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原本是中国人的发明,自然也是中国人的爱物。不过最爱喝,又数成都人,至少成都人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江浙有绿茶,广东有早茶,西北有奶茶,闽南有乌龙茶,北京有大碗茶,但成都人都看不上:绿茶太淡,沱茶太粗,奶茶以茶代饭,工夫茶是以茶代酒,早茶是以茶为配角,大碗茶则只能叫“牛饮”,只有成都人的盖碗茶,才既有味,又有形。有味,是因为成都的花茶,又香又浓又经久,一碗茶冲七八遍水也无妨;有形,则因为它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俱全的“盖碗茶”,而且是在茶馆里喝的。从这一点观之,成都人是把“爱茶主义”理解为或者表现为“爱茶馆主义”的。成都的茶馆恐怕也是四川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在成都,闹市有茶楼,街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
林文洵《成都人》一书所言:“环境随意,场地简单,来往之人也就随意。”或喝茶聊天,乱摆一气;或读书看报,闭目养神,互不干扰,各得其所。话可以随便说,水可以尽管添,瓜子皮不妨满地乱吐,想骂娘就大骂其“龟儿子”,岂不快哉!
成都茶馆的氛围虽是随意的,沏起茶来,可是一点也不含糊。第一,茶具一定得是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头,谓之“盖碗茶”,三件头好处不少:茶碗上大下小,体积适中,便于冲茶;茶盖保温透气,搅水隔叶,便于饮茶;茶船稳托碗底,隔热免烫,便于端茶。三件头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第二,水一定得是烧得鲜开的滚水,头道水只盛半盏,叫“养叶子”。等到干干的茶叶滋润舒展开了,才冲第二道,这时,滚滚的开水从长嘴大茶壶中飞流直下,
舒眉展脸的茶叶在开水的冲击下翻身打滚,再沉于盏底,一盅茶汤,便黄绿喷香,诱人极了。
这是成都茶馆的功夫,也是成都茶馆的艺术。
小资料:
蜀中有八大名茶: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扬村,绵州之善目,利州之罗村。川茶佳品,以蒙顶茶为最,有“仙茶”之称,唐为贡茶。白居易诗曰“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更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盖世佳誉。
龙门阵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一个城市如果也很古老,话也会多起来。成都,年龄不算“年轻”,话自然不少。话多的多半上茶馆,更何况成都人说话,不是说,也不是侃,而是摆。
摆,也就是“铺开来说”的意思,如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龙门阵其实就是成都市民的“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 成都人之所以爱进茶馆,主要原因是那里可以大摆其“龙门阵”。只有茶馆,才如贾平凹所说,是一个“忘我的境界”。茶既能解渴生津,又能健脑提神,一盏清茶下肚,头脑灵光了,舌头也灵便了,那原本就摆不完的话,也就更加滔滔不绝了。
愚公移山,靠的是锄头;“摆”爷移山,靠的就是舌头了。
龙门阵之所以要到茶馆里去摆,则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所讲之人也才能真正一饱“口”福。茶馆日夜开放,茶客多半有闲,时间不成问题,此为“得天时”;茶馆环境宽松,氛围随意,设备舒适,可站可坐可躺,时时茶水伺侯,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此为“得地利”;茶客多为龙门阵之“发烧友”,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此为“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龙门阵自
然应运而生,越摆越火。既有远古八荒满含秘闻逸事古色古香的老龙门阵,也有近在眼前出自身边顶摩登顶鲜活的新龙门阵;有乡土情浓地方色重如同叶子烟吧哒出来的土龙门阵;也有光怪陆离神奇万般充满咖啡味的洋龙门阵,有正经八百意味深沉庄重严肃的素龙门阵,也有嬉皮笑脸怪话连篇带点黄色的荤龙门阵。
嘴巴有两大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成都人把两者都发挥到了极致。只是前者在饭馆,而后者则在茶馆。
成都名小吃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中庸》
“尘世间没有庸俗的饮食,只有庸俗的饮食者。”
——沈宏非《写食主义》
“余遍历诸邦,无有如胃顽且固者。”
——张打田
懂享受的现代人都知道,成都是除厦门之外中国少有的几个特别好过日子的城市之一。有趣的是,他们也都和“虫”有些瓜葛;厦门属闽,是“门中之虫”;成都属蜀,是“腹中之虫”。这大概是厦门人比较“恋家”,所以与“门”有关,而成都人比较“好吃”,因此与“腹”有关的缘故吧。
其实对于成都人的“好吃”,连成都人自己也不讳言的,而且有绝对的自信。你和成都人聊天,只要说到吃,即便再木讷、再疲惫的人,也会立马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且恨不得立即拉你上街去吃,或者立即做出来给你吃。的确,成都街面上饭馆小吃店之多,简直多如牛毛;成都人烹调手艺之好,可谓举世无匹。如果说同样“好吃”的广州人“人人都是美食家”,那么,“会吃”的成都人便“人人都是烹调家”。
对于成都人来说,吃早已不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吃在成都”,也可以理解为“在成都吃”。一是方便,大街小巷;二是便宜,丰俭由人;三是精美,讲究滋味和做工。最讲究的餐馆,不但讲究“美食美器”,而且讲究“美景美名”。
“锦城小吃甲天下”,此话一点不假。“味道面前人人平等”,成都人最能理解。
《追忆似水年华》序章里关于“小马德兰点心”的著名段落形容道:“气味和滋味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惟独气味和滋味虽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这不是对饮食文化的经典诠释?
