆)
5、预测5到10年后您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保持常态不变。
6、最喜欢的下属是什么样子:
重于执行,很有思想和创造力。
7、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运动;聊天。
8、您喜欢的名车是:
奥迪
9、座右铭或人生信条是: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0。、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
《高效人的7种习惯》史蒂芬·柯维(StephenRvey)
11、认为在未来5到10年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国际视野并且有国际运作能力的中国人。
12、请预测您所在行业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
管理咨询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律师寻梦在法治中国(1)
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陶景洲
陶景洲;1958年11月25日出生。
教育背景:
法学学士;1982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国内公法深造文凭(D。E。A。);1984年;巴黎第一大学(Panthéon…Sorbonne)
工作经历:
现任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中国事务部执行合伙人;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委员;国际律师协会亚太论坛主席、仲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及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册仲裁员;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商业惯例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专业成就:
代表十几家《财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的欧洲、日本和美国公司进行在中国的数百项投资;特别是在建立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独资企业,以及商务和税务计划、战略联盟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在国际商会仲裁院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诸多仲裁案件中担任律师、首席仲裁员、当事人指定仲裁员,这些案件涉及信用证、建筑项目、酒店管理、合资企业、代理协议、医药用品、纺织品、钢铁产品、农产品、化工产品、耐火制品、医疗器械等。
出版专著:
《解决在华商事纠纷》(英文版)、《中国仲裁法律和实践》(英文版)、《国际商事诉讼》(英文版,中国篇)、《中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英文版)、《亚洲的国际商事仲裁》(英文版,中国篇)、《对判决债务人的国际执行》(英文版,“外国判决在中国的执行”一章)、《中国商事法律总论》(法文版)、《当代中国法律》(法文版)。
“他能在北京和巴黎两个社会中应付自如,他才思敏捷、天性中有自然而又纯洁的善良,而且具有高雅的幽默感。无疑,他还要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震惊……”这是陶景洲的导师、法国比较法学界泰斗丹克教授对他的评价。
2004年5月28日,首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律师事物所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庆祝其在华执业25周年。高特被美国行业杂志誉为“全美律师事务所中最具国际开创精神的律师事务所”。作为高特兄弟在中国的掌门人,已经加入法国国籍的陶景洲在他的故土开创出的良好局面引人注目。几年来,陶景洲曾在数十起反倾销案件中为中国企业做代理,也参与了数十家全球500强企业在华的几百项投资,被誉为“中国反倾销第一人”,成为公认的第一流反倾销和跨国投资法律事务专家。
法国律师界第一位中国人
陶景洲1958年出生于安徽界首市一个普通家庭,据说1977年陶景洲考上北大时,陶母因为不想让他离开家,悄悄把志愿填成了安徽师范学院,但陶景洲坚持认为只有第一流的学府才能出第一流的人才,最终还是选择了北大法律系。四年后,陶景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参加了出国预备留学生的考试。当时全国只有三个出国学比较法的名额,两个在美国,一个在法国。“老师说我年轻,有时间从头学法语,于是我就在1982年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最早的公派留学研究生,来到巴黎。”
就读于巴黎第一大学的陶景洲却感到浪漫之都的新生活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浪漫。因为他每月只有1900元奖学金,而且刚上课时,他什么也听不懂,这可把他急坏了。陶景洲开始拼命去学习语言,甚至街两旁的路标和店名都是他练习的课本。“人是累不死的,只要心里有激情,就不会垮下去。”半年过后,陶景洲终于闯过了头一道语言关。
陶景洲的坚韧与勤奋最终让他的导师折服,1985年,也就是陶景洲出国的第三年,导师推荐他去声名显赫的法国让代律师事务所,使他幸运地成为进入法国律师界的第一位中国人。1986年,28岁的陶景洲律师登上了巴黎第二大学、第十大学讲台,以法文讲授中国经济法课程。他还帮助世界时装界巨子贝纳通进入了中国市场。这一年,他在《国际比较法》杂志上刊登的《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一文促成了法国最高行政法院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次接触。
陶景洲以他的努力和才华在法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在巴黎法律界渐渐有了名气。
1988年,陶景洲用法文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法学专著,在序言中,他的导师、法国比较法学界泰斗丹克教授这样写道:“陶景洲先生无疑要不停地使我们吃惊,5年前的一个普通中国助学金的使用者,说着糟糕的法语,现在已修完法律的高级文凭,并在一家大型国际律师事务所积极地工作着。他能在北京和巴黎两个社会中应付自如,他才思敏捷、天性中有自然而又纯洁的善良,而且具有高雅的幽默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