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大策划-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让吴大龙有了灵感。那些模特身上穿的旗袍是丝绸做的,丝绸不但轻薄,而且不易透气,如果用做风筝扇面,重量不就轻了吗?
次日一早吴大龙从布市上买回一段丝绸做了一只风筝,结果发现放飞的效果丝毫不比以前用布和胶纸做的至少轻了一半多。接着,兴奋的吴大龙又触类旁通,从放在屋角的鞋架上找到了改进骨架不能折叠的方法,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方便了搬运。
2003年3月,吴大龙主动发函向各用户咨询对他所做风筝的意见,结果除收到一大堆赞扬的话外什么意见也没有,此时,吴大龙才相信自己制作的风筝的技术是真正成熟了。
2003年6月,已挣到钱的吴大龙付足12万元得首期款后,拿到了布吉镇德兴花园一套商品房得钥匙。装修一完成,他就把这套房子当成了自己的风筝生产车间,并正式打出了“大龙风筝工作室”的牌子,并把从事风筝制作当成了自己今后的主要谋生手段。
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2003年9月,吴大龙又推出了制作“少儿版广告风筝”和“青少年版广告风筝”和“青少年版广告风筝”两种业务。少儿版风筝考虑到小孩的姓名,或一些励志的话;青少年版广告风筝大小一般不超过8米,上面可以写姓名、送给同学的祝福语,也可以写送给恋人的爱情宣言;总之,只要客户所要求的广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吴大龙一般都会满足对方。到2003年11月份时,吴大龙的风筝制作工作室已有了5名员工,制作业务已遍及佛山、珠海、广州、汕头等多个珠三角城市,他的月收入则突破了10000元大关。
 
 
    正文 第30节:独占鳌头喝头啖汤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4 本章字数:2264
        
为满足外地客户的需求,吴大龙目前已同一家网络公司谈好并签署了相关协议。2004年8月份他将开通自己的个人网站,在网上把他制作的所有风筝的样式及相关数据图文并茂地公布出来,如有需要的顾客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订单,从而更大范围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尽快把这既能玩又能赚钱的休闲方式推广到全国各地。
策划家指点迷津
创造新的经济形式
在风筝上做广告,这是一种形的经济形式,正好又为市场所需求。吴大龙的成功就在于他无意中发现了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创造了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并满足了原来潜在的这种市场需求。
吴大龙之所以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一是利用了他自己拥有的制作风筝的专长,二是他能够敏锐地从爱情风筝的事例中捕捉到广告风筝的市场需求。
在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去满足它,意味着你独自面对一个空白市场,一个新兴的行业,一个巨大的商机,你可以独领风骚,独占鳌头喝头啖汤。当然,一种经济形式一旦被你创造出来之后,群起而效仿者一定会蜂拥而入,后来者居上,先行者成为先驱的也不乏其例,你是否能够一路领先,还要看你能否跑得比别人快,而不能指望无人追赶。
相关链接
创业英雄,勇拓头顶一片蓝天
21年前,他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的一等功臣;两次下岗,一次婚变;当过猪倌,摆过地摊……跌宕起伏的命运,催人泪下的遭遇,渲染着一部人生大书的不变主题:英雄本色!
下岗后,妻子离他而去
1981年底,于建军退伍回到家乡河南浚县,在县乡镇企业局下属的果品加工厂当了一名集体工。1982年秋,建军结婚成家,妻子秋霞是乡下某校的民办教师。婚后,建军平时住在厂里的单身宿舍,节假日回到乡下的家,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秋霞十分陶醉,为自己拥有一位“一等功臣”的丈夫而骄傲。
从1987年起,果品加工厂的效益日渐下滑,厂里经常放假,直到1988年全面停产,于建军下岗了。那时还没有“下岗职工”这个词儿,人们对下岗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比不上今天,没有工作无异于天塌了一半儿。
建军从县城回到了乡下的家,三间土坯房,徒有四壁。村里没有他的土地,他想当农民都没地可种。工作没了,饭还要吃。
妻子对他说:“你是从战场上回来的一等功臣,别人没工作,你不能没工作,到县里跑一跑,让领导再给你安排!”建军说:“秋霞,咱战场上死都不怕,还怕没有工作吗?正因为咱是一等功臣,才不能向县领导开口!”
秋霞为难地说:“两个孩子可要吃饭啊!”建军抚摸着身旁5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心里酸,安慰妻子说:“别急嘛!长着两只手,还怕没饭吃!”没几天,他找到了新的“工作”——到浚县西北的铜山拉石头。
40度的山坡、500公斤的石料、300米的距离,每拉一架子车石头能挣5毛钱。拼命地拉啊,拉啊,他每天比当地农民还要多拉上两三车。晚上回到家里,骨头都要散架了,上厕所都弯不下腰,肩膀、肘部内侧磨出了鲜血……时间一长,妻子不愿意了,又催他到县里“找领导要工作”。
他还是那句话,我一个一等功臣,怎么能向政府张口要工作呢!比起为国捐躯的战友,咱受的这点苦,值得提吗?1989年,秋霞转正为公办老师的第18天,对建军说:“我最后问你一句,到底去不去县里要工作?”
“不去,我说过了不去!”建军坚定地回答。
“那好,我们离婚吧!”
“离婚?你说的是哪门子话?”他一边逗孩子玩,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他以为她是说气话。
“什么一等功臣,白当了几年兵!如今拉架子车,连家都养不起!离婚吧!”秋霞怒气逼人。妻子去意已决,带着女儿搬到学校去住了。
他求她看在孩子的分上,不要离开这个家,她扔下一句话:“啥时到县里找到工作,啥时再说!”土坯房已经很苍老了,寒风从门窗钻进来,冻得他直打寒颤。一碟咸菜,一瓶米酒,他喝一口酒,看一眼熟睡中的儿子。儿子海阔因幼时患病留下后遗症,智商低下,只知一个劲儿的喊“妈”,每喊一声,他的心就要碎一次。
怎么办?是选择离婚,还是利用一等功臣的身份去向上级要个工作?建军又猛灌了几口酒,一瓶酒已去了大半。醉眼迷离,他想起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两个……在自己的眼前,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了。18岁的战士丁顺茂一手捂着被敌人射出肠子的肚子,一手端着冲锋枪继续射击,大吼着冲向敌营。最后,他身中无数颗子弹,倒下了,鲜血染红他的全身……
酒喝完了,他也想开了:“战场上,那么多的战友血洒边疆,你于建军还活着,还活着!你不能伸手要工作,你是一等功臣!你不能给军功章抹黑!”这之后,他打定了主意:就是妻离家破,也绝不能打着一等功臣的旗号去向上级要求安排工作!
当猪倌,卖馒头
于建军拿着拉石料挣的几百元钱,又贷款5000元,办起了养猪场。白天挑水、磨料、煮食,晚上在煤油灯下学习饲养知识。母猪生崽时,他在猪圈里一呆就是一个通宵,蚊叮虫咬,臭气熏天,但他不敢离开半步。
儿子跟着他,他还要做饭,洗衣服,当爹又当妈。看到一等功臣当了猪倌,一些人替他忿忿不平:“你参加过自卫反击战,是一等功臣,咋说也不该在这里养猪啊!”
“你名气大,向上级反映反映,准能找个好工作!”
 
