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随智慧-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8年夏天,微软公司里的这两个中国人几乎同时做出结论,应当跟随李开复到中国去。先是陈宏刚,当李开复来到雷德蒙的时候,他们见了面。陈说:“我就是想回中国看看,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然后是凌小宁。
黄学东当初把李开复介绍到里克.雷斯特面前,现在又把凌小宁介绍到李开复面前。李开复对凌小宁说:“考虑一下回国去吧。”凌小宁说:94“不用考虑,我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意义,看起来就是李开复的“人才滚动理论”发生实际效用了。
事情果然出现转机,几个月后,也即这一年秋天和冬天,知春路上的希格玛大厦第五层有了人气。雷德蒙微软总部里,不断有人来到微软中国研究院,把微软在全世界3万多职工的眼光都吸引过来了。
他们再也不用为父辈的悲剧操心感怀现在回到本章开头,1999年2月2日,希格玛大厦第五层终于有了第一批年轻人,大家聚集一堂,面对会议室名称这样一件本属于枯燥无味的文案,有说有笑,如此情趣盎然,又由情趣盎然而至于感受到一种全身心投入一个事业的激动和兴奋。这些年轻人当然不会知道,当他们点击键盘抒发想像的时候,京城深处也在经历一场激动与兴奋,只不过性质完全不同。再过20个小时就是文坛一代伟人老舍先生诞辰百年。所以这一日从早到晚,怀念者由京城内外赶来,络绎不绝,鱼贯进入丰富胡同老舍生前居住的“丹柿”小院。我们国家的历史一向是由伟人构成,文人的世界亦不能例外。现在,伟人身后留下无限哀荣,世人争相缅怀其“生的伟大”,只不95过,没有后面那半句--“死的光荣”。然则老舍先生给予我们国家的最深的震撼却不是他的生,而是他的死。
他在1966年8月23日只身来到京城北郊,在距离今天希格玛大厦不远的太平湖中,自沉而死,其原因乃是不堪忍受受蒙蔽的红卫兵的凌辱,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由失望而终于绝望。在他留下来的数百万字的作品中,话剧《茶馆》里面常四爷有一句话最为震撼人心:“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它更由于巴金先生在一篇短文当中连续四次呼吁国人倾听此话,终于能够广泛传播。
将这同一天里聚集在丰富胡同“丹柿”小院和希格玛大厦第五层的两群人加以对照,一边在“怀旧”,一边在“催生”;一边是一曲绵绵无尽的悲歌,一边是一套满怀激情的新词。这两群人都是智者,但一边的智慧是掌握在他人手中,一边的智慧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边的智慧给自己带来苦恼甚至绝望,一边的智慧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希望。可见历史已经走了多么长的一段路程。眼前这群生气勃勃的年轻人,只需把眼睛盯着现在和未来,似乎再也用不着为他们父辈的喜怒哀乐操心感怀了。
96第二章BestofBest--天外有天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李开复李开复的精英哲学和比尔.盖茨的“未来小屋”
1999年开始的时候,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有一个故事流传开来:一位不留姓名的女子打来电话,希望得到李开复的精子。她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对陈蕾说,她与李开复素未谋面,但她已从国内公开的出版物上知道其人其事,所以幻想着自己未来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像李开复那样聪明的大脑。她的态度如此认真,以致陈蕾不敢怠慢,当即将那女子的要求转告李开复。李开复既好笑又好气,敷衍道:“我已经结婚了,恐怕不行,请她找别人试试看。”那女子并不气馁,再接再厉:“谁的都行,反正我知道你们那里的人都是精英。”这时候陈蕾也要笑97出声来。她后来在饭桌上把这件事说出来,询问希格玛大厦第五层中有谁可以满足那位女子的愿望。众人笑道: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精子库”啦!
