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精锐部队篇-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上锯末包里,迅速钻出四名队员,冲进地道内。地道口又换上了两名“卫兵”。

  4名队员冲到二道门前40米,两名卫兵正谈着什么,忽然发现有人进来,便喊到:“你们不是下班了吗?干嘛又回来了?”

  “我们忘记了点东西,回来取?”说着便只有二三十米了,只见一名队员双手一抬,两名卫兵应声倒下。

  他们出其不意地连毙地道内三层卫兵和提炼车间的四名监护员。但第四名监护员被击毙时反应敏捷,在中弹倒下的同时,右脚踩上了警报开关。顿时,尖厉的警报声响彻整个厂区。队长威廉·卡里立即命令:“快,安放炸药!”队员们很快在大型提纯器、操作台、水槽上安放了高爆定时。

  德军加强连被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惊醒后,一个个很快穿上衣服,取出武器,不到两分钟,就全部集合在外面,并迅速向地道口冲来。工厂门口的两名门卫与前来换岗的两名门卫在交接的时候,被警报声惊呆了,不知厂内发生了什么事,立即抢占了门口两个地堡,卡住了工厂出口。

  “神鹰队”将定时安放好后,迅速撤出地道,跳上拉锯末的卡车,向门口急驶。当距门口还有四十余米的时候,突然从地堡里飞出两颗手雷,只听“轰、轰!”两声,将卡车前轮炸毁,随即从左右两个地堡中喷出两条火舌。队长卡里和“司机”差点被手雷炸中,惊悸中迅速跳出驾驶室,滚到车后,与车上跳下的四名队员,采取滚进战术动作,迅速避开两个地堡的火力,闪到一座二层楼北口。

  这时,工厂警卫连已冲到距他们只有50米的地方。队员们以手雷、手枪开始反击和抗。但终归还是被150余名敌人逼到楼里,在楼梯上与楼下重兵展开激战,12把短枪霎时撂倒了三四十名敌人。

  “卡里,子弹快没有了!”一名队员急切报告。“快向上撤!”队长卡里迅速命令。他们知道,上了二层楼,就有办法逃生了。因为东边还有接连五座楼,楼与楼间隔只有1。5米。

  德军指挥官似乎明白了他们的意图,迅速抢入一楼警卫室,按下了二楼火爆器按钮,顿时,二楼上几处火焰升起,烟雾也冒了出来。“威廉·卡里,二楼起火!”1名队员报告。“拉下面罩,上!”队长果断地下令。只见队员们迅速从帽子上拉下防火罩,将脖子、脸面、脑后罩了个严严实实,两只跟上隔着两个镜片。他们迅速穿过火海,通过二楼窗台,跃到另一个楼上。他们穿的衣服和面罩是自动降温服,自动降温服可经得住大火3…5秒的熏烤。

  楼下传来一阵大笑:“哈哈哈,他们插翅也难逃出火海!”报,报告,他们逃出1号楼,向2号楼方向逃去!”1名德军报告。“什么?难道他们是铁打的?追!”加强连连长一声大喝。队员们跃到第二座楼顶,又向第三座、第四座楼顶跳跃。当准备向第五座楼顶跳跃时,突然发现第五座楼顶上有四五个德国兵正爬上来,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嗖、嗖、嗖”,四把飞刀飞去,四名德国兵应声向楼下栽去。

  楼下警报声不断,德国兵就像无头的苍蝇,来回乱窜。队员们快速跃到第六座楼顶。楼东侧便是工厂的围墙,围墙顶距楼2米,距地面有3米高。队员们交替掩护,迅速转移到2层阳台,一个个从楼上跳至围墙上,又从围墙上跳到地面,飞快地向达麦山方向撤去。

  队员们刚刚撤离大约一百米,从工厂门口就驶出三辆摩托向他们追来。“啊!给我们送交通工具来了。”一名队员有趣地说。

  威廉·卡里一个手势,队员们很快卧倒在路旁,待摩托驶近时,只听“噗,噗、噗……”随着9声微小的响声,9名德军全被击中,摩托车歪倒在路两旁的草地里,其中一辆撞在一棵大树上。

  与此同时,只觉得脚底下一阵剧烈的颤抖,紧接着从工厂方向传来一连串爆炸声。

  “卡里,成功啦!成功啦!”一名队员举着双手激动地喊着。

  大家正在兴奋的时刻,远处尘土飞扬,又有几辆摩托车向他们追来,后面还有一辆卡车。“撤!”随着队长一声令下,他们迅速跳上摩托车,风驰电掣地沿着山路向东飞驰而去。

  经过辗转周折,六名“神鹰”队员在三天后返回了故乡。他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出生入死的神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史册上。

  ‘弗兰顿‘计划:

  “哥曼德”部队在战火中逐步成长,“弗兰顿”作战行动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1943年1月1日,英国“哥曼德”特种部队和军事情报总局联合派遣了一个破袭队;秘密袭击了法国波尔多港,炸毁和破坏了德军8艘货船、10艘炮舰和港口设施,致使德军的重要供给线被切断,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全恢复起来。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种部队作战中的又一光辉范例。

