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剑长安-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红玉脸上的笑意却因此更甚。

苏长安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心底方才散去的怒意又涌了上来,站起身子便要离开。

好在红玉眼疾手快,伸手将他甚至摁了下去。

“好了。不笑了,说正事。”女子说道,脸色一正收敛起了自己的笑意。

苏长安见她这般作态,倒也收起了离开的心思,耐着性子,坐了下来,等待着红玉的下文。

“你今天见过他了?”红玉这般问道,不知为何,眸子里的光芒在提及她口中的那个他时,变得暗淡了几分。

苏长安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红玉口中的他定然指的是北通玄无疑。

他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红玉的问题。

“他与你说了什么?”红玉追问道。

苏长安闻言,脸上的神情一滞,不知但如何回答女子的问题,难道要告诉她西凉是如何也守不住的?留下来的都只有死路一条?又或是告诉她,北通玄死意已决?

红玉看着眼前这个男孩脸上的沉默,便已经将其中的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他也是天岚院的弟子?”红玉又幽幽的问道。

苏长安昨日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又曾但这红玉的面唤过北通玄师叔,以她的聪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

因此,苏长安又点了点头。

“他是不是也对你说西凉守不住了,让你离开西凉?”

“嗯?”苏长安有些诧异,暗暗奇怪红玉怎么知晓此事。

虽然苏长安这一次没有正面回答苏长安的问题,但从他的神情中,红玉亦知晓了答案。

她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幽怨。

“你知道为何他会下令任由蛮军叫阵,而不准士卒们出城应战?”

“害怕蛮军有诈?”苏长安猜测道。

红玉闻言摇头,“他比谁都清楚,蛮族在等着他们的星殒到来,在那之前,决计不会真的攻城。仍由蛮将叫阵,而不与之交战,一时无碍,久了却只会坏了自己的士气。”

苏长安闻言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这样的道理他也明白,按理说行军打仗多年的北通玄没有理由不懂。而这也让他的这道军令显得尤为奇怪。

“他手下这八万人马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卒,算上他之前麾下的三万,从长安带来的十万,以及各方整合的军队,曾经有二十万之众,这短短一年的光景,与蛮军屡屡交战,虽是胜多败少,但每一次都损失惨重,到了现在,只余八万。”

“他在很早之前便已经与我们吐露过永宁关难以守住的事情,并且也曾单独与我说过,让我带着这八万百战之师退守西凉。自己……自己却要留下来。”

“他平日里待士卒极好,那些士卒也不愿离他而去,纷纷表示愿意与他战死西凉。”说到这儿红玉的脸上浮出一抹笑意,似乎北通玄此时是一件极为让她感到自豪的事情。不过很快这样的笑意散去,她的脸上浮出一抹疑惑的神色。

“只是不知为何,他却像是认定了西凉必失一般,想尽办法让我们离开,虽然后来因为我们的反对而再也未有提及此事。但却开始坚守不出,又下了方才那道军令。让八万士卒在这些日子来越来越失望,士气也是一跌再跌,时不时的开始又逃军出现。他嘴上虽然说着要严惩不贷,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反而大有鼓励这些士卒离去的意思。”

“你与他既是叔侄,不若帮我们劝一劝他,永宁关依仗着百丈天险,只要我们能取得武王浮三千的支持,既是蛮族星殒来袭,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这大好江山,百万苍生,岂能如此拱手让人?”

红玉这番话显然是在心底憋了良久,如今道来一气呵成,即使是苏长安也不得不暗暗对这位女将的家国胸怀而感到钦佩。

但是,在红玉满心期待的眼神中,苏长安却摇了摇头。

“我劝不了他,我也希望,你能带着八万士卒离开西凉。”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卫苍生,吾卫故乡

苏长安曾经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书。

他喜欢书里的侠客、将军、壮士。

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忠君报国。

喜欢他们的坦然赴死,慷慨激昂。

而通常,这些将军、侠客、壮士都会有一群不知名的追随者,他们被他感染,跟着他上刀山,下火海。最后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作者少有提及他们的姓名,读者亦记不得他们的姓名。

苏长安很喜欢这样的东西。

总觉得,一人去,百万雄师相随,虽是赴死,却波澜壮丽。

但当那八万士卒真正的摆在他的面前,而他也知道,他们即将去面临一场必败的战争,他才发现。

这并非小说演义,八万士卒便是活生生的八万性命。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爹娘,心里或许都藏着一个苏沫,家中或许都有一个古羡君在牵挂,远方或许都有一个青鸾在等着他们去抢回来。

他们与自己并无差别。

苏长安不想死,那他们或许也不想死。

所以,苏长安觉得他们应当离开。

这并非怯战或是懦弱。

西凉败局已定,何须再拉着八万人白白送了性命。

北通玄如此想,苏长安也如此想。

想要真正的救苍生,根源不在西凉,而在长安,在那位老谋深算的丞相司马诩的身上。

苏长安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但红玉却想不明白。

她站起了身子,颇为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问道:“为什么?”

