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俞敏洪传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爱国也是一个配套的教育系统工程的目标,让一个学程为一两个月的辅导班承担这样的责任未免过于严苛。虽然学员是在新东方接受教育,但是不能把他后来的行为都与一个短期的辅导学校挂钩,这就好比几十年也没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父母去责怪一学期的家教老师没用,这样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伙伴们屡屡以老俞作例证,一位无才无貌、平凡到近乎愚笨的老俞尚能成就今天这样的大业,何况在座的诸位青年才俊、聪明学子?

  这听上去很有说服力,也敲开了一群年轻人的心门,可是老俞真的是如此平庸、如此普通吗?

  事实一再告诉人们:成就大业者永远是少数,他们的成功不能仅仅归结为梦想与努力,更不能仅仅归结为偶然。人们口中的老俞也不是真正的俞敏洪。如果套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话说,老俞只是一种幻想,他聚集了新东方教师和学生关于一个“潜在自我”的设计和构想,他虽然地位高高在上,可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寻常而可笑,距离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及。

  真实的俞敏洪在人们的谈笑中已经面目模糊,难以辨认。真要揭开笼罩其脸庞的面纱,必是另一番模样。



人为万物之灵长,生命中的难解之谜,使科学家们直到今天还在困惑不已,机理的复杂性更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生活里的奇人怪人屡见不鲜。其实,并非他们本身真有多么的异于常人,只是距离感让人们没有真正读懂这些“奇人”广袤无垠的内心世界。如果真的贴近触摸,他们和凡人一样,有着同样的喜怒哀乐、相似的生老病死、相仿的悲欢离合。

  陌生人总认为俞敏洪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觉得他运气太好。但是了解他的人能讲述他诸多性格优势,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他独到而难以学习的掌控新东方人才的“绝技”。

  俞敏洪在有些人的眼中是“笨人”,很多他的朋友对他的评价就是如此。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徐小平就常常以俞敏洪的改造者、指导者自居,王强等老朋友说笑起来也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当其他人在北大风光八面之时,俞敏洪充其量也只是个沉默的观众而已,并且还是在角落里的观众。

  这个“笨人”尽管求学于中国顶尖名校,却没有时下流行的高学历,用通行校园的专用名词来说,只是个“小本”而已。没有经济学和管理学背景的俞敏洪,只是在实践中摸索,在操作中总结。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无伤大雅的玩笑话。如果俞敏洪真的如此平庸不堪,他何以能领导、统摄精英云集的新东方?还是由于俞敏洪外在的谦和、低调很有欺骗性的假象?不过这些都瞒不过与他朝夕相处、莫逆之交的朋友。他们都知道俞敏洪深藏不露的优势,如同潜伏在平静海面下的旋涡,一旦运作起来,有雷霆万钧之力,骇人心魄。

  必须承认,农家的生活环境铸就了俞敏洪,正如心理学家所揭示的: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教育决定一个人的终生走向,给人的影响大得难以估量。

  江苏淮阴,地处江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风留韵的地方,景色宜人,气候温润。俞敏洪生在农家,直到读大学时才知道家乡出了这么多的文化名人,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教育家、作曲家刘半农等。根据人类学的研究,同样地域的民众情结作为集体无意识蕴积在当地人们的心灵深处。自南宋以来,尊崇文化、知识就是江南地区的突出气息,它或隐或显,时起时落,但生生不息,无意识地感染一代代的少年学子们刻苦求学,立志进取。也正是这种隐约的“无意识”,才让这片土地诞生了高考考三次、舍弃北大教席、白手起家兴办出国内最成功的民营辅导学校的俞敏洪。

  正是家乡温润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教导,培育出俞敏洪谦逊温和的性情。这种亲和近人、不喜张扬的性格换作是给人打工或在单位上班,可能是不利因素,领导会因其默默无闻而忽略,日复一日地做着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对于一个特殊类型的企业来说,却具有独到的价值。传统企业需要领导人雷厉风行、作风硬朗、有威信;可是新东方学校情况却有所不同,这里的员工主体是教师,他们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且大多自命不凡。他们看重的是知识分子的尊严与身份,如果以西方的管理风格制约、要求他们,很多人可能会难以忍受,即使高薪也难留住这些脾气大的“牛人”,但以俞敏洪的性格,他与这些人相处起来却如鱼得水,恰到好处。

  俞敏洪许可甚至鼓励教师们以自己为调侃对象在课堂上“开涮”,这极大地满足了教师们的无意识心理需求:给人打工、为钱工作是很多知识分子心理上的一道障碍,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羡慕那种拿总裁、领导开玩笑的精神自由和言论无忌。在新东方,他们得到一种言谈上的满足与安慰,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笑傲权贵、粪土王侯的狂放传统与骄傲的内心。