  1942年6月12日,英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接到军事情报总局五局转来的一份情报:在过去的12个月内,德国从波尔多港转运到本土大量战略物资,仅橡胶一项就有2。5万吨。问题十分严重,英国战时内阁接到报告,认为假如这个数字保持下去,哪怕是接近这个数字,那么德国军队凭借着这条供应线会源源不断得到大量物资,继续作战,对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十分不利。因此,他立即召集陆海空三军首脑、军事情报总局五局局长等人开会,讨论如何采取行动,瘫痪波尔多港,切断德国的这条运输线。丘吉尔首相仔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认为如用陆海空军攻击波尔多港,至少要三个陆军师和强大的海空军支援。这在德军势力处于巅峰的时期成功的希望很小。况且,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正在大西洋似狼群般成群出没,英军组织大规模的攻击作战,不等靠近波尔多港,便会被发现。于是,丘吉尔决定让军事情报总局五局与特种作战部队联合组织一个突击队,秘密袭击波尔多港,将港口破坏掉。

  特种作战司令部和军事情报总局五局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破袭准备工作,制定了代号为“弗兰顿”的奇袭计划,物色海军陆战队的哈斯勒少校担任这次袭击作战行动的队长。同时,还命令在波尔多的情报人员广泛搜集情报,参与这次行动。

  哈斯勒少校从海军陆战队中挑选了11名优秀队员,要求他们除掌握刺杀、爆破、擒拿、驾车、开船等技能外,还都会讲法语。随后,他们秘密进人英国东南的南开普顿港,进行了4十月紧张的封闭式训练。

  训练是十分严格和残酷的,艰苦的体力适应训练、夜间行军和破袭技战术齐头并进。队员们经常在夜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划着橡皮舟,或者甚至干脆潜水爬上巨大的、守卫森严的军舰,练习把磁性炸药送上去、固定好。计划规定,必须炸沉数艘舰船,堵塞波尔多港通道,可能时毁坏港口的陆上设施。

  1942年12月1日,哈斯勒率领特遣队登上了“金枪鱼”号潜艇,悄悄离开南开普顿港,在夜色中向南驶去。

  12月3日凌晨,他们在法国波尔多港外5海里处海面爬出潜艇。12个人分乘5艘橡皮舟,向岸上划去。大海正起着早潮,橡皮舟如同树叶一样在大浪中漂浮,很快有2艘橡皮舟被海浪打翻,4名特遣队员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

  两个小时后,哈斯勒等另外8名队员终于在一个名叫圣·维维恩的渔村登陆了。他们藏好橡皮舟,从皮囊里取出德军军装穿上,然后隐蔽在一个小沟里吃早饭。哈斯勒见天色还早,便让大家轮流睡一会儿,下午再行动。他们刚睡下,便被德军侦察机吵醒了。

  原来,德国人已发现英国人登陆了。前一天晚上,波尔多市德军警备司令部得到海岸雷达站报告,一艘英国潜艇在港外10海里处浮出水面,尔后去向不明。早上德军海上巡逻队又在岸上发现了一艘损破的橡皮舟和2具英国士兵的尸体。顿时,整个城市加强了警戒。

  中午过后,哈斯勒少校带着外号叫“麻雀”、“油壶”、“狙击手”的三名队员进城找“看门狗”卡尔朗接头,嘱咐其他人继续隐蔽,保护好炸药等爆破装备。路上,不时有德军巡逻队开过。哈斯勒意识到处境很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盘查。只要遇到盖世太保,他们的假证件难免要露馅。

  他们截获了德军的一辆汽车,进至接头地点,遭到盖世太保的伏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甩掉了德军。没有地下情报人员的配合,弄不到港口的具体详细情况,就炸不它。

  次日黄昏,哈斯勒和“麻雀”又进城了,这次倒未遇上什么麻烦。通过叫希拉克的地下人员得知:港口平面图、轮船进出港的时间表,泊位以及运输计划等材料,都存放在档案室。档案室在港内东二楼105房间,楼内有警卫。档案室的钥匙由一个名叫洛格尔纳的老姑娘保管。此人生活严肃,不苟言笑,生性孤僻,活像个机器人。保险箱有警铃连着警卫处值班室。如擅自开箱,号码不对,警铃大叫,便别想跑出去了。

  他们采用苦肉计,争取洛格尔纳的支持和帮助。洛格尔纳提供的情报详细标明着港内的设施、泊位、船舶进出港的时间。但是却没有入港水路图。港口警戒森严,从正门入港已不可能。惟一的办法是从水下潜进去。可是到哪里去了解港口附近的地形水路图呢?他们通过化装调查、询问,了解到有一条小河汊可以绕到港里。

  12月29日,他们顺着河汊整整划行了两天,这条河汊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片沼泽,水位很浅,有的地段干脆就是泥沼,一步跨下,“噗哧”一声,水顿时漫到膝盖,每一步就像踩在弹簧软垫上那么摇摇晃晃。但是,他们并没有回头,推着橡皮舟径直向前。终于在12月31日走出河汊抵达了目的地。哈斯勒少校从望远镜里观察到港内停泊着许多商船。他拿出复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