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深刻的意义?潜意识和意识毕竟一样无足轻重。如果意识心异常活跃,一直
在观、听、看,那么,意识心就比潜意识重要得多。在这种情形下,潜意识的一
切内容将完全暴露,各层次间的分裂亦将终止。坐公车的时候,跟自己的太太、
先生谈话的时候,办公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孤独的时候(如果你曾经孤独,看
看自己的反应)。那么,这整个观察的过程,这个看的行动(这其中没有“观察
者”和“被观察者”的分别)将使矛盾停止。如果这一点多多少少是清楚了,那
么我们就要问:爱是什么?爱是快乐吗?是嫉妒吗?占有吗?爱是丈夫支配妻子、
妻子支配先生吗?当然,这一切无一是爱。可是我们身上却背负了这一切,然后
告诉我们的先生或太太或什么人说:“我爱你。”再来,我们大部分人,不论是
这样的嫉妒或那样的嫉妒,总是嫉妒别人。嫉妒来自于比较、衡量,来自于希望
不同于现状。那么,我们是否可能实然地看见嫉妒,因而永远不再嫉妒,因而完
全免于嫉妒?如果不能,爱就永远不存在。爱,非关时间;爱,不能耕耘;爱,
非关快乐。再来,死是什么?爱与死之间的关系如何?我想,只要我们了解死的
意义,我们就会发现两者的关系。要了解死,显然必须了解生。我们的生到底是
什么东西?这个生是日常生活的生,不是意识形态的,知识的“生”。我们以为
这种生应该就是生,但其实是假的生。我们的生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生就是日常
冲突、绝望、寂寞、孤独的生。我们的生活,不论睡或醒,都是一个战场。我们
利用各种方式,借着音乐、艺术、博物馆、宗教或哲学的排遣、构筑理论、沉浸
于知识等,企图结束这种冲突,封闭这个一直给我们悲伤,我们谓之为生活的战
场。

    /* 56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支离破碎3

    生活的悲伤可能结束吗?我们的心若不根本改变,生活就没有什么意义——
每天上班,谋生,看几本书,也能够聪明地引用别人的话,资讯充分——可是这
生活是空虚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后,如果有人发现这种情形,他就开始发明
一种生活意义,找一点意义来给生活,他会去找聪明的人来给他生活的意义和目
的。这又是另一种逃避。这种生活必须做根本的转变。为什么我们都怕死?我们
大部分人都怕死。我们怕什么?请你看看你称之为死亡的那种恐惧——你害怕抵
达那个你称之为生活的战场的终点。我们害怕未知,害怕可能发生什么事。我们
害怕离开已知的事物:家庭、书、住宅、家具、身边的人。已知的事物我们害怕
放手。可是,这已知的事物是悲伤、痛苦、绝望,偶尔有一些快乐的生活。这不
断的挣扎永无休止——这我们称之为生活,可是我却害怕放手。害怕这一切会结
束的,不就是这一切累积出来的“我”?所以这个“我”需要未来的希望,所以
须要来生。来生的意思就是说你下一辈子会爬得比这一辈子高。这一辈子你是洗
碗工,下一辈子就是王子等等。至于洗碗,另外有人会替你洗。相信来生的人,
这一辈子对他很重要。因为,你的下一辈子都要看这一辈子你的所作所为、你的
思想、你的行动而定。你不是得好报,也不是得恶报。但是,事实上他们并不在
乎自己的行为如何。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一种信仰,一如相信天堂、上帝,随便
你喜欢。事实上,真正要紧的是你现在、今天怎样,是现在、今天的所作所为;
不但外在,而且包括内在。至于西方,西方人也有他们安慰死亡的方法。西方人
将死亡合理化。他们有他们宗教的制约。所以,到底死是什么,是结束吗?有机
体会结束,因为有机体会老,会生病,或发生意外。我们很少有人老了还很漂亮
的,因为我们都是受苦的事体。我们一老,脸就显示出来。另外,老了还有回忆
的悲伤。我们可能心理上每天都免于一切“已知”吗?除非我们有免于“已知”
事物的自由,否则永远掌握不到那“可能的”事物。本来,我们的“可能性”一
直都局限在已知事物领域之内,可是一旦有了这种自由,我们的可能性就广大无
垠。所以,我们可不可能在心理上免除我们的过去,免除一切执著、恐惧、焦虑、
虚荣、骄傲?完全免除这一切,所以隔天醒来成为新鲜的人?你会说:“这怎么
做?有什么方法?”这没有什么方法,因为“方法”意味着明天,意味着你要不
断地修炼,最后,明天,很多个明天之后,终于练成某种东西。但是,你是否现
在就能够看清楚一个真相——实际的看,不是理论的看?这个真相就是,除非心
理上终止过往的一切,否则我们的心不可能新鲜、纯真、年轻、有活力、热情。
但是我们却不愿意放弃过去的一切,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过去的一切。我们所有的
思想以过去为基础。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过去,所以我们的心放不掉。不论它做
过什么努力想要放弃,这努力仍然是过去(希望成就另一种状况的过去)的一部
分。心必须非常安静。而且,只要心里清楚整个问题,就会非常安静,没有抗拒,
没有任何体系。人一直在追求不朽。他画画,签个名字,那就是追求不朽的方法。
人总是想留下自己的什么东西,所以留下他的名字。他必须给的,除了技术性知
识之外,他有什么能给?心理上他是什么?你和我,我们是什么?你银行的存款
可能比我多,你可能比我聪明,你可能比我这样或那样;可是,心理上,我们是
什么?一大堆话、记忆、经验,以及我们想传诸子孙,写成书,画成画的一切,
以及“我”。这个“我”极为重要。这个“我”与社群对立;这个“我”,要认
同自己;要实现自己;要成为某种伟大的人、事,你们知道,想要成为所有的一
切。你观察这个“我”,你看见的一大捆记忆和空洞的话,我们执著的就是这些
;这就是你和我之间,他们和我们之间那种隔离的本质。如果你了解这一切,不
经由别人,经由自己,不判断,不评价,不压抑,只是观察,仔细地看,你就会
知道,只有有死,才可能有爱。爱不是记忆,不是快乐。据说爱和性有关,这又
回到欲爱和圣爱;取其一,则另一就分裂了。当然,这些都不是爱。除非告别过
去的一切,告别一切劳苦、冲突、悲伤,我们不可能完全地、整体地触及爱。告
别过去的一切,然后才有爱,然后才能从心所欲。前几天我们说过,问问题很容
易;但是问得有目标,时时谨记在心,一直到自己完全解答问题则不然。这样的
问有一种重要性,随意的问就没有什么意义。