微软中国研究院当然不会建立什么“精子库”,所以这件事听上去有点荒唐,不过,故事本身却是真的。它既然出现,就反映了21世纪即将开始时中国社会的一些情况。“望子成龙”乃是中国所有父母的通例,自从人工授精技术成功以来,在欧洲和美洲那一边,一直有很多人在谈论以最聪明最有成就的人的精子来繁衍后代的可能性。“克隆羊”的诞生,更使得这种可能性从“精子”
扩展到“基因”。所以,无论从人情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这个女子的要求都不是过分之举,至少要比那种只知寻找权力或者财富做靠山的风尚更符合新世纪的潮流。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希格玛大厦里这群年轻人的笑声中,的确夹杂着几分自负。
BestofBest--微软人总是这样来看待他们自己。这话译成中文,可以叫做“优中之优”,假如想像力再丰富一点,也可以叫“天外有天”。这些人志得意满,自认为98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言谈话语中怎么也掩饰不住那种从里向外冒出来的优越感。在常人的嘴里,用“人才”
来描述他们已经觉得不够份量,而是把他们叫做“人精”、“天才”、“魔鬼”、“智力超群者”、“知识英雄”,中国最新的名词是把他们叫做“知本家”。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汇点上,这些人的确处在“智慧宝塔”的顶端--那是一个令所有人神往的境界。
过去100年里,世界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得知识和智慧的地位大大提高。人的智力战胜了大自然的力量,然后又战胜了它自己创造的资本的力量。今天,智慧的价值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于这种情形,李开复曾说:“人的体力差别和脑力差别不是在一个数量级,这是生理决定的。一个跑得最快的人,和一个只有平均速度的人相比,不会超过一倍,但是一个最聪明的人和一个有着平均智力的人相比,差别就会有十倍,甚至几十倍。”这比喻挺生动,也耐人寻味,不过,更加值得回味的还在后面呢。他说:“在越是困难的题目面前,人的智力差别就越明显。”想像一下这种情形,你就可以理解他的话中深意:让一个一流的人和三流的人一同来解决一99个三流的问题,结果不会有很大差别。但我们若能提出一个一流的难题,那么一流的人仍将所向披靡,而三流的人则会一筹莫展。所以,如果我们周围有哪一个杰出的人变得平庸起来,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他(她)没有机会面对一个杰出的问题。
李开复把他的思想写在一篇文章《我的人才观》中,此人他日若能成为世界大师,这一番话必能作为“开复定理”载入21世纪的史册。不过,这种“人才观”在微软乃是一脉相承,而非李开复独创。比尔.盖茨就曾无数次地说到这一点。他认定过去几十年社会的种种进步,乃是源于天才身上的一种无法预测的创造力。他说,他相信人的智慧和创造性从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世上存在许许多多的天才,还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更注重人的智慧或者聪明才智,而不太看重其他方面。”有一次,友人请求他回顾上一年度的重大事件,他一再提起的惟一成就,就是帮助他的管理人员雇佣了一大堆“聪明人”。
在关于比尔.盖茨的种种传说当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地球将要毁灭。
100上帝对比尔说:“因为你是世界首富,所以我允许你离开地球到另一个星球去生活,但你只能带走一样东西。
你想带走你的财富还是别的什么呢?“比尔说:”不,我将带走我的公司里最优秀的20个人!“这故事的杜撰性质是无疑的。但人们都知道它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因为比尔.盖茨在1992年的确说过:”如果把我们公司最优秀的20个人带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就会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当然他除了注意”现实的优秀“之外,也注意”潜在的优秀“,所以他为那些每年暑期来到微软公司实习的学生制定了一项奇怪的奖励规则:可以去他的家中参观一次。
住宅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是主人身份和风格的象征,在美国也不例外。比尔.盖茨的住宅位于西雅图风光旖旎的华盛顿湖东岸。岸边是传统的富人住宅区,由一片老式的欧式建筑组成,但最近几年却雨后春笋般地崛起了一座座崭新的别墅,外观以鲜明的线条和几何图形为主要特色,造型现代,色泽耀眼。当地人都说,那是微软的暴发户建造的,他们的高收入在过去3101年把周围房价抬高了至少50%。其中最大的“暴发户”,就是比尔.盖茨。这些话中充满了羡慕、讥讽和嫉妒。
但比尔.盖茨不管这些,仍然肆无忌惮地在华盛顿湖畔挥霍他的财富。他的住宅造价5000万美元,濒临蔚蓝色的湖水,另外一边为重峦叠翠环抱。房子是原木结构,规模宏大,极尽奢华,里外遍布最现代的电子信息装置。
车库里能够停放至少26辆轿车,楼梯是用一株生长800年以上的道格拉斯杉树制作,还刻意将一圈圈密集的年轮呈现在表面。不过,房屋外表没有任何绚丽色彩,仅仅是原木本色。冬季,这房子就和周围的枯枝败叶融为一体。有人说这是典雅之风,但也有人说这是土气。比尔.盖茨本人把它叫做“未来小屋”,名称的恬淡从容以及外观设计的不事张扬,显然符合比尔.盖茨的初衷。
他也许希望将自己的财富掩没在湖光山色中,不过,一个人到了他那个地步,就再也不能隐藏自己。关于这所房子的故事流传在当地每一个角落。其中一个是,税务机关根据房屋造价要求比尔.盖茨每年交纳50万美元的房地产税,为总价的1%。但比尔不同意,他说他花了5000万美元是不假,但这房子的市场价值没有那么高。于是双方都同意请一个中间机构来评估这房子的价值。评估102结果是,“小屋”价值6000万美元,到199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