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闹叮峭橇税前寻怖斫獬闪艘恢止丶记伞=峁C挥心芄慌嘌龃笕耍故桥嘌艘淮笕鹤宰鞔厦鞯男∪恕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这个汉字,古代写作〃悳〃,直心即是德也。德的本意,指的是一颗天真率直的心。真心谓之德,真情谓之亲,草木萌芽者皆谓之民。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大学之道,在于你能否明白你那颗晶莹透明的真心,在于你能否用那颗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在于你能否到达本性纯洁的至善境界。
第34节:大学之道
接下来,《大学》就谈到了一个管理学的问题。
管理是什么?
为什么说《大学》谈的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呢?原因很简单,每个人活着都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所有的学问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如果你理解了大学之道,你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你的人生是幸福的,你的家庭是美满的,你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如果有机会担任企业或某个社会组织的主管,你同样可以把它管理得健康有序。你会帮助身边的每个人,让他们也像你一样,用真心率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所以,大学之道就是真正的管理之道。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商业社会,管理学是一种相当热门的学问。你到书店去看看,会看到很多畅销的管理学图书。这些图书的作者在告诉你一些概念,例如〃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执行〃、〃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沟通〃……以及管理是这个、管理是那个。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读者们得到了一大堆的概念,却仍然不得其解。
我听说过一个美妙的佛教故事。故事说,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智慧的镜面王,在他身边有许多学者,常常因为一些不同的观点而互相争吵。刚开始,镜面王认为这些争论是有必要的,他可以通过这些争论去辨别和采纳最好的意见。可是到了后来,他发现他所采纳的意见往往并不正确。等到下一次争论的时候,镜面王说:〃你们别吵了。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
一只大象出现在舞台上。接着,又上来了几个盲人。镜面王吩咐他们,先摸一摸大象,然后告诉人们,大象是什么。
摸着象耳的盲人争着说:〃我觉得大象是一把大蒲扇。〃
摸着象腿的盲人说:〃不对,大象是一根圆柱。〃
摸着象肚子的盲人说:〃不对,大象分明是一堵墙。〃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你们都错了,我觉得大象跟我小时候看到的牛角一样,尖尖的。你们要知道,那时候我还没有瞎呢。〃
虽然这些盲人都错了,但是他们仍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镜面王说:〃你们不要争论了。商量一下,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
于是,盲人们就凑在一起,叽里咕噜了好久,然后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我们经过民主评议,决定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大象是一根圆柱。〃
镜面王奇怪地问:〃为什么?〃
盲人们回答说:〃因为说大象是一根圆柱的人最多。〃
镜面王愣了好久,最后哈哈大笑地说:〃你们这些盲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大象,也不了解大象的全貌,却在这里争论是非,真是可笑。可笑也就罢了,还搞什么民主评议,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接着,他转身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学者,说:〃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学者,那种自作聪明的模样,和那些摸象的盲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要去找到它。但是,许多人没有去寻找它,他们用自作聪明的方式、用争论的方式,或者用某种政治手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虽然荒唐,却是现实的写照。
你要看到大象的全貌。大象不是局部的,它是整体的。管理学也不是局部的,它也是整体的。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泰勒手中的那只秒表,弗雷德里克·泰勒也因此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然而100多年来,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案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学者们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可笑。
事实上,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曾参在他的著作《大学》中,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被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曾参的学生、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有一部著作流传于世,名曰《中庸》。《中庸》的思想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所以,大学之道也被称为中庸之道。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
〃格物致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它指的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即:逻辑推理。大约在晚清时期,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中国学者就把科学叫做〃格致之学〃。但这个说法在13世纪,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500年前,就被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给否定了。
王阳明曾经像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格物〃。据说,他〃格物〃是相当认真的,可是〃格〃来〃格〃去,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竟然〃格〃得大病一场。后来,王阳明回忆从〃格物〃到发病、再到痊愈的整个过程,最后恍然大悟。于是,他终于大胆地否定了朱熹的说法,认为〃格物致知〃不是逻辑推理。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朱熹是王阳明的前辈,他老人家曾经自作聪明地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进行了〃格〃式化的注解。从那以后,人们看到的孔子学说,其实就是朱熹版本的孔子学说。
第35节:人的原生态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门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对,但它会让我们的目光远离自然,远离老子、庄子、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们当年所说的〃道〃。虽然社会科学也谈到道德,但这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的〃格〃式化道德并不具有道德本来应该具有的自由、快乐和爱,恰恰相反,它让人感到刻板、莫名其妙和压抑。花儿是不可能按照这种道德来成长的,人也不可能。100多年前,人们之所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因为朱熹的这种〃格〃式化道德。
朱熹的〃格〃式化道德是〃存天理,灭人欲〃,达尔文主义的〃格〃式化道德却是〃人欲即天理〃。一种〃格〃式化道德打败了另一种〃格〃式化道德,却让孔子和洋溢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了黑锅。
天理即真理也,即〃道〃也。从表面上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与王阳明的悟道并无不同,其实大有区别。朱熹的哲学是推理出来,王阳明的〃道〃是感悟出来的。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无法并立,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虽然天理只有通过〃格去物欲,方能致知〃,但凡是符合天理的人欲无疑都是正当的。
所谓符合天理的人欲,其实是为了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你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它们是应该被满足的。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所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本身就违背了天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朱熹的〃格〃式化道德为什么会弄得天怒人怨。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但欲望不是,〃人欲即天理〃的理论混淆了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区别。欲望是一种病态的需要,是一种发了疯的需要。你饿了,需要一碗米饭,这理所当然。但欲望却是不可理喻的,你想要一万元钱,某一天你得到了,可就在你得到的那一刻,欲望会让你想要更多的钱。于是你想要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永无止尽,直到你彻底崩溃。
欲望甚至会剥夺你的需要。你需要吃饭,可欲望剥夺了你吃饭的权利,为了身材苗条它迫使你拼命节食。你需要睡觉,可欲望剥夺了你睡觉的权利,为了追求成功它迫使你拼命工作。你需要轻松,可欲望剥夺了你轻松的权利,为了占有它迫使你绞尽脑汁地巧取豪夺。
需要是一种健康的生理反应,欲望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需要是容易满足的,欲望却不容易满足。需要是为了满足生命的成长,欲望却在伤害生命的成长。但奇怪的是,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欲望而剥夺自己的需要,结果就常常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
朱熹的道德成功论在用道德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的自我成功论在用欲望的名义剥夺你的需要。事实上,孔子很早就警告过人类,他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为自己的需要着想,就会让生命遭受到天诛地灭的厄运。
需要是美丽的,欲望是丑陋的。通过这样的〃格物致知〃,你就能够像王阳明那样,辨别出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差异。你只是需要,像花儿需要阳光那样需要,像树苗需要土壤那样需要。你体验着生命此时此地的存在,你满足着生命此时此地的需要。你吃饭,不是为了将来。你活着,也不是为了将来,而是为了现在。
现在是真实的。你真实地活着,不再受到欲望的迫使。你自自然然地生,自自然然地死,自自然然地需要,自自然然地享受这个世界,一切都变得那样美好。从你悟道开始,直到你的肉体老去,你都将是明确的、自由的、快乐和充满了爱意的。你与生命已经合二为一。
明嘉靖七年,王阳明病故。临终之前,他的家人、好友和学生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微笑着说:〃我享受了我的生命,我的心灵充满光明,你们还要我说什么呢?〃
王阳明是一个真正理解了孔子的学者,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转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