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瑞王也有不臣之心,到底人已经没了,如今儿子登基当了皇帝,朝臣们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照样追封了瑞王为皇帝。而瑞王妃则是封为太后,如今带着瑞王还活着的几个女儿留在了宫中!
  永宁侯闲闲地靠坐在宽大的椅背上,捏着手上的文件一语不发,眉宇间是一贯的阴郁,并不因为如今身居高位而稍霁!
  他如今已经年近四十了,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巅峰期差不多已经过去了,而远征西夏还需要几年筹备。假使等他成功打败西夏夺回河套之地,等到培育出能够装备军队骑军的优良战马,那还需要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的时间,等拥有了一支能对抗草原部落的骑兵,他怕是年过半百了!
  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到时他还不是太老,还能骑得马,拿得动刀!
  可是将时间耗费在内务上,就怕万事俱备,而廉颇已老矣!
  人间被悲惨的事,末过于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霜染白发!
  他渴望着扫平四蛮,亲手铸就不世战功,奈何世事不由人,蹉跎至如今!
  永宁侯眯了眯眼,掩去眸中的情绪:“骂名又如何?谁能阻我?”
  他人无用的言语攻击于他来说犹如过耳清风,真的犯到他眼前来,无非是杀了了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韩缜从来没觉得那么无力过,在永宁侯的面前他的实力太渺茫微小了,改变不了他的决定,什么也阻止不了!
  他也不知道永宁侯会如此的迷信武力,竟然以为靠军队镇压就能压服所有的声音,一时的强权统治并不能长久!
  “杀人并不能解决任何事,将人杀光了,国家也就乱套了,那还能随意出征吗?”韩缜无奈。
  他比永宁侯在外面看到的更多也更有体会,因为武将扬眉吐气,文官退缩,以致武将更盛气凌人,文武官员的矛盾愈加尖锐!而这些都有永宁侯大肆诛杀文臣,一下子将文臣打落谷底的原因,所谓上行下效,武将们都有样学样!
  而这些影响渐渐波及到了孩子们,双方各成一个团级,彼此敌对。这样下去,文武失和,国家能安定持久吗?
  所以韩缜坚持的是永宁侯应该打理好内政再徐徐图之,还有不要随意杀人。而永宁侯却没有这个耐性,只想压下朝堂所有反对的声音,将一切资源朝着军队倾斜尽快出兵。
  两人不欢而散,彼此的想法得不到认同,父子俩的关系开始僵硬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60章 
  这一年,孟庭轩正式登基为帝, 改国号为嘉安, 是为嘉安元年。
  永宁侯作为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兼新帝任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掌军国大事, 一时权倾朝野,令天下侧目!
  无数人在揣测着坐拥重兵的永宁侯是不是会重演赵□□‘陈桥兵变’故事,会有黄袍加身的一天?
  同年三月,永宁侯调庶弟韩质入京, 进户部任职侍郎一职。
  而长宁侯府在外任职的次子一家则以牵扯谋反的罪名被押解回京, 关入大牢。除了有心人, 长宁侯府在京中已然是昨日黄花, 无人过问!
  在大肆打压文臣的同时,永宁侯频频提拔武将世家出身的文臣充实朝堂,这些本来因出身武将世家的背景而一直得不到重用,如今他们聪明地抓住机会依附永宁侯,和朝中清贵一派的重臣形成对峙,双方成抗衡之势!
  而后永宁侯将心思放在了设立军部一事上!这来自韩缜给他的启发, 如果成功了, 永宁侯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 不受文官辖制!
  在六部之外设立军部, 由永宁侯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直接掌控调派, 地方上的军队以后不需要经过文官,而是直接向军部负责!
  凡军饷、器械、军令等不经六部,所有的军需物资由军部统一集中后再分派。这样地方军队没有征集钱粮的权利, 就不会重演藩镇之祸。而直接由军部统领,加强了军部的集权统治。
  军部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者是皇帝,一应事务由天下兵马大元帅向皇帝直接禀报,但是现在谁不知嘉安帝就是一个傀儡,永宁侯可以说是实质地掌握天下兵力,而不是一份虚有的名头!
  此举令天下哗然,要知道从隋唐创建后一直流传的就是三省六部制,从未改变。如今永宁侯设立军部,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分明是破坏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如今在朝堂中的文臣中一派是有世家背景的官员,他们是永宁侯天然的同盟,最坚固的支持者。不说他们家中多多少少和永宁侯扯上了关系,已然别无选择,一旦永宁侯倒下他们连同家族也逃脱不了牵连,只有永宁侯位置稳固他们才安全,所以他们是最支持永宁侯的。
  接着就是甄太师为首的保皇派,甄太师被永宁侯贬去户部尚书一职,徒留太师一衔。平时多于宫中教导少年皇帝,被排斥在了朝堂之外,不掌实权。他们以保孟氏皇朝正统为使命,平时隐忍沉默,一心维护嘉安帝皇位。
  再来就是那些贪生怕死投向永宁侯的文臣,他们大多是识时务擅长明哲保身,已经是被永宁侯杀得怕了。这可是个真正的杀神,凡是逆他心意的只有杀戮一道,什么名声颜面他都不在乎,在这样的一个人面前,除了真正不怕死的勇士,大家只有屈辱地服从一条路可走!
