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系完全是自律性的体系。
英国金融监管局主席 霍华德·戴维斯
在30年代,美国设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一机构,而英国却没有这样做,事实上英国直到80年代末才有了类似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证券监管机构。
所以监管不是一开始由政府强制实行的,而是由证券交易所自发组织起来的,交易所认识到为了保持投资者的信心,必须对证券定价和信息披露进行自律监管。这不是由政府立法来实现的。
大家定规矩,大家来遵守,这就是自律的基本模式。毕竟,英国的证券市场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证券市场,一套完善的自律监管体系经历了数百年的市场磨合与考验。因此,英国基本上可以依靠自律性组织去完成市场的监管任务。
时任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融资上市部主任 布里安·兰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监管,证券交易场所监督其自身规则的实施。交易场所要改变规则的话,必须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
金融证券商协会法规部负责人 玛丽·怀特
增强自律正在成为全球证券业监管的普遍趋势。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如果允许证券从业人员参与到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去,那么法规会变得更加实用。政府监管和自律的结合可以产生最好的监管结构,以保证市场的公正和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
证监会的政府监管与交易所的自律性监管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对证券市场交易行为的有效约束。这种监管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各国的认同。
证监会作为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有两只手,一只手抓住信息披露,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另一只手则抓住市场中的自律性组织,以规范市场的交易行为,特别是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荷兰阿姆斯特丹ABN阿姆罗公司是荷兰一家古老的投资银行,这家银行里的员工都有这样一本小手册。
ABN阿姆罗公司职员 格瑞德·瓦蒙安
这是一本我们公司制作的小册子,其中包括了我们认为对客户非常重要的准则。诚实、尊敬、团队精神、敬业是我们在工作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我们公司来说这些是黄金准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实。
诚实是一个证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诚实,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教训。
1999年7月,尼克·李森因患癌症被保外就医,他回到了伦敦。此前,他在狱中撰写了《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在书中,尼克·李森描述整个事件的真实经过。当然,李森自有李森的感受,但是,比尼克·李森感受更为深刻的,恐怕就是这位彼得·诺里斯了。
时任巴林投资银行总裁 彼得·诺里斯
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很多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要想当然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是正直、诚实的,这就是人类本性的可悲之处。多年来,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都信奉巴林银行的企业文化,都将公司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中。而在李森的事件中,我们发现他在巴林银行服务期间一直是不诚实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都应该从李森事件中吸取教训,意识到用人的风险所在。
尽管,新加坡和英国法院的联合调查表明,巴林事件完全是尼克·李森个人所为,巴林银行的管理层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彼得·诺里斯依然认为,巴林银行的破产与其内部管理的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林银行存在着内部管理机制的诸多不足,一直没有及时发现李森的犯罪行为,而当发现时却为时已晚。所以,我认为教训是,应该随时保持极高的警惕性。
尼克·李森在狱中完成的《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一书,很快被拍成了电影。1999年年底的一天,这部电影在彼得·诺里斯经营的小电影院首次放演。忽然他的放映员来告诉彼得,一个长得很像尼克·李森的人就坐在电影院里。电影散场的时候,彼得·诺里斯先生看得清清楚楚,那个人就是尼克·李森本人。
一位是原巴林投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另一位是弄垮这家银行的肇事者。在巴林银行倒闭之后,两个人第一次在这家不知上演了多少幕人生的悲剧和喜剧的电影院里见面了。