    问:如果你没有“实然”和“应然”之间的分别,你应该满足了。你就不用
再担忧那些烦人的事情发生。

    /* 57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支离破碎4

    克:“应然”的实相如何?“应该”到底有没有实相?人很暴戾,可是他的
“应然”却很和平。“应然”的实相如何?我们为什么又会有“应然”?如果要
这种分别消失,是不是我们就应该满足、接受一切?是不是因为我已经有非暴力
的理想,所以我就应该接受暴力?非暴力从最古老时期就有人宣扬:慈悲,勿杀
生等等。可是事实是,人还是很暴戾。这就是“实然”。如果人认为这种事难免,
所以接受,他就会满足。他现在就是这样。他接受战争,认为那是一种生活,而
且,纵使宗教、社会等有一千种制裁一直在说,不论是人或动物,都“不要杀生”,
他还是杀动物来吃。他参加战争。所以,如果完全没有了理想,你就只剩下“实
然”。那么,你满意这“实然”吗?或者你要有精力、兴趣、生命才能解决这
“实然”?非暴力的理想是不是在逃避诸般暴力的事实?如果心不逃避,而对暴
力的事实,知道它是暴力,但不怨恨,不判断,那么,一定的,这样的心将会有
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质素,然后不再有暴力。这样的心并不接受暴力。暴力不只伤
人,杀人;暴力还是同意、模仿、顺从社会道德或某人的道德观时的一种扭曲。
任何一种控制、压制都是扭曲,所以都是暴力。当然,想了解“实然”,想了解
到底真相如何,必然就有一种紧张,一种戒慎。我们的真相,就是人用民族主义
制造出来的分别,这就是战争的主因。我们接受这种分别,我们崇拜国旗。此外
还有宗教制造的分别:我们是基督徒、佛教徒,这个徒,那个徒。我们难道不能
观察事实,借此而免于“实然”的限制吗?要想不受“实然”的限制,心就必须
不扭曲它观察的事物。问:概念的看和真正的看有何差别?克:你看一棵树是概
念的看还是真正的看?你看一朵花,是直接看,还是通过某种知识——植物学、
非植物学——的荧幕,或者它给你的愉快看?你怎么看?如果你是概念的看,也
就是说,如果你是通过思想看,那么你看见了吗?你看见你的先生、你的太太吗?
你是否在看他或她在你心中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你概念的看时的概念。可是,
如果完全没有形象,你就是真正的看;那么你们就真正有关系了。这样说来,制
造这种形象,使我们无法真正看树,看妻子、先生、朋友及一切的事物,是怎样
的机制?我希望我说的不对,可是,显然你对我有个形象,没有吗?如果你有我
的形象,你就不是真正在听我讲话。譬如你看你的先生、太太或什么人,如果你
是通过形象看他,你就不是真正在看这个人。你是通过形象看这个人,所以你们
之间没有真正的关系。你可以说“我爱你”,可是这一点意义都没有。心能够不
制造形象?要心不制造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