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战国时代-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亚整合:日本何去何从?(3)    
  王湘穗: 要成为大板块要具备几个核心要素,金融力量、市场幅度、人口数量、军事能力等等核心要素都要有,缺了核心要素的国家,就成为板块间的碎片,成为这几个板块的附庸。中日都要看到,没有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源或中亚地区的能源,东亚圈就缺一大要素,我觉得中日都需要有一个大的战略设计,让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资源向东走。现在从伊尔库斯克的石油是走“安大线”,还是走“远东线”虽然对中日两国意义大不相同,但对东亚区的经济整合有好处。但也要看到,日本如此不择手段地与我争俄远东石油,背景有美国在  
  使劲,因为美国已经说了,中俄能源合作从长远来说,对美国不利。  
  乔良: 这就必须让俄罗斯看到获利前景,而且它也必须有获利前景。无利不起早。如果俄罗斯能把它的远东资源拿出来换美元,换东亚的硬通货,它才会心甘情愿这么做,否则,它绝对不会把这块蛋糕拿出来让你切。王湘穗:东亚资金向西边走,资源往东边走,反向运动。  
  乔良:但是这里面又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俄罗斯能看到的前景,美国也能看到。美国在所有有利可图的地方,都要下楔子,在东亚这块肥厚的利益之地,美国人将会打下更多的楔子。它不会把可能获得的利益全让别人分走的,东亚板块在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完全是个很大的变数。结果究竟怎么样,完全要看政治家们纵横捭阖的本事了。  
  王湘穗: 还不完全是美俄两家,中亚国家和欧洲的态度也很重要。中海油、中石化最近想收购哈萨克斯坦的北里海油田的股份,英国公司同意卖,日本公司答应不动用优先购买权,现在就要看另几家欧洲公司的态度。对中国来说,用这种方式解决过于依赖中东石油的战略性旧伤,是个好意图,但美欧都不见得会让你顺利实现。所以,对经济问题不仅要有经济上的解决思路,还要有战略谋划、策略设计,甚至是使用计谋,光想靠瞒天过海就达到目的恐怕是一厢情愿。      
  第三部分 日渐失去制衡的霸权    
  美式霸权的特征(2)    
  王建:所以就低成本了。  
  乔良:实际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王建: 有没有核算比较?传统与现代方式打击各需要多少钱?如果现代方式花钱多,我不用精确打击,如果精确方式虽然单价高,但总成本低,而传统方式单价低,但总成本  
  高,就得用现代方式。这个比较有没有?  
  王湘穗: 有。但更多还是用战场效果去说的多。像美国人炸越南清化大桥,一次几十架飞机去炸,炸了三个月,还是没有炸断它,自己还被打掉了几架飞机,后来用激光炸弹去炸,就一架次两颗弹解决了问题。  
  乔良: 因为总是炸不到整个结构的最核心部分。以前对炸弹要求没有那么高。包括过去非精确炸弹进行轰炸训练,离靶心30米或者50米,投到50米内都算命中,可炸一座大桥你差50米根本炸不着。这就是说,在日常轰炸训练时,你可能每次都在50米以内的靶心中,次次都得优秀,可以算是优秀轰炸能手,就是大桥死活炸不着,现在不同了,精确炸弹基本上可以说炸你哪儿,锁定就能炸到,你肯定完。  
  王湘穗:这个战例具有转折点意义,美国在越南打仗可以说在战略上输了,但在作战方式上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战法的发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有了许多行不通的教训,就知道下一步往哪走了。大规模使用直升机、电子对抗、预警机都通过了越战试验,但最重要的就是精确轰炸。有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在越南的失败是满载而归的失败。1991年海湾战争的时候,空袭中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不足10%,对付一个目标需要出动16~18架飞机,一艘搭载72架作战飞机的航母按照最大出动率,每天可打击62个目标点。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的使用率在70%左右,一艘航母打击的目标数比上次海湾战争增加了4倍。这些数量上的变化,已经使战争样式发生了质变。这是从军事角度,再从政治角度看,精确化打击也带来很大变化。远程精确化打击可降低飞行员死亡率,零伤亡做不到,至少是低伤亡,这就降低发动战争的政治成本,同时还降低了附带杀伤性。一场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平民伤亡可以千计,这次伊拉克战争平民伤亡目前的统计是3000多人,但二战时的德累斯顿轰炸,一晚上就死亡几万人。  
  乔良:那时的常规轰炸就是这样,所以那时打仗就是拼钢铁,轰炸就是扔钢铁,谁钢铁多,谁死得起人,谁就能赢得最后胜利。  
  王湘穗: 乱炸一气,战胜方要付出高昂的政治成本,打完仗就结下血海深仇,一代人、几代人都不原谅你,这样对靠资本流动牟利的方式很不利。最近德国出了一本书,专门研究二战时期盟军对德国的轰炸,结论是轰炸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平民伤亡,反响很强烈。现在美国人用精确打击,减少附带杀伤,主要并不是道义考虑,还是利益考虑,它以极低的政治成本颠覆敌视自己的萨达姆政权,有利于建立亲美政权,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乔良:但从长远看,美国人这次打伊拉克,虽然极力避免附带杀伤或误击平民,但有一点却很难改变,那就是每个民族都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本民族内的自相残杀与被外族人所杀,仇恨程度和结果是不同的。不管怎么说,不管对独裁者萨达姆还是对伊拉克民众而言,美英本都是入侵者,何况你像当年十字军一样,跑到伊斯兰世界来杀人,你能指望它欢迎你吗?  
