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氖谐〗猩墓遥梢圆捎酶惴旱姆止ぃ梢愿嗟厥褂没担腋锌赡芏陨逃兴⒚骱透慕7彩悄苁鼓持治锲吩谕坏胤礁嗟厣氖挛铮加兄谄毡樵黾邮澜缟系母髦稚Α;褂幸恢挚悸侵饕视酶刹捣⒄沟脑缙诮锥巍D骋幻褡寤嵋蛭淙堪没蛘咭丫玫匠浞致悖蛘咄耆挥械玫椒⒄梗τ诔良拧⒌∏椤⑽纯淖刺且蛭挥凶愎坏挠簿筒荒芊⒒幼约旱娜可芰Α?苟酝饷骋祝梢允顾强贾栏髦中碌奈锲罚蛘呤顾墙弦谆竦靡郧懊挥邢氲娇梢缘玫降母髦治锲罚庵忠眨惺被嵩谟捎谌嗣袢狈Ω删⒑捅Ц憾渥试瓷形纯⒌墓乙鹨恢植蹈锩灰展ヂ阌谏偈媸势泛蜕倭抗ぷ鞯娜嗣牵寺闼切碌陌枚忧诜艿毓ぷ鳎踔廖私茨芄桓映浞值芈阏庑┌枚罱鹎突圩时尽�
但是,在重要性上超过通商的经济利益的,是通商在知识和道德上所起的作用。在现今人类进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使人们接触与自己不同的人,接触自己不熟悉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意义之大,简直是无法估计的。人们过去主要是通过战争,现在则主要是通过商业活动进行这种接触。来自比较先进的国家的商业冒险家,通常是最先使野蛮人开化的人,通商也是各文明国家之间绝大部分交往的目的。这种交往一直是、在现代尤其是进步的主要源泉。目前的教育水平还不足以使人们不出差错地养成优良的品质,因而不断用本民族的想法和习惯与处境不同的人们的经验和做法相比较,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向其他民族借鉴一些东西,不仅在特殊的技术或做法上是如此,而且在不如其他民族的基本民族特性上也是这样。最后,通商首先使各民族认识到,应当以善意来看待彼此的财富和繁荣。过去的爱国者,除其中极有教养,能将天下视同自己的国家的人而外,都希望本国以外的一切国家衰弱、贫穷和管理不善;现在他们从其他国家的富裕和进步中发现了本国富裕和进步的直接源泉。通商还能加强和增加与战争天然对立的个人利益,从而迅速消除战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际贸易的高度扩展和迅速增加,是世界和平的主要保证,是人类的思想、制度和品性不断进步的巨大而永久的保障。
第十八章 论国际价值
第一节 输入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
在同一地方生产的商品,或在资本可以在其间自由移动的一些毗连地方生产的商品(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可以说,在同一国家生产的商品),其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生产费用(撇开暂时的变动不谈)。但是,由远地、特别是由外国运来的商品,其价值并不取决于其产地的生产费用。那么,它们取决于什么呢,在任何地方,一件物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在当地获得它所支付的费用,就输入品而言,也就是取决于用以偿付这种输入品的输出品的生产费用。
因为一切贸易实际上都是物物交换,货币只是各种物品相互交换的手段,所以为简单起见,我们似先假定国际贸易在形式上(事实上它也总是如此)是一种物品换取另一种物品的实物交换。由前面所述,我们已经知道,无论是否使用货币,一切交换法则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货币从来没有支配、而总是服从这些一般法则。
因而,如果英格兰由西班牙输入葡萄酒,而为每桶葡萄酒付出一包毛织品,则一桶葡萄酒在英格兰的交换价值,将不取决于这桶葡萄酒在西班牙生产可能花费多少,而取决于这包毛织品在英格兰生产花费多少。虽然在西班牙生产这桶葡萄酒也许只花费10天的劳动,但如果在英格兰生产这包毛织品要花费20天劳动,那么将葡萄酒运到英格兰,就可以换得英格兰20天劳动的生产物,外加运费以及进口商的资本用于进口货物而不作他用所应得到的通常利润。
因而,在任何国家,外国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为交换这种商品而必须给予外国的本国生产物的数量。换句话说,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条件。那么,这些条件又取决干什么呢,就上述假定而言,是什么使来自西班牙的一桶葡萄酒,恰好可以换到那一数量的英格兰毛织品呢?我们已经说过,不是它们的生产费用。如果毛织品和葡萄酒都是在西班牙制造的,它们就要按其在西班牙的生产费用相交换;如果它们都是在英格兰制造的,它们就要按其在英格兰的生产费用相交换Z但是,现在所有的毛织品都是在英格兰制造的,而所有的葡萄酒都是在西班牙制造的,因此,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明的,生产费用法则不适用于它们。所以,象前面我们在遇到类似困难时所做的那样,我们必须求助干一种前提法则,即供给和需求法则;依循这个法则,我们的困难将再次得到解决。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的。略论一文讨论过这个问题;引用当时所作的部分说明,是对我现今有关这个问题的见解的最好介绍。我必须提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政治经济学中最为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无法加以简化的;而且,要理解一系列的推论,就必须比以前更加专心致志。不过,我们即将掌握的线索,其本身还是很简单和易于理解的,唯一的困难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交换中抓住这一线索。
