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隽松鲜黾父鑫侍饬恕�
另外,空间和时间可能是平方关系,我看了些前辈的记叙可以用江恩线去解释。
我知道很多高手对上证指数的重要高点/低点都有自己的研判,使用的可能是经验公式,今天晚上我翻了大唐4月份的老帖,他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所有高点和低点都存在数学关系。
作者:ao4 日期:2007…12…13 01:39
作者:清影青瞳 回复日期:2007…12…13 0:07:50
观望了几个月,没事上财经网转转,终于这个月开始了自己投资理财的第一步。我买了几千块华夏优势的,准备再投点上投a,不知道楼主有什么高见没。
=====
第一步是总结,既然你已经在财经网观望几个月了,那么这几个月基金持有者为什么会亏钱?是哪些方面没有处理好?这个损失是可以回避的吗?
如果是可以回避的,那么以后持有时要提醒自己注意前车之鉴。
如果是不可以回避的,那么以后损失时心态可以平和些。
作者:ao4 日期:2007…12…13 01:43
作者:BugerFly 回复日期:2007…12…12 20:30:21
share一下不?
=====
图前几页都发过啦。
作者:BugerFly 回复日期:2007…12…12 20:32:09
小四在macd叫什么?
=====
任妻负。
作者:saturnus2595 回复日期:2007…12…12 21:08:17
楼主觉得中铁怎么样啦,短期或中长期看好吗,谢谢
=====
不熟悉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不好意思:)
作者:去看辽阔 回复日期:2007…12…12 21:17:32
刚才有看到AO2不知道是不是O4的马甲
=====
不是的。
作者:ao4 日期:2007…12…13 01:45
作者:四月的樱桃 回复日期:2007…12…12 13:21:57
楼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和阿尔法打开申购,可以买入吗?
=====
我还是觉得ETF组合更好一些,可控性更强,方便定量、止损。主动管理基金有些隔靴搔痒痒的感觉,有力没处使,可能不太适合我吧:)
作者:ao4 日期:2007…12…13 09:11
《中小板ETF逆势走强》
cnstock/jjtd/2007…12/13/content_2844710。htm
作者:ao4 日期:2007…12…14 08:48
《警惕先A后H 加剧港股A股化》
cs/gg/04/200712/t20071213_1260670。htm
作者:ao4 日期:2007…12…14 08:54
我也听到过一句类似的话:
盯住止损(止赢),止损(止赢)是自己控制的(谋事在人);不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成事在天)。
:)
作者:ao4 日期:2007…12…14 20:49
作者:Shinra 回复日期:2007…12…14 13:34:25
楼主,现在买入ETF基金时机你认为合不合适?
可以推荐一支么?:)
谢谢!
=====
我认为ETF适合两类人持有。
一类是做长期投资的,重在长期,ETF和市场的贴合度好,是长持的理想品种。
另一类是做波段操作的,这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根据买卖一致性原则不能买入时期望做波段操作,一旦被套牢就转为长期持有了。
如果你属于第一类人群,那么可以做ETF的投资组合,比如27页那几个,因为这需要考虑到一长段时间的平衡问题。
如果属于第二类人群,那么一开始最好只买一个ETF品种,这样操作起来方便,来回做。
作者:ao4 日期:2007…12…14 20:59
作者:江湖风月 回复日期:2007…12…14 15:46:23
同问楼主
买510050等ETF基金和买基金公司的基金(比如161103)等有什么区别没有?
=====
前者对指数的贴合情况更好,费率更低,方便定量、止损,需要开设相关股票账户。
后者对指数的贴合情况不好,费率较高,不适合定量、止损,在银行和基金公司官网等渠道可以购买。
前者的不确定性小。后者的不确定性大。
前者的成交量属于比较大的,差不多等于其它四个ETF成交量的合计。
……还有很多不同之处,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08
作者:zzzzzz311 回复日期:2007…12…15 9:27:42
《百年一人--常规技术指标的使用与技巧》
pickup。mofile/6026698285841035
楼主,可再发一遍吗?
