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赠品的数量
虽然“质重于量”是常识,可是在实际中要引起顾客的反应,赠品的“量”却重于“质”。不断的赠送赠品,就会使顾客有一种东西买得太值了的感觉。比如说,在顾客买被子的时候,如果你对他说“现在购买的话,赠送一年用的纸巾,外加一年用的卫生纸”,他就会觉得“送这么多的东西,太好了”。可是从价格上考虑,被子的价格是30万日元,赠品的价格只有数千日元而已。
⑤选民意志
正如在第四章顾客目标中说明的那样,针对所有人的信息反而会使每一个人都感觉这与已无关。反过来说,当顾客觉得“这信息是为我一个人量身打造的”,他就会油然而生“我等的就是这样的商品”的感动。
让他产生“为我而设”的感觉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用“摇旗呐喊”的手段。在广告的标题部分明确的显示出顾客目标,其效果就像是在向顾客目标摇动旗帜示意一样。像这种向目标顾客示意的方法,可以举出的例子有“年公里数在3000公里以下的驾驶者!最划算的汽车保险,最大折扣46%。”等等。
除了明示顾客目标,还可以明示出不必要的顾客,这种方法也有同样的冲击力。
以住宅为例——
“这房子不是为执着于名牌的人而建的。如果你对名牌没有特别的要求,你就可以少花500万日元购买到高品质的住宅。”
大多数情况下,其他公司想把所有的商品卖给所有的顾客,而你用排除法锁定了顾客,这些顾客就会睁大眼睛,津津有味地读完这则广告。
⑥形象化
为了提高行动的好处,所用的表达要能用五种感官去体会,要使购物行动变得形象化。比如说比起“这种玫瑰产于某某国”来,下面的这些言语则更容易使顾客将行动形象化。如“如果这种玫瑰还征服不了她的芳心,那你还是放弃追她吧”、“和她吵架了。不过,当她看到50朵玫瑰的时候,她……”
⑦内在的欲求
一般来说,顾客购入商品的理由除了一些表面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其内心欲求的高涨。比如说,某某想要一辆摩托。其实想要一辆摩托仅仅是表面的理由而已,那种“骑上摩托会更受女孩欢迎”的内在欲求才是最强烈的购买动机。许多摩托杂志的封面都是身穿泳装骑在摩托上的女孩子,这就是因为内在欲求的存在。
像这样如果能发现内在欲求,顾客的反应就会非常强烈。一家猎头公司在发放DM时,附带了一本叫做“求职人才的悄悄话”的小册子。平时的反应都在1%以下,而这次一跃上升为30%。这充分证明内在欲求有多么的强烈了。说到能引起人们内在欲求的事物,很多都与性欲、权欲、名欲、金钱等等人类根本的欲求有关。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6节 进一步降低行动的阻力
我们已经讲述了可以使顾客感到购买行动好处的方法,实际上,为了让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减少行动的阻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购买行动有好处,可是如果行动面前竖起了高高的壁垒,那么顾客也只能望洋兴叹、止步不前了。所以在提示大家有许多好处之后,还有必要将购买行动的障碍点、疑点进行清除。这种方法如图8-4的图表所示。
所谓行动的不安、疑惑主要指以下事项,如价格太高囊中羞涩、没有自信怀疑自己不会用、觉得很好就是有点麻烦、生产者值不值得信赖等等。
如果要举出消除行动阻力的具体方法,提供承诺可谓首当其冲了。在那些承诺属于天经地义的行业中,即使提供了“天经地义”的承诺,也无法消除行动的阻力。可是在那些几乎不提供承诺的行业中,如果提出了斩钉截铁的承诺,就能切实地提高顾客的反应度。比如说有家拉面馆提出了“不好吃就不要钱”的承诺,第二天营业额就上升了一倍。其他的方法也很值得考虑,如试用套装、招募监督者、缩短时间(例:两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保险,来试一试有多么划算吧)。
要消除顾客对行动的疑惑,就要在提高信任度上下功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展现大量的顾客赞扬声。其他的方法还有如明确标示出得奖经历、许可证号、创业年数、媒体的报道、和名人名家的合影等。数量是最具说服力的,所以凡是能用上的都要来一个总动员。
图表的横轴为自我正当化,目的是消除购物行动的犯罪感。花钱的同时会伴随着犯罪感,所以必须使该行为正当化。能不能从顾客那里得到“买了也不错”的肯定就成为了关键。我们要努力找出一些使购物正当化的理由,如对过去的奖励(例:这是对一直辛勤工作的自己的一份奖赏)、强调投资效果、顾客的赞扬(例如:强调“大家都买了”)、社会贡献性、减税效果、具有转手的保值性、环保、对家人来说很有价值等等。这些努力会使犹豫中的顾客坚定自己的购物决心。