第二节 国际交换的条件取决于国际需求方程式
“两国之间的贸易建立起来以后,在这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交换就将按相同的交换比例进行——减去运输费用,目前不考虑这一项,较为方便。因此,为了便于讨论,假定将商品由一国运到另一国,无需花费劳动,也无需支付费用,则贸易往来一旦建立起来,两种商品的价值(以一种商品估价另一种商品)在这两个国家就会处于同一水平。”
“假设10码宽幅毛料所花费的劳动在英格兰和15码亚麻布所花费的劳动相同,在德国和20码亚麻布所花费的劳动相同。”同我的大多数前辈一样,我也认为,在这些复杂的研究中,用数字举例,以使概念具有明确性和稳定性,是适宜的。这些例子有时不得不全然是想象的,现在也是如此。我倒愿意举一些真实的例子;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应在后面由它们所构成的各种组合中易于计算和理解。
按照上述假设,英格兰从德国输入亚麻布是有利的,德国从英格兰输入毛料也是有利的。“如果两国各自生产这两种商品,则在英格兰10码毛料可以交换15码亚麻布,在德国10码毛料可以交换20码亚麻布。现在10码毛料在两国都与同一码数的亚麻布相交换,码数是多少呢,如果是15码,则英格兰将同过去完全一样,德国将众得全部利益。如果是20码,则德国将一仍其旧,英格兰将获得全部利益。如果是15码和20码之间的某一码数,则利益将由两国分享。例如,如果IO码毛料可以交换且8码亚麻布,刚英格兰从每15码中可以得到3码的利益,法国从每20码中可以节省2码。问题在于,是什么决定了英格兰的毛料和德国的亚麻布相互交换的比率。”
“众所周知,在这个场合,和在任何其他场合一样,交换价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无论我们开头假定它是多少,都没有关系;我们很快就可以知道,是否存在着某一固定点,交换价值在它的周围摆动,并总是趋近干和停留在这一点上。现在,我们假定,由于亚当·斯密所说的市场‘讨价还价’的作用,10码毛料在两国同17码亚麻布相交换。”
“对某一商品的需求,即它能够找到买主的数量,如前所述,随同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现在,在德国,10码毛料的价格等于17码亚麻布,或相当干与17码亚麻布等值的那个货币量。在这一价格下,就会有某一码数的毛料为人们所需求,或按这个价格可以找到买主。也就是说,毛料如果多干这一数量,就不能按这一价格卖出去,如果少于这一数量,按这一价格出售就不能充分满足需求。我们假定这一数量是1000X1O码。”
“现在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到英格兰。在英格兰,17码亚麻布的价格等于10码毛料,或相当于与10码毛料等值的那个货币量。某一码数的亚麻布以这个价格出售,将恰好满足需求。我们假定这一数量是1000X17码”
“因为17码亚麻布等于10码毛料,因而1000X17码亚麻布等干10O0X10码毛料。按照现在的交换价值,英格兰所需要的亚麻布,恰恰可以偿付德国在同样的交换条件下所需要的毛料。每一方的需求正好抵消对方的供给。需求和供给原理所要求的条件得到了满足,两种商品将不断按我们所假定的17码亚麻布对10码毛料的比率相互交换。”
“但是,我们还可以作不同的假设。假设按照假定的交换比率,英格兰所愿意消费的亚麻布数量不超过800X17码,则很明显,按照假定的比率,这个数量不足以抵偿我们前曾假设的德国依照假定的价值所需要的1000x10码毛料。按照这一价格,德国所能获得的毛料将不超过8O0X10码。德国为了获得其余的200X10码,就要提供17码以上的亚麻布来交换10码毛料(除此以外,它别无他法);我们假定它提供18码。按照这一价格,英格兰也许愿意购买较多的亚麻布。按照这一价格,它或许会消费900X18码。另一方面,由于毛料的价格上涨,德国对毛料的需求或许会减少。如果现在它满足于9O0X10码(而不是1000X10码),则这一数量恰好可以抵偿英格兰愿意按照已经改变的价格买下的900X18码亚麻布;每一方的需求又适足抵消相应的供给,而10码对18码将是两国毛料和亚麻布相交换的比率。”
“如果假定英格兰按10与17之比需要1200X 17(而不是8OOX17)码亚麻布,则将出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