  用这一招,俞敏洪可谓是一举三得。其一,教师们得到了心理满足。其二,学生在压力巨大的苦学中听到尊贵校长的一系列糗事,不但身心放松,也对校长的好感增加。如此的胸怀宽广,如此的亲和平易,谁不喜欢?其三,也给自己喝了一罐“减压剂”。如果“愚笨”的俞敏洪也要学某些企业家那样做一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面对这些或清高敏感或才高八斗或口若悬河的人才,再加上多年交情,镇住这些人,驯服这些人,那还不累得身心俱疲?俞敏洪此举,无意中也暗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我既无大才也无大能,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只是尊重、理解学生,爱惜、重视教师,靠朋友、同事扶持,这样的“好人”谁还忍心去责怪他?

  在用人策略上,俞敏洪也是与众不同。选拔教师时,新东方主张“不拘一格”,即不惟学历名校论,也不惟经验资历论,而是以学生为主,让事实说话。

  最广为人知的例子莫过于宋昊和罗永浩。这二人如今已经是威震天下的名师,但当年的宋昊只是中科院的一个普通研究生,为了兼职挣钱,他冒昧登门新东方,最终以口舌凌厉、超级能侃打动了俞敏洪,这是因为宋昊的优势正与俞敏洪的教学理念相契合。这场原本冒昧的会晤造就了新东方今天的明星教师。

  罗永浩,在今天的大学生群体里最有人气的英语教师,网上流传已久的《老罗语录》被广泛下载,有的学生甚至能倒背如流,四处传播。当初的罗永浩连高中学历都没有,但是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非凡的口才,他得到了俞敏洪的首肯,获得了新东方的教席。有了平台,大展喉舌,于是一“说”成名天下知。与此相对的,是许多来自诸如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的教授因得不到学生的肯定,而无法在新东方留驻。这样的择人方式让许多人开始对俞敏洪刮目相看——没想到这个“笨人”还真有一手。

  究其源头,俞敏洪将自己的管理经验归因于农村生活的历练。农村繁重、琐碎的活计使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厚重;土地的踏实与博大教会他怎样面对困难和不平,褪去了很多人难免的急功近利,不像一般人在失败时沮丧、在得志时张扬,他依靠着如水的坚忍与执著,如水的灵活与通达,不管是个人遇到凶险还是新东方的发展遭遇波折时,都能逢凶化吉,屡屡转危为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最青春、最诗意的声音吟唱着华美的诗篇。在诗歌一样的文章里,他常常想像一些遥远的地方,因为遥远,就培植美丽;因为遥远,才产生莫名的忧愁。

  距离产生美,年轻的俞敏洪也同常人一样畅想远方。因为陌生,有了探求的欲望;因为欲望,有了探求的勇气;因为勇气,远方不再是到不了的地方。

  彼岸有春光无限,彼岸有歌舞升平,用博大之心做舟,以高远之志为蒿。彼岸,不再遥远……

  古老的乡村,走来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俞敏洪在乡间开着拖拉机的时候,在地里收割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他会站在祖国的中心——北京,接受众人的欢呼,在纽约的交易所作为贵宾出席?那时的他是想不到这些的,周围的乡亲们恐怕也想不到这个普通的老乡有朝一日会如此风光。

  那时的俞敏洪是一名优秀的拖拉机手,操作这种机器对他这个高中生来说不算困难。做一个合格的农民,对他那个时代的农家子弟来说并非不能接受。

  后来,在俞敏洪母亲的努力下,他进了一所农村学校做民办教师。与繁重的田间劳作相比,教学对这个高中生来说,无疑轻松愉快许多。对那一段民办教师的生活,俞敏洪也是欣然接受,因为在那里他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也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生活总是复杂多变,总是在平静中潜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可能不经意的一个想法便会改变一生的命运。生命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人们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是一种选择,放到小处,是吃米还是吃面;放到大处,是上学还是务工。每个选择的结果都将必然地影响以后的命运。偶然中有必然,看上去很偶然的事件,背后也是由人们以往无数的经验和体会叠加而成。

  那时候,俞敏洪面对着的是一个选择,一个偶然。失败的高考经历他已经不愿提起,可是俞敏洪的母亲李八妹并未死心,对这个惟一的儿子,她寄予很高的期望。坎坷的经历,艰辛的生活磨炼出她自强、坚强的人生态度,她决心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儿子,让俞敏洪读大学成了她的心愿。

  百善孝为先,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俞敏洪收拾“旧山河”,重上高三班,努力一年后,出人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