接下来,我们以上述的浴室暖气为例来想一想如何降低行动的阻力。
目前行动的阻力值很大。因为在安装浴室暖气期间,很有可能导致家人无法洗澡。所以我们要强调工期之短,或是赠送赠品,如“免费赠送高级酒店的住宿券和餐券”,使不安变为快乐。
至于如何让浴室暖气的购买正当化,就现在的状况而言,为家人着想而付出是一条相对而言容易正当化的理由。如果要强调这一点的话,可以采用这样的说法如“这不是为了你自己,想一想家人开心的笑颜”。
这样,两个方面的定位都得到了提升。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7节 让人感到不行动有害处的方法
我们已经了解了使顾客感到行动有好处的方法,这一次,我们要思考一下如何让顾客感到不行动的坏处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广告中只强调好处,而对不行动的坏处却几乎没有涉及到。
可是相比行动的好处而言,顾客往往是出于对不行动的坏处的强烈反应才进行购买的。比如说,在买名牌时,顾客不是出于“买下它我就拥有了它”的理由而购买的,而是因为“现在不买下来会后悔的”才要买下来的。
怎样做才能让顾客感到不行动的坏处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根据下面二条坐标轴来考虑一下。让我们看图8-5。
说到要让顾客对疾病有认识,莫过于告知他:“你生病了”或是“现在存在着危险”。以刚才的浴室暖气为例,在以舒适为卖点时,顾客认识不到危险的迫切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怎么强调舒适性,也制造不出足够的动机使顾客下定决心。所以我们就告知他关于“温差休克”的事实。
换而言之,这就是在传达“你已经得病了”或是“存在着昏倒的可能”的信息。大多数的人在意识到疾病之前,都不会有所行动,就像不被告知为肺癌就不会戒烟一样。
因此在销售商品时,比起预防的观点,站在治疗立场上进行强调更有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预防用的商品是很难卖出去的。
这是一桩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有一位推销员怎么也卖不掉用于防盗的警报器。因为大家对他提出的“预防被盗”这一切入点都不感兴趣。说到谁会买防盗的警报器,那就要算最近被小偷光顾过的家庭了。所以他就在星期五跑到高档住宅区,散发一些“最近盗窃横行”的传单。星期六他在一些确定为目标的家庭的庭院边扔了好多烟头。然后,到了星期日,他又把一些低价杂志扔得到处都是。再后来,到了星期一。他就若无其事地前去拜访:“最近这附近连续发生被盗案,你准备好防盗用的警报器了吗?”
当然,你可以把这当作一个笑话,可这样的事在日本也很常见。有些外墙装饰的公司惯用的手段就是有意地找人对房子上的细小裂纹评头论足,在给人留下印象后再来上门拜访。这种方法就是使顾客认识到一直以来忽略的“病症”,进一步将这种危险性指出来,使之成为顾客行动的动力。
第七篇 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第8节 单纯的限量不能使顾客有所行动
仅仅让顾客感觉到现在危机迫在眉睫还不足以使顾客行动。
泰坦尼克号的乘客在触礁之初还认为事情总会过去,只有在得知沉船已成定局并且救生艇的数量不足后,才开始了行动。其实这两件事的道理是一样的。当得知避开危机的工具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人才能得到时,就会产生紧迫性,从而导致行动。
在这里,“限量”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单纯的限量并不能让顾客行动。能不能让顾客真正相信“限量”成为了重中之重。比如说,我附近的英语会话班挂出了广告牌:“免会员费。截止到3月31日”。这块广告牌到了四月份就变成了“会员费0元。截止到4月30日”。到了五月份,又成了”现在会员费50日元“。这就像《伊索寓言》里”狼来了“的故事,谁也不会去相信”限量“的真实性。由此可见,”限量“的理由是非常重要的。
在刚才的浴室暖气例子中,如何凸现“限量“的真实性的呢?
“现在是我们的新产品上市季节,所以旧机型以六折销售。性能却没有丝毫改变。不过,库存只剩下15台。由于我们无法提供更多的商品,所以我们的介绍传单并没有发给所有顾客。我们只向352名60岁以上的顾客发放了介绍传单。先到先得,马上打电话吧。”
通过强调旧机型库存有限,使“限量”具有真实性。其结果是不仅使顾客认识到了危险性,而且“限量”的真实性也得到了证实,于是不行动的坏处就非常明显地凸现出来了。
其他的使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