彼得·诺里斯毕竟还能从电影院的收入中获取自己的收益。但是,尼克·李森却大不一样了。本应属于尼克·李森的一切版权收入,都将用来偿还巴林银行债权人的债务。
七——泡沫之鉴
纽约时代广场
纳斯达克作为孵化了美国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股票市场,近年来的表现可谓如日中天,甚至让纽约证券交易所——这家华尔街上的百年老店也显得黯淡了许多。但是,理性的人们开始思考,纳斯达克指数仅仅在网络概念所缔造的神话中迅猛飙涨,这其中,是否孕育着新一轮畸型的狂热呢?于是“泡沫”这样一个人们熟悉而很难准确定义的概念,再次被拿到了“网络”的面前。
经济学家 樊刚
早早晚晚总会有一部分淘汰,而且早早晚晚过高的部分水分要压下去。
经济学家 王巍
可能这就是个泡沫,但是为什么泡沫不断的涨,就是一大批另一批投资者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有泡沫,那么到底什么是泡沫呢?有人把泡沫比作人体身上的细菌,认为有细菌并不可怕,但如果让细菌主导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那人也就病入膏肓了。
英国伦敦
英国中央银行历史博物馆,在这里记载着英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过程。曾为英国乃至于整个世界所震惊的南海事件,在这里被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事件发生在1711年,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然而,公司成立之后的8年间,除了无休止地向南美洲贩运黑奴之外,几乎没干过一件能够盈利的事情。
到了1718年,皇家的气派依然豪华。但在这雍容华贵的背后,英国的国家债务总额已经累积到了3100万英镑。为了迅速筹集还债资金,不堪重负的英国政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
经济学家 吴敬琏
南海公司是英国一个特许贸易公司。它是具有给南海贸易的特许权,它垄断经营,所谓南海就是现在的拉丁美洲,大西洋那边,拉丁美洲。这个南海公司拿到这个特许权以后呢?它就造势,说这个地区我们发现了什么金矿、银矿、香料怎么怎么赚钱。于是,股价就猛涨。
在政府的默许下,公司管理层为南海公司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
很快人们开始相信了,南海公司海市蜃楼般的利润前景,唤起了英国人超乎寻常的狂热。直到300年后的今天,英国金融界地位最高的人对南海事件依然铭记于心。
英国英格兰银行行长 埃迪·乔治
南海泡沫事件是一家投机公司,为了说不清楚的目的进行融资,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只知道这家公司能够赚大钱,是很好的投资对象,当时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氛围,人们就是想要投资。
英国金融监管局主席 霍华德·戴维斯
在发生南海泡沫事件的时代,人们认为南海公司,简直就是一部造钱的机器,他们失去了平时应有的理智和质疑,他们不断地投资。尽管当时并没有事实,或者是足够的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们做出承诺。
这条著名的交易街当年挤满了抢购南海公司股票的人们。巨大的骗局使公众失去了理性。
伦敦金融时报电视台总编辑 科林·查普曼
当时的柴思胡同喧闹而嘈杂,有一首歌谣描述了当时的情形,我给你们念一念,当星辰出现在夜空,买卖开始兴隆,绅士们摩肩接踵,女士们涂脂抹粉,开始了胡同中的冒险,这就是我书中所指的胡同。
失去理性的大众狂热,使南海公司的股价迅速飙升。据历史记载,从1720年3月到9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一举从每股330英镑涨到了1050英镑。
今天,人们走进英国中央银行的博物馆,在这个显著的位置上,可以看到一幅充满了讽刺意味的绘画作品,它所描绘的正是当年的南海事件。英国中央银行的一位历史学家为我们讲述了这幅画中所表现的内容。
英国英格兰银行博物馆馆长 约翰·凯沃斯
这幅漫画是著名英国艺术家威廉·休加德于1727年,公开发表的作品。
这幅讽刺画反映的是,诚实女神的雕像被打碎,并且受到了酷刑折磨,荣誉女神遭到鞭打,象征着所有优良品质的毁灭。我们还可以看到纪念碑,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堕落。柱子上这些人,就是南海公司愚蠢的投资者。在画的左下角,主教们正在赌博,赌博这种投机行为,也正是南海事件的实质所在。
当人们为南海公司的股票而狂热的时候,英国还发生过这样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在1720年初,南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但是,当年要想进一步推高股价,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南海公司。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筹集资本,于是它们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
经济学家 吴敬琏
民间组织的那些公司,那些公司看着这些特许公司大赚钱,特别看着这个南海这种泡沫起来了,赚钱。于是,纷纷组织公司,纷纷组织公司不是供给会增加吗?股票的供给会增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扩融太快,扩融太快股价就会下来。于是就损害了南海公司,他们这些有特权公司的利益,于是他们就游说,而且用了不正当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