  王建:死几千人和几万人不一样,几万和几十万人更不一样。  
  王湘穗:美国这次空中打击力量很多是从航母平台起飞的,有的军事专家总结说,未来战争中海军的作用更大。我觉得他们没有总结到根上去。美军海军现在的战略是“由海向陆”,认为海军作战已经超越了大洋决战的时代,主要任务是控制世界沿海岸线150公里内的地幅,因为在这块里面有70%的城市,70%的首都,70%的经济活动和产值都集中在这一条沿海带上,控制了这一带,就几乎控制了2/3的世界,而这都在航母的作战半径之内。这是从海军视角出发的,问题的本质是它还是要通过空中打击起作用,要靠精确化空中打击去实现,航母只不过是个起飞平台。美军海军战略的本质是“由海向空”。  
  这引出了当代战争的第二大特点,就是战争样式出现了空袭主战化的趋势。以前空袭或空中打击一直是配角,战争的决定性样式是陆战和海战。但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美军基本上是靠空袭完成或接近完成了战争目标。像海湾战争38天的轰炸后,100小时的地面战就是个扫尾行动;科索沃战争干脆被美国人叫“航空兵与导弹战役”;阿富汗战争是空袭加特种作战,特种作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空中打击指示目标;这一次美陆军表演了沙漠坦克拉力赛,创造了陆地突击的历史记录,结果如何?伊拉克的小规模抵抗就危及到供应线,难以发动有效的进攻,还是要靠空中打击摧毁共和国卫队的抵抗。空中打击已经成为当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也是基本的战争方式。当然,我们所讲的空中打击也不是光指空军的打击,它应该也必须包括陆基、海基、天基武器系统通过空中进行的打击。总之,研究当代战争,必须跳出军种的藩篱,把军事力量视为一个体系、一个系统,甚至把战争视为一个更大的体系和系统。  
  乔良: 王湘穗说的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我打的是军事目标,而表面上我的这一目标也达成了,可是抛开表面上的军事目标,我的真实目标,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以“9·11”为例,美国立国200多年,除了珍珠港这一海外领地遭到过日军袭击,从来都是它在打别人。所以美国人一直非常敏感,全世界的投资商也一直认为美国是投资环境最好最安全的地方。这也奠定了美元作为信用货币的地位,正像王建所说,信用货币是虚拟经济的基础,美国要实现空手道赚钱,就必须确保其货币霸权的信用,除了要让投资人得到可观的回报,还要确保投资环境的安全。而现在两座双子塔一倒,而且倒在长岛上,倒在纽约的核心,华尔街的核心地带,一下子告诉世人,原来美国的投资环境也不像人们以为的那么安全。于是,比数百亿美元的直接损失,上千亿美元的间接损失更让美国人心疼的事情自然而然发生了,那就是成千上万亿美元的抽逃不再到美国落地。这种挫折是美国这样的国家也难以承受的,所以,它能怎么办?最合理也最便当的手段是战争。所以,在至今也未拿出直接证据的情况下,美国在最短时间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为什么打阿富汗这个穷地方,这场战争本身打不出钱来,可是能把全世界其他地方的钱再打回美国去。这说明美国的确厉害,你说美国不安全,别的地方还不如我这儿安全。别的地方有战争,而且只要美国想打哪儿,哪儿就垮台。这样它就重新把人们的信心建立起来了,这等于用一种新的战争给你一个新的相对的安全观,让你重新对美国经济恢复信心,它真正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反恐。  
  王建:它保证不了绝对安全,但是可以用我这儿不好,别人那儿更不好的相对安全来拉住你。  
  王湘穗:反恐的旗帜非常好用,当石油美元在“9·11”后为安全计离开美国到欧洲主要到德国的时候,美利用反恐对沙特施压,也对德国施压。说“9·11”事件是在德国设计,对德国政府能不能反恐,能不能提供安全保障提出置疑。当然我不一定马上收拾你沙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