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物就从虚空状态中奔涌而出。 
        
        在〃虚〃的概念上,老子提出一个与之相反的概念〃盈〃,〃盈〃有自满的意思。老子对于盈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其意思为盈满的时候,要适时停止。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不容。不容就会产生排他、攻击、骄狂等心理,不容是矛盾激发的根源。 
        
        老子谈〃静〃的时候,着重从政治方面来论述。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其意为清静无为可以做天下人的模范。老子理解的〃静〃是不乱动。如果事物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时,就任他自生自灭,只有事物偏离了轨道,才应该被干涉。 
        
        如何才能做到〃静〃呢?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其意思为不起贪欲而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复归于安定。老子认为打破人内心平静的是贪欲,只有无欲,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统治者如果无欲,社会就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 
        
        在对〃静〃的认识基础上,老子提出了〃躁〃的概念,〃躁〃与〃静〃是相对的。老子认为〃静〃可以止〃躁〃,他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里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其意思为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帅。 
        
        老子如此重视〃静〃,是与他看到一个〃躁〃的社会有关,当时的统治者成天忙于争夺土地,耽于声色之乐,他们像蚂蚁一样躁动不安,给黎民百姓带来了苦难,有感于此,老子提出天下要〃静〃。 
        
        守弱,就是认清自己的弱势,填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暗暗地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表面看似柔弱,实则刚强无比。   
        还有一点,就是明哲保身。故意向外界显示自己是弱小的,这样就免得招来枪打出头鸟的横祸。若在强盛之时还一味喜不自胜,这样往往惹来祸端。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就很会以弱治强、明哲保身。朱元璋登基以后,他已觉察到帝王的反常现象,身为重臣的刘伯温就辞官归隐。而许多同打江山者只知一时享乐,不料被朱元璋暗杀的大有人在。刘伯温以谦弱之术保全了姓命。这是他运用了老子智慧的结果。 
         
        1999年初,曾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却也没有逃脱继续受打压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中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烙印。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这就是守弱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自守自卫。做事情不要张扬,只需默默去做,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惹出麻烦。最忌做事盲目张扬,成功了显得你太自负,失败了别人会对你另有看法。 
        
        多学多用虚静守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齐万物的宗旨是否认客观事物性质的差异,庄子认为物与物之间是没有差异性的,比如两个苹果,不能说这个比那个大,那个比这个小,苹果就是苹果。庄子〃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观点,在其《齐物论》里有系统全面的描述。不过,表述比较直接的是《秋水》里的一段话:〃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差别来看待事物,因为事物大所以大,则没有哪个东西不是大的;因为事物小所以小,则没有哪个事物不是小的。不同性质的事物,没有必要去比高下,论长短。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平稳度过一生,这就很幸福了。 
            
     
      第6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4)       
        可也有许多人老爱攀比较量,举个例子来说:   
        一位很有能力的妇人,丈夫在政府机关工作,两人收入不错,生活还算可以。可她老是抱怨自己家不好:房子太旧,又没有车。后来丈夫经过努力,换了新的二居室,买了大众汽车。可她还抱怨,自家的房子装修太差,车不是奥迪的,丈夫老得不到晋升。没过多久就又都实现了,妇人还是抱怨自家不如别人的条件好,不如别人地位高。她住着楼房,坐着轿车,吃喝穿戴都很时髦,可就是没有半点幸福与优越感。 
        
        这位妇人就犯了〃不齐万物〃的毛病。若一味攀比就永无止境。人们常用知足常乐来对待人生,这是很实际的。本来万物并无高下之分,你硬来拔高贬低,这不是自寻不快吗? 
        
        一位国务总理,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可谓功劳大矣!一位扫垃圾的清洁工人,每日将街道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也功不可没。各个岗位都不能空缺,都有贡献,你能论功劳大小吗? 
        
        将自己比作一物,外界他人也各是一物,万物平等皆自由,这正是庄子的理念所在。   
        齐是非是说认识的标准无法客观制定。庄子认为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自己的标准,客观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庄子的齐是非就是否认人类认识的绝对标准,一件事情无所谓对错。庄子之所以否认绝对标准,是因为他认为人在看待事情时是有〃成心〃的。他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根据自己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谁又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呢?庄子认为人是有一偏之见的,依照自己的偏见,必定会引起是是非非的争执。   
        在论证〃齐是非〃的观点时,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鱼乐之辩〃:   
        庄子与好友惠施同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鱼儿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真是快活呀!〃   
        惠施听了之后,跟庄子抬杠,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儿很快活呢?〃   
        庄子一听不妙,眼珠转了转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很快活。〃   
        惠施又反问:〃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由此推断,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很快活。〃   
        庄子哈哈一笑又说:〃开始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很快活呢?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很快活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庄子的意思说,你既然知道我,我怎么不可以知道鱼呢? 
        
        庄子与惠施的〃鱼乐之辩〃很有哲学中诡辩论的色彩。两人非要辩出个清白来,结果还是不了了之。因为事物的质理是发展变化的,是不固定的。每个人的观点、角度是有差别的。所以想求得客观标准是难的,不切实际的。 
        
        同一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你当然也会否认别人的观点,若是众人的观点都一致的话,哪还会有各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呢。 
        
        只要你的观点有理有据,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与生活中,你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谬论。在成立自己的理论之前,不妨多吸取他人的成果,没有前人的基础你不可能会凭空而立。批判别人时更要有理论事例,否则只能是一味空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轼给了我们最精当的回答。   
        齐生死就是超脱生死,否定生与死的界限。庄子在《知北游》里说:〃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是死的起步,死是生的开始,怎么知道它们从何开始的呢。人之所以生存于世,是因为气聚集的缘故,气聚集则生,气散了就是死了,死生轮回,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万物生存都是因为有气。 
        
        对待生死的看法称之为生死观,儒家的生死观是舍生取义,认为应该舍弃生命保全理想。与之不同的是庄子的生死观,庄子认为,生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好像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是没有什么哀叹、没有什么惋惜的事。支持庄子〃自然生死观〃的理论基石是自然法则与气一元论。庄子认为,宇宙间没有人的生死,只有如同昼夜般循环不已的气的聚散。这一句话来源于一个故事,主人公依然是庄子与惠施。 
            
    
      第7节:道家思想对做人的影响(5)       
        庄子的妻子死了后,庄子为她举办简单的丧事,好友惠施来吊丧,看见庄子在妻子的遗体面前又唱又跳,手里还拿着一个破脸盆,他每唱一句,就用脸盆敲一下桌子角。 
        
        惠施看见庄子不仅不悲伤,还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心里冒了火,骂庄子说:〃别人死了妻子悲痛欲绝,你怎么还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呢?你不觉得过分吗?〃   

        庄子说:〃妻子的生命是气的变化,如今她的气散了,沉睡在大地的屋子里,再也不会有穷苦与疼痛,这是她的归宿,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