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单德全道:“杜先生,您刚才和他说了什么?”
杜九言摇头,“我想知道,他杀人的手法在哪本书哪个戏本里看到的。”
“哦。”单德全道:“杜先生要去查阅戏本吗?”
杜九言道:“等我去问问常班主就行了。”她说着去了杭家班,常班主在和闹儿还有花子说戏,孩子们在院子里练功,见她进来,常班主迎过来道:“两个小哥的戏功很扎实,很有天赋,现在只要把身段和走位过了,戏词记熟了就能开台了。”
杜九言骄傲地看着闹儿和花子。
两个人羞涩地看着她,闹儿道:“九哥,那天……那天您别来听。”
“为什么?”杜九言道:“我家闹儿和花子要登台了,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我也是要来的。”
闹儿红了脸,“我怕我唱不好,给您丢脸。”
“不会!”杜九言道:“就算唱不好,也只能表明你进步空间大,我期待你更大的进步。”
闹儿看着杜九言笑了起来。
“常班主,”杜九言问道:“有什么戏文里,有苏八娘那样的杀人手法?”
常班主一愣,想了想到:“没有!文戏和武戏都没有,我能肯定。”
“杜先生是在想柳儿为什么知道这个杀人的手法?”
杜九言颔首,“虽然案子结了,但是我还有疑问。”
常班主也不知道,一脸的纳闷,“难道是有人教的他的?可是他成天在戏班里,谁会教他呢?”
“慢慢查吧。”杜九言道:“总会有答案的。”
常班主应是。
杜九言在杭家班留到中午,常梨做的饭,一屋子的孩子趴在一起吃饭,居然一点声音都没有,花子和闹儿也和孩子们在一起,融洽又自然。
“才吃了一碗,多吃点。”杜九言摸了摸常桃放下来的碗,“不要担心你吃多了弟弟们没的吃,先将自己吃饱了,快快长大。”
常桃看着杜九言,目光有不确定。
“去盛饭,”杜九言道:“吃饱饭是人生第一大事。”
常桃红着眼睛点头,又跑去盛了一大碗饭,夹着肉埋头吃着,常班主看着抹了眼泪,道:“都是我没有用。”
他当孩子们吃的少,其实是孩子们自己懂事每餐都省着吃。
“您已经做的很好了。”杜九言道:“他们没有您,或许连那半碗饭都没有。”
常桃点着头,泡桐擦着嘴巴道:“班主,杜先生说的对,要是没有您,我们早就死了。”
常班主很欣慰,这些孩子他没有白养。
吃过饭几个大点的孩子去洗碗,小的去睡觉,常桃拉着杜九言在墙角,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拿出一块黑乎乎的桂花糖,“先生,这块糖给您吃。”“你不喜欢吃吗?”杜九言蹲下来看他。
常桃凑在她耳边,道:“先生,我今天吃饱了,不想吃糖了。”
“这样啊,”杜九言将糖放在嘴里嚼着,“我也吃饱了,特别饱!”
常桃咧着豁掉的牙冲着她笑,“先生是不是把饭省给我吃了?”
“没有,我是早上吃的迟,现在还不饿。”杜九言道:“要是我饿了,我一口气能吃下一头牛。”
常桃哈哈笑了起来,“先生吹牛。”
杜九言摇头,“不是吹牛,是吃牛!”
常桃捧着肚子笑。
“九哥,”花子过来,常桃行了礼,“先生我去带弟弟们睡觉去。”说着跑走了。
杜九言看着花子。
“九哥,我们什么时候回邵阳?”
杜九言想了想,把太后娘娘要求告诉他,“……暂时回不去,你是有新的打算吗?”
“没有,我怕我们走了常班主又来不及找到人顶替,所以问问您。不过现在不用担心,要是等到明年四五月的话,那常班主时间应该够了。”
杜九言颔首,“应该是足够了,单捕头也答应帮他的。”
“那我去练功。”
杜九言出门往茶馆去,不知道靖宁侯什么时候把宅子安排好,三尺堂只能暂时摆在茶馆里。
“杜先生,”一位大婶徘徊在茶馆门口,见杜九言过来,犹豫着迎了过来,“我、我有事想问问您。”
杜九言打量着大婶,四十几岁左右的年纪,穿着蓝底白花的棉袄,下面是条藏青色的棉裤和黑色的棉鞋,头发用蓝色的棉布包着,神色很焦虑憔悴。
“您说。”杜九言道。
大婶道:“我闺女不见了,今天第三天了。他们都说她跟男人跑了,我……我不相信。”
“我闺女嫁到刘家五年了,守寡守了四年,一直老实本分的做事伺候公婆,连门都不出的。她不可能和什么男人认识的。”
杜九言问道:“婶子您贵姓?”
“我姓徐,我夫家余。”徐婶子道。
“您的意思是,您嫁去刘家守寡的女儿失踪了三天,婆家的人说她跟男人跑了,而您不相信,所以想来请我帮忙?”杜九言总结道。
徐氏点头,“是,是这个意思。”
第455章 添财进账(三)
“杜先生,您帮忙找人吗?”徐氏道。
杜九言道:“上去说话吧,外面冷!”