苏长安摇头,给出了与北通玄如出一辙的答案:“西凉守不住了。”

这句话明显触及到了红玉的心事,她猛地站起了身子,带着质问的口吻冲着苏长安说道:“守不住?没有守过你怎知守不住?既然守不住,当初又何必待着十余万大军来此,跟我们讲什么苍生大义,如今我们信了,他却退了。那十余万已经失去的将士英魂但于何处,作于何想?”

红玉此话虽然是对着苏长安说的,但是这满腔的怒意,苏长安却清楚,是对着北通玄的。

他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红玉所言并没有错,永宁关如今的形势虽然险峻,但只要能得到一两位星殒的支持,却也绝非完全没有胜算。

但苏长安与北通玄想的却是,司马诩明显与九婴一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坚守,或许能再拖延一年半载,但之后呢?

司马诩不发兵,蛮军势头一日强过一日,此消彼长,永宁关依旧逃不出被破的厄运。

红玉所言,是现在。

而苏长安与北通玄所预见是将来。

所以,他们不想如此熬下去,也不想让更多的士卒白白送了性命。

“那之后呢?之后又当何如,我带着这八万残军退守中原,是解甲归田,等着蛮军铁蹄踏破中原,还是在西岭枕兵?”

“若是西岭也守不住呢?再退西江?再退长安?”

红玉的问题一连串的砸了过来,直让苏长安哑口无言。

她问到了痛处,苏长安与北通玄的痛处。

如今天岚院,开阳成了忘情的太上,即使他的弟子青鸾在他眼里也只是一个用于交易的筹码。

剩余的后辈,徐让归顺了司马诩。

花非昨与罗玉儿长安一夜之后失了踪迹。

剩余的只有他与北通玄二人。

外有九婴氏族咄咄相逼,内有司马诩机关算尽。

他们比红玉看得更远,所以就越绝望。

他们比红玉知道得更多,所以就越迷茫。

“我不知道你们天岚院到底有何考量,但是你们不是素来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吗?北通玄他可以为了他的苍生死在永宁,那为何我们不行?我们没有你们那么大的气量,但我们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的故乡,西凉之后便是我们的故乡。”

“你们卫你们的苍生,我们卫我们的故乡。何须将你们的重任压在我们的肩上!”

红玉的话犹如某种钝器一般敲打在苏长安的心上,他的身子一震,脸色忽的变得煞白。

你们卫你们的苍生,我们卫我们的故乡。

这寥寥十余字,忽的让苏长安茅塞顿开。

红玉与那八万士卒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在守卫永宁关,永宁关便是西凉,西凉过后便是故乡,说到底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故乡,也是为了自己。

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不愿意走。

而他与北通玄呢?

苏长安扪心自问,所谓的苍生,真的在他们心中那般重要吗?

恐怕不是,他们所守卫的是天岚,是先辈们留下的训诫。

红玉知己欲,故而一往无前,誓死不退。

苏长安与北通玄,却不知,所以他们迷茫。

他们为蛮族的势大、司马诩的城府而感到害怕。

害怕,守不住苍生,害怕,见不得列祖列宗。

他们的心中顾虑太多,因此只能做出一个稳妥却不见得是正确的选择。

苏长安的头在那时抬了起来,他看向红玉,眸子里的光芒变得极为清澈,像极碧净的潭水,一尘不染。

“谢谢,我懂了。”他朝着红玉极为郑重的拱手一拜,脸上的神情也极为严肃。

红玉本还颇有些怒意,但见苏长安这般的态度,莫名脸色一红,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这是何意?”她有些怔怔的问道。

“你点醒了我。”苏长安一脸认真的回应道。“山河不可让,西凉不可丢。”

红玉一愣,大抵是听懂了苏长安话里的意思,她的脸色愈发红润,忽的没有了之前那般英姿飒爽,有些忸怩的小声呢喃道:“其实,我是有私心的。”

“嗯?”苏长安一愣,不解的看向红玉。

“我想……与他在一起,哪怕是死,也想……死在一起。”红玉低声说道。

苏长安闻言会心一笑,他又朝红玉拱手,然后转身便要大步离去。

红玉一惊,约莫猜到苏长安想要做些什么,她的心中惶恐,脸上少见的露出了女儿态。她不禁朝着苏长安的背影问道:“苏公子,这是要去到哪里?”

“去骂醒该骂之人!”

苏长安掀开营帐的帘布,头也不回地说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他曾是少年

苏长安再次来到北通玄房门的时候,门是开着的。

他没有通报,没有询问就这样径直的走了进去。

而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