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中的心理学-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让下属为所欲为,背离自己的初衷。     
    “放”,就是适当地为下属授权,当自己的工作压力太大或者下属值得信任的时候,管理者就要适度放权。让下属去执行任务。当你把本属于你的权利下放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豪的心理,在心里认为自己是公司或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努力工作,纵使要付出很多也在所不惜。     
    而一旦下放权力之后,管理者就要用人不疑。对被予以大任的下属“信而不疑”,选定了就要大胆任用,不要因为一些小节问题而持怀疑态度。要帮被授权者清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独挑大梁”肩负着一项完整的职责。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放开手脚让下属干,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办好,不要在上面乱指导,让下属无所适从,产生心理压力,更不能开始对他赋予重任,而后又自己什么事都一手操办,让下属一边乘凉;其次在授权之后,要将心比心,从各方面为下属着想。人的观念是不同的,下属在接受工作中,也许会有很多不同意见及想法,这时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要求下属与你保持一致,这是不明智的,应当理解他这样做自有其道理,只要结果达到就行了。     
    当然,授权就像放风筝,如果“放”的时候,不适时地“收”几下,风筝就难以飞上高空;而一旦飞上高空,不及时“收”住,放风筝的人就可能失去对风筝的控制。所以,上下默契授权应当有弹性地进行,可放也可收,要做到既让领导很放心,同时又能让得到授权的下属也很称心。那么,如何下放权力而又不导致失控呢?     
    为了使权力下放而又不导致失控,管理者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新角色。授权之后,要学会命令追踪。有些主管在授权之后,常常忘记自己发出的指令。对于已发出的命令进行追踪是确保命令顺利执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成功管理者经常采用的控制手段。命令追踪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主管在发布授权指令后的一定时期,亲自观察命令执行的状况;第二种,主管在发布授权指令的同时与下属商定,命令下达后,下属应当定期呈报命令执行状况的说明。     
    管理者还要学会全局统御。如果通过授权的方式,在相对轻松的工作压力下,仍然握有对部门全局的大权,不至于“大权旁落”,那么,授权无疑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选择。而实际上,授权把主管们从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全局的问题,他们往往比事事躬亲时更能统御全局。这就如同古代统兵作战时候的情形,主帅把权力下放给左右先锋、某某将军等等,但仍是统帅三军的人物。     
    如果说授权就像放风筝,那么命令追踪和全局统御就是风筝线,只有凭借这条线,探知被授权人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真正的管理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而是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事必躬亲,认为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或者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管理者。    
虹←桥书←吧←BOOK。HQDOOR←  
使人才形成互补   
    使人才形成互补   
    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要体现自己的领导力,在员工心里占有位置,树立自己的威信,使命令得到有条不紊地执行,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整合内部人才资源,合理搭配各种工作人员,使之在专业、智能、素质、年龄等各方面相互补充,组成一种最佳结构。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工作需要许多知识、技能的联合攻关,不是一个人或一种人就能胜任的。事实证明,如果各种人员搭配得好,行为默契,就会产生最佳效能,产生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搭配不好,就会互相扯皮,互相抵消,造成一种力量的内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心理特征,每一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每一个人还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怎样才能使这些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而不发生内耗?惟一的办法就是用互补原则去协调他们,用一些人的长处去弥补另一些人的短处。互补原则体现在用人的多个方面,如“专业互补”,“知识互补”,“个性互补”,“年龄互补”,长短相配,以长济短,形成多种具有互补效应的人才结构,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渴求互补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漂亮的女孩终会与一个才华横溢而相貌平平的男子结合的心理动因。人通常对自己缺乏的东西有一种饥渴心理,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反而不太重视,所以,作为一个主管,只要把握员工的这种心理,然后根据其特长安排任务,让他们形成互补优势,就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迎合了他们的心理。     
    到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驮。然而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寺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驮虽然善于管账,但成天沉着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心里想:看来我得改变一下用人策略了。于是就将他们俩安排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兴旺。而韦驮铁面无私,锱铢必较,佛祖就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互补之下,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没有一个人是全才,如果管理者渴望驱遣全才,那么将会无人可用。所以管理者就要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知道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再分别加以运用。其实在用人大师的心里,没有一个人会是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使用他们。     
    所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全面了解员工,包括他们的技能和心理特征,然后优化组合,为我所用。    
◇欢◇迎◇访◇问◇BOOK。HQDOOR◇  
做个善解人意的管理者   
    第三章  拉近心理距离   
    我们谈管理,尤其是对人的管理,过多地强调了“约束”和“压制”,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适得其反。聪明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尊重”和“激励”上下功夫,了解员工的需要,然后满足他,从而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心理距离拉近,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与信任。     
    做个善解人意的管理者     
    善解人意就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理状态,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善解人意,体贴别人。     
    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让别人紧张、拘束,更不会让别人尴尬难堪。据说,莎士比亚就具有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就像一条变色龙,能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特点,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进行应变。文学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指出:“莎士比亚完全不具有自我,他除了不是莎士比亚之外,可以是其他任何人,或是任何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他不仅具备每一种才能以及每一种感觉的幼芽,而且他能藉着每一次的命运改换,或每一次的情感冲突,或每一次的思想转变,本能地预料到它们会向何方生长,而他就能随着这些幼芽延伸到所有可以想象得出的枝节。”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与下属共处时,一定发挥莎士比亚的这种能力——善解人意,以便在下属的心里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就以最平常不过的沟通来说,有的下属可能会感到紧张、拘谨,这时候,管理者就应善解人意,以主动的姿态,真诚的态度,风趣的言谈,制造出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对方的紧张心理,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既建立起管理者平易近人的形象,又能使下级受到鼓舞,把管理者视为知已,从而敞开思想,以心交心。善解人意,主动沟通。     
    而在工作中,如果下属由于某种心理障碍造成工作进程出现问题时,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决不会妄加训斥,而是为下属排忧解难。举例来说,假定一位推销员性格内向、讷言,而他的工作又要求他必须积极主动。这时,管理者就应该向他讲清楚道理,告诉他胆怯和恐惧是自然的。并告诉员工,只要他愿意付出代价和汗水,使用积极的心态的话,那么他肯定就能成为他自己所想成为的那种积极主动的员工。同时,还要向他讲述一些别人是如何克服了胆怯和恐惧的事例。再向这名销售员建议:经常向自己说一句自我激励的话。相信在管理者的帮助下,这名销售员终于通过这种自我激励警句而行动起来,成为一名成功的销售员。谁都有缺点,谁都有软弱的一面,事实上,恐惧通常只有当员工面对新情况或者做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时才会产生。聪明的管理者一不会嘲笑员工,二不会蔑视员工,他们总是客观地看待员工的“恐惧”,积极帮助员工尽快走出恐惧的阴影,令“当事者”感激涕零,“旁观者”“窃”喜在心。相信长期如此,员工们的恐惧肯定会一天天消逝。有如此善解人意的管理者,“我还怕什么?”而这又怎能不诱使他们一个个成为努力奋发、不知疲倦的员工呢?毕竟,这使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大胆施才,放心创新,甚至可以与管理者一争高低。     
    总之,善解人意是一个优良的品质,是一个完美的心理特征。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