  虽然他们未必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军部的钱粮物资从哪里来,那就是从国库里硬生生地挖去一部分,这其中上下牵扯的利益何其大,他们的心都在滴血啊!
  相较于民间的物议纷纷,朝堂是诡异的沉默,在强横的武力面前他们是无可奈何!
  在人们想来如今的永宁侯下一步就是想黄袍加身也是预料中的事,这个天下应该无人阻挡得了他。然而永宁侯对那些私下阿谀奉承鼓动他自立为帝的折子置而不理,仿佛没有这一回事,依然做着他的辅政大臣,这让很多人看不明白,难道他们都误会永宁侯了?
  所以永宁侯到底有没有想过废帝自立呢?
  永宁侯府韩缜的书房里,李钦放下茶,神情难掩好奇地问道。
  在大行皇帝的葬礼过后,推迟了三个月的会试终于在三月初九照常举行,如今的李钦已经是榜眼一名,被破格授了六品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之职,原来榜眼应该授予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之职。
  李钦知道他是受了武将背景的影响,才会得到编撰一职,但是那又如何,他可不想拒绝!
  他可没有清高自持的念头,而且也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想一施所长,从前如果还是崇文抑武的时候,像他这样出身武将世家的文臣注定走不到高位。现在有机会了,所以他是期望永宁侯能长长久久的走下去的,能当皇帝就更好了!
  韩缜眨了下眼,悠然垂眸饮下一口茶,眼里有着不知自地迷茫。永宁侯到底想没想过做皇帝,他还真的不敢确定了,至少永宁侯在他面前从没透露过有这一想法。
  可是如果他有真的想过,哪是什么阻挡了他?是大义还是其他。
  韩缜不由想起永宁侯的志向,他将心思放在周边的邻国上,平生志愿就是开疆拓土一统天下。他这么急着出征西夏,甚至不愿花时间打理内政,又怎能让内乱拖延了他的脚步?
  想当然,一旦永宁侯有推翻旧朝自立之心,必然会招致天下围攻。只因孟朝民心犹在,人们认可它的正统性。固然永宁侯武力占优,可是平定內乱就需要不少的时间。更不用说还会引起边关动荡,有可能打破和金国间的和平,到时候一系列的变故对收复河套之地遥遥无期。
  或许比起立即登基为帝,永宁侯也许更倾向于在犹有能力的时候于马上平定外患,再来慢慢收拾国内才是他理想的局势!
  当然这些都是韩缜的猜测,到底是不是这样,也许只有永宁侯本人才知道了!
  他已经好久没踏进‘元帅府’,因为他的想法是和永宁侯相违背的,两人常常起争执。比之永宁侯收复故土的宏伟愿望,韩缜更注重当下百姓的生活,期望永宁侯能收拢人才整顿吏治,清除弊病,改善民生!
  而孟朝和周边国家的局势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了,暂时还是安稳的,为何不耐心先提升国力做好准备,就非要急急忙忙地发动战争呢?
  两人观念有冲突,话不投机半句多,韩缜渐渐愈来愈少去‘元帅府’。
  李钦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将来吗?”
  一旦永宁侯成了皇帝,那前程可是不可同日而语,韩缜不是没有希望更上一层楼,他还想等着抱小伙伴的大腿一展平生志向呢!
  而如李钦这样想法的人不胜枚举,更多的人将目光投注在了永宁侯府的下一代身上,想着提前投资站队!
  韩维是永宁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看好他。概因他不仅有长宁侯府这一门亲,更不用说还娶了逆王之女为妻,而且自来不为永宁侯所喜,基本被排除在外。
  剩下的就是韩缜和韩云铭了!
  那些追随永宁侯左右的世家,家中不少的子孙原本就和韩缜关系亲密,如今更是被家长逼着和韩缜打好关系!
  韩缜想到秦小胖抱怨了好几次,他们本来就关系就好着,家里非要在他耳边念叨,让他觉得别捏极了,气得他过来对着韩缜就是一顿吼!
  “想这些还太远了!”时移世易,世间没有什么事不变的,与其去揣测遥远不可知的未来,还不如过好眼前。而且如果他想的没错的话,短时间内永宁侯是不会称帝的。
  李钦撇嘴:“你倒心大,你那些兄弟姐妹可是往‘元帅府’去得勤快,他们可都不傻!”
  韩缜知道李钦说的是什么,如外人坚信永宁侯迟早会废帝自立一样,家里如大老爷们更是惶然不自信中夹着惊喜,期待着一步登天的时候早些到来。
  而韩敏兰敏锐地意识到什么,硬是拖着韩维殷勤地往‘元帅府’跑,以纯孝柔顺的姿态想博取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