“成都名小吃”、“中华老字号”名扬巴蜀、誉满神州。色、香、味、形俱全,是能够嚼在口里吞进肚里的“文化”。它经历了由平常到绚丽的轨迹,来自民间,又盘桓于民间,即便登峰造极,也始终不失朴素自然。如果要加以形容,说它是小家碧玉最为妥贴:没有盛装丽人的娇艳逼人,也不似富贵小姐的矜持规范,当然又比乡野丫头多了些修饰教养……总之是可人可心,可以亲近,不可轻亵。
小孩、妇人、男人、老人、成都人、外地人,谁能抵御它的诱惑?它是最能汇聚人气、留住人气的东西,在“芙蓉古城”,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你无法说服“女人和孩子”的胃肠。“民以食为天”,“天”大于一切,肠胃领导了大脑和脚。
品味岁岁年年,滋味如一的天府美食文化,“芙蓉古城”让人频频回眸,心驰神往。
“真正的美食是不应独享的”,在“芙蓉古城”你会有此深刻体悟。
小资料:
四川风味名小吃
陈麻婆豆腐:始于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万福桥旁一家开小店的陈森富之妻所创,因她脸上微麻,故称“陈麻婆豆腐”。用料为石膏豆腐、牛肉末及各种配料,具麻、辣、烫、囫、嫩、鲜的特点。
夫妻肺片:成名于20世纪30年代,由成都人郭朝华夫妇创办。用料为牛肉、牛心、牛舌、牛肚和头皮等切成片杂烩在一起,称“烩片”,谐音成“肺片”,被称为“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
龙抄手:创立于本世纪40年代,因由“浓花茶社”老板筹办,借“农”为“龙”,取龙凤呈祥之意,有“薄如纸,细如绸”之美誉。
赖汤圆:因赖源鑫于1937年开办而得名,最初是在总府街一带摆摊设点,以卖“鸡油汤圆”为业。所做汤圆皮薄滋润,心子香甜可口,日久而出名,以“赖汤圆”称之。
钟水饺:是四川水饺的代表,初创于成都荔枝巷钟少伯开的“协森茂”。饺子皮薄、料精、馅嫩、味鲜,为其他同行所不及,遂打出“荔枝巷钟水饺”招牌,蜚声远扬。
灯影牛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相传唐代诗人元稹任四川通州(今达川)司马时,在达川落花溪一乡间酒店饮酒时,发现店里卖的牛肉薄如纸张,举于灯前,隐约可见灯影,细品之麻辣鲜香,元稹即景生情,取名为“灯影牛肉”。
韩包子:南虾包子——采用从南河(锦江)打捞的鲜虾,去皮挤出虾仁,与剁碎的鲜猪腿夹肉,配以香油、花椒、姜汁、料酒等辅料拌匀为馅心。用上等面粉(精粉)加猪板化油、白糖揉熟擀成皮子,包好后捏出清晰的花纹,其形、味皆优;鲜肉包子——将半肥瘦的猪腿夹肉剁细后,分一半在红锅中煎酥,再与另一半鲜肉合在一起,配以上等酱油、胡椒粉、姜汁、川椒粉、料酒、鸡汤等十余种调料拌匀。捏包子时,除捏出清晰花纹外,还要在中央露出一点点细嫩的馅心,皮薄而泡,麦香扑鼻,入口化渣,鲜香可口。形、色、气、味俱佳。
川北凉粉:清朝末年创立于南京,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名气。
肥肠豆花:城隍庙小吃,肥肠洗白炖熟,加上炖开花的豌豆,撒葱花。
四川特色名菜:
回锅肉:也称熬锅肉,选用猪腿肉,放入锅内煮至肉熟皮软时捞起,切成薄片,再爆炒,并放入郫县豆瓣、酱油、蒜苗等,炒出香味即成。
水煮牛肉:川菜中“麻、辣、烫”的代表,源于盐都自贡。
张鸭子:70多年历史,要求鸭子杀口小,烫鸭水温适度,一只只鸭子必须人工拈毛;然后码盐、花椒、料酒等腌至第二天下卤锅,其卤水是用十多种香料熬制而成;卤熟后抹上饴糖,再下油锅炸至金黄色。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入口化渣、鲜香味美。
川戏
川剧亦庄亦谐,幽默泼辣,写得透辟,演得生动。
新川剧不使人噎闷,不是雾里看花,而像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