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赢在执行-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的到来迎刃而解。其实,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于“执行”这两个文字。 
  2 片面理解“执行” 
  有些领导只是表面化地理解了执行,并没有告诉员工们执行的意义和价值,更没有告诉员工如何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执行只强调结果。当结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就指责下属们执行不到位,而不去分析客观事实,也不对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各种原因造成了管理者与执行者之间信息脱节。 
  3 仍然保持原来的管理方式 
  在高度重视“执行”的今天,有些领导仍然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即使到现场也不深入调研,走过场,看表面,习惯性思维主宰了他们的工作行为。 
  4 缺乏辅助工具来考核“执行”成效 
  有些领导对执行者们的“执行”成效缺乏了解,没有及时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和明确的考核标准,整体管理跟不上,因而导致“执行”的激励缺位。有效执行者与无效执行者得到的回报基本一样,没有体现出差别,打击了有效执行者们的积极性。而且当初推行“执行”时奖励的口头承诺,也没有兑现的迹象,因而也让执行者们感到困惑。 
  5 没有及时完善内部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 
  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用人唯亲、用人唯资历和用人凭感觉与交情等问题,这也给执行者们积极的热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6 没有意识到真正彻底的“执行”,其实是一场企业革命 
  有些领导推行“执行”的时候,并没有想从根本进行变革,而只是想在现行框架和组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而“执行”的真谛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根本上的变革,要提升整个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从整个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人员调配等各个方面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类似的分析还可以找出许多来。我们分析企业执行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其实又归结到了“执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系统的配合,需要高层领导的坚定支持,领导对“执行”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进行必须而坚决的“正强化”或者“负强化”,“执行”的本身就是一个“目标管理”项目,只不过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速度问题,更直接,也更让人感觉到执行原来与自己是如此贴近,与自己工作行为中的种种方式关系重大。 




  

 


三、领导角色定位观念变革

  想一下,公司领导每年要参加多少没有结果的会议?要制定多少没有被执行的计划?计划没有落地,该怪谁呢?是员工不得力?市场环境太艰难?还是其他部门配合得不好?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对此都抱怨过,但惟独没有指责过自己。一个领导不能只热中于制定所谓的“远景目标”,而把实现目标的任务交给他人。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跟进,要学会做执行型领导,而要成为执行型领导,就必须对领导的角色定位观念进行变革。 
  1 领导必须具备执行力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领导的角色定位。领导的角色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领导必须具备执行力。如果某一领导认为从事管理工作不需要执行力,所谓执行就是下达命令后由下属去实施的话,那么说明这个领导角色定位有问题。企业执行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领导知识和技能层面上,更应着重于领导角色定位的观念变革。企业要培养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各层领导身上。领导的执行力能够弥补策略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领导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我们就必须反思领导的角色定位——领导应该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该具备相当的执行力。 
  2 领导需要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 
  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因此,作为领导必须既要重视策略又要重视执行力,做到一手抓策略,一手抓执行力,两手都要硬!策略和执行力对于企业的成功来说,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策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南,由策略再去导出各式各样的执行方案。 
  领导不应将执行力和策略割裂,把它们看成完全对立的部分。一方面,领导制定策略时应该考虑这是否是一个能够切实得到“执行”的策略。无法执行的策略形成以后只能束之高阁,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另一方面,领导需要用策略的眼光诠释“执行”,也就是说不要陷入“执行”的泥潭,执行是需要策略来指导的。因此领导在制定策略的时候必须考虑执行力问题。好的策略应该是与企业的执行能力匹配的。 
  3 领导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 
  许多人认为领导就是制定策略,而执行属于细节事务的层次,不值得领导费神。这些领导认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就在于描绘企业远景,定好策略,至于执行嘛,那是下属的事情,作为领导只需要授权就行。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相反地,执行应该是领导最重要的工作。实际上,真正优秀的领导必须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环境、认清真正问题所在,然后不畏冲突勇敢面对。“知易行难”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吧!领导制定策略之后需要自身也参与执行,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执行是否能够实现策略,原来策略有哪些应该调整,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这样的策略才是应变环境的良方。如果领导角色定位错把忽视执行当成必要的授权,等到发觉策略不能执行,这时候再修改调整策略,可能已经晚矣。 
  关于领导需要相当的执行力问题,也许有人会忍不住大呼:“我的天啊!这不是要我事必躬亲吗?我的时间可是要用来擘划高瞻远瞩的策略!”更何况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就是事必躬亲最后积劳成疾不幸早死一直以来就成为领导笑谈的对象么?就执行力而言,领导不妨静心自问:“有谁比自己更了解企业的人员、营运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在环境?”唯有领导所居的位置才能对以上问题有全盘性的了解。也只有领导能对企业提出一针见血的高难度问题,促使各项计划不浮夸,植于现实而执行,并于每个阶段实现预定目标。 
  4 领导重视下属执行力的培养 
  我们说领导是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并非说领导大凡小事务必躬亲,领导角色观念变革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重视自身执行能力加强的同时,作为领导必须重视对部署执行力的培养。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事情,而不只是少数领导的专利。但领导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他就像一个火车头,有意识地对企业进行引导,从而使“执行”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元素。领导如何提升个人执行力并培养下属执行力,是企业总体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5 领导应致力于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通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因此领导角色很重要的定位就在于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如果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那么,领导的策略自然能够彻底地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悦诚服地自愿多用心,将工作执行得更好呢?关键就在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执行力文化。 
  企业要有执行的文化,但很多企业充满了策略的制订者,对于策略的执行不是打折扣,就是找理由说大困难了,达不到。要不就是不仔细用心去考虑如何照顾细节,随便交差了事。执行力文化良好的企业,员工一定用心去做事情,讲究速度、质量、细节和纪律。 
  有执行力的企业一定有追根究源的文化。企业问题层出不穷,一些人躲避问题,等到问题更大时再来解决;一些人只是简单地解决表面问题;而最好的做法是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依次解决。为了要培养执行力的文化,领导要亲身参与企业的运作,对于企业的营运细节要了解得愈多愈好,优秀而卓越企业的领导无一不是对本身业务知之甚详。 
  领导要营造企业“执行”的文化。企业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所构成,所以,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一股推动企业前进的“合力”,只有依靠企业文化,“执行”也不例外。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优秀的企业,其内部都有一种强烈的“执行文化”,它们注重承诺、责任心,强调结果导向,这一切都是“执行文化”的具体表现。 




  

 


四、执行型领导要做的七件事

  负责执行的领导人究竟该作些什么?如何才能避免事必躬亲,却仍对企业经营的细节了如指掌?以下所列的七大重要行为,构成了奠定执行能力不可或缺的第一块基石。
  1 了解你的企业和员工
  领导人必须时时以企业为念。在执行成效不彰的企业中,领导人往往与日常运作的真实情况脱节。虽然有人呈送大量的信息,却都经过筛选由直属部下提供的数据,当然难脱各人的理解、能力以及业务重点的局限,至于幕僚也是各凭自身观点汇集资料。这些领导人并未实际参与行动,对业务不够投入,因此无法掌握组织全貌,与员工之间也难免产生隔阂。
  领导者必须学会全心全力地体验自己的企业。必须亲自参与企业运营当中,绝不能采取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和员工心理,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有的权威性;可以经常问一些尖锐的问题高素质的下属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会使他更清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