期盼中,zzzzzz311@163
=====
直接下载就可以了,“下载”俩字比较小些,要找一找:)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22
作者:会游泳的小鸟 回复日期:2007…12…15 7:04:28
Lz评论一下a股市场对老外开放这条消息吧
=====
我觉得目前处于务虚阶段吧。这个其实并不是新闻,我在几个月前的什么地方就看到有这个提法了,忘记是证监会还是交易所的发言人了:)
现在提出来主要是安抚美国,和吴女士老是去美国消费的道理是一样的。
为什么说是务虚呢,因为在这之前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比如股指期货嚷嚷一年多了还没开,融资融券也没搞,创业板还没做,港股直通车,B股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
类似的事情都是需要充裕的流动性去支持的,在自己的事情没有解决好之前不太会让外国人来赚便宜对吧。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27
假设还要有很长时间(超过1年)来准备外国公司发A股这件事情,那中间的不确定因素就多了呢,奥运会啊,台海问题啊,伊朗问题啊什么的,那么发A股这件事情就会变成我国政府的谈判筹码之一。这个不确定性就更大了,很可能庙堂之高的吴女士也没想明白当时要怎么办更不要说江湖之远的我了。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39
谈一些对政策面分析的看法吧。
一般人认为A股市场是政策市,所以政策面分析最有用。我认为这个观点可以商榷。政策市其实是消息面分析最有用。消息面分析和政策面分析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非公开资料里获取信息后者是从公开资料里获取信息。完全是两码事。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50
我们来理清一下因果关系,一般人认为是政策面先发生变化股市再发生变化,所以政策面分析能够料敌于先。
事实上呢?回忆一下2007年过去的11个月,我认为是:
消息面先发生变化--出现资金异动引发股市变化--最后报纸上出现政策面解释,大众恍然大悟。
比方说这次的外国公司发A股吧,我记得是周三周四出现下跌,周五晚上报纸上才出现解释说原因找到啦,是因为XXXX事情。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5:56
如果我说的是对的话,那么政策面分析的有效性就要打个疑问。
技术面分析是从第二步出发(实力资金根据消息买卖后会影响K线,技术派分析K线),而政策面分析是从第三步出发(等异动那天的晚上或第二天报纸上才会出现相关解释,政策面派分析报纸)。
也就是说政策面分析更加滞后。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6:13
分析好了因果关系后再分析有效性问题。很多人说技术分析不好,因为庄家会骗线。这是事实,但是骗线是要很多钱的,K线是用全体股民的钱画出来的嘛。
而政策面的骗线就简单很多啦,我国的报纸老是辟谣+辟谣,因为没有新闻发言人制度(老是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据业内人士说),报纸上就算说错了也不用负什么责任。
如果你是实力机构是更愿意花很多钱去技术面骗线还是花一点点钱去政策面骗线呢?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6:19
我接触过一些纯技术分析投资者,一开始觉得很不可思议,完全不听信息、不看新闻、不分析基本面,是不是太极端了一些?
后来学习了奥卡姆剃刀原则后觉得这么做也有道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嘛,如果不确定性很大,那么为什么要增加一个变量影响自己的决策呢?
如果技术面指向A政策面指向B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今年唯一一次政策面先于技术面发生变化是530的印花税暴跌,但是投资要站在大概率上,因小失大可能不太好吧。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6:29
政策面分析还有一大难题,很难定量。政策面分析一般都是定性分析,定量这块并不擅长。而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都有很多自己的定量部分,有各种模型帮助决策。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6:35
最后回到外国公司发A股这件事情上,这件事情无所谓好与不好,谈不上是利多还是利空,关键在于主力机构怎么把握,是借这个消息清洗一遍市场还是暂时弃用这个消息呢?
主动权不在于这件事情的真伪,而是主力觉得它是真的还是伪的。
说了这么多,好像一切都是在务虚呢:)
作者:ao4 日期:2007…12…15 16:38
作者:平安1318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