 
    正文 第31节:二次下岗摆地摊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4 本章字数:2291
        
他笑了笑说:“一等功臣为什么不能养猪?一等功臣又不是高人一等!”只一年时间,养猪场就由10头猪发展到100多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
正当他准备扩建猪场时,猪价下跌,赚来的几千元钱又赔了进去。1990年冬天,他卖了最后几头猪,到离家12公里的邻乡卖馒头。
卖馒头是个苦活儿,每天凌晨4时起床,和好150斤面粉时人已腰酸腿疼。等别人从梦中醒来,他已把一笼笼热气腾腾的馒头摆了出来。他蒸馒头,选的都是上等面粉,又白又大,附近的居民都喜欢买。
有人说:“一等功臣蒸馒头也和别人不一样,个个都是一等馒。”这话传开了,他的馒头就被当地群众称作“一等馒”。1991年,他与分居两年的妻子办了离婚手续。
办离婚手续那天,秋霞看到建军一身破衣服上到处都是面浆,最后一次劝道:“建军,到县里跑跑吧,找个好工作,再成个家。”他苦笑了一声,什么也没有说。
二次下岗摆地摊
刚办了离婚手续回来,从县果品加工厂传来好消息,厂里新建了两栋冷库,下岗工人可重新上岗!建军卖了馍铺,高高兴兴到果品厂上班,他被任命为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第一年;厂里效益不错,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适逢1992年冷储行业大滑坡,果品厂再次全员放假,他二次下岗。
回到农村的家,院子里的荒草已长到一尺多深,北风吹过,枯草飘摇,一片衰败凄凉。土坯房年久失修,这儿进风,那儿漏雨,已经不能再住了。他只好带着儿子回到果品厂,又住进单身宿舍。
折腾了这么多年,仅够勉强糊口,没有挣到什么钱,这次又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于建军犯了愁。1993年春节,爷儿俩蜷缩在空旷的厂房里,不胜凄凉,外面鞭炮声声,屋内冷冷清清。在盛大的节日里人往往比平时脆弱得多,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勾起了他的回忆,他的思绪又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想当年,驰骋战场无人敌,何等英雄!而如今,家败人散,寄居于此,怎不让人伤心!
“建军!建军!”外面有人喊。
哎呀,老战友于海清和魏清民来了!他激动不已把两位战友迎到屋内。于海清背来了一袋大米、一块猪肉和两条鲜鱼,还给海阔买了套新衣服。魏清民捎来了600元钱。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三位老战友谈起十几年前的那场战争,依然激情满怀,时而狂笑,时而高歌。
“两次下岗,老婆离婚,我们一等功臣没有向组织伸过手,好样儿的!老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