徐氏应是跟着杜九言上楼,小萝卜正提着茶壶给坐在桌前咨询的客人倒茶,大家都在忙,见她进去都笑着和她打招呼,杜九言道:“我和徐婶说话,你们继续。”
“徐婶,你是来请杜先生找蓝子的?”坐在钱道安面前的一位胖墩墩的大婶道。
她年纪和徐婶差不多,但看上去日子过的很不错,白白胖胖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
徐氏摆着手,“没、没有。我来问杜先生一点律法的问题,不是找人的。”
“我就说,杜先生哪有空帮你找人。蓝子肯定是跟人跑了,都有人看到里,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冤枉她。”
“要我说,你就让她跑了吧,要不然这守寡就要守一辈子,上面伺候公婆下面照顾小叔子小姑子,人家做老妈子的还能拿个例钱,可她不但拿不到钱,还要一天天受委屈。”
“你可千万别找,把她找回来再送回去过苦日子?你这害她。”
徐氏脸色变了变,紧紧攥着手,道:“……可是、这样对她的名声不好。”
“名声值什么?你想想,她可是要一辈子受苦啊。”胖婶子道:“她无儿无女,将来等她老了你让她怎么办?还指望他侄儿给他养老送终?我话撂在这里,等她小叔子成亲,她连住的地方都没的。”
徐氏的一双手紧紧绞在一起,显然被胖婶的话说动了。
她看着杜九言,目光里有犹豫和不确定。
“她失踪以前,没有和您说什么?”杜九言问道。
徐氏摇头,“没、没有。”又道:“所以我才不相信,她会跟哪个男人跑了。”
“你不相信也没有用,他家邻居还有她小叔子都看到了。”胖婶道:“人确确实实的提着包袱走的,由不得你不信。再说,她天天住在那边,认识了谁你也不知道。”
徐氏红了脸,动摇地看着杜九言,道:“杜、杜先生那我不麻烦您了,我再等几天,说不定她自己又回来了。”
她觉得如果女儿真的跟男人跑了,一定会想办法给她捎信的。
“好!”杜九言颔首道:“您要是有困难或者疑惑就来找我,不用怕麻烦,人的事都大事。”
徐氏点头应是,搓着手走了。
“杜先生,”胖婶子道:“徐婶家的篮子是老实人没错,可是耐不住她守寡啊。她嫁过去半年他男人就被石头砸死了,刘家的人都说她是丧门星,根本不给好脸色,人也瘦的没了形。”
“这日子也就老实人能熬五年,要换我,头一年就跑了。我就是死在外头,也比在那个鬼人家受罪干熬。”
窦荣兴道:“那她怎么不回娘家?”
“徐婶还有三个儿子呢,挤在一个小院子里,篮子回来没地方住,兄嫂弟妹也不乐意养她。”
“这女人啊,就是命苦哦。”胖婶道。
大家都没了话,像徐氏女儿这种情况其实是多数女人面对的问题。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婆家受委屈了,好的兄嫂还能帮着撑腰,可要是兄嫂不好的,只能在婆子活受罪干熬着。
至于和离或者守寡,回去了娘家也是不要的,白多了一张嘴,谁来养活你?
“婶子您贵姓,您这是来咨询的?”杜九言笑盈盈地道。
胖婶道:“我姓潘,我夫家姓沈。你喊我胖婶就行了。”又道:“我也是为了我闺女来的,她今年上半年生孩子一尸两命,这不,人死了才半年不到,那边续弦了,他续就续吧和我家也没个大关系。”
“可他不把我闺女嫁妆还给我,我就来气了。”
“带着人上门就将他们喜堂给砸了,把我闺女的嫁妆拿回来了。这不,他家人说要去告我,我就来问问,他们要告我,我会不会坐牢?”
“没打着人,就把他们喜堂砸了个稀巴烂。砸完了我心里舒坦多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个属于纠纷,其实在你们保长那边就能解决。”钱道安道:“他们去告,衙门肯定要受理,但还是会喊保长来,让你们先私下里去谈。”
潘氏道:“谈个屁!我和他们没什么好谈的,还想让我赔钱,门都没有。”
“我好好的闺女到他家,我都没让他们偿命。”
这事说不清楚,钱道安就陪着笑。
“婶子爽快人。”杜九言笑着道:“要是您闺女没有孩子,嫁妆拿回来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没有理由拦着您。”
“就是。”潘氏笑着道:“再谈,我带着娘家兄弟,把他家屋顶都给掀了。”
小萝卜跑过来,一脸崇拜地道:“奶奶,您好厉害。”
潘氏哈哈笑了,捏着小萝卜的脸,道:“奶奶说笑呢,做事得有分寸,你可不能和奶奶学。”
小萝卜跟着点头。
潘氏交了钱就回去了。
一会儿房里空下来,杜九言和钱道安道:“潘氏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你就捧着就行了。”
钱道安也看出来了,笑着道